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冻融循环环境下方钢管混凝土粘结强度试验研究
1
作者 李俊华 王维宸 +1 位作者 周春恒 陈志辉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06-214,共9页
为研究冻融循环环境下方钢管混凝土的粘结性能,设计制作了19组57个方钢管混凝土短柱试件,并对这些试件开展冻融循环后的推出试验。获得了试件的荷载-滑移曲线,分析方钢管混凝土粘结力的组成以及冻融循环次数、构件长细比、钢管宽厚比对... 为研究冻融循环环境下方钢管混凝土的粘结性能,设计制作了19组57个方钢管混凝土短柱试件,并对这些试件开展冻融循环后的推出试验。获得了试件的荷载-滑移曲线,分析方钢管混凝土粘结力的组成以及冻融循环次数、构件长细比、钢管宽厚比对粘结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冻融循环后方钢管混凝土的荷载-滑移曲线与常温下总体相似,包含无滑移段、上升段、下降段、残余段。无滑移段的粘结作用由化学胶结力提供,滑移产生后的粘结作用由摩擦力和机械咬合力提供。在试验参数范围内,方钢管混凝土的粘结强度随着冻融循环作用次数增加呈幂函数减小,随着构件长细比的增大呈线性降低,随着钢管宽厚比的增大呈指数下降。在试验结果基础上,提出了冻融循环后方钢管混凝土粘结强度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总体总体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冻融循环 推出试验 粘结强度 粘结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固化漳州滨海风积砂液化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涂兵雄 胡舜娥 +2 位作者 刘士雨 蔡燕燕 俞缙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02-408,共7页
利用GDS动三轴仪对水泥固化漳州滨海风积砂进行液化强度试验,分析水泥固化漳州滨海风积砂在不同水泥剂量、不同龄期、不同基准应变和不同等幅循环应变幅值下的液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砂样的抗液化能力随水泥掺量的增加近似呈线性提高;... 利用GDS动三轴仪对水泥固化漳州滨海风积砂进行液化强度试验,分析水泥固化漳州滨海风积砂在不同水泥剂量、不同龄期、不同基准应变和不同等幅循环应变幅值下的液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砂样的抗液化能力随水泥掺量的增加近似呈线性提高;随龄期增长而增强,但基准应变越高,增强越弱;随循环应变幅值的减小而显著增强;基准应变对砂样抗液化能力的影响受水泥掺量的制约。孔压半对数模型可以较好的反应水泥固化漳州滨海风积砂土的孔压发展规律;存在一个临界基准应变,使得抗液化能力随水泥剂量的增加得到最大化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漳州滨海风积砂土 水泥固化 动三轴试验 液化强度 孔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灾后SRC柱-RC梁框架结构性能反复加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俊华 李权平 +1 位作者 张磊 黄梦迪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7-119,共13页
对一个SRC柱-RC梁框架在火灾后与另一个对照框架在常温下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了该框架的火灾后性能,评价了框架的承载力、刚度退化、延性、耗能能力、累积损伤,同时对P-Δ效应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与未暴露在火灾的SRC柱-R... 对一个SRC柱-RC梁框架在火灾后与另一个对照框架在常温下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了该框架的火灾后性能,评价了框架的承载力、刚度退化、延性、耗能能力、累积损伤,同时对P-Δ效应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与未暴露在火灾的SRC柱-RC梁框架相比,火灾后SRC柱-RC梁框架的承载力降低、刚度减小、延性系数下降、累积损伤增大,且P-Δ效应更为明显。由于框架柱截面中有核心钢的存在,SRC柱-RC梁框架在火灾后的滞回曲线仍保持饱满,破坏前的承载力可以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依然表现出良好的耗能能力。其塑性极限转动超过0.04rad,可以满足中国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 框架 火灾 反复荷载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灾后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
4
作者 陈佳威 李俊华 +2 位作者 张振文 郑家豪 王守松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22年第4期46-57,共12页
目前套筒灌浆连接在装配式结构中运用越来越广泛,为了研究火灾后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与Python程序结合对预制混凝土柱火灾后的抗震性能进行模拟,并经试验验证了结果.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混凝土柱的滞... 目前套筒灌浆连接在装配式结构中运用越来越广泛,为了研究火灾后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与Python程序结合对预制混凝土柱火灾后的抗震性能进行模拟,并经试验验证了结果.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混凝土柱的滞回特性、骨架曲线,研究了剪跨比、轴压比、受火时间等因素对火灾后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混凝土柱耗能能力、延性系数、承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受火时间越长,试件的滞回曲线捏拢现象越明显,峰值荷载明显降低,受火60、90、120 min后,峰值荷载分别降低26.2%~34.4%、31.8%~43.2%、39.9%~50.3%.火灾损伤会影响预制试件的延性,受火60、90、120 min后预制试件的延性系数分别减小4.2%~28.4%、13.9%~35.8%、25.4%~33.5%.火灾后,预制柱的耗散能系数降低,降低趋势与现浇试件相似;初始刚度随着火灾时间的增长明显降低.通过参数分析,建立了火灾后套筒灌浆连接预制柱的承载力公式,为火灾后同类构件承载力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 火灾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成本考虑的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蔡金宽 胡舜娥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37-41,共5页
采用最大堆积密度法得到骨料最佳级配,并以粉煤灰、矿渣等量替代部分水泥试配得到的C30和C50两组基础配合比;然后以混凝土成本配合比为优化目标,配置了多组混凝土配合比,对它们的坍落度、容重、扩展度、强度进行测试。在保证混凝土强度... 采用最大堆积密度法得到骨料最佳级配,并以粉煤灰、矿渣等量替代部分水泥试配得到的C30和C50两组基础配合比;然后以混凝土成本配合比为优化目标,配置了多组混凝土配合比,对它们的坍落度、容重、扩展度、强度进行测试。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坍落度等性能要求下,对C30组的配合比采用降低水泥标号、调整粉煤灰及水泥掺量的措施,而C50组采用调整粉煤灰、矿渣及水泥的掺量的措施。将试配得到新混凝土配合比和基础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成本比较,C30单方造价可节省7.96元,C50单方造价节省高达21.40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矿渣 减水剂 配合比 优化 工程造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加固漳浦滨海风积砂的细观结构分析
6
作者 胡舜娥 蔡金宽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60-65,共6页
利用Olympus金相显微镜,对不同水泥剂量及养护龄期的水泥加固漳浦滨海风积砂进行了细观结构分析,从细观结构角度研究了水泥对滨海风积砂的强度及抗液化能力的影响。试验得出:水泥水化产物以絮状、片状相互交错重叠,发生了凝聚作用,从而... 利用Olympus金相显微镜,对不同水泥剂量及养护龄期的水泥加固漳浦滨海风积砂进行了细观结构分析,从细观结构角度研究了水泥对滨海风积砂的强度及抗液化能力的影响。试验得出:水泥水化产物以絮状、片状相互交错重叠,发生了凝聚作用,从而形成团粒体;团粒体进一步发展形成空间网格状骨架密实结构,使得固化土的级配更加良好,提高了固化土的强度;水泥土密实的空间网格状结构使得孔隙水不易渗出,导致施加循环荷载初期动孔隙水压力急剧上升,同时,掺入水泥提高了水泥土试样的强度,因此施加循环荷载后期动孔隙水压力发展缓慢;低剂量水泥,7天内基本完成水化作用,龄期28天对细观结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漳浦滨海风积砂 水泥剂量 养护龄期 细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 kV变电站继电保护室温度实测与模拟研究
7
作者 吴孝煊 林彩霞 《河南建材》 2019年第4期74-75,共2页
文章以500kV继电保护室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实测冬季室内温度、速度分布情况,与Airpak数值模拟相比较,分析了实测结果与模拟数值的差异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用Airpak软件来模拟500kV继保室的温度分布是可行的,对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室设计具... 文章以500kV继电保护室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实测冬季室内温度、速度分布情况,与Airpak数值模拟相比较,分析了实测结果与模拟数值的差异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用Airpak软件来模拟500kV继保室的温度分布是可行的,对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室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温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载试验对预制钢筋混凝土板梁极限承载能力研究
8
作者 刘宝军 林小国 车金如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20年第11期135-137,共3页
对预制钢筋混凝土板梁进行静载试验,验证其极限承载能力与现有规范中理论计算偏差,通过较多并且可靠的试验数据,对预制钢筋混凝土板梁极限承载能力在现有计算方法进行修正,得出更为接近实际情况的极限承载能力计算公式,为预制钢筋混凝... 对预制钢筋混凝土板梁进行静载试验,验证其极限承载能力与现有规范中理论计算偏差,通过较多并且可靠的试验数据,对预制钢筋混凝土板梁极限承载能力在现有计算方法进行修正,得出更为接近实际情况的极限承载能力计算公式,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板梁极限承载能力可靠计算提供较为准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梁 静载试验 极限承载能力 理论计算 试验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火后套筒灌浆连接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郑家豪 李俊华 +1 位作者 陈佳威 张振文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73,共11页
为了研究火灾后套筒灌浆连接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对4榀受火后套筒灌浆连接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1榀受火后现浇剪力墙对比试件及1榀常温未受火套筒灌浆连接剪力墙对比试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受火时间、暗柱设置、套筒... 为了研究火灾后套筒灌浆连接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对4榀受火后套筒灌浆连接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1榀受火后现浇剪力墙对比试件及1榀常温未受火套筒灌浆连接剪力墙对比试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受火时间、暗柱设置、套筒灌浆连接方式对套筒灌浆连接混凝土剪力墙的破坏形态、承载力、刚度、延性、耗能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常温未受火套筒灌浆连接剪力墙相比,受火后套筒灌浆连接剪力墙在低周往复拟静力加载过程中会出现混凝土塌落现象,受火60、113 min的套筒灌浆连接剪力墙承载力分别降低4.68%、13.15%,位移延性系数分别降低2.56%、7.73%,初始刚度分别降低9.92%、27.73%;在相同受火时间下,暗柱对受火后套筒灌浆连接混凝土剪力墙的承载力影响不大,但可以增加刚度、延性和耗能能力;与现浇剪力墙相比,受火113 min后套筒灌浆连接剪力墙承载力降低20.72%,初始刚度降低9.33%,位移延性系数增加4.68%,在屈服前耗能能力优于现浇剪力墙,在屈服后耗能能力劣于现浇剪力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 套筒灌浆连接 火灾后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原文传递
新型夹心保温墙板不锈钢拉结件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文罗 李俊华 谭捷 《工业建筑》 2024年第4期64-71,共8页
为降低建筑使用能耗,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研发了一套适用于新型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墙板的不锈钢拉结件,用于实现预制墙体保温和石材外挂装饰一体化。基于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从两种抓钩拉结件中选择出力学性能较优的鱼式拉结件,并结... 为降低建筑使用能耗,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研发了一套适用于新型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墙板的不锈钢拉结件,用于实现预制墙体保温和石材外挂装饰一体化。基于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从两种抓钩拉结件中选择出力学性能较优的鱼式拉结件,并结合板式拉结件系统开展抗剪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石材连接界面的抗剪破坏模式为脆性破坏,石材与混凝土、拉结件分离,拉结件端部弯折,鱼式拉结件竖向布置比横向布置对连接界面抗剪性能影响更大,所测得抗剪平均承载力大22.2%;板式拉结件抗剪破坏形态为混凝土开裂,拉结件及锚固钢筋变形,在布置两个或四个板式拉结件的试件中,单个拉结件的抗剪承载力试验值分别为29.75、26.35 kN。通过理论计算与试验数据对比分析,发现两种拉结件的抗剪性能较好,且均有较大的安全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装配式 鱼式拉结件 板式拉结件 破坏模式 抗剪性能
原文传递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叠合次梁-PEC主梁节点受力性能
11
作者 李康 李俊华 +4 位作者 王维宸 周培松 盛雷军 刘铨 陈国灿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4-24,共11页
为了增加结构的净空高度和降低工程造价,提出一种具有装配便捷、成本低、节点质量便于检查等特性的叠合次梁与PEC主梁相连的栓焊节点。设计制作2个足尺叠合次梁-PEC主梁边跨节点和2个足尺中跨节点并进行单调静力加载试验,对其破坏模式... 为了增加结构的净空高度和降低工程造价,提出一种具有装配便捷、成本低、节点质量便于检查等特性的叠合次梁与PEC主梁相连的栓焊节点。设计制作2个足尺叠合次梁-PEC主梁边跨节点和2个足尺中跨节点并进行单调静力加载试验,对其破坏模式、挠度、承载力及变形能力进行分析,研究两种不同相对长度(1.8H、2.3H,H为次梁截面高度)的预埋钢连接件对节点受力性能的影响。采用ABAQUS建立有限元模型,以预埋钢连接件的翼缘厚度(6~16 mm)、相对长度(1.25H~5H)及加劲肋厚度(0~16 mm)为参数开展分析。试验及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叠合次梁先于节点破坏,满足“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要求;预埋钢连接件的相对长度由1.8H增加至2.3H,节点的受弯承载力平均提高15%;节点的位移延性系数均超过2.0,变形能力良好;增加预埋钢连接件的翼缘厚度和加劲肋厚度,节点的变形能力和刚度提升显著;增加预埋钢连接件的相对长度对提高节点的峰值荷载的影响差别不大,但节点刚度的提升更为明显,其相对长度为1.25H时,节点会发生脆性破坏,设计时应避免其相对长度过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叠合次梁-PEC主梁节点 静力试验 有限元分析 受力性能
原文传递
部分包覆亚型钢-混凝土组合柱抗震性能研究
12
作者 陈书洁 李俊华 王守松 《工业建筑》 2024年第7期39-49,共11页
目前PEC柱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亚型钢PEC柱相比H型钢PEC柱承载力提高的同时结合了钢管混凝土柱的优点。为了研究亚型钢PEC柱的抗震性能,通过ABAQUS软件以剪跨比、轴压比、水平往复荷载加载方向、亚型钢腹板及翼缘厚度为参数... 目前PEC柱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亚型钢PEC柱相比H型钢PEC柱承载力提高的同时结合了钢管混凝土柱的优点。为了研究亚型钢PEC柱的抗震性能,通过ABAQUS软件以剪跨比、轴压比、水平往复荷载加载方向、亚型钢腹板及翼缘厚度为参数对42个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亚型钢PEC柱滞回性能良好,强轴和剪跨比为1.875及以上的弱轴方向加载的柱的最终破坏形态为柱底两侧开口处混凝土被压碎、亚型钢屈曲的弯曲破坏,但强轴柱底中间未开口处混凝土也严重损伤,弱轴柱没有明显损伤;剪跨比在1.875以下的弱轴柱开口处混凝土压溃、未开口处混凝土产生交叉裂缝,柱顶混凝土也有部分损伤,型钢未屈曲,为剪切破坏。通过参数的影响分析,剪跨比、翼缘和腹板厚度的增加能提高试件的延性、耗能能力以及降低刚度退化的速率,但峰值荷载随着剪跨比的增加而降低;强轴柱的峰值荷载随轴压比增大而减小,而弱轴柱的峰值荷载在轴压比小于0.3时随轴压比的增大而增大。最后提出了在一定条件下适用的亚型钢PEC柱抗震承载力计算式并根据影响参数进行修正,验证了修正后算式的可靠性,为亚型钢PEC柱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型钢 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柱(PEC柱) 抗震性能
原文传递
民办高校装配式建筑教学改革:人工智能技术的教学赋能实践
13
作者 苏锦涛 《广告大观》 2024年第29期0088-0090,共3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灾后型钢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俊华 张幸锵 +2 位作者 周春恒 吴华宗 车金如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43-151,共9页
为了研究火灾后型钢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了4个火灾后型钢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及2个常温未受火对比节点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火灾后该类节点的滞回特性、延性、耗能性能、承载力与刚度退化规律等,分析受... 为了研究火灾后型钢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了4个火灾后型钢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及2个常温未受火对比节点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火灾后该类节点的滞回特性、延性、耗能性能、承载力与刚度退化规律等,分析受火时间、轴压比对火灾后该类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历火灾损伤后,型钢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的滞回曲线仍然饱满,但承载力明显降低,受火75 min时,降低13.2%~15.8%,受火120 min时,降低33.1%~34.9%;受火时间影响火灾后型钢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的延性,当受火时间为75 min时,节点的位移延性系数较相同条件下未受火节点减小10.5%~10.7%;当受火时间增加到120 min时,延性系数则较常温未受火节点提高6.9%~7.4%;与常温未受火节点相比,火灾后节点加载初期的刚度降低、等效阻尼比增大,受火时间越长,刚度降低和等效阻尼比增大的程度越高;随着加载的进程,火灾后节点的刚度与常温未受火节点的刚度趋向一致,但等效阻尼比相比常温未受火节点减小,受火时间越长,减小程度越高;轴压比对火灾后型钢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的抗震性能产生一定影响,随着轴压比的增大,节点承载力、初始刚度、等效阻尼比均有所提高,而延性系数则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后 型钢混凝土 梁柱节点 低周反复加载试验 抗震性能
原文传递
基于BIM与数字孪生技术的城市数字化转型探索 被引量:7
15
作者 姜建华 曾毅 +1 位作者 陈志辉 翁志雄 《工业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789-791,共3页
新型智慧城市作为各级政府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抓手,是促进新型城镇化、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载体。以Revit为代表的三维建模平台,开启了BIM建筑信息模型的新时代。以BIM为核心架构的数字孪生智慧工地和智慧城市,催促或引领着传... 新型智慧城市作为各级政府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抓手,是促进新型城镇化、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载体。以Revit为代表的三维建模平台,开启了BIM建筑信息模型的新时代。以BIM为核心架构的数字孪生智慧工地和智慧城市,催促或引领着传统建筑行业多专业全过程的数字化转型。以BIM为核心架构的数字孪生智慧城市已初建雏形,其中BIM技术的深度应用是实现网络空间对物理空间现实构筑物智能运控与精准管理的必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GIS地理信息系统 数字孪生 智慧工地 智慧城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