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实时目标检测网络的胎儿颜面部超声切面识别及应用
1
作者 刘中华 余卫峰 +4 位作者 吴秀明 薛浩 吕国荣 王小莉 柳培忠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247-252,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实时目标检测网络的人工智能(AI)模型在胎儿颜面部超声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妊娠20~24周正常胎儿颜面部超声标准切面(FFUSP)图像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实时目标检测网络的FFUSP识别模型,观察其对FFUSP及其解剖结构的识... 目的:探讨基于实时目标检测网络的人工智能(AI)模型在胎儿颜面部超声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妊娠20~24周正常胎儿颜面部超声标准切面(FFUSP)图像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实时目标检测网络的FFUSP识别模型,观察其对FFUSP及其解剖结构的识别精度;通过临床验证分析其对119例胎儿超声图像中FFUSP识别效能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AI模型对胎儿颜面部结构识别的整体查准率为97.8%、查全率为98.5%、mAP@.5为98.1%、mAP@.5:.95为61.0%。在临床验证中,AI模型对颜面部解剖结构识别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100.0%、98.5%、87.4%、100.0%、98.7%,与胎儿超声专家分类一致性强(k=0.925,P<0.001);对3类标准切面图像的识别准确率为100%;动态视频检测平均速度为33.93帧/s。结论:基于实时目标检测网络的FFUSP识别模型性能优越,可应用于实时超声检查辅助诊断、教学及智能化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人工智能 实时目标检测网络 胎儿 颜面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经胸肺部超声检查技术诊断间质性肺疾病的可重复性及一致性 被引量:12
2
作者 连细华 张颖 +1 位作者 朱志兴 吕国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02-706,共5页
目的探讨3种经胸肺部超声检查(TLUS)技术诊断间质性肺疾病(ILD)的可重复性及一致性。方法由2名超声科医师对40例ILD患者分别采用简化的14肋间隙扫查法、28肋间隙扫查法、72肋间隙扫查法行TLUS,对比同一医师及不同医师采用不同技术检测... 目的探讨3种经胸肺部超声检查(TLUS)技术诊断间质性肺疾病(ILD)的可重复性及一致性。方法由2名超声科医师对40例ILD患者分别采用简化的14肋间隙扫查法、28肋间隙扫查法、72肋间隙扫查法行TLUS,对比同一医师及不同医师采用不同技术检测结果的可重复性、一致性及扫查时间。结果同一医师和不同医师利用3种超声技术对B线评价的可重复性及一致性均较高,其中同一医师利用14肋间隙扫查法的可重复性[ICC=0.9891,95%CI(0.9772,0.9948)]及一致性最高[界限宽度0.57±2.79,95%CI(-0.47,1.61)],不同医师利用14肋间隙扫查法的可重复性[ICC=0.9795,95%CI(0.9575,0.9902)]及一致性最高[界限宽度0.70±3.77,95%CI(-0.71,2.11)]。同一医师、不同医师利用14肋间隙扫查法观察胸膜线严重程度的一致性高(Kappa值=0.948、0.895,P均<0.001)。3种超声技术扫查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14肋间隙扫查法时间最短,72肋间隙扫查法最长。结论3种TLUS技术中,14肋间隙扫查法的可重复性及一致性最高,且用时最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间质性 超声检查 可重复性 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阶血流成像技术与CDFI在穿支皮瓣术前定位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林金淼 黄高峰 +4 位作者 谢钦赐 李靖云 林海滨 陈意玲 吕国荣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8期630-632,共3页
目的比较灰阶血流成像(B-flow)与CDFI在穿支皮瓣术前定位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皮瓣移植术的患者30例,术前分别应用CDFI和B-flow检测皮瓣供区的穿支血管,定位并标记最优穿支的穿出点;术中分别测量CDFI、B-flow定位穿刺点到术中... 目的比较灰阶血流成像(B-flow)与CDFI在穿支皮瓣术前定位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皮瓣移植术的患者30例,术前分别应用CDFI和B-flow检测皮瓣供区的穿支血管,定位并标记最优穿支的穿出点;术中分别测量CDFI、B-flow定位穿刺点到术中确定穿出点的距离(AC值、BC值),比较二者检查耗时及显示穿支血管数目,以及AC值与BC值的差异。结果B-flow的检查耗时少于CDFI检测耗时[(6.700±1.207)min vs.(10.333±1.398)min],检测穿支血管数量多于CDFI所测[(3,1)vs.(2,0)],BC值小于AC值[(4.233±1.194)mm vs.(5.667±1.917)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B-flow对穿支血管的检测优于CDFI,且其定位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阶血流成像 CDFI 穿支皮瓣 穿支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系统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吴秀明 王霞丽 +3 位作者 吕国荣 魏梦婉 杜永兆 柳培忠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3期374-378,共5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在良恶性肿瘤检测与特征提取基础上的分类对于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乳腺超声检查发现肿瘤且经过病理学证实的617例患者影像资料,采用手工提取的方式得到乳腺超声图像的感兴趣区域及病灶轮廓...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在良恶性肿瘤检测与特征提取基础上的分类对于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乳腺超声检查发现肿瘤且经过病理学证实的617例患者影像资料,采用手工提取的方式得到乳腺超声图像的感兴趣区域及病灶轮廓,再利用方向梯度直方图(HOG)、局部二值模式(LBP)和灰度共生矩阵(GLCM)3个特征进行乳腺肿瘤的良恶性病变真假阳性检测;最后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别分析每个特征对于两类病变判别的诊断性能和应用所有特征集合的分类诊断性能。结果:多特征融合方法的各项诊断效能及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均优于单特征LBP、HOG、GLCM(P值均<0.05)。与人工诊断相比,多特征融合的敏感性无显著差异,但特异度显著升高达98.57%(Z值=2.25,P<0.05),同时AUC值为0.985,显著优于人工诊断的0.910(Z值=1.99,P<0.05)。结论:计算机辅助系统乳腺超声肿瘤良恶性检测的算法是有效的,能够对乳腺癌鉴别诊断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诊断 超声 乳腺肿瘤 特征提取 SVM分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自动识别胎儿颜面部超声标准切面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刘中华 王小莉 +4 位作者 吕国荣 杜永兆 柳培忠 吴秀明 何韶铮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12期1575-1578,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I)自动识别与分类胎儿颜面部超声标准切面(FFUSP)的价值。方法:以妊娠20~24周FFUSP图像为研究对象,含标准集1906张和实验集4532张。标准集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用于训练和测试AI模型识别分类鼻唇冠状切面、正中矢状面...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I)自动识别与分类胎儿颜面部超声标准切面(FFUSP)的价值。方法:以妊娠20~24周FFUSP图像为研究对象,含标准集1906张和实验集4532张。标准集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用于训练和测试AI模型识别分类鼻唇冠状切面、正中矢状面、经双眼球横切面及非标准切面;以产科超声专家分类为标准,比较分析AI、初级医生组、中级医生组对实验集FFUSP图像识别分类能力差异。结果:AI对测试集各切面的分类准确率均达97%以上,中级医生对实验集FFUSP各切面识别能力皆优于初级医生(P<0.05)。AI对FFUSP各切面总体识别效能优于初级医生和中级医生(P<0.05),与专家分类一致性强(P<0.05);AI分类效率显著优于医生人工分类(P<0.05)。结论:AI对FFUSP识别分类具有较高准确性,可作为胎儿超声规范化培训和图像质量控制的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超声检查 胎儿 颜面部超声标准切面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产前诊断胎盘植入性疾病 被引量:5
6
作者 刘中华 吴秀明 +2 位作者 黄阿评 郭旭 吕国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73-1377,共5页
目的评价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US)产前诊断胎盘植入性疾病(PAS)的价值。方法纳入116例经超声诊断为前置胎盘孕妇,采用二维超声观察胎盘及周边结构,以3D-PDUS测量相关血流参数。根据产后临床及病理诊断将孕妇分为PAS组(n=32)及无PAS... 目的评价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US)产前诊断胎盘植入性疾病(PAS)的价值。方法纳入116例经超声诊断为前置胎盘孕妇,采用二维超声观察胎盘及周边结构,以3D-PDUS测量相关血流参数。根据产后临床及病理诊断将孕妇分为PAS组(n=32)及无PAS组(n=84);根据胎盘绒毛侵袭子宫肌层深度将PAS组分为粘连性胎盘(PA)亚组(n=12)及异常侵袭性胎盘(AIP)亚组(n=20)。比较组间及亚组间3D-PDUS参数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3D-PDUS参数诊断PAS的效能。采用Cochran Q检验比较3D-PDUS参数与二维超声诊断PAS效能的差异。结果PAS组血管化指数(VI)、流量指数(FI)及血管流量指数(VFI)均显著高于无PAS组(P均<0.05);AIP亚组VI及VFI均显著高于PA亚组(P均<0.05);亚组间F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I、FI及VFI诊断PAS的效能均较高,VI与VFI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均>0.05);FI与二维超声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VI及VFI诊断效能明显高于FI及二维超声(P均<0.05)。结论3D-PDUS定量检测胎盘及周边结构血流参数可用于产前诊断P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植入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估妊娠期宫颈并预测早产的价值 被引量:15
7
作者 苏巧斌 吴秀琴 +2 位作者 何韶铮 苏珊珊 吕国荣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60-863,867,共5页
目的采用二维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估不同孕周宫颈组织的长度及弹性模量值,探讨两者联合预测早产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212例孕20~35周孕妇,采用常规二维超声及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分别测量宫颈长度及弹性模量值,长度测... 目的采用二维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估不同孕周宫颈组织的长度及弹性模量值,探讨两者联合预测早产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212例孕20~35周孕妇,采用常规二维超声及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分别测量宫颈长度及弹性模量值,长度测量为宫颈内口至外口的距离,弹性模量值的测量点放在距宫颈外口5~10 mm(下点)、15~20 mm(上点)的位置,前后壁各两点,根据妊娠结局分为早产组40例及足月产组172例,分析各指标与孕周的关系,及其对早产的预测价值。结果①宫颈前壁上点及下点、后壁上点及下点弹性模量值及总平均值随孕周呈减低趋势(r2=0.854、0.421、0.370、0.305、0.600,P均<0.001);宫颈长度随孕周呈缩短趋势(r2=0.811,P<0.001)。②早产组的宫颈长度及宫颈前壁上点弹性模量值较足月产组低(P均<0.05)。③宫颈弹性模量值、宫颈长度及两者联合预测孕妇早产的敏感度分别50.00%、50.00%和87.50%,特异度分别为79.07%、72.09%和65.70%。结论联合测量宫颈长度及宫颈弹性模量值可提高预测早产的敏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宫颈长度测量 宫颈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会阴超声评价男性便秘患者盆底肌肉功能 被引量:3
8
作者 盛军发 吕国荣 +3 位作者 陈俊毅 陈东 徐武 何韶铮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28-833,共6页
目的 探讨经会阴超声检查男性便秘患者盆底肌肉功能方法学,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0年7月30日—2021年5月1日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男性便秘患者30例(研究组)和健康男性30名(对照组),由2名医师采用... 目的 探讨经会阴超声检查男性便秘患者盆底肌肉功能方法学,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0年7月30日—2021年5月1日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男性便秘患者30例(研究组)和健康男性30名(对照组),由2名医师采用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查法,在静息状态、最大收缩阴茎状态及最大Valsalva状态下测量肛直角(ARA)、提肛板角度(LPA)、不同状态下的ARA、LPA偏移及阴茎球部、尿道中段、膀胱尿道交界处、直肠肛管交界处的位移,并对20名健康男性分析同一医师和不同医师间测量的重复性和一致性。结果 (1)同一医师及不同医师测量各指标的重复性均较好(ICC均>0.84)。(2)静息状态下,研究组ARA大于对照组(U=216.0,P<0.05);最大收缩阴茎状态下,研究组ARA偏移幅度、LPA偏移幅度、阴茎球部位移、膀胱尿道交界处位移及直肠肛管交界处位移大于对照组(U/t=186.0、316.0、-2.1、3.3、212.0,P均<0.05);最大Valsalva状态下,研究组阴茎球部位移、膀胱尿道交界处位移及ARA偏移幅度大于对照组(U/t=-3.1、294.0、194.0,P均<0.05)。(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75的指标包括最大收缩阴茎状态ARA偏移、最大Valsalva状态ARA偏移、最大收缩阴茎状态直肠肛管交界处位移、静息状态ARA,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3、0.784、0.764、0.760,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10、0.30、0.40、0.23、0.30、0.05,P均>0.05)。结论 经会阴盆底超声评价男性盆底肌肉形态及功能具有可行性。最大收缩阴茎状态ARA偏移、最大Valsalva状态ARA偏移、最大收缩阴茎状态直肠肛管交界处位移、静息状态ARA是诊断男性便秘患者是否患有盆底肌肉功能障碍的较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 便秘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并发症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罗玮雯 李拾林 +4 位作者 吕国荣 陈晓阳 李靖云 林娇娇 曾雅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43-1246,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7年6月至2020年1月于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病例193例,统计并分析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灶部位、大小、病理结果、穿刺方式及切割次数的关系。结果19...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7年6月至2020年1月于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病例193例,统计并分析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灶部位、大小、病理结果、穿刺方式及切割次数的关系。结果193例中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共42例(21.8%)。其中气胸14例(7.3%),咯血14例(7.3%),胸膜反应12例(6.2%),穿刺部位疼痛5例(2.6%)。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可知: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病灶部位及病灶大小相关(P<0.05)。结论患者的年龄、病灶部位、大小会影响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穿刺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诊断软件联合多学科建立甲状腺结节恶性风险预测模型 被引量:3
10
作者 叶冯颖 杨文敏 +4 位作者 李尚青 苏淇琛 游剑虹 王康健 吕国荣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1期54-60,共7页
目的:应用计算机辅助诊断(CAD)软件量化分析甲状腺结节的超声特点,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建立甲状腺结节恶性风险预测模型,检测预测模型诊断效能并与不同年资医师诊断对比。方法:模型建立组多中心、前瞻性地纳入2019年1月~9月在福建医... 目的:应用计算机辅助诊断(CAD)软件量化分析甲状腺结节的超声特点,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建立甲状腺结节恶性风险预测模型,检测预测模型诊断效能并与不同年资医师诊断对比。方法:模型建立组多中心、前瞻性地纳入2019年1月~9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漳州市医院接受甲状腺手术及术前超声检查的364例患者(共388个结节),采用CAD软件分析超声图像。收集CAD软件图像分析信息、临床信息及实验室信息作为相关因素。以病理为金标准,对比21种相关因素的良恶性组间差别,筛选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11种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对结节良恶性预测有统计学意义的6种相关因素进行模型建立。模型验证组纳入同期于3所医院行甲状腺细针穿刺(FNA)及穿刺前检查的105例患者(共105个结节)。由预测模型及3位不同年资的医师分别判断结节良恶性,对照病理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对比预测模型与不同年资医师的诊断效能。结果:建立预测模型为Logi(tp)=-5.218+2.601×(低回声指数)+1.981×(强回声指数)+3.079×(边缘模糊指数)+1.267×(纵横比>1)+0.614×(TSH)-0.071×(结节最大径)。计算可得模型的AUC为0.884,敏感度为85.50%,特异度为81.97%,PPV为91.1%,NPV为72.5%。预测模型的AUC、敏感度介于中、高年资医师间,特异度介于低、中年资医师间。结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甲状腺结节恶性风险预测能力,可认为总体诊断效能介于中、高年资医师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诊断 甲状腺结节 超声 Logistics回归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超声和MRI评估正常胎儿胸廓发育 被引量:2
11
作者 连细华 吕国荣 黄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20-724,共5页
目的比较超声和MRI评估正常胎儿胸廓发育的可重复性和一致性。方法选取30胎正常胎儿,分别以超声和MRI测量胎儿胸廓横径、前后径、面积、胸围、胸廓体积和肺体积,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及Bland-Altman图分析同一医师及不同医师间测量结... 目的比较超声和MRI评估正常胎儿胸廓发育的可重复性和一致性。方法选取30胎正常胎儿,分别以超声和MRI测量胎儿胸廓横径、前后径、面积、胸围、胸廓体积和肺体积,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及Bland-Altman图分析同一医师及不同医师间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和一致性,以Pearson相关分析观察超声测量胎儿肺体积、胸廓体积与MRI测量值的相关性。结果同一医师及不同医师以超声测量胎儿胸廓二维指标的可重复性和一致性均高于MRI,而以MRI测量胎儿胸廓体积和肺体积的可重复性和一致性均高于超声;同一医师以超声测量胎儿胸廓横径的可重复性最高[ICC=0.996 4,95%CI(0.992 5,0.998 3)],且一致性最高[界限宽度-0.004 7±0.057 3,95%CI(-0.026 1,0.016 7)]。超声与MRI测量胎儿肺体积和胸廓体积高度相关(r=0.915、0.957,P均<0.001)。结论超声和MR均可评估正常胎儿胸廓发育,胎儿胸廓发育的二维指标测量超声优于MRI;三维指标测量MRI优于超声,但两者相关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胸部 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 可行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单纯性肠管强回声与肠道菌群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艳萍 吕国荣 +3 位作者 李丽雅 郑博林 曾雅婷 张颖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4-258,共5页
目的观察中孕期存在肠管强回声(EB)胎儿与正常胎儿分娩后新生儿肠道菌群差异,探讨EB与肠道菌群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中孕期产前超声检查无异常的13胎胎儿(正常组)和7胎EB胎儿(EB组)采集出生后首次胎便,行16S rRNA测序。结果测序... 目的观察中孕期存在肠管强回声(EB)胎儿与正常胎儿分娩后新生儿肠道菌群差异,探讨EB与肠道菌群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中孕期产前超声检查无异常的13胎胎儿(正常组)和7胎EB胎儿(EB组)采集出生后首次胎便,行16S rRNA测序。结果测序后共获得539988个运算分类单元(OTU)。EB组与正常组肠道菌群多样性、群落组成结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门水平上,EB组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克雷伯菌门(Klebsiella)丰度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均<0.05),梭杆菌门(Fusobacteria)丰度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属水平上,EB组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和弯曲杆菌属(Campylobacter)丰度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均<0.05),埃希菌/志贺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拟杆菌属(Bacterium)、梭菌属(Clostridium)及肠杆菌属(Enterobacter)丰度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均<0.05)。结论EB组与正常组胎儿出生后肠道菌群多样性、菌群群落组成结构无明显差异,但肠道菌群相对丰度存在差异,提示肠道菌群失调可能是导致EB形成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肠管强回声 胃肠道微生物组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羊膜腔内注射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氨溴索预防早产兔肺损伤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思怡 吕国荣 陈秋月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51-65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羊膜腔内注射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应用盐酸氨溴索(AH)预防早产兔肺损伤的作用。方法将20只健康妊娠新西兰兔随机分为超声引导羊膜腔内注射PS组(PS组)、产前应用AH组(AH组)、超声引导羊膜腔内注射PS联合产前应用AH组(...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羊膜腔内注射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应用盐酸氨溴索(AH)预防早产兔肺损伤的作用。方法将20只健康妊娠新西兰兔随机分为超声引导羊膜腔内注射PS组(PS组)、产前应用AH组(AH组)、超声引导羊膜腔内注射PS联合产前应用AH组(PS+AH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于妊娠第27天羊膜腔穿刺后1 h行剖宫产术,观察各组早产兔存活时间,检测早产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及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含量、肺组织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含量,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并进行肺损伤程度病理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S组、AH组和PS+AH组早产兔的存活时间延长,IL-6含量降低,DPPC及SP-A含量增加,肺损伤病理评分降低(P均<0.05),除存活时间外,其余指标PS+AH组与PS组、A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超声引导羊膜腔内注射PS联合应用氨溴索可有效预防早产兔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损伤 早产 肺表面活性剂 氨溴索 动物实验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十四分区超声评分法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被引量:8
14
作者 江秋霞 吕国荣 +3 位作者 施丽景 李晓庆 黄嵘森 沈龙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86-1490,共5页
目的观察肺部十四分区超声评分法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价值。方法对84例NRDS(NRDS组)和40例其他疾病患儿(对照组)行肺部超声评分(LUS),分别记录肺部六分区法、十分区法、十二分区法和十四分区法评分结果,比较其与胸部X线(C... 目的观察肺部十四分区超声评分法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价值。方法对84例NRDS(NRDS组)和40例其他疾病患儿(对照组)行肺部超声评分(LUS),分别记录肺部六分区法、十分区法、十二分区法和十四分区法评分结果,比较其与胸部X线(CXR)诊断NRDS的一致性,分析4种LUS与X线分级、血气分析结果及辅助通气参数等临床指标的相关性;计算肺部十四分区法诊断NRDS及不同CXR分级患儿NRDS的效能。结果4种LUS评分结果与NRDS患儿CXR分级、吸气峰压、呼气末正压通气、吸入氧气浓度及使用呼吸机天数均呈正相关(P均<0.05),而与血氧浓度呈负相关(P<0.05);肺部十四分区法评分结果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最高,其诊断NRDS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43%(81/84)、95.00%(38/40)、97.59%(81/83)及92.68%(38/41),对CXRⅠ级、Ⅱ级、Ⅲ级及Ⅳ级的LUS评分分别为14.50、27.00、40.50及51.50分,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72、0.992、0.992及0.972,敏感度分别为97.96%、94.20%、100%及93.30%,特异度分别为82.76%、100%、92.30%及92.70%。结论肺部十四分区超声评分法评价结果与CXR和临床分期具有较好相关性,可用于早期诊断NRDS、鉴别诊断和判断其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致急性阴囊疼痛1例报告 被引量:3
15
作者 叶冯颖 杨文敏 +1 位作者 李尚青 吕国荣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0-381,共2页
急性阴囊疼痛是泌尿外科常见急症之一,主要由急性睾丸附睾炎、睾丸扭转、睾丸附件扭转、阴囊外伤等疾病所致。因主动脉夹层所致急性阴囊疼痛十分罕见,尚未见临床报道。我院于2019年3月收治1例主动脉夹层致急性阴囊疼痛患者,现报告如下。... 急性阴囊疼痛是泌尿外科常见急症之一,主要由急性睾丸附睾炎、睾丸扭转、睾丸附件扭转、阴囊外伤等疾病所致。因主动脉夹层所致急性阴囊疼痛十分罕见,尚未见临床报道。我院于2019年3月收治1例主动脉夹层致急性阴囊疼痛患者,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道患者,男,42岁。缘于入院前5 h,剧烈咳嗽后出现右侧阴囊疼痛,无发热、畏冷,无消瘦、乏力,无胸痛、胸闷,无血尿,无贮尿期及排尿期症状,未经诊治,症状逐渐加重,遂急诊我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急性阴囊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孕期胎儿颜面部超声筛查切面图像质量评价系统的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1
16
作者 余卫峰 薛浩 +4 位作者 刘中华 柳培忠 郭旭 吴秀明 吕国荣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10期769-774,共6页
目的 构建一种基于YOLOv4模型的早孕期胎儿颜面部超声筛查切面自动识别及图像质量评价系统,并验证该模型的识别效能。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妊娠11~14周胎儿颜面部超声筛查切面图像为研究对象,分为模型构建集(1001张图像)... 目的 构建一种基于YOLOv4模型的早孕期胎儿颜面部超声筛查切面自动识别及图像质量评价系统,并验证该模型的识别效能。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妊娠11~14周胎儿颜面部超声筛查切面图像为研究对象,分为模型构建集(1001张图像)和临床验证集(610张图像),其中模型构建集按8∶1∶1分为训练集、测试集和验证集,用于训练、测试和验证人工智能(AI)模型对正中矢状面(MSP)、鼻后三角切面(RNT)的分类与识别,临床验证集用于评价AI模型的临床泛化能力。采用Kappa检验及Kendall协同系数分析AI模型与专家级超声医师识别MSP和RNT及评价图像质量等级的一致性。结果 成功构建了自动识别早孕期胎儿颜面部超声筛查切面及图像质量评价的AI模型,该模型对测试集图像中各关键解剖结构的查准率、查全率和F1分数均>80%。AI模型识别验证集图像中MSP和RNT的准确率分别为94.9%、92.9%,与专家级超声医师分类的一致性均好(Kappa=0.888、0.810);AI模型识别临床验证集图像中MSP和RNT的准确率分别为94.0%、84.4%,与专家级超声医师分类的一致性均良好(Kappa=0.751、0.690)。AI模型对临床验证集图像中MSP和RNT图像质量评价结果与专家级超声医师评价结果的总体一致性均良好(Kendall’s W=0.760、0.789)。结论 应用AI模型识别早孕期颜面部超声筛查切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初级医师及基层医师培训和图像质量评价的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早孕期 筛查切面 颜面部 人工智能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CR TI-RADS评分系统构建甲状腺乳头状癌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风险模型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婷婷 吕国荣 +3 位作者 沈浩霖 陈可悦 李玲 杨舒萍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5-219,共5页
目的 基于美国放射学会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ACR TI-RADS)构建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风险预测模型。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经病理证实的296枚PTC病灶,依据ACR TI-RADS... 目的 基于美国放射学会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ACR TI-RADS)构建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风险预测模型。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经病理证实的296枚PTC病灶,依据ACR TI-RADS进行评分,基于赤池信息准则(AIC),采用向后逐步回归,选择最小AIC值对应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内、外部验证。结果 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最大径(OR=1.11)、癌灶数量(OR=2.13)、ACR TI-RADS总分(OR=1.46)、性别(OR=2.33)是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与最小AIC值(270.135)对应的风险预测模型为:Y=-4.564+0.102×最大径+0.757×癌灶数量+0.380×ACR TI-RADS总分+0.846×性别;以0.421为诊断截值,模型的诊断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759(95%CI 0.696~0.822),校准图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表明模型预测率与实际发生率一致性较好(P>0.05)。内部验证的C统计量为0.748(95%CI 0.632~0.864),外部验证的C统计量为0.866(95%CI 0.779~0.953)。结论 ACR TI-RADS评分可以全面反映甲状腺结节特征,基于AIC构建模型能避免过度拟合,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有助于术前更准确地评估PTC发生颈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淋巴转移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赤池信息准则 模型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及预后判断 被引量:6
18
作者 连细华 叶冯颖 吕国荣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5期349-352,共4页
目的总结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CCAM)的产前超声图像特点,并判断其预后。方法选取我院行产前超声诊断的CCAM胎儿46例,根据其囊肿大小进行分型。回顾性分析并比较各类型CCAM的产前超声图像特点、胸廓指标,以及有无合并纵隔移位、羊水过... 目的总结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CCAM)的产前超声图像特点,并判断其预后。方法选取我院行产前超声诊断的CCAM胎儿46例,根据其囊肿大小进行分型。回顾性分析并比较各类型CCAM的产前超声图像特点、胸廓指标,以及有无合并纵隔移位、羊水过多、胎儿水肿或积液及其他畸形,随访体积变化及预后。结果46例CCAM胎儿,根据其囊肿大小分为大囊型(Ⅰ型)9例、中囊型(Ⅱ型)22例和微囊型(Ⅲ型)15例。①产前超声表现:病变位于单侧43例,双侧3例。Ⅰ型、Ⅱ型、Ⅲ型的CCAM体积比逐渐增大,肺体积与胸廓体积比值逐渐变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肿块体积、胸廓横径、胸廓前后径、胸廓面积、胸围、肺体积及胸廓体积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合并症:Ⅲ型合并羊水过多、胎儿水肿或积液最多,Ⅰ型最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有无纵隔移位、合并其他畸形及随访体积变小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预后:不同分型CCAM在妊娠结局上,Ⅲ型预后最差(P<0.05),而在产后干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胎儿水肿预后差。结论CCAM具有典型的产前超声特征,不同类型CCAM的囊肿大小、CCAM体积比、肺体积与胸廓体积比值及合并症均有所差异;产前超声可根据其分型及合并症判断预后,其中Ⅲ型预后较Ⅰ型、Ⅱ型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肺囊腺瘤样畸形 先天性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动脉阻力指数在重症患者腹高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9
作者 陈宝泉 陈明 +3 位作者 徐锦洋 吕国荣 杨燕芬 杨舒萍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0-364,共5页
目的探讨肾动脉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在重症患者腹高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H)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2年6月入住漳州市医院重症监护室具有IAH危险因素的89名患者,根据经膀胱测得的腹内压(IAP... 目的探讨肾动脉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在重症患者腹高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H)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2年6月入住漳州市医院重症监护室具有IAH危险因素的89名患者,根据经膀胱测得的腹内压(IAP)分为IAH组(IAP≥12 mmHg)和非IAH组(IAP<12 mmHg),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右肾主动脉、段动脉、叶间动脉的RI值,分析IAH组与非IAH组患者各测量参数的差异性及其与IAP的相关性。对不同指标预测IAH的诊断效能,采用ROC曲线分析进行评估,并同时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独立危险预测因子。结果总共有89名患者纳入研究,44例IAP正常,45例诊断为IAH。IAH组与非IAH组相比,右肾主动脉、段动脉、叶间动脉RI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以叶间动脉RI≥0.698为诊断截值时诊断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0.914,敏感度82.2%,特异度97.7%,约登指数0.799;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右肾叶间动脉RI与IAP具有较强的相关性(r=0.741,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右肾叶间动脉RI值(OR=24.472,95%CI:5.122~116.919,P<0.01)是IAH的独立危险预测因子。结论右肾叶间动脉RI值诊断IAH有较好的诊断效能,肾动脉超声可以作为诊断和随访IAH的一种替代的、非侵入性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肾动脉 阻力指数 重症患者 腹高压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活检术在心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艳春 陈圣 +4 位作者 林宁 吕国荣 赖宝春 吴松松 林宇澄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41-945,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粗针穿刺活检术在心脏壁间肿瘤及心包肿瘤诊断中的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福建省立医院经皮超声引导下心脏肿瘤穿刺活检的7例患者,术前记录病灶部位、大小等,记录穿刺用时。术后随访并...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粗针穿刺活检术在心脏壁间肿瘤及心包肿瘤诊断中的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福建省立医院经皮超声引导下心脏肿瘤穿刺活检的7例患者,术前记录病灶部位、大小等,记录穿刺用时。术后随访并发症并以病理取材满意度作为评价标准,综合分析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活检术诊断心脏肿瘤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7例患者均成功施行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活检术,其中3例为壁间肿瘤,4例为心包肿瘤。除2例弥漫性心包占位外,余5例最大径为(58.6±23.5)mm。6例选择心尖部为穿刺点,1例经左侧第三肋间隙胸骨旁向心底方向为进针路径。病理取材满意度100%,用时(15.1±3.3)min。术后无大出血、感染、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结论经皮经胸超声引导穿刺活检术安全可行,为心脏壁间肿瘤及心包肿瘤活检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心脏肿瘤 经皮超声引导 穿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