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县域医院卒中绿色通道优化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救治效率的影响
1
作者 王耀 史雷 +9 位作者 李光布 朱启云 吴晓强 卢茂林 林海洋 戚伟 高伟 周瑞银 陆启凤 吴宝东 《中国临床医学》 2024年第6期971-976,共6页
目的 探讨县域医院卒中绿色通道优化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救治效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泗县人民医院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绿色通道优化前)和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绿色通道优化后)急诊卒中绿色通道诊疗数据,比较卒中绿色通道优化前后,... 目的 探讨县域医院卒中绿色通道优化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救治效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泗县人民医院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绿色通道优化前)和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绿色通道优化后)急诊卒中绿色通道诊疗数据,比较卒中绿色通道优化前后,静脉溶栓(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IVT)患者比例、机械取栓(mechanical thrombectomy, MT)患者比例、患者就诊到接受IVT的时间(door-to-needle time, DNT)、就诊到穿刺的时间(door-topuncture time, DPT)以及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结果 在绿色通道优化前、后1年内,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就诊人数分别为3 143例和2 623例。优化前接受IVT、MT者分别84、51例。绿色通道优化后,IVT(n=215)及MT(n=103)患者比例升高,DNT和DPT缩短(P<0.000 1);MT患者出院后3个月mRS评分为0~2分者占比升高(46/99 vs 13/46,P=0.038)。结论 泗县人民医院优化绿色通道后,卒中救治效率提高,患者预后改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绿色通道 优化 静脉溶栓 机械取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血管狭窄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16
2
作者 周瑞银 周强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1198-1202,共5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血管狭窄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60例缺血性脑卒中颈部血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CT血管成像(CTA)与DSA检查。根...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血管狭窄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60例缺血性脑卒中颈部血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CT血管成像(CTA)与DSA检查。根据DSA检查结果给予患者介入手术治疗或药物治疗,根据患者是否进行介入治疗将其分为介入组204例和非介入组56例,分析DSA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血管狭窄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结果DSA的病变例数与病变血管检出率均较CTA升高(均P<0.05)。前循环梗死中以颈动脉起始部较为多见,后循环梗死中以椎底动脉颅内段较为多见,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以锁骨下动脉起始部与颈内动脉颅内段及大脑中动脉较为多见,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以椎动脉起始部、颈内动脉颅内段及大脑中动脉、椎底动脉颅内段较为多见(均P<0.05)。介入组卒中复发率、残疾率、死亡率均较非介入组降低(均P<0.05)。结论DSA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血管狭窄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同时对介入手术治疗提供较高的参考价值,且经手术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结局较好,可有效降低患者颈部血管的狭窄率,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脑卒中 颈部血管狭窄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