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围型肺癌CT诊断价值及其影像学特征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欢欢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第10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应用CT诊断的临床价值及其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泗阳县中医院2019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175例疑似周围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CT检查,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检查的诊断灵敏度、特异...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应用CT诊断的临床价值及其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泗阳县中医院2019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175例疑似周围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CT检查,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检查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同时分析周围型肺癌患者CT影像学特征。结果:全部175例疑似周围型肺癌患者经病理检查证实170例为周围型肺癌,CT共检出169例,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7.06(165/170)、80.00%(4/5)、96.57%(169/175)。CT影像学特征:在病灶形态方面,156例为孤立结节影,34例为不规则片状影。在病灶内部结构方面,54例为空泡征,48例为细支气管征,7例为空洞征,14例为钙化。在病灶边缘征方面,134例为分叶征,117例为细短毛刺征,65例为棘状突起征。在病灶周围征方面,107例为胸膜凹陷征,122例为血管集束征。在增强扫描特征方面,CT值增强区间为20~50 HU。结论:CT检查应用在周围型肺癌的临床诊断中价值明显,具有较高准确性。周围型肺癌CT检查的常见征象包括空泡征、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棘状突起征等,可作为CT诊断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型肺癌 CT诊断 影像学特征 灵敏度 特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256排多层螺旋CT全脑灌注成像联合头颈CT血管造影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应用
2
作者 丁正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98-101,共4页
研究GE256排多层螺旋CT全脑灌注成像(CTP)联合头颈CT血管造影(CTA)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3月-2024.3月到本院治疗AIS患者70例,全部患者均接受常规的CT平扫诊断,GE256排CTP和CTA,分析诊断价值。结果 通过CT常... 研究GE256排多层螺旋CT全脑灌注成像(CTP)联合头颈CT血管造影(CTA)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3月-2024.3月到本院治疗AIS患者70例,全部患者均接受常规的CT平扫诊断,GE256排CTP和CTA,分析诊断价值。结果 通过CT常规扫描,观察到在70位被检查者中,出现8个缺血性损伤区域和2个短暂性脑缺血事件。应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技术进行了排除性确定。经CT灌注成像,共有67位病例出现脑血流异常,其中58位表现出缺血性半阴影区域,这与他们的临床症状相吻合。缺血性中心区呈现血容量和血流量降低,而平均通过时间及最长通过时间偏高(P<0.05);缺血半影区较对侧对称区的血流量和血容量略低,其平均及最长通过时间显著增加(P<0.05);并且,缺血性中心区的血流量和血容量远低于缺血半影区,同时平均及最长通过时间显著偏高(P<0.05)。融合CTP和CTA结果表明,有68名患者展现出灌注缺陷及相对应的血管狭窄,且二者之间相关性显著(P<0.05)。结论 利用GE256排CTP结合CTA方法,能够对AIS进行周全、精准及快速地分析评价。此技术可以确切识别病人的梗塞核心与半阴影区的血液灌注状况及血管收窄问题,为医疗人员提供关键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参考,具备卓越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256排多层螺旋CT 全脑灌注成像 头颈CT血管造影 急性缺血性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袁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23期109-110,共2页
目的:探究在肋骨隐匿性骨折中应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288例肋骨隐匿性骨折患者。试验患者均进行X线、普通螺旋CT检查,以及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和曲面重建诊断,对各检查的诊断效... 目的:探究在肋骨隐匿性骨折中应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288例肋骨隐匿性骨折患者。试验患者均进行X线、普通螺旋CT检查,以及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和曲面重建诊断,对各检查的诊断效果予以研究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诊断准确率99.31%均显著高于X线诊断的61.81%、普通螺旋CT检查的85.07%以及多层螺旋CT诊断的92.71%(P<0.05)。结论:在肋骨隐匿性骨折诊断中采取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可对肋骨隐匿性骨折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可在临床上予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X线 三维重建技术 肋骨隐匿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4
作者 丁正东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7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0月泗阳县中医院收治的经病理学检查结果确诊的57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和超声检查,分析多层螺旋CT检查与超声检查对...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0月泗阳县中医院收治的经病理学检查结果确诊的57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和超声检查,分析多层螺旋CT检查与超声检查对不同类型急性阑尾炎的检出情况,急性阑尾炎的分型包括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穿孔坏疽性阑尾炎;同时分析不同类型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T征象。结果: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57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穿孔坏疽性阑尾炎分别为32、15、10例。多层螺旋CT对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的检出率与超声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对穿孔坏疽性阑尾炎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不同类型阑尾炎患者在阑尾粪石、盲肠壁增厚、肠淤张征象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脓性阑尾炎、穿孔坏疽性阑尾炎周围渗出与单纯性阑尾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穿孔坏疽性阑尾炎的阑尾管径分别为(9.81±0.85)mm、(12.13±1.19)mm、(13.59±1.60)mm,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能够准确检出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类型,且操作简便、安全性较高。根据多层螺旋阑尾周围渗出、阑尾管径扩张等CT征象能够为疾病类型判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多层螺旋CT 影像学诊断 CT征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指导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建方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20期76-77,共2页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无症状健康人100名作为对照组,实施多层螺旋CT检查,检查内容包括:阑尾外径、位置、阑尾腔内液体的...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无症状健康人100名作为对照组,实施多层螺旋CT检查,检查内容包括:阑尾外径、位置、阑尾腔内液体的密度、气体密度、阑尾周围脂肪密度以及腹腔积液等并发症情况。结果:急性阑尾炎患者与健康人群阑尾的外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阑尾炎患者中,经探查发现阑尾周围脂肪组织密度增高、模糊的患者占83.00%,CT数值在-40~20HU;阑尾内管壁增厚水肿患者占96.00%;阑尾腔内高密度粪石患者占30.00%;阑尾炎合并肠梗阻患者占3.00%;阑尾炎合并腹腔积液患者占23.00%。结论:将多层螺旋CT腹部平扫检查运用在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诊断中,经检查可知:患者阑尾外径超过6mm、阑尾腔积液、腔内粪石、周围脂肪密度增高、模糊以及腹腔积液等病症出现,可诊断阑尾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扫描 急性阑尾炎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放疗后颌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1例报告
6
作者 葛旭 张世吉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5期236-237,共2页
在癌症患者的肿瘤细胞发展过程中,淋巴结可能起到生物屏障作用,但也很容易使肿瘤细胞及其代谢产物出现滞留,而通过抗原等刺激局部的淋巴结出现反应性增生。本文对1例鼻咽癌放疗治愈后3年出现颌下淋巴结肿大的案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颌下淋巴结 鼻咽癌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