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1
作者 时华 薛萍 +1 位作者 薛桂凤 崔林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22期151-152,共2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乳腺癌发病率迅速上升,大城市上升幅度达到100%~150%,其中城市地区乳腺癌发病率为51.91/100000,农村地区为23.12/100000[1]。目前乳腺癌的治疗方式是以手术为...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乳腺癌发病率迅速上升,大城市上升幅度达到100%~150%,其中城市地区乳腺癌发病率为51.91/100000,农村地区为23.12/100000[1]。目前乳腺癌的治疗方式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其中改良根治术是综合治疗中的关键方法,但术后皮下积液、患肢水肿、心理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文献报道早期给予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2]。为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3],本研究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分组护理,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根治术 早期护理干预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不良事件案例视频教育在血透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2
作者 周丽娟 王素珍 缪阿凤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7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模拟不良事件案例视频教育在血透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血透室安全质量管理小组,梳理血透室6类频发及重大不良事件,组织模拟重现并演练拍摄视频,应用视频对血透室20名护士进行安全培训。结果实施模拟不良事件案... 目的探讨模拟不良事件案例视频教育在血透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血透室安全质量管理小组,梳理血透室6类频发及重大不良事件,组织模拟重现并演练拍摄视频,应用视频对血透室20名护士进行安全培训。结果实施模拟不良事件案例视频教育后,空气栓塞、体外循环凝血、跌倒发生率及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P<0.01),护士问卷调查结果较培训前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模拟不良事件案例视频教育对血透室护士进行安全培训,可减少不良事件发生,保证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透室 血液透析 不良事件 视频教育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食道癌患者行同步放化疗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龙凤 郭素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16期3-5,共3页
目的观察晚期食道癌行同步放化疗的效果,探讨护理干预对晚期食道癌患者行同步放化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晚期食道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行同步放化疗,对组照行单纯放疗。对行同步放化疗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 目的观察晚期食道癌行同步放化疗的效果,探讨护理干预对晚期食道癌患者行同步放化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晚期食道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行同步放化疗,对组照行单纯放疗。对行同步放化疗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6%,对照组有效率为62%,同步放化疗者均完成治疗,达到预期效果。结论行同步放化疗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和积极的对症治疗,避免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食管癌 同步放化疗 护理干预 毒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4
4
作者 杨静雯 莫茹 张震祥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翻修术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对28例髋关节翻修患者实施心理、生活护理、基础护理、并发症预防、功能锻炼;术后随访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的发生,随访时间为6~36个月。结果本组患者住院期间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例发生髋关节... 目的探讨髋关节翻修术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对28例髋关节翻修患者实施心理、生活护理、基础护理、并发症预防、功能锻炼;术后随访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的发生,随访时间为6~36个月。结果本组患者住院期间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例发生髋关节脱位、1例因基础疾病死亡,其余患者功能恢复良好,无假体松动、断裂、感染发生。结论做好髋关节翻修术围术期护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翻修 围术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28
5
作者 匡章华 王龙凤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626-627,共2页
关键词 呼吸机 肺炎 临床分析 护理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理骨干院内ICU进修的实施方法与效果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蔡雷 王龙凤 +4 位作者 李丽芳 王素珍 桑彩娣 袁阿珍 杨静文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第15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骨干院内ICU进修实施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8月~2012年8月各科室工作5年以上的70名护理骨干(含护士长),分批到ICU进行为期3~4个月的院内进修。结果:70名受训临床护理骨干院内进修后三基理论及重症监护理论成...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骨干院内ICU进修实施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8月~2012年8月各科室工作5年以上的70名护理骨干(含护士长),分批到ICU进行为期3~4个月的院内进修。结果:70名受训临床护理骨干院内进修后三基理论及重症监护理论成绩优于进修前(P<0.05),常用操作及急救技能掌握情况优于进修前(P<0.05),所在科室科主任或护士长对70名受训护理骨干院内进修后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进修前(P<0.05)。结论:临床护理骨干院内ICU进修可提高进修护理人员的危重症专科理论知识、急救技能操作水平和对危重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抢救能力,从而提高整个医院的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骨干 ICU进修 实施方法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三级甲等医院不同技术职称护士个人年终考评现状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周丽娟 王素珍 《护理学报》 2015年第24期26-29,共4页
目的分析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不同技术职称护士个人年终考评现状,以期为进一步完善考核规定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泰州市人民医院2014年不同技术职称护士个人年终考评相关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学分析,找出影响护士考核合格的主要原因,提出... 目的分析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不同技术职称护士个人年终考评现状,以期为进一步完善考核规定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泰州市人民医院2014年不同技术职称护士个人年终考评相关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学分析,找出影响护士考核合格的主要原因,提出改进措施。结果 2014年共考核护士823名,其中高级职称45名,中级职称264名,初级职称514名,总合格率87.2%。考核合格率位列前3位科室的是护理部100%、肿瘤科93.2%、感染科91.8%;考核不合格主要原因,高级职称均因没有文章发表而不合格;中级职称不合格原因位列前3位的依次是没有文章发表、出勤不达标、科室考试不合格;初级职称不合格原因位列前3位的依次是出勤不达标、三基考试不合格、未考取带教证。结论对各级职称护理人员量化考评内容还需不断完善,使之更加细化、合理、可考核,以提高护理管理的效果,保证临床护理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职称 护士 量化考评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人员对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时钟准确率认知水平的调查 被引量:5
8
作者 王龙凤 王惠 桂春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10期90-92,共3页
目的:调查了解护理人员对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时钟准确率的认知水平。方法:对全院急救设备时钟现状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设备名称、时钟准确率、系统时间差异分布情况;对815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对急救设备... 目的:调查了解护理人员对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时钟准确率的认知水平。方法:对全院急救设备时钟现状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设备名称、时钟准确率、系统时间差异分布情况;对815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对急救设备时钟的认知、校对情况。结果:急救设备时钟不准确率在14.5%~26%。系统时间与北京时间差异分布快慢不一,从慢几分钟到相差24 h(1台长期不用);从快几分钟到2 h不等。护理人员对急救设备时钟管理制度的重要性、时钟校对标准、时钟不准确有隐患、操行流程中时钟校对、时钟使用前需培训、时钟使用中需校对时间的认知率分别为18.05%、26.32%、12.03%、11.03%、16.04%、9.02%;护理人员对急救设备开机后校对时间、使用中观察时间情况、不准确能及时校对、时钟不准确上报护士长、时钟不准确上报设备科、记录数据以急救设备时钟为准的人数分别为47.99%、41.98%、56.02%、56.99%,48.12%、45.99%。结论:护理人员对急救设备时钟准确率认知水平较低,不仅要通过培训提高认知,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全院急救设备时钟与北京时间同步的质量控制管理,有效地防范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 时钟准确率 认知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病历质控小组在提高护理记录质量中的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蔡雷 王龙凤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第23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病历质控小组在护理记录中的质量控制作用,提高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10月份住院病历200份为对照组,本组未进行质控。随机选择2011年1月住院病历200份为实验组,质控小组对本组病历反复检查,找出存在问题... 目的:探讨护理病历质控小组在护理记录中的质量控制作用,提高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10月份住院病历200份为对照组,本组未进行质控。随机选择2011年1月住院病历200份为实验组,质控小组对本组病历反复检查,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两组资料均为危重或发生病情变化住院1周以上患者的病历。结果:通过质控小组的质控,实验组的护理记录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质控小组对护理记录单书写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确保了护理记录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控小组 护理记录缺陷 质量控制 记录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S”管理法在病区基础护理操作盘管理中的应用与体会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燕华 蔡雷 桑彩娣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第5期98-99,共2页
目的:探讨"5 S"管理法在病区基础护理操作盘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将"5 S"管理法应用于基础护理操作盘的管理上,并与实施前后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一次性用物过期及标识模糊、操作用物不齐全、无菌物品过期等问题得... 目的:探讨"5 S"管理法在病区基础护理操作盘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将"5 S"管理法应用于基础护理操作盘的管理上,并与实施前后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一次性用物过期及标识模糊、操作用物不齐全、无菌物品过期等问题得以解决,有效节约了临床护士的人力资源,满足了临床各项基础操作及抢救操作的需要。结论:"5 S"管理法能规范基础护理操作盘的管理,促进操作盘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S”管理法 基础护理操作盘 应用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使学徒驻点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丽娟 刘兴勇 +2 位作者 李娟 吴玉琴 张文珺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天使学徒驻点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与泰州市人民医院院校合作的两届高职护理驻点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级35名护生为对照组,采取传统驻点教学模式;2017级38名护生为试验组,实施天使学徒驻点教学模... 目的探讨天使学徒驻点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与泰州市人民医院院校合作的两届高职护理驻点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级35名护生为对照组,采取传统驻点教学模式;2017级38名护生为试验组,实施天使学徒驻点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护生在理论成绩、操作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及人际沟通能力上的区别。结果试验组护生理论成绩(t=4.47,P<0.01)、操作成绩(t=6.33,P<0.01)、评判性思维能力(t=-10.91,P<0.01)以及人际沟通能力(t=-6.41,P<0.0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天使学徒驻点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成绩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可应用于高职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使学徒制 驻点教学 护理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镜治疗老年人结肠、直肠脂肪瘤的临床分析与护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龙凤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结肠镜治疗老年人结肠、直肠脂肪瘤的疗效、安全性与护理。方法对本院收治的8例结肠、直肠老年人脂肪瘤行结肠镜治疗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行结肠镜下电凝电切切除,2例术中创面渗血,应用氩气刀止血成功,1例手术... 目的探讨结肠镜治疗老年人结肠、直肠脂肪瘤的疗效、安全性与护理。方法对本院收治的8例结肠、直肠老年人脂肪瘤行结肠镜治疗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行结肠镜下电凝电切切除,2例术中创面渗血,应用氩气刀止血成功,1例手术后第8天发生迟发性便血,再次结肠镜下金属钛夹止血成功,未发生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和死亡,治愈率为100%。结论结肠镜下治疗老年人结肠、直肠脂肪瘤是安全、有效的,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灵活简便等优点,专科护士精心的术前准备、准确迅速的术中配合和监护以及完善的术后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瘤 老年人 结肠镜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及局部溶栓治疗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袁阿珍 江爱桂 卢慧宇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第1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介入及局部溶栓治疗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对6例经CT肺血管造影证实为大面积肺动脉栓塞患者,经肺动脉行传统介入器材碎栓及局部溶栓治疗,观察临床症状、血氧饱和度(SaO2)、肺动脉平均压(mPAP)、动... 目的:探讨应用介入及局部溶栓治疗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对6例经CT肺血管造影证实为大面积肺动脉栓塞患者,经肺动脉行传统介入器材碎栓及局部溶栓治疗,观察临床症状、血氧饱和度(SaO2)、肺动脉平均压(mPAP)、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变化。结果:6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栓塞肺动脉内血栓部分或大部分清除,血流不同程度的恢复,临床症状改善,SaO2明显上升,mPAP明显下降,PaO2明显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介入及局部溶栓治疗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疗效确切,而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时的护理措施,有效地降低了术后并发症,促进了病情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 介入及溶栓 疗效观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代头孢菌素致尿毒症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护理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龙凤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23期82-83,共2页
目的总结三代头孢菌素引起尿毒症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2例尿毒症患者使用三代头孢菌素后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进行临床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 12例均及时停药,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其中4例维持性血液透... 目的总结三代头孢菌素引起尿毒症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2例尿毒症患者使用三代头孢菌素后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进行临床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 12例均及时停药,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其中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各增加1次透析、6例进行急诊血液透析,所有病例症状消失。结论尿毒症患者应用三代头孢菌素时需详细询问病史,严密观察用药反应,出现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后及时停药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可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代头孢菌素 尿毒症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精神症状 血液透析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三乙综合医院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德付 倪晓丹 孟小敏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1年第4期1032-1035,共4页
目的分析某三级综合医院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特征及可能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医护人员正确认识输血不良反应和相关部门开展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调阅输血管理信息系统(BTMIS),收集该院2016-2019年临床科室回报的输血... 目的分析某三级综合医院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特征及可能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医护人员正确认识输血不良反应和相关部门开展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调阅输血管理信息系统(BTMIS),收集该院2016-2019年临床科室回报的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梳理分析。结果该院输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75‰(193/28609),呈逐年下降趋势。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主4.51‰,以单采血小板最高29.80‰,冷沉淀最低1.93‰。临床科室以血液内科47.67%、消化科8.29%、感染性疾病科7.25%发生不良反应例数最多;不良反应主要病种为白血病、恶性肿瘤、消化道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科室为神经内科和感染性疾病科,高于用血量最多的血液内科。结论通过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和输血过程监管,严格输血指征,合理选择血液成分,对易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群体重点预防和监测,可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2
16
作者 桑彩娣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4年第5期54-56,共3页
总结了18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腔内隔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主要包括术前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有效控制血压和心率,做好疼痛护理及心理护理,保持患者情绪稳定;术中、术后密切监护,精心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认为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了18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腔内隔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主要包括术前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有效控制血压和心率,做好疼痛护理及心理护理,保持患者情绪稳定;术中、术后密切监护,精心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认为围手术期护理是影响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腔内隔离术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STANFORD B型 腔内隔离术 围手术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7
作者 高月琴 《中外医疗》 2020年第26期154-156,共3页
目的分析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17年3月—2019年12月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对象,均接受静脉溶栓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护理... 目的分析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17年3月—2019年12月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对象,均接受静脉溶栓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依从度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依从度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2,P<0.05);观察组溶栓开始时间、急诊室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溶栓再通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升患者依从度,保证更好的溶栓效果,且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临床护理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KAP理论的协调护理在围手术期肺癌患者与家属中应用价值探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陆萍 何春秀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32期120-121,共2页
目的:探讨基于IKAP理论的协调护理在围手术期肺癌患者与家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1月-2020年7月收治肺癌手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IKAP理论的协调护理。... 目的:探讨基于IKAP理论的协调护理在围手术期肺癌患者与家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1月-2020年7月收治肺癌手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IKAP理论的协调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试验组干预后患者积极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家属照顾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患者功能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症状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KAP理论的协调护理,可促使围手术期肺癌患者积极应对疾病与治疗,提高患者自护能力与家属照顾能力,有利于改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IKAP理论 协调护理 应对方式 自护能力 家属照顾能力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分析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高月琴 《系统医学》 2021年第13期134-136,154,共4页
目的研究对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运动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抽签法将2019年1—12月8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40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40例为观察组接受运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糖脂代谢、6-MWT。结果观察组护理... 目的研究对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运动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抽签法将2019年1—12月8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40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40例为观察组接受运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糖脂代谢、6-MWT。结果观察组护理3个月结束后TC、TG、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0、3.489、3.502、2.399,P<0.05);观察组护理3个月后FBG、PBG、HbA1c水平为(6.18±1.16)mmol/L、(9.15±1.75)mmol/L、(7.05±1.17)%,均低于对照组(7.89±1.27)mmol/L、(11.84±1.82)mmol/L、(8.54±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88、6.738、5.528,P<0.001);观察组护理后1、2、3个月6-MW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4、3.539、4.055,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运动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糖脂代谢,提升患者运动能力,有良好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冠心病 糖尿病 运动康复护理 糖脂代谢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优质护理对老年急性心梗患者便秘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5
20
作者 韩芳 《系统医学》 2021年第10期170-173,共4页
目的分析对老年急性心梗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便秘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20年5月60例老年急性心梗患者为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便秘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 目的分析对老年急性心梗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便秘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20年5月60例老年急性心梗患者为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便秘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便秘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2,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0.00%)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2,P<0.05);观察组护理后担心焦虑、躯体不适、心理社会不适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心梗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明显减少便秘的发生,且能同时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老年 急性心梗 便秘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