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Ⅱ型视盘血管炎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高瑞莹 李仕永 +1 位作者 陈晖 牛文哲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69-472,共4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Ⅱ型视盘血管炎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7年6月就诊于我科的36例(36眼)Ⅱ型视盘血管炎患者分为2组,联合组17例和单纯组19例。联合组患者给予玻璃体内注... 目的探讨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Ⅱ型视盘血管炎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7年6月就诊于我科的36例(36眼)Ⅱ型视盘血管炎患者分为2组,联合组17例和单纯组19例。联合组患者给予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泼尼松片),单纯组患者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单纯组中有3例患者在病程中改变了治疗方案,3例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retinal thickness,CRT)未计入结果,最终比较了17例联合组和16例单纯组患者的BCVA及CRT。记录所有患者治疗前的眼底表现、BCVA、眼压、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眼底表现、BCVA、眼压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情况。结果联合组和单纯组治疗前BCVA分别是(0.96±0.33)logMAR和(0.92±0.36)logMAR,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BCVA均有提高,联合组BCVA在治疗后3个月达到最佳,单纯组BCVA在治疗后6个月达到最佳,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BCVA联合组均优于单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联合组和单纯组在治疗后1个月黄斑水肿均有明显减轻,联合组在治疗后3个月时CRT接近正常,单纯组在治疗后6个月时CRT接近正常,2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的CRT、3个月的CRT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CRT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糖皮质激素较单纯糖皮质激素治疗Ⅱ型视盘血管炎继发黄斑水肿能够更快地减轻患者的黄斑水肿并能提高患者的预后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糖皮质激素 玻璃体内注射 Ⅱ型视盘血管炎 黄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外伤性瞳孔散大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高瑞莹 李仕永 +1 位作者 陈晖 牛文哲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外伤性瞳孔散大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3年2月至2017年4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宁益眼科中心收治的89例外伤性瞳孔散大患者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小剂量醋酸泼尼...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外伤性瞳孔散大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3年2月至2017年4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宁益眼科中心收治的89例外伤性瞳孔散大患者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小剂量醋酸泼尼松片、云南白药胶囊、维生素C及甲钴胺口服治疗,局部给予糖皮质激素眼液滴眼,眼压升高者给予降眼压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肌肉注射治疗。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2组患者均行裂隙灯显微镜、眼前段照相、B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及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观察双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患眼与健眼瞳孔直径差值分别为(2. 91±0. 44)、(1. 82±0. 34) mm,观察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周后患眼与健眼瞳孔直径差值分别为(2. 97±0. 47)、(1. 32±0. 31) mm。治疗前2组患者患眼与健眼瞳孔直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832,P>0. 05);治疗3周后,2组患者患眼与健眼瞳孔直径差值均显著小于治疗前(t=-3. 27、-4. 78,P <0. 05),观察组患者患眼与健眼瞳孔直径差值显著小于对照组(t=-2. 23,P <0. 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BCVA分别为0. 98±0. 25、0. 21±0. 03 (Log MAR视力),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BCVA分别为1. 02±0. 31、0. 16±0. 04(Log MAR视力); 2组患者治疗前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 041,P> 0. 05),2组患者治疗3周后BCVA均小于治疗前(对照组:Z=-5. 696,P <0. 05;观察组:Z=-6. 183,P <0. 05),治疗3周后观察组患者BCVA显著小于对照组(Z=-2. 776,P <0. 05)。治疗3周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5. 91%(29/44)、77. 78%(35/4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Z=-3. 683,P <0. 05)。2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对外伤性瞳孔散大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神经生长因子 外伤 瞳孔散大 最佳矫正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目生津汤联合人工泪液滴眼治疗干眼症(肺阴亏虚证)疗效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苏梦茹 卞玉凡 +3 位作者 吕彐华 冯李敏 徐康 马艳萍 《四川中医》 2022年第2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究润目生津汤联合人工泪液滴眼治疗干眼症(肺阴亏虚证)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干眼症(肺阴亏虚证)8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人工泪液(聚乙烯醇滴眼液)滴眼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探究润目生津汤联合人工泪液滴眼治疗干眼症(肺阴亏虚证)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干眼症(肺阴亏虚证)8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人工泪液(聚乙烯醇滴眼液)滴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润目生津汤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泪液分泌实验(SIT)、泪膜破损时间(BUT)、角膜荧光染色评分(FL)、临床单项主观症状积分、炎症反应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视觉相关生命质量量表(NEI-VFQ-25)评分,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L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BUT、SI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眼干涩、异物感、疲劳感、畏光、烧灼感、眼红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6、TNF-α、IL-1β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活动障碍、视力障碍评分均高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润目生津汤联合人工泪液滴眼治疗干眼症(肺阴亏虚证)患者疗效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干眼症状,调节基础泪液分泌量及泪膜破裂时间,改善角膜荧光染色,降低其炎症反应,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 肺阴亏虚证 润目生津汤 人工泪液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栀逍遥散加减对视网膜激光损伤的疗效及对血清VEGF、ICAM-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徐丹 陈世久 +2 位作者 卞玉凡 马艳萍 郭斌 《四川中医》 2023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讨丹栀逍遥散加减方对视网膜激光损伤的疗效及对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黏附因子-1(ICAM-1)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1年4月泰康仙林鼓楼医院眼科收治的76例可治性视网膜激光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 目的:探讨丹栀逍遥散加减方对视网膜激光损伤的疗效及对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黏附因子-1(ICAM-1)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1年4月泰康仙林鼓楼医院眼科收治的76例可治性视网膜激光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丹栀逍遥散加减方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激光区视功能、视网膜功能及对血清VEGF、ICAM-1的影响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有效率为89.53%高于对照组的68.43%(P<0.05);两组激光区每个视点相对三维视野的平均视阈值差、视力均升高,且研究组激光区每个视点相对三维视野的平均视阈值差、视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潜伏期视网膜震荡点位(Ops)2点位、Ops3点位、Ops4点位均降低,研究组Ops1点位、Ops2点位均低于对照组(P<0.05),Ops3点位、Ops4点位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振幅各时段点位均降低,且研究组Ops1点位、Ops2点位、Ops4点位均低于对照组(P<0.05),Ops2点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ICAM-1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血清VEGF、ICAM-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52%VS 13.15%)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丹栀逍遥散加减方可有效改善激光区相对三维视野的平均视阈值及视网膜功能,提高视力,降低炎性反应发生风险,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激光损伤 丹栀逍遥散加减方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清细胞黏附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品联合综合疗法治疗青少年屈光不正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苏梦茹 马雅贞 +3 位作者 黄君 严云 吕彐华 马艳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31期6120-6123,6091,共5页
目的:分析阿托品联合综合疗法治疗青少年屈光不正弱视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2017年2月至2017年5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60例青少年屈光不正弱视患者(患眼102只)为研究对象,按接受诊治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患眼分别... 目的:分析阿托品联合综合疗法治疗青少年屈光不正弱视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2017年2月至2017年5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60例青少年屈光不正弱视患者(患眼102只)为研究对象,按接受诊治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患眼分别为52和50只。观察治疗前后所有屈光不正弱视患者的视觉敏感度、图像诱发电位(P-VEP)、立体视功能的改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眼对比度、波幅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潜伏期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空间频率下的对比度、波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潜伏期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眼的矫正幅度范围和矫正分开范围显著高于对照组,矫正近立体视锐角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1.15%(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托品联合综合疗法对青少年屈光不正弱视的近期疗效较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弱视 阿托品 综合疗法 近期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