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武晓燕 朱雅兰 《实用医技杂志》 2024年第3期181-185,共5页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我院接收的5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再随机选取同期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50名作为对照组,对2组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然后对...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我院接收的5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再随机选取同期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50名作为对照组,对2组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然后对2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情况及斑块类型、颈动脉狭窄情况、左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流参数等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斑块检出率为68.0%,高于对照组的34.0%(χ^(2)=11.565,P=0.001);2组的斑块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斑块类型以软斑、混合斑为主,对照组以硬斑为主(χ^(2)=27.506,P<0.05);观察组的狭窄率(轻度、中度、重度)高于对照组(P<0.001);对照组的左颈动脉IMT高于观察组[(1.12±0.31)mm与(0.95±0.12)mm,t=3.616,P=0.001],PSV[(69±15)cm/s与(76±9)cm/s,t=2.516,P=0.012]、EDV[(23.6±2.1)cm/s与(20.1±6.5)cm/s,t=3.617,P=0.001]、RI(0.65±0.26与0.78±0.12,t=3.210,P=0.002),则低于观察组。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多普勒 彩色 颈动脉 粥样硬化斑块 脑梗死 血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与高频超声在乳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临床效能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武晓燕 吴祥 段伊航 《临床研究》 2024年第2期141-143,148,共4页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与高频超声在乳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洛阳伊洛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收入68例乳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所有患者均开展彩色多普勒与高频超声检查,分析彩色多普勒与高频...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与高频超声在乳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洛阳伊洛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收入68例乳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所有患者均开展彩色多普勒与高频超声检查,分析彩色多普勒与高频超声单独及联合诊断的诊断效能。结果68例乳腺结节患者均经病理诊断,显示52例(76.47%)为乳腺良性结节,16例(23.53%)为乳腺恶性结节。联合检测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分别为96.15%、93.75%、95.59%,高于高频超声80.77%、75.00%、79.41%、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88.46%、81.25%、8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恶性结节高频超声图像形态不规则、边界毛刺状改变、血流信号丰富、病灶内钙化点、不均匀回声、包膜残缺分别为81.25%、100.00%、87.50%、81.25%、81.25%、68.75%,高于良性结节患者50.00%、75.00%、57.69%、51.92%、51.92%、4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乳腺结节血流分级在0级、Ⅰ级占比为50.00%、40.38%,高于恶性结节0.00%、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结节患者在Ⅱ级、Ⅲ级占比为31.25%、62.50%,高于良性结节患者5.77%、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结节血流阻力指数、Vmax、Vmin高于良性结节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高频超声联合鉴别诊断乳腺结节良恶性效果显著,值得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 高频超声 乳腺良恶性结节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RADS分级联合UE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3
作者 侯晓艳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7期818-820,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分级联合超声弹性成像(UE)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洛阳伊洛医院检查的126例疑似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BI-RADS分级及UE技术检查,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判... 目的:探讨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分级联合超声弹性成像(UE)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洛阳伊洛医院检查的126例疑似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BI-RADS分级及UE技术检查,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判断两种检查方法联合使用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结果:126例患者中,手术病理结果显示78例患者为乳腺增生,48例为恶性肿瘤。乳腺癌组BI-RADS分级及UE评分较乳腺增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41、10.618,P<0.05);联合检查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95.83%、98.72%、97.87%、97.47%、97.62%,BI-RADS检查分别为79.17%、89.74%、82.61%、87.50%、85.71%,UE检查分别为77.08%、88.46%、80.43%、86.25%、84.13%,联合检查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较BI-RADS分级与UE检查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54、6.861、7.474、6.896、14.171,P<0.05)。结论:BI-RADS分级联合UE在乳腺癌的检查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有效提高疾病诊出率及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分级 超声弹性成像 乳腺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