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平片与CT对脊椎骨折的诊断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孙志强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放射平片与CT诊断脊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在某医院就诊的98例脊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放射平片进行检查,观察组采用CT进行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对照... 目的:探讨放射平片与CT诊断脊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在某医院就诊的98例脊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放射平片进行检查,观察组采用CT进行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对照组成功诊断41例,诊断率为83.67%;观察组成功诊断46例,诊断率为93.88%,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脊椎骨折患者评分方面,观察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诊断可以很好的反应脊椎骨折患者的损伤情况,诊断准确率高,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平片 CT 脊柱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4
2
作者 孙志强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12期128-129,共2页
目的探讨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的诊断作用与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急诊接收的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儿35例,女性患儿25例,年龄分布在1-5岁,平均年龄为(2.5±1.... 目的探讨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的诊断作用与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急诊接收的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儿35例,女性患儿25例,年龄分布在1-5岁,平均年龄为(2.5±1.8)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30例。观察组采用CT检查仪器进行扫描,对照组采用X线技术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气管、支气管异物检出率,并且观察两组患儿的异物征象。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气管、支气管异物检出率明显更高,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气管、支气管异物征象检出率明显更高,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检查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应当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影像技术 小儿气管异物 支气管异物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CT、MRI、CEUS联合检测早期鉴别诊断肝硬化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
3
作者 王娟 曹阿丹 +1 位作者 时怡林 李志磊 《哈尔滨医药》 2024年第5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计算机体层摄影(CT)、磁共振成像(MRI)及超声造影(CEUS)联合检测早期鉴别诊断肝硬化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85例肝硬化结节患者,均行术前CT、MRI、CEUS检查,以手术后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将肝硬化结节分为肝癌组(恶... 目的探讨术前计算机体层摄影(CT)、磁共振成像(MRI)及超声造影(CEUS)联合检测早期鉴别诊断肝硬化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85例肝硬化结节患者,均行术前CT、MRI、CEUS检查,以手术后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将肝硬化结节分为肝癌组(恶性,51例)和良性结节组(良性,34例),比较两组CT、MRI、CEUS检查的定量参数,分析CT、MRI、CEUS单独及联合检测鉴别诊断85例肝硬化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肝癌组CT定量参数BV、BF、PS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组(P<0.05);肝癌组MRI参数ADC值、D值低于良性结节组,f值高于性结节组(P<0.05);肝癌组CEUS定量参数PI、AT值、动脉期RBF、RBV高于良性结节组,TTP、门脉期和延迟期RBV低于良性结节组(P<0.05);CT、MRI、检测鉴别诊断肝硬化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单独诊断,漏诊率低于单独诊断(P<0.05)。结论术前CT、MRI、CEUS联合检测早期鉴别诊断肝硬化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准确度较高,漏诊率较低,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结节 肝癌 鉴别诊断 计算机体层摄影 磁共振成像 超声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CT表现及合并征象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时贻林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4年第5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疾病及合并症的CT影像学表现。方法对5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胰腺CT影像学表现:50例患者中17例表现为胰腺弥漫性肿大,6例局限性胰头肿大,6例胰尾肿大,均有...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疾病及合并症的CT影像学表现。方法对5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胰腺CT影像学表现:50例患者中17例表现为胰腺弥漫性肿大,6例局限性胰头肿大,6例胰尾肿大,均有胰腺密度下降的表现,6例表现出结构不完整,3例有胰腺假性囊肿的表现,12例胰腺征象正常仅单纯出现吉氏筋膜增厚。2)胆系征象:40例(80%)患者表现为胰腺炎合并胆囊炎征象,8例(16.0%)患者有胰腺炎合并胆管结石征象,2例(4.0%)患者有胰腺炎合并胆道蛔虫征象。3)其他表现:22例(44.0%)患者有胰腺炎合并脂肪肝征象,16例(32.0%)患者有胰腺炎合并双侧胸腔积液或者肺底炎症征象;7例(14.0%)患者为胰腺炎合并左侧胸膜增厚的征象。结论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应用CT检查诊断有较高的诊断检出率,且还能对该疾病的合并症进行明确的诊断,为医生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CT表现 合并征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8排螺旋CT灌注成像检查对早期肝癌患者确诊率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杰 时贻林 李志磊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7期2984-2986,共3页
目的:分析128排螺旋CT灌注成像检查对早期肝癌患者确诊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2022年3月收治的105例早期肝癌疑似者,均行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128排螺旋CT灌注成像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确诊情况。结果:105例早期肝癌疑... 目的:分析128排螺旋CT灌注成像检查对早期肝癌患者确诊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2022年3月收治的105例早期肝癌疑似者,均行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128排螺旋CT灌注成像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确诊情况。结果:105例早期肝癌疑似者病理检查发现,恶性78例、良性27例,其中,病灶直径<2cm者20例、2~5cm者50例、>5cm者35例,肝细胞癌52例、胆管细胞癌12例、转移性肝癌7例、混合细胞癌7例;128排螺旋CT灌注成像对早期肝癌疑似者的确诊率(96.15%)、准确率(93.33%)均高于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84.62%、81.90%),漏诊率(3.85%)低于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特异度、误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成像增强扫描、128排螺旋CT灌注成像对不同大小的病灶、类型肝癌的确诊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128排螺旋CT灌注成像筛查早期肝癌,能提高临床确诊率、准确度,减少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肝癌 磁共振成像 增强扫描 螺旋CT 灌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型肺癌病理学特征、血清肿瘤标志物(CEA、NSE)与CT影像特点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聂中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545-547,共3页
目的:研究周围型肺癌(PLC)患者病理学特征、血清肿瘤标志物(CEA、NSE)与CT征象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择某院收治的150例PLC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并检测血清CEA、NSE指标值。分析不同肺癌病理类型与CT征象的关系,及不同CT... 目的:研究周围型肺癌(PLC)患者病理学特征、血清肿瘤标志物(CEA、NSE)与CT征象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择某院收治的150例PLC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并检测血清CEA、NSE指标值。分析不同肺癌病理类型与CT征象的关系,及不同CT征象下患者血清CEA、NSE指标值。结果:鳞癌者CT毛刺征比例低于其他三型(P<0.05),鳞癌者、腺鳞癌者分叶征比例高于其他两型(P<0.05),腺鳞癌者、小细胞癌者棘突征、磨玻璃征比例高于其他两型(P<0.05),腺癌者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比例均高于其他三型(P<0.05)。CT影像下有分叶征、血管集束征、支气管充气征者血清CEA指标值高于无分叶征、血管集束征、支气管充气征者(P<0.05);CT影像下有分叶征、胸膜凹陷征、磨玻璃征、空泡征者血清NSE指标值高于无分叶征、胸膜凹陷征、磨玻璃征、空泡征者(P<0.05)。结论:通过对CT征象的分析可为PLC肿瘤病理类型的判断提供参考,且可为血清肿瘤标志物CEA、NSE指标值的预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型肺癌 CT征象 病理学特征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与MRI鉴别诊断肾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聂中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67-169,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肾脏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CT与MRI的应用效能。方法:以某院收治的160例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纳入本研究,分别开展CT检查、MRI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诊断肾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质的敏感性、特异性,同时根据病变大小特征,将患... 目的:对比研究肾脏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CT与MRI的应用效能。方法:以某院收治的160例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纳入本研究,分别开展CT检查、MRI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诊断肾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质的敏感性、特异性,同时根据病变大小特征,将患者分为病灶直径≥3cm组和<3cm组,再对比CT与MRI的诊断效能。结果:在整体诊断效果上,CT鉴别诊断肾脏占位性病变的敏感性为93.24%,特异性为95.35%,与MRI的94.59%、97.67%比较,P>0.05;对于病灶直径≥3cm者,CT诊断的敏感性为98.33%,特异性为94%,MRI依次为96.67%、98%,两种比较,P>0.05;对于病灶直径<3cm者,CT诊断的敏感性为71.43%,特异性为97.22%;MRI依次分别为85.71%、97.22%,MRI诊断的敏感性高于CT(P<0.05),特异性比较,P>0.05。结论:CT与MRI在肾脏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整体效能相当,但MRI诊断直径<3cm病灶的敏感性高于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占位性病变 CT MRI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特异性造影剂在肝细胞肝癌磁共振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田金炎 李志磊 史展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3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分析肝细胞特异性造影剂在肝细胞肝癌(HCC)磁共振(MR)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定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及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接诊的50例高度疑似HCC患者,分别给予CT平扫及增强扫描、MR平扫及特异性造影剂... 目的分析肝细胞特异性造影剂在肝细胞肝癌(HCC)磁共振(MR)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定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及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接诊的50例高度疑似HCC患者,分别给予CT平扫及增强扫描、MR平扫及特异性造影剂增强扫描,将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本次研究金标准,对比CT、MR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Kappa检验CT、MR与金标准的一致性,分析MR平扫、特异性造影剂增强扫描信号特点。结果MR诊断准确率(92.0%)、灵敏度(86.4%)、特异度(96.4%)均高于CT(44.0%、9.1%、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pa检验CT与金标准的一致性一般(Kappa值=0.586),MR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0.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平扫:T1WI以稍低信号为主,占54.0%;T2WI以稍高信号为主,占60.0%;DWI以高信号为主,占54.0%。MR特异性造影剂增强扫描:动脉期以高信号为主,占66.0%;门脉期以等信号为主,占62.0%;延迟期以低信号、稍低信号为主,占36.0%、44.0%;肝胆期以低信号为主,占92.0%。结论肝细胞特异性造影剂MR增强扫描可提高HCC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特别是肝胆期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磁共振成像 特异性造影剂 增强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CT全身显像对喉癌病灶或淋巴结转移诊断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杰 时贻林 李志磊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3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CT(^(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对喉癌病灶或淋巴结转移术前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28例我院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就诊的高度疑似喉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行^(18)F-FDG PET-CT检查及CT平扫... 目的探讨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CT(^(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对喉癌病灶或淋巴结转移术前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28例我院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就诊的高度疑似喉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行^(18)F-FDG PET-CT检查及CT平扫+增强检查,以手术病理或喉镜活检结果为“金标准”,比较^(18)F-FDG PET-CT检查及CT平扫+增强检查对喉癌病灶及淋巴结转移诊断结果,并比较2种方法对不同TNM分期喉癌病灶检出率。结果经手术病理及喉镜活检结果显示,128例疑似喉癌患者中,阳性106例,淋巴结转移63例;经^(18)F-FDG PET-CT检查,阳性104例,淋巴结转移61例;经CT平扫+增强检查,阳性92例,淋巴结转移52例;与CT平扫+增强扫描对喉癌病灶诊断灵敏度83.0%、准确度82.8%比较,^(18)F-FDG PET-CT检查诊断灵敏度95.3%、准确度93.8%较高(P<0.05);与CT平扫+增强扫描对淋巴结转移诊断灵敏度73.0%、准确度78.3%比较,^(18)F-FDG PET-CT检查诊断灵敏度88.9%、准确度88.7%较高(P<0.05);与CT平扫+增强扫描比较,^(18)F-FDG PET-CT检查对于T2、T3期喉癌病灶检出率较高(P<0.05)。结论^(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可有效提高喉癌病灶及淋巴结转移诊断效能,临床可通过其进行术前病情分期评估,以制定相应手术方案,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喉肿瘤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血管瘤的CT与MRI的影像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时贻林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8年第2期402-404,共3页
目的:探讨椎体血管瘤的CT与MRI的影像学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选取所在科室200例椎体血管瘤患者的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研究样本为100例,研究组采用MRI技术检查,参照组采用CT技术进行检查... 目的:探讨椎体血管瘤的CT与MRI的影像学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选取所在科室200例椎体血管瘤患者的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研究样本为100例,研究组采用MRI技术检查,参照组采用CT技术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检出率以及影像学表现。结果:相对于参照组,研究组的检测结果检出率更高,P<0.05。结论:采用MRI技术对椎体血管瘤患者进行检查,可进一步的明确患者的病变特征,清楚的分析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该病患者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血管瘤 CT MRI 影像学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动态CT增强扫描影像学表现
11
作者 李志磊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0年第3期325-327,共3页
结肠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癌肿的增大而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泻、腹泻与便秘交替、局部腹痛等,晚期则出现贫血、体质量减轻等全身症状[1]。结肠直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仅... 结肠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癌肿的增大而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泻、腹泻与便秘交替、局部腹痛等,晚期则出现贫血、体质量减轻等全身症状[1]。结肠直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胃癌、食管癌和原发性肝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直肠癌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结直肠癌肝转移 原发性肝癌 影像学表现 食管癌 腹泻 胃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转移瘤的MRI与CT诊断特征对比分析
12
作者 时贻林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8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分析MRI和CT在脊柱转移瘤中的诊断特征。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接诊的疑似脊柱转移患者38例,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CT检查和MRI检查,(将检查结果与病变组织活检结果进行对比,)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度和敏感度。结果:CT... 目的:分析MRI和CT在脊柱转移瘤中的诊断特征。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接诊的疑似脊柱转移患者38例,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CT检查和MRI检查,(将检查结果与病变组织活检结果进行对比,)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度和敏感度。结果:CT的检出准确率为64.10%,低于MRI的89.74%,对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出病变椎体数63个,软组织肿块16个,椎管内异常病变16个,其检出结果均高于CT检查的39个、7个、5个,对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在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中准确度和敏感度相对更高,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CT 脊柱转移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肺小结节穿刺活检结果分析
13
作者 李志磊 《包头医学》 2020年第4期34-36,共3页
目的:分析CT引导下肺小结节穿刺活检结果,明确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74例肺小结节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对比患者穿刺活检结果与临床结果,明确穿刺活检在肺小结节中的诊断价值;评估C... 目的:分析CT引导下肺小结节穿刺活检结果,明确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74例肺小结节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对比患者穿刺活检结果与临床结果,明确穿刺活检在肺小结节中的诊断价值;评估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安全性。结果:74例肺小结节患者均顺利完成穿刺,其中73例顺利获取标本,标本提取成功率为98.65%;74例患者中有38例恶性结节,穿刺活检检出34例,阳性检出率为89.47%;穿刺活检结果为良性及阴性的有38例,证实为恶性结节的有4例,假阴性率为10.53%;74例患者中有58例(包括14例稳定者)穿刺活检结果与临床结果一致,诊断符合率为78.38%;本研究74例患者穿刺活检过程中未见严重心脑血管系统并发症,其中12例发生肺内出血,3例胸腔出血,5例气胸,均未造成严重影响。结论:CT引导下穿刺活检用于肺小结节诊断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可作为早期肺癌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小结节 CT引导 穿刺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糖尿病肺结核的CT影像分析
14
作者 李志磊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20年第4期111-112,共2页
将2018年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67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组成观察组,43例单纯肺结核患者组成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病变均累及上叶尖、后段或者下叶背段(χ^2=0.776,P=0.378);观察组患者双肺受累以及病变累及肺下叶前内基底段、两叶以上... 将2018年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67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组成观察组,43例单纯肺结核患者组成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病变均累及上叶尖、后段或者下叶背段(χ^2=0.776,P=0.378);观察组患者双肺受累以及病变累及肺下叶前内基底段、两叶以上占比均高于对照组(χ^2=10.626、6.035、5.525,P=0.001、0.014、0.019);两组患者单发病灶率对比,(χ^2=0.990,P=0.320);观察组患者支气管炎散播病灶率、片状高密度阴影与多发空洞率、病灶大片融合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χ^2=4.749、5.237、4.736,P=0.029、0.022、0.030)。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CT检查结果具有典型特性,以病灶密度较高、支气管炎散播病灶、多发空洞等为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肺结核 肺部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靶联合螺旋CT在乳腺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15
作者 王娟 曹阿丹 时怡林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25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 探讨钼靶联合螺旋CT在乳腺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88例疑似乳腺癌女性患者,以手术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将入选患者分为乳腺癌组52例、良性结节组36例,比较两组钼靶影像学特... 目的 探讨钼靶联合螺旋CT在乳腺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88例疑似乳腺癌女性患者,以手术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将入选患者分为乳腺癌组52例、良性结节组36例,比较两组钼靶影像学特征及螺旋CT参数,分析钼靶、螺旋CT单独及联合诊断乳腺癌和评估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乳腺癌组中23例患者肿瘤直径<2 cm、29例患者肿瘤直径≥2 cm;49例患者病灶存在钙化,多表现为细小、泥沙样,主要呈线样分布;39例患者肿块边缘出现毛刺征。良性结节组中28例患者肿瘤直径<2 cm、8例患者肿瘤直径≥2 cm;11例患者病灶存在钙化,多表现为圆形、蛋壳状且轮廓光滑,主要呈点状分布,6例患者肿块边缘出现毛刺征。乳腺癌组血容量(BV)、血管表面通透性(PS)明显低于良性结节组,血流量(BF)水平高于良性结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钼靶、螺旋CT联合检查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准确度、漏诊率分别为98.08%、85.23%、1.92%,均明显优于钼靶、螺旋CT单独检查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期间失访4例,其余乳腺癌患者中预后不良6例,预后良好42例。钼靶、螺旋CT联合检查对乳腺癌患者预后良好、预后不良的检出率均高于上述检查单独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钼靶联合螺旋CT检查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较高,漏诊率较低,可为评估乳腺癌患者预后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靶 螺旋CT 乳腺癌 诊断价值 预后评估
原文传递
CT诊断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时贻林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6期735-736,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使用CT技术诊断胆源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接受诊治的70例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实验室血清检测,综合诊断为胆源性胰腺炎。分析其CT影像学特点及阳性检出率。结果患者的主要CT影像学特征包括:胰... 目的探讨临床使用CT技术诊断胆源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接受诊治的70例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实验室血清检测,综合诊断为胆源性胰腺炎。分析其CT影像学特点及阳性检出率。结果患者的主要CT影像学特征包括:胰腺弥漫性肿大27例,胰腺密度降低12例,局限性胰头肿大9例,胰尾肿大6例,胰腺假性囊肿4例,蜂窝组织炎症6例,单纯吉氏筋膜增厚4例,结构不完整2例;33例合并胆囊炎或胆结石,11例合并脂肪肝,3例合并胸腔积液,5例合并肺底部炎症。CT检测结果示,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和急性重症胰腺炎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7.14%和47.14%。结论 CT扫描对胆源性胰腺炎有较高检出率,可较为准确地反映患者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和相关并发症,对指导临床医生正确治疗、减轻患者痛苦、降低病死率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胆源性胰腺炎 并发症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