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表达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孙钦峰 徐岩 +2 位作者 宋晖 扈英伟 杨丕山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3-446,共4页
目的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6(IL-6)、破骨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L)、骨保护因子(OPG)的影响,初步探讨HMGB1在牙周疾病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代组织块培养法,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用... 目的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6(IL-6)、破骨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L)、骨保护因子(OPG)的影响,初步探讨HMGB1在牙周疾病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代组织块培养法,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用第4~6代的细胞进行实验。分别用10、30、100ng·mL-1质量浓度的HMGB1孵育牙周膜成纤维细胞24h后,RT-PCR检测IL-6、RANKL、OPG的mRNA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RANKL、OPG的蛋白表达。均以0ng·mL-1质量浓度组为对照,所得数据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处理。结果 HMGB1在10、30、100ng·mL-1质量浓度时,细胞中的RANKL/OPGmRNA的比值增高(P<0.05),100ng·mL-1质量浓度时细胞中的IL-6mRNA的表达量增高(P<0.05)。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10ng·mL-1质量浓度组的RANKL/OPG的比值有明显增高。结论一定浓度的HMGB1可使牙周膜细胞中的RANKL/OPG比值增高,还会诱导炎症因子IL-6mRNA表达上调。提示HMGB1可能会在牙周炎的发病以及炎症进展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派丽奥联合布洛芬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晓花 李纾 +1 位作者 王爱芹 陈慧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观察派丽奥联合布洛芬局部应用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派丽奥作为缓释载体,在派丽奥中加入10%的布洛芬制备派丽奥-布洛芬缓释凝胶。临床选择慢性牙周炎病人50例共100个患牙作为研究对象,每例病人保证口腔内有2个病情... 目的:观察派丽奥联合布洛芬局部应用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派丽奥作为缓释载体,在派丽奥中加入10%的布洛芬制备派丽奥-布洛芬缓释凝胶。临床选择慢性牙周炎病人50例共100个患牙作为研究对象,每例病人保证口腔内有2个病情相近的患牙用作自身对照。所选患牙进行牙周洁刮治及根面平整后,实验组患牙牙周袋内注入试验药物派丽奥-布洛芬缓释凝胶,对照组患牙牙周袋内注入派丽奥缓释凝胶,每周1次,共2次。观察2组用药前、用药后1周的各项临床指标出血指数(BI)、牙周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指标BI、PD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的临床指标AL在治疗后的第2周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派丽奥联合布洛芬能有效地控制牙周炎症,减少组织破坏,具有很好的临床辅助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派丽奥 布洛芬 缓释凝胶 慢性牙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10在口腔扁平苔藓上皮下结缔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7
3
作者 潘燕 包琪 +1 位作者 左志彬 戚向敏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8-141,共4页
目的检测口腔扁平苔藓黏膜上皮下结缔组织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其在口腔扁平苔藓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PCR技术和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11例口腔扁平苔藓黏膜上皮下结缔组织... 目的检测口腔扁平苔藓黏膜上皮下结缔组织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其在口腔扁平苔藓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PCR技术和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11例口腔扁平苔藓黏膜上皮下结缔组织和5例正常口腔黏膜上皮下结缔组织中IFN-γ、IL-10的表达情况。结果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口腔扁平苔藓黏膜上皮下结缔组织中IFN-γ mRNA的表达值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0.2981±0.2064和0.0986±0.0894,扁平苔藓组织均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IL-10 mRNA的表达值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4.3218±4.4678和15.1156±9.1392,扁平苔藓组织均低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相比,口腔扁平苔藓组织中具有促炎作用的IFN-γ表达水平增高,而具有抗炎作用的IL-10表达水平降低,提示抗炎症反应和促炎症反应在口腔扁平苔藓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扁平苔藓 口腔 荧光实时定量PCR
原文传递
正畸治疗过程中龈沟液内细菌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肖水清 杜毅 韩晶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08-510,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直丝弓技术正畸过程中龈沟液细菌的变化。方法:采集正畸过程中的龈沟液进行厌氧菌培养。结果:矫治初两个月,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放线杆菌和核梭杆菌的检出率明显升高,随治疗的进行,3种细菌培养的阳性率水平显著降低。结... 目的:探讨采用直丝弓技术正畸过程中龈沟液细菌的变化。方法:采集正畸过程中的龈沟液进行厌氧菌培养。结果:矫治初两个月,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放线杆菌和核梭杆菌的检出率明显升高,随治疗的进行,3种细菌培养的阳性率水平显著降低。结论:上述3种细菌可能是正畸中引起牙龈炎性反应的主要致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矫正器 龈沟液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TA润滑剂在减缓机用镍钛锉疲劳方面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陈慧 杜毅 李纾 《口腔医学》 CAS 2011年第7期413-415,共3页
目的通过记录根管预备操作中ProTaper机用镍钛锉折断前使用次数,探讨乙二胺四乙酸(EDTA)在根管预备中减缓机用镍钛器械疲劳方面的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大量离体磨牙和新ProTaper机用镍钛锉40套(S1-F2)共200支,Pro-Taper机用镍钛锉随机... 目的通过记录根管预备操作中ProTaper机用镍钛锉折断前使用次数,探讨乙二胺四乙酸(EDTA)在根管预备中减缓机用镍钛器械疲劳方面的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大量离体磨牙和新ProTaper机用镍钛锉40套(S1-F2)共200支,Pro-Taper机用镍钛锉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ProTaper机用镍钛锉+双氧水预备根管,实验组用EDTA+ProTaper机用镍钛锉根管预备,比较两组器械折断前不同使用次数情况。结果实验组折断前使用次数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折断前使用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熟练掌握正确的使用技术后,在根管预备中应用EDTA润滑剂可减缓机用镍钛器械疲劳程度,从而减少断针的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胺四乙酸 根管预备 PROTAPER机用镍钛锉 器械折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龋齿易患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新华 王丽卡 林梅生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06-106,共1页
关键词 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易患因素 学龄前 儿童龋齿 儿童龋病 普查资料 幼儿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介质影响纯钛金瓷结合强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强 李彤 +1 位作者 刘晓华 葛文章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9年第1期35-37,14,共4页
目的:研究纳米介质对纯钛金瓷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用纯钛制成金属棒以及金属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金属试件上瓷前涂附纳米二氧化钛介质;金属棒与专用瓷粉烧结生成金瓷棒盘试件用于测定金瓷结合强度;金属片与瓷粉烧结... 目的:研究纳米介质对纯钛金瓷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用纯钛制成金属棒以及金属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金属试件上瓷前涂附纳米二氧化钛介质;金属棒与专用瓷粉烧结生成金瓷棒盘试件用于测定金瓷结合强度;金属片与瓷粉烧结形成金瓷复合体,分别观察金瓷界面的形貌及元素分布情况。结果:涂附纳米过渡性介质的实验组,金瓷结合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纳米过渡性介质有改善纯钛金瓷结合强度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纯钛 结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在口腔医学领域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胡颖 甄蕾 杜毅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756-759,共4页
稀土元素是一组金属元素的简称,包括镧系元素及化学性质与其相近的钪和钇2种元素。稀土元素具有拮抗内毒素、抑制炎症因子分泌、防龋、干预和调控骨的形成与再造、抗凝血、抑癌等生物学作用,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本文主要对稀土... 稀土元素是一组金属元素的简称,包括镧系元素及化学性质与其相近的钪和钇2种元素。稀土元素具有拮抗内毒素、抑制炎症因子分泌、防龋、干预和调控骨的形成与再造、抗凝血、抑癌等生物学作用,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本文主要对稀土元素在口腔医学领域内的应用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口腔医学 应用
原文传递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正常与牙周炎牙龈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慧 李纾 +1 位作者 唐开亮 刘晓花 《口腔医学》 CAS 2010年第6期336-338,共3页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正常与牙周炎的牙龈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两步法,检测VEGF在20例健康成人与20例慢性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的牙龈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健康组牙龈组织VEGF表达局限于上皮的颗粒层与部分棘...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正常与牙周炎的牙龈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两步法,检测VEGF在20例健康成人与20例慢性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的牙龈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健康组牙龈组织VEGF表达局限于上皮的颗粒层与部分棘层,其下方的结缔组织呈弱阳性表达,实验组牙龈组织上皮全层及结缔组织均呈强阳性表达,实验组VEGF表达高于健康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皮区P<0.01,结缔组织区P<0.05)。结论 VEGF可能参与了牙周炎牙周袋壁龈组织的病理改变过程,在牙周炎发生发展及修复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牙周炎 牙龈组织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乏氧诱导因子在牙周炎牙龈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慧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33-635,共3页
目的:比较观察乏氧诱导因子(HIF)在正常和牙周炎的牙龈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探讨HIF在牙周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两步法)染色,分别检测20例健康成人及20例重度牙周炎患者(PD≥6 mm)牙龈组织中HIF-1α蛋白... 目的:比较观察乏氧诱导因子(HIF)在正常和牙周炎的牙龈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探讨HIF在牙周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两步法)染色,分别检测20例健康成人及20例重度牙周炎患者(PD≥6 mm)牙龈组织中HIF-1α蛋白的表达;并采用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系统,半定量分析比较两组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HIF-1α在正常对照组牙龈组织中无明显阳性表达;在牙周炎组牙龈组织的上皮全层及结缔组织中均呈阳性表达,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F-1α参与牙周炎牙龈组织的病理改变过程,可能在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及修复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氧诱导因子 牙周炎 牙龈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离子注入对义齿基托树脂表面改性处理时效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峻岭 李彤 +2 位作者 郭岩 朱婷 李琦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1年第4期235-238,共4页
目的:研究碳离子注入对义齿基托树脂表面改性处理的时效性。方法:制备20个热固化型义齿基托树脂试件,并随机分成实验组(进行碳离子注入、老化处理30天)和对照组(不进行老化处理,碳离子注入后即刻进行相关性能检测),其中每组10个试件。... 目的:研究碳离子注入对义齿基托树脂表面改性处理的时效性。方法:制备20个热固化型义齿基托树脂试件,并随机分成实验组(进行碳离子注入、老化处理30天)和对照组(不进行老化处理,碳离子注入后即刻进行相关性能检测),其中每组10个试件。然后分别进行纳米硬度、润湿性和耐磨性的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任取一个试件进行表面化学结构的红外光谱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试件表面纳米硬度值分别为0.5518±0.0222GPa和0.5617±0.0259G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试件表面接触角值分别为57.05±1.93°和41.35±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试件质量损失量分别为3.3±0.49mg和3.4±0.44m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红外光谱分析显示对照组试件表面新生成了羟基,而实验组试件老化后表面的羟基消失。结论:碳离子注入对义齿基托树脂的表面改性存在一定的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效性 离子注入 基托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处理根管内器械分离
12
作者 杜毅 于西佼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03-904,共2页
关键词 联合超声技术 显微镜技术 根管内 分离 器械 根管治疗 牙科医生 根尖周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角蛋白14在牙齿软组织萌出通道中的组织学定位
13
作者 杜毅 于西佼 杨丕山 《口腔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312-314,共3页
目的牙齿萌出时,源于成釉器的缩余釉上皮与口腔上皮细胞融合为上皮团形成牙齿的软组织萌出通道,本研究对细胞角蛋白14在这一过程中的表达进行组织学定位,从而探讨其可能作用。方法不同发育期SPF级BALB/c小鼠9只。循环内固定后分别双侧... 目的牙齿萌出时,源于成釉器的缩余釉上皮与口腔上皮细胞融合为上皮团形成牙齿的软组织萌出通道,本研究对细胞角蛋白14在这一过程中的表达进行组织学定位,从而探讨其可能作用。方法不同发育期SPF级BALB/c小鼠9只。循环内固定后分别双侧下颌骨10%EDTA脱钙30d,常规脱水包埋,近远中向5μm连续切片,行苏木精-伊红和免疫组化染色。PV免疫组化两步法检测细胞角蛋白14和细胞增殖核抗原在各组织的表达。结果牙齿萌出过程中口腔上皮对细胞角蛋白14呈现时空特异性表达,非牙齿萌出部位的口腔上皮仅基底层阳性表达细胞角蛋白14,而萌出牙齿冠方的口腔上皮阳性表达则较广泛;缩余釉上皮在牙齿萌出过程中始终阳性表达细胞角蛋白14,而且伴随缩余釉上皮和口腔上皮融合的发生,缩余釉上皮的外层细胞和口腔上皮的基底层和基底上层细胞呈现细胞角蛋白14强阳性表达。结论细胞角蛋白14与牙齿萌出软组织通道的形成密切相关,可作为缩余釉上皮相关研究的上皮性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余釉上皮 细胞角蛋白14 牙齿萌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烟对牙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薛兰德 于西佼 +1 位作者 杜毅 李纾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8年第12期722-724,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吸烟患者牙龈组织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差异,评价吸烟对牙龈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47例具有不同吸烟史、无严重系统疾病、行牙冠延长术或智齿拔除术患者,男41例,女6例,年龄18~29岁,根据吸烟史、日平均吸烟...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吸烟患者牙龈组织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差异,评价吸烟对牙龈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47例具有不同吸烟史、无严重系统疾病、行牙冠延长术或智齿拔除术患者,男41例,女6例,年龄18~29岁,根据吸烟史、日平均吸烟支数和总吸烟支数将患者分为轻度组19人、重度组28人。另取无吸烟史者10例作为对照组。SP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在牙龈组织的表达并进行组织定位。Newman-Keuls法计算各吸烟组之间及与对照组间的差异。结果:VEGF在吸烟组牙龈中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未吸烟组(P<0.001),VEGF在轻度吸烟组和重度吸烟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吸烟可能通过促进牙龈VEGF的表达,干预血管形成或血管通透性,从而引发牙龈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牙龈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Bio-Gide与Bio-Oss联合应用治疗后牙骨缺损的远期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杜毅 于西佼 林坚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7年第11期684-686,共3页
目的:评价Bio-Gide与Bio-Oss联合应用治疗后牙单面骨缺损5年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罹患后牙单牙面中重度牙周患者31人,共31颗患牙。将所有患牙随机分为两组,Bio-Gide与Bio-Oss联合应用的治疗组21例,另10例采用单纯翻瓣术作为对照组,观... 目的:评价Bio-Gide与Bio-Oss联合应用治疗后牙单面骨缺损5年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罹患后牙单牙面中重度牙周患者31人,共31颗患牙。将所有患牙随机分为两组,Bio-Gide与Bio-Oss联合应用的治疗组21例,另10例采用单纯翻瓣术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的探诊深度和附着丧失,统计分析各组治疗前后及组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术后5年可以获得约3.7100±0.5243mm的新附着,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而且术后治疗组可以获得更少的牙龈退缩。结论:联合应用Bio-Gide与Bio-oss治疗后牙单面的中重度牙周炎可取得良好的远期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组织再生术 BIO-GIDE BIO-OSS
原文传递
吸烟对牙龈上皮棘层细胞凋亡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于西佼 唐开亮 +1 位作者 薛兰德 李纾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吸烟对牙龈上皮棘层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本研究于2004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济南市口腔医院和山东大学口腔医院进行。选取52例具有不同吸烟史、无严重系统疾病且行牙冠延长术或智齿拔除术的患者,根据吸烟史、日平... 目的探讨吸烟对牙龈上皮棘层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本研究于2004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济南市口腔医院和山东大学口腔医院进行。选取52例具有不同吸烟史、无严重系统疾病且行牙冠延长术或智齿拔除术的患者,根据吸烟史、日平均吸烟支数和总吸烟支数将患者分为轻度吸烟组(吸烟史<5年或日平均吸烟≥2~10支,且总吸烟支数约1.5万支以下)21例、重度吸烟组(吸烟史≥5年或日平均吸烟≥10支,且总吸烟支数约1.5万支以上)31例。另取无吸烟史的1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dT-mediated-dUTP nickendlabeling,TUNEL)法检测各组患者牙龈上皮棘层细胞的凋亡情况;Student-Newman-Keuls(SNK)法计算各吸烟组与对照组及各吸烟组之间的差异,取α=0.05水准;PV免疫组化法对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进行组织定位。结果各吸烟组患者牙龈上皮棘层细胞凋亡阳性的表达与对照组患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吸烟组和重度吸烟组患者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Bcl-2在吸烟者牙龈上皮的基底层和棘层表达较对照组减弱。结论吸烟可能通过降低促Bcl-2的表达,促进牙龈上皮棘层细胞凋亡的发生,干扰牙龈上皮的正常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细胞凋亡 原位末端标记法 牙龈上皮
原文传递
两种根管封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疗效比较
17
作者 徐冬梅 蒋序 商文芝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0年第9期147-148,共2页
目的观察氢氧化钙和甲醛甲酚根管封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用随机分组对照实验,比较氢氧化钙和甲醛甲酚根管封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结果氢氧化钙组疗效优于甲醛甲酚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的观察氢氧化钙和甲醛甲酚根管封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用随机分组对照实验,比较氢氧化钙和甲醛甲酚根管封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结果氢氧化钙组疗效优于甲醛甲酚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氧化钙好于甲醛甲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封药 慢性尖周炎 氢氧化钙 甲醛甲酚
原文传递
四手操作在机用镍钛锉预备根管中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芬 张颖 +1 位作者 王琳 梅琳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0年第9期1334-1335,共2页
目的探讨四手操作在机用镍钛锉根管预备中的护理要点及护理体会。方法对45例使用机用镍钛锉预备根管患者的护理配合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随时检查器械的完整性、正确标记工作长度、掌握器械更换顺序以及充分的根管冲洗是四手操作中医护... 目的探讨四手操作在机用镍钛锉根管预备中的护理要点及护理体会。方法对45例使用机用镍钛锉预备根管患者的护理配合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随时检查器械的完整性、正确标记工作长度、掌握器械更换顺序以及充分的根管冲洗是四手操作中医护配合的关键。结论正确熟练的四手操作在机用镍钛锉预备根管过程中既能节省治疗时间,又能降低医师的工作强度,保证医疗质量,从而提高临床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手操作 根管预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