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哮喘和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赵衍栋 钱鑫 秦娜娜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9期73-76,共4页
目的 分析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1月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哮喘和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 目的 分析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1月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哮喘和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研究组行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照组采用沙丁胺醇治疗。比较两组病情转归情况、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症状消失时间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病情转归情况评分(21.02±3.89)分,高于对照组的(17.24±4.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51,P<0.001)。治疗前,两组哮喘评估测试评分、肺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症状消失时间和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炎症因子水平、症状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为哮喘和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实施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效果确切,能够更好地稳定患者病情,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和慢阻肺重叠综合征 沙丁胺醇 布地奈德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联合使用木丹颗粒、依帕司他治疗对总体疗效及震动感觉阈值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房丛丛 钱鑫 刘新芸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14期168-171,193,共5页
目的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患者联合使用木丹颗粒、依帕司他治疗对总体疗效及震动感觉阈值(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 VPT)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2月—2024年4月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 目的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患者联合使用木丹颗粒、依帕司他治疗对总体疗效及震动感觉阈值(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 VPT)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2月—2024年4月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DPN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木丹颗粒组(以木丹颗粒治疗)、依帕司他组(以依帕司他治疗)及联合组(以木丹颗粒与依帕司他联合治疗),每组40例。比较3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VPT指标水平、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木丹颗粒组与依帕司他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木丹颗粒组与依帕司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木丹颗粒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但与依帕司他组与联合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联合组左侧足底、右侧足底VPT指标水平均低于木丹颗粒组与依帕司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木丹颗粒组与依帕司他组各项VPT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联合组四肢乏力、四肢麻木、四肢疼痛积分均低于木丹颗粒组与依帕司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木丹颗粒组与依帕司他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DPN患者联合应用木丹颗粒和依帕司他能够有效改善症状表现和VPT指标水平,且改善作用优于单一药物治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木丹颗粒 依帕司他 震动感觉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康复联合无创通气治疗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3
作者 赵衍栋 钱鑫 秦娜娜 《系统医学》 2024年第6期112-115,共4页
目的分析肺康复联合无创通气治疗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1月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76例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无创通气治疗)、观察组(肺康... 目的分析肺康复联合无创通气治疗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1月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76例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无创通气治疗)、观察组(肺康复联合无创通气治疗),各38例。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运动耐力、炎症因子水平、血气指标和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肺功能、运动耐力、症状评分、炎症因子水平、血气指标、生存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预测值、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6 min步行试验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开展肺康复联合无创通气治疗可促进患者肺功能康复,缓解患者症状,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康复 无创通气治疗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SCF、IL-6和TNF-α水平测定及意义
4
作者 刘晓云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9期15-16,共2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干细胞因子(SCF)、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4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急性发作组),并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危重组,另选择3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干细胞因子(SCF)、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4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急性发作组),并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危重组,另选择3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缓解组)和2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检测血清中SCF、IL-6和TNF-α的水平。结果急性发作组患者血清SCF、IL-6和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5);缓解组患者血清SCF、IL-6和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急性发作组患者轻、中、重、危重组血清SCF、IL-6和TNF-α水平逐渐升高,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CF、IL-6和TNF-α在哮喘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血清SCF、IL-6和TNF-α的水平可能与哮喘急性发作的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干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诊断阻塞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5
作者 田济远 《中外医疗》 2014年第16期56-57,共2页
目的通过分析阻塞性肺炎的临床资料及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阻塞性肺炎病人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该医院的53阻塞性肺炎的病人进行纤维支气管镜的检查,然后对纤维支气管镜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纤维... 目的通过分析阻塞性肺炎的临床资料及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阻塞性肺炎病人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该医院的53阻塞性肺炎的病人进行纤维支气管镜的检查,然后对纤维支气管镜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分析得出53例阻塞性肺炎患者中,支气管肿瘤患者34例,支气管慢性炎症患者13例,支气管内膜结核者5例约,支气管异物者2例。结论临床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用于阻塞性肺炎的病因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于临床上原因不明确的阻塞性肺炎患者应及时应用纤维支气管检查,以便于后面的对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肺炎 临床 临床检查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α和内皮素-1水平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晓云 《中国实用医刊》 2012年第10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内皮素-1(ET-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8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加重期40例,稳定期40例,另外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内皮素-1(ET-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8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加重期40例,稳定期40例,另外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HSA)分别检测血清中IFN-γ、TNF-α和ET-1的水平。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患者血清IFN-γTNF-α和ET-1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COPD急性加重期IFN-γ、TNF-α和ET-1的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患者(P〈0.05)。结论IFN-1、TNF—α和ET-1参与了COPD的发病机制,在COPD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检测IFN-γ、TNF-α和ET-1有助于COPD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干扰素-Γ 肿瘤坏死因子-Α 内皮素-1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