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二级甲等医院骨科因跌倒住院患者的现状调查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晓霞 徐凌忠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S1期72-74,共3页
目的 :分析某"二甲"医院骨科因跌倒住院患者的发病情况,探讨55岁及以上患者跌倒相关因素,为唤起全社会重视跌倒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2014年度所有55岁以上受伤住院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关注因跌倒住... 目的 :分析某"二甲"医院骨科因跌倒住院患者的发病情况,探讨55岁及以上患者跌倒相关因素,为唤起全社会重视跌倒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2014年度所有55岁以上受伤住院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关注因跌倒住院的人群。描述性分析致伤原因、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因跌倒致伤的伤情及目标人群基础疾病的分布情况。结果 :264例55岁以上住院患者致伤因素中跌倒因素占首位166例(62.9%);166例55岁以上因跌倒住院患者中女性患者居多115例(69.3%);伤情排在前3位的是髋部骨折、胸腰椎骨折和皮肤/软组织挫裂伤;跌倒住院患者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居前3位的是高血压、心脏病和脑血管病。结论 :跌倒是年长者伤亡的重要诱因,它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为此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大预防跌倒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采取有效措施防范跌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跌倒 老年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机器人辅助经皮撬拨治疗跟骨骨折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军 胡延春 +2 位作者 白云亭 李虎 付生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13-317,共5页
目的探讨骨科机器人辅助经皮撬拨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32例(35足)跟骨关节内骨折,SandersⅡ型22足,Ⅲ型13足。骨科机器人辅助设计规划螺钉方向和进针点,经皮撬拨复位后行螺钉内固定。结果随访... 目的探讨骨科机器人辅助经皮撬拨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32例(35足)跟骨关节内骨折,SandersⅡ型22足,Ⅲ型13足。骨科机器人辅助设计规划螺钉方向和进针点,经皮撬拨复位后行螺钉内固定。结果随访13~25(18.4±2.9)月。均达到骨性愈合,美国足踝矫形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优良率94.3%(33/35)。无切口感染、皮肤坏死、皮下积液、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结论骨科机器人辅助行经皮撬拨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精准,安全,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机器人 撬拨复位 跟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体会 被引量:3
3
作者 曹吉烈 王心玲 +5 位作者 杨宁 周强 张勇 胡延春 张立军 朱巧萍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6期411-412,共2页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 手术体会 无柄人工髋关节 2004年2月 髋关节置换术 医疗器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式下肢牵引架与Brown架在股骨粗隆间骨折保守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军 曹吉烈 李虎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1期99-101,共3页
目的比较可调式下肢牵引架与Brown架在股骨粗隆间骨折保守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5年1月股骨粗隆间骨折行保守治疗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应用不同牵引装置分为两组:A组21例应用可调式下肢牵引架,B组21例应用传统... 目的比较可调式下肢牵引架与Brown架在股骨粗隆间骨折保守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5年1月股骨粗隆间骨折行保守治疗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应用不同牵引装置分为两组:A组21例应用可调式下肢牵引架,B组21例应用传统Brown架牵引。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患肢短缩长度、颈干角纠正角度和髋关节Harris评分等肢体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42例均获得随访。A组下肢短缩(0.69±0.81)cm,颈干角恢复至(122±12)°,Harris评分为(81.1±12.9)分,较B组[下肢短缩(2.05±1.05)cm,颈干角恢复至(105±15)°,Harris评分(71.8±20.2)分]恢复情况更好,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调式下肢牵引架与传统的Brown架比较,设计更符合生物力学原理,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造成的髋内翻和下肢短缩畸形的纠正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保守治疗 可调式下肢牵引架 髋内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髌骨下极骨折改良克氏针张力带手术治疗 被引量:20
5
作者 周强 周瑛 +2 位作者 曹吉烈 张立军 张勇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4年第3期196-197,共2页
关键词 髌骨下极骨折 克氏针 张力带 手术治疗 关节内骨折 内固定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治疗钙化性冈上肌腱炎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军 刘丽艳 李虎 《临床骨科杂志》 2014年第4期484-484,共1页
钙化性冈上肌腱炎,又被称为冈上肌腱钙化或石灰盐性冈上肌腱炎,是肩关节常见疾病。对于成形期的患者,可以有慢性疼痛,渐进性加重。2011年2月~2012年11月,笔者手术切除钙化灶5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关键词 钙化性冈上肌腱炎 肌腱/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干骨折髓内与髓外固定方法的比较与疗效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立军 高守达 杨媛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13期79-81,共3页
目的通过对比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三种常用方法的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对A组患者行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对B组患者行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 目的通过对比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三种常用方法的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对A组患者行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对B组患者行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对C组患者行切开复位LCP内固定术。对每位患者在手术期间的临床数据以及综合疗效进行记录并统计分析。结果 A组患者的各种临床指标均优于B、C组(P<0.05)。B、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B组的术中出血量要少于C组(P<0.05)。结论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效果要优于切开复位LCP内固定术和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是目前治疗股骨干骨折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切开复位 闭合复位 交锁髓内钉 锁定加压钢板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在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穆向静 祭晓博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30期202-203,共2页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在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的重要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骨折后关节僵硬76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两...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在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的重要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骨折后关节僵硬76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恢复优良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和恢复优良率(92.1%)比对照组(76.2%)优秀,且对照组有并发症发生,而研究组没有出现并发症。结论对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不仅能有效恢复关节功能,提升治疗效果,还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关节僵硬 综合护理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吸收螺钉联合髌囊环扎术治疗髌骨骨折
9
作者 周强 张立军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10期707-708,共2页
关键词 螺钉内固定治疗 可吸收螺钉 髌骨骨折 环扎术 联合 关节内骨折 应力遮挡 内固定物 手术取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制剂在软组织损伤治疗中的分析
10
作者 胡延春 宋申菊 +1 位作者 张军 张立军 《北京中医》 2006年第8期512-512,F0003,共2页
关键词 软组织损伤 中药复方制剂 血府遂瘀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状踝”骨把持器的研制与使用
11
作者 周强 胡延春 张勇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3年第2期104-104,共1页
关键词 内踝骨骨折 “齿状踝“骨把持器 结构 使用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选择性重建前交叉韧带部分束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23-1027,共5页
背景: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中,有很多韧带属于部分损伤,尚有部分韧带是正常的或可以保留的,但损伤已造成关节不稳定,并产生临床症状,将韧带完全切除进行重建势必造成更大的损伤。目的:分析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选择性重建前交叉韧带部... 背景: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中,有很多韧带属于部分损伤,尚有部分韧带是正常的或可以保留的,但损伤已造成关节不稳定,并产生临床症状,将韧带完全切除进行重建势必造成更大的损伤。目的:分析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选择性重建前交叉韧带部分束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前交叉韧带部分束断裂行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选择性重建的患者,治疗后随访6-48个月,并评价治疗前后患者膝关节的功能。结果与结论: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Lachman试验阳性率、前抽屉试验阳性率、ADT试验阳性率、Tegner评分、胫骨位移距离均显著下降(P<0.05),IKDC2000、Lysholm、BRISTOL评分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选择性重建前交叉韧带部分束能有效地控制病情和缓解症状,治疗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有利于维持膝关节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关节镜 腘绳肌腱 交叉韧带 移植 膝关节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原因及预防
13
作者 张立军 杨媛 +1 位作者 杨宁 曹吉烈 《电脑知识与技术(过刊)》 2004年第14期-,共2页
切口感染是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如何降低切口感染率,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1外科感染细菌学及其途径近年来,各种抗生素的广泛和大量应用,并未明显降低切口感染率,相反有增加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致病菌发生了明显变化。20世纪6... 切口感染是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如何降低切口感染率,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1外科感染细菌学及其途径近年来,各种抗生素的广泛和大量应用,并未明显降低切口感染率,相反有增加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致病菌发生了明显变化。20世纪60年代以前,创伤和外科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革兰阳性(G+)球菌,即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70年代以后,则逐渐被革兰阴性(G-)杆菌(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属、绿脓杆菌)所代替,两者分别是30%~40%和60%-70%;80年代以后。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在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9期194-196,共3页
目的探究在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品管圈,临床护理质量提升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骨科收治的4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以2016年1—12月收治的238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入院期间根据病情给予相应护理,以2017年1—1... 目的探究在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品管圈,临床护理质量提升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骨科收治的4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以2016年1—12月收治的238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入院期间根据病情给予相应护理,以2017年1—12月收治的244例患者为观察组,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品管圈实施前后医院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程度,观察品管圈实施前后医护人员护理质量差异。结果观察组护理服务理想,护理质量(风险评估、应急能力、护理操作以及五常法使用)评分高,P<0.05。结论临床在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品管圈,临床护理质量明显提升,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质量 满意度 品管圈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RBP2降解AKAP12转录本促进人乳腺癌细胞转移
15
作者 王继辉 曹吉烈 +2 位作者 张立军 张军 鹿文葆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3年第8期1259-1264,共6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细胞中反式激活反应RNA结合蛋白2(TARBP2)转录后调控转移抑制基因A激酶锚定蛋白12(AKAP12)表达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TARBP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转移间的关联和乳腺癌中TARBP2与AKAP12表达之间的... 目的研究乳腺癌细胞中反式激活反应RNA结合蛋白2(TARBP2)转录后调控转移抑制基因A激酶锚定蛋白12(AKAP12)表达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TARBP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转移间的关联和乳腺癌中TARBP2与AKAP12表达之间的关联。利用脂质体转染后药物筛选的方法在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中稳定过表达TARBP2。裸鼠成瘤实验检测肿瘤肺转移;RT-qPCR检测靶基因AKAP12表达及半衰期。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调节基因3′非编码区(3′UTR)的能力。EMSA实验检测TARBP2结合3′UTR中的茎环结构。结果人乳腺癌组织中TARBP2高水平表达且与患者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TARBP2显著促进MDA-MB-231细胞肺转移(P<0.05);TARBP2显著抑制AKAP12表达(P<0.01)及其mRNA半衰期(P<0.05);TARBP2显著降低含AKAP123′UTR的报告基因荧光素酶活性(P<0.05)并结合其茎环结构;人乳腺癌组织中TARBP2表达与AKAP12表达呈显著负性关联(P<0.001)。结论TARBP2抑制AKAP12表达可能是其促进乳腺癌转移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反式激活反应RNA结合蛋白2 A激酶锚定蛋白12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抑素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成骨分化和促进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
16
作者 付生龙 张军 +1 位作者 刘俊朋 曹吉烈 《空军航空医学》 2023年第4期316-321,共6页
目的 探讨骨抑素(osteostatin,OST)对缺氧环境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成骨分化和促进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及其在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前景。方法 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培养BMSCs。BMSCs经OST处理... 目的 探讨骨抑素(osteostatin,OST)对缺氧环境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成骨分化和促进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及其在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前景。方法 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培养BMSCs。BMSCs经OST处理后,在常氧(21%氧气)或缺氧(1%氧气)条件下培养。采用cellcountingkit-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细胞死亡率。通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和茜素红S(alizarin red S,ARS)染色评价成骨分化。western blot检测ALP、成骨转录因子(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和骨钙素(osteocalcin,OCN)的蛋白水平。ELISA检测培养基中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浓度。小管形成试验评估促进血管生成能力。结果 OST剂量依赖性增强大鼠BMSCs的增殖(F=4.89,P=0.006)。缺氧诱导下,BMSCs的增殖、小管形成量增加(F=28.98、76.68,P均<0.001),Ang-1和VEGF的浓度提高(F=183.7、585.6,P均<0.001);ALP、RUNX2和OCN的蛋白水平降低(F=646.8、432.7、257.5,P均<0.001)。OST处理后,BMSCs增殖(常氧+OSTvs常氧,P均<0.001;缺氧+OSTvs缺氧,P=0.005)、小管形成量(常氧+OSTvs常氧,P=0.002;缺氧+OSTvs缺氧,P=0.005)进一步增加,Ang-1浓度(常氧+OST vs常氧,P<0.001;缺氧+OST vs缺氧,P<0.001)和VEGF的浓度(常氧+OST vs常氧,P<0.001;缺氧+OSTvs缺氧,P<0.001)进一步提高;ALP、RUNX2和OCN的蛋白水平升高(常氧+OSTvs常氧,P均<0.001;缺氧+OST vs缺氧,P均<0.001)。结论 OST可增强缺氧环境中BMSCs的增殖和成骨分化能力,促进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抑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血管生成 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奇正消痛贴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勇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第7期3426-3427,共2页
目的:验证奇正消痛贴膏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奇正消痛贴治疗30例骨关节炎,并与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30例对照,比较2组治疗效果。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奇正消痛贴组(治疗组)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对照组)进行治疗,各组治疗... 目的:验证奇正消痛贴膏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奇正消痛贴治疗30例骨关节炎,并与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30例对照,比较2组治疗效果。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奇正消痛贴组(治疗组)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对照组)进行治疗,各组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7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应用表明,奇正消痛贴膏不仅能消肿止痛而且对于活动受限的效果也是确切的,疗程短,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正消痛贴膏 膝骨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原因及预防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立军 杨媛 +1 位作者 杨宁 曹吉烈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128-129,共2页
切口感染是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如何降低切口感染率,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1外科感染细菌学及其途径近年来,各种抗生素的广泛和大量应用,并未明显降低切口感染率,相反有增加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致病菌发生了明显变化。20世纪6... 切口感染是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如何降低切口感染率,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1外科感染细菌学及其途径近年来,各种抗生素的广泛和大量应用,并未明显降低切口感染率,相反有增加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致病菌发生了明显变化。20世纪60年代以前,创伤和外科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革兰阳性(G+)球菌,即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70年代以后,则逐渐被革兰阴性(G-)杆菌(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属、绿脓杆菌)所代替,两者分别是30%~40%和60%-70%;80年代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感染 污染切口 细菌污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外科感染 手术操作 抗感染免疫 感染率 消毒范围 营养不良 病原菌
原文传递
隧道分层植骨与顶撬植骨法在胫骨平台骨折术中应用的比较 被引量:2
19
作者 曹吉烈 张军 +3 位作者 寇学刚 胡延春 王君清 白云亭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7年第7期777-778,共2页
目的比较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隧道分层植骨与顶撬植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06—2015-10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92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环钻隧道分层植骨48例(观察组),采用传统顶撬植骨44例(对照组)。结果 92例均获... 目的比较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隧道分层植骨与顶撬植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06—2015-10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92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环钻隧道分层植骨48例(观察组),采用传统顶撬植骨44例(对照组)。结果 92例均获得随访6~48个月,平均27.9个月。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SchatzkerⅡ、Ⅲ型骨折中,观察组植骨量少于对照组,植骨区愈合评分高于对照组,胫骨平台高度丢失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疗效按HSS评分标准评定,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Schatzker分型中Ⅱ、Ⅲ型骨折及Ⅳ、Ⅴ型涉及关节面塌陷的胫骨平台骨折,隧道分层植骨法比顶撬植骨法更简单,治疗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切开复位 隧道分层植骨 顶撬植骨 内固定
原文传递
螺旋CT三维重建在跟骨粉碎性骨折手术中应用价值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军 刘丽艳 胡延春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0年第5期474-476,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跟骨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36足)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X线平片和螺旋CT三维图像资料,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手术证实多平面重建和容积成像显示的骨折情况。术后骨折全部愈...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跟骨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36足)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X线平片和螺旋CT三维图像资料,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手术证实多平面重建和容积成像显示的骨折情况。术后骨折全部愈合,术后功能优21足(58.3%),良10足(27.7%),可4足(11.1%),差1足(2.7%),优良率86.1%。结论:CT重建可为制订手术方案和预后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螺旋C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