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体教育观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文彦 张艳霞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5年第4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主体教育观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4级护理学专业100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4个小班(每班25人),其中2个班(对照组)按传统教学方法上实验课,2个班(实验组)将主体教育观融入到实验教学中。结果实验组的过程考核成... 目的探讨主体教育观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4级护理学专业100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4个小班(每班25人),其中2个班(对照组)按传统教学方法上实验课,2个班(实验组)将主体教育观融入到实验教学中。结果实验组的过程考核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调查问卷显示,实验组在教学方法满意度、体现师生平等关系以及操作技能、思维能力提高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主体教育观将教师、学生、动物融合为"交互主体的关系",使生命的价值得以体现,教师为发展而教,学生为发展而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教育观 生理学实验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学双语教学对生理学科能力的影响
2
作者 李丽 刘文彦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424-426,共3页
目的探讨生理学双语教学对临床医学生生理学科能力的影响。方法抽取8个临床专业班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通过生理学公开课及相应的评价体系,比较2组的生理学及其后继学科的成绩、课后作业及查阅、总结文献的能力等,观察生理学双语... 目的探讨生理学双语教学对临床医学生生理学科能力的影响。方法抽取8个临床专业班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通过生理学公开课及相应的评价体系,比较2组的生理学及其后继学科的成绩、课后作业及查阅、总结文献的能力等,观察生理学双语教学对临床医学生生理学科能力的影响。结果生理学双语教学能提高学生的生理学及其后继学科的成绩,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查阅、总结文献的能力。结论生理学双语教学能提高学生的生理学科能力,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学 双语教学 学科能力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生理学教学方法改革浅谈
3
作者 刘晓岚 到海静 +3 位作者 林娜 巴再华 王立赟 朱凡河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09年第12期114-114,共1页
目前,医学教育改革不断发展,以适应现今社会对医学人才新的更高要求。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我们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学教并重”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取得... 目前,医学教育改革不断发展,以适应现今社会对医学人才新的更高要求。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我们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学教并重”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病理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面瘫的电生理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艳霞 王宁 +2 位作者 冯学泉 刘霞 史为清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36-37,共2页
目的 探讨创伤性面瘫的面神经损伤的电生理特点。方法 检测患者面肌肌电图、面神经传导速度、H反射波。观测面神经损伤的电生理特点。结果 创伤性面瘫的面神经颅外段传导速度 2 0~ 35m/s;颅内段平均传导速度小于 1m/s,检出了H反射... 目的 探讨创伤性面瘫的面神经损伤的电生理特点。方法 检测患者面肌肌电图、面神经传导速度、H反射波。观测面神经损伤的电生理特点。结果 创伤性面瘫的面神经颅外段传导速度 2 0~ 35m/s;颅内段平均传导速度小于 1m/s,检出了H反射波。结论 H反射波在颅内段面神经损伤时可检出。H波的变化与面神经的损伤程度相关 ,对神经预后恢复有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面瘫 H反射 面神经损伤 传导速度 电生理特点 颅内段 检出 结论 目的 提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臂丛神经损伤电生理检查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艳霞 王宁 +1 位作者 杨媛媛 史为清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42-42,共1页
目的 探讨急性臂丛神经损伤电生理特点。方法 检测患者上肢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H反射波 ,观测急性臂丛神经损伤电生理的特点。结果 急性臂丛神经损伤早期电生理变化H反射波最为明显 ,且变化与预后相关。结论 H反射波的变化部分... 目的 探讨急性臂丛神经损伤电生理特点。方法 检测患者上肢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H反射波 ,观测急性臂丛神经损伤电生理的特点。结果 急性臂丛神经损伤早期电生理变化H反射波最为明显 ,且变化与预后相关。结论 H反射波的变化部分反应了臂丛神经根及颈外近段的损伤程度 ,对损伤神经预后恢复有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臂丛神经损伤 电生理检查 诊断 电生理特点 肌电图 神经传导速度 H反射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螯虾神经轴突电生理与物理特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道启 陈婉梅 《济宁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1期17-19,共3页
本文采用双玻璃微电极细胞内刺激与记录电活动的方法,对螯虾细小神经轴突膜电生理与物理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显示:膜静息电位平均值为-71.43±4.58mV;动作电位幅值为97.62±8.4 6mV;膜电阻平均值为841.75±474.32k... 本文采用双玻璃微电极细胞内刺激与记录电活动的方法,对螯虾细小神经轴突膜电生理与物理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显示:膜静息电位平均值为-71.43±4.58mV;动作电位幅值为97.62±8.4 6mV;膜电阻平均值为841.75±474.32kΩ。本研究填补了国内外有关甲壳类动物细小神经锗突膜特性资料这一空白;为我国沿海地区和部分非沿海地区从事细胞生理研究工作提供了一个易于获得的标本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 物理特性 蝥虾 神经轴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亲医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心理健康的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朱宝亮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9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单亲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与人格、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抽取单亲医学生78名。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290)测查被试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测查被试的主观幸福感水平。结果:单... 目的:探讨单亲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与人格、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抽取单亲医学生78名。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290)测查被试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测查被试的主观幸福感水平。结果:单亲医学生总体平均主观幸福感指数为92.36±11.38。对单亲医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身心健康、人格诸因子的关系在α=0.30水平上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抑郁、神经质、人际敏感、内外向、焦虑、其他6个因子进入了回归方程。结论:单亲医学生总体主观幸福感处中等偏下水平;抑郁、神经质、人际敏感、内外向、焦虑等是影响单亲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亲医学生 心理健康 主观幸福感 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癌分子病理学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旭 任启伟 +1 位作者 郭志英 崔文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75-77,共3页
关键词 甲状腺癌 病理学研究 分子 恶性肿瘤 转移相关基因 多种癌基因 内分泌腺 临床研究 基础研究 外科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艺术在病理生理教学中的应用
9
作者 林琳 赵建宏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3期78-79,110,共3页
病理生理学是学生普遍认为难学的学科 ,在教学过程中 ,从导入、衔接、提问、高潮、结尾 5个教学环节进行 ,教学艺术的应用与实践 。
关键词 教学 教学艺术 病理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水煎液联合左氧氟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影响 被引量:21
10
作者 孔晋亮 刘晓岚 +4 位作者 陈一强 王立赞 闫萍 覃雪军 朱莲娜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31-333,共3页
目的:建立铜绿假单胞菌(P.a)生物被膜(BF)的体外模型,研究在体外黄芩水煎液对BF的影响及对左氧氟沙星(LFX)的增效作用。方法:选取P.a野生株PAO1,采用生理盐水-吸痰管系统培养BF,建立体外BF模型,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BF变化。将黄芩... 目的:建立铜绿假单胞菌(P.a)生物被膜(BF)的体外模型,研究在体外黄芩水煎液对BF的影响及对左氧氟沙星(LFX)的增效作用。方法:选取P.a野生株PAO1,采用生理盐水-吸痰管系统培养BF,建立体外BF模型,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BF变化。将黄芩水煎液、红霉素、LFX各药单独或相互联合作用于BF,连续稀释法进行存活菌菌落计数。结果:31.25g/L的黄芩水煎液即可抑制和破坏BF。与LFX联合应用后,BF内存活菌数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黄芩水煎液在体外可破坏P.a已形成的BF,并可增强LFX对BF内P.a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 铜绿 黄芩 氧氟沙星 红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激对大鼠下丘脑、垂体和血浆催产素、加压素和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宋朝佑 赵小林 +3 位作者 杨俊 白波 王成海 林葆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28-131,共4页
本工作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分别测定了大鼠游泳时下丘脑,垂体和血浆内催产素样免疫活性物质(ir-OT)、精氨酸加压素样免疫活性物质(ir-AVP)和β内啡肽样免疫活性物质(ir-β-EP)含量的变化。游泳时,大鼠下丘脑、垂体和血浆内的ir-OT含量明显... 本工作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分别测定了大鼠游泳时下丘脑,垂体和血浆内催产素样免疫活性物质(ir-OT)、精氨酸加压素样免疫活性物质(ir-AVP)和β内啡肽样免疫活性物质(ir-β-EP)含量的变化。游泳时,大鼠下丘脑、垂体和血浆内的ir-OT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下丘脑ir-AVP含量也增高,5min,15 min和20 min时显著增加,垂体内ir-AVP含量减少,血浆ir-AVP含量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下丘脑和血浆内ir-β-EP含量明显增加,垂体内ir-β-EP显著减少。上述结果表明,游泳应激对大鼠下丘腑,垂体和血浆内OT、AVP和β-EP等神经肽的含量有明显影响。除OT含量增多对游泳不利以外,AVP和β内啡肽含量的变化对游泳应激有何影响,尚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催产素 精氨酸加压素 内啡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阿片肽血清对催产素增强电针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宋朝佑 刘文彦 +1 位作者 顾雪英 林葆城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31-236,共6页
本工作观察了大鼠侧脑室注射抗阿片肽血清对催产素增强电针镇痛作用的影响。脑室注射抗Beta-内啡肽血清(AEPS)使电针镇痛效应明显降低,但在注射催产素前预先注射AEPS对催产素增强电针镇痛作用无明显影响。注射抗强啡肽Al-13血清使电针... 本工作观察了大鼠侧脑室注射抗阿片肽血清对催产素增强电针镇痛作用的影响。脑室注射抗Beta-内啡肽血清(AEPS)使电针镇痛效应明显降低,但在注射催产素前预先注射AEPS对催产素增强电针镇痛作用无明显影响。注射抗强啡肽Al-13血清使电针镇痛明显降低,但却使催产素增强电针镇痛作用明显增强。无论抗甲-脑啡肽血清还是抗亮-脑啡肽血清对电针镇痛都无明显影响,对催产素增强电针镇痛的作用也不产生影响。上述结果说明,催产素增强电针镇痛的作用虽被脑内强啡肽Al-13部分对抗,但不受Beta-内啡肽和脑啡肽的影响,表明催产素增强针刺镇痛的作用不依赖于脑内内源性阿片肽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产素 电针 针刺镇痛 阿片肽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神经降压素在电针镇痛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文彦 白波 +2 位作者 宋朝佑 王曙光 史为清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53-256,共4页
本工作以钾离子透入法引起大鼠甩尾反应的电流强度为痛反应指标,测定动物痛阈,观察到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内注入神经降压素(NT)后,大鼠痛阈和电针镇痛效应明显升高;注入抗神经降压素血清后,痛阈和电针镇痛效应明... 本工作以钾离子透入法引起大鼠甩尾反应的电流强度为痛反应指标,测定动物痛阈,观察到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内注入神经降压素(NT)后,大鼠痛阈和电针镇痛效应明显升高;注入抗神经降压素血清后,痛阈和电针镇痛效应明显降低。注入纳洛酮后,可明显减弱NT镇痛和电针镇痛的效应。提示,PAG内NT参与电针镇痛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镇痛 神经降压素 中脑 导水管周围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尾核内一氧化氮在痛觉调制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玉红 刘文彦 +1 位作者 刘海青 白波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3-166,共4页
目的:研究尾核中一氧化氮(NO)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钾离子透入引起大鼠甩尾的电流强度(mA)作为痛反应指标,尾核内微量注射L精氨酸(L Arg)、NG硝基L精氨酸甲酯(L NAME)、亚甲基蓝(MB)等,观察0~30min内大鼠痛阈的变... 目的:研究尾核中一氧化氮(NO)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钾离子透入引起大鼠甩尾的电流强度(mA)作为痛反应指标,尾核内微量注射L精氨酸(L Arg)、NG硝基L精氨酸甲酯(L NAME)、亚甲基蓝(MB)等,观察0~30min内大鼠痛阈的变化。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液和脑组织中cGMP含量的变化,以免疫组织化学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的方法观察给药后6~72h内nNOS表达的变化。结果:大鼠尾核内微量注射NO前体L Arg引起明显的痛敏效应,血和脑中cGMP的含量明显升高,nNOS阳性神经元L Arg组较正常表达增强;微量注射L NAME和MB后大鼠痛阈显著升高,MB组大鼠血和脑中cGMP含量显著降低,L NAME,MB组nNOS阳性神经元表达较正常减弱。结论:尾核内NO参与痛觉信息的传递,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NO cGMP途径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痛觉调制 尾核 L-精氨酸 一氧化氮合酶 CG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缝大核内催产素在电针镇痛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文彦 白波 +3 位作者 王宏 李健 刘玉红 冀强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65-169,共5页
目的 :探讨中缝大核 (NRM )内催产素 (OT)在电针镇痛中的作用 ,及其和内源性 5 HT在电针镇痛中的关系。方法 :以钾离子透入法引起大鼠甩尾反应的电流强度为痛行为反应指标 ,测定动物痛阈 ,观察NRM内注射催产素和噻庚啶对电针镇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缝大核 (NRM )内催产素 (OT)在电针镇痛中的作用 ,及其和内源性 5 HT在电针镇痛中的关系。方法 :以钾离子透入法引起大鼠甩尾反应的电流强度为痛行为反应指标 ,测定动物痛阈 ,观察NRM内注射催产素和噻庚啶对电针镇痛的影响。结果 :向大鼠NRM内微量注入催产素后 ,能明显增加电针镇痛的效应 ;而向NRM内注入噻庚啶后 ,可阻断催产素增加电针镇痛的效应。结论 :NRM内的催产素在电针镇痛的复杂过程中发挥着一定作用 ,且其效应可能是通过内源性 5 HT系统中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镇痛 催产素 中缝大核 5-HT 大鼠 NRM 内源性 结论 甩尾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阿片肽血清对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催产素镇痛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文彦 白波 +2 位作者 刘玉红 王曙光 宋朝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299-301,共3页
目的 :探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PAG)内催产素 (OT)与内源性脑啡肽、β 内啡肽在痛觉调制中的关系。方法 :以钾离子透入法引起大鼠甩尾反应的电流强度 (mA)为痛行为反应的指标 ,观察向PAG内注入抗甲 脑啡肽血清、抗β 内啡肽血清和OT... 目的 :探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PAG)内催产素 (OT)与内源性脑啡肽、β 内啡肽在痛觉调制中的关系。方法 :以钾离子透入法引起大鼠甩尾反应的电流强度 (mA)为痛行为反应的指标 ,观察向PAG内注入抗甲 脑啡肽血清、抗β 内啡肽血清和OT对动物痛阈的影响。结果 :PAG内注入抗甲 脑啡肽血清、抗 β 内啡肽血清后 ,使大鼠痛阈明显降低 ;但在注射OT前预先注射抗甲 脑啡肽血清或抗 β 内啡肽血清不能完全阻断OT的镇痛效应。结论 :PAG内OT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不完全依赖于PAG内的内源性脑啡肽和 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阿片肽血清 大鼠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催产素 镇痛 内源性脑啡肽 Β-内啡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庚啶、山莨菪碱对内毒素休克TNF_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立赞 朱凡河 +1 位作者 王保生 崔运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902-905,共4页
目的:研究噻庚啶山菪碱对内毒素休克TNFα况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臣鼠脉注射脂多糖(LPS,EcoliO111B45mg/kg)复制内毒素休克模型。Northem印迹杂交分析肝脏TNFαmRNA表达,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TNFαW的含量。结果:LPS攻击后2h,... 目的:研究噻庚啶山菪碱对内毒素休克TNFα况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臣鼠脉注射脂多糖(LPS,EcoliO111B45mg/kg)复制内毒素休克模型。Northem印迹杂交分析肝脏TNFαmRNA表达,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TNFαW的含量。结果:LPS攻击后2h,大鼠肝脏TNFαmRNA表达显著高于盐水对照;(杂交信号经扫描仪半定量分析对.兀19幼。盐水对照11.防止7.m,P<001);血浆TNFα流水平明显升高:(211.52±3.16)μg/LvsLPS攻击前(2.19±0.95)μg/L,P<0.01。静脉注射IPs后立即给予噻庚啶(Cyp,5mg/kg)、山茛菪碱(Ami,10mg/kg),均能显著抑制LPS诱导的大鼠肝脏TNFαmRNA表达,降低血浆TNFα流含量;提高休克大鼠的平均动脉血压(MAB)及休克小鼠的24h的存活率。结论:Cyp和Ani均显著抑制内毒素休克TNFα基因表达,具有较强的抗休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休克 TNF-α 噻庚啶 山莨菪碱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催产素在电针镇痛中的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文彦 白波 +2 位作者 刘玉红 葛凤 宋朝佑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05-206,共2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oxytocin (OT) of periaqueducta l grey (PAG) of the midbrain on acupuncture analgesia and its relation with endo genous opiates.Methods: Potassium iron iontophoresis method was used ...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oxytocin (OT) of periaqueducta l grey (PAG) of the midbrain on acupuncture analgesia and its relation with endo genous opiates.Methods: Potassium iron iontophoresis method was used to induce pain, tail flicking was considered as the pain index and the pai n threshold changes were detected before and after microinjection of oxytocin(OT , 2 ng/0.5 μL for each side), anti oxytocin serum (AOTS, 1 ng/0.5 μL), naloxo ne (Nx,5 ng/0.5 μL ), anti β endorphin serum(AEPS), anti metenkephalin seru m (AMEKS) and anti dynorphin A 1~13 serum(ADYNS) into PAG of rats. Results: After bilateral microinjection of OT , the analgesic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EA)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com parison with that of microinjection of same dose of normal saline and presented a dose effect relation (P<0.01). Following microinjection of AOTS , the analgesic effect of EA decreased considerably in comparison with that of normal rabbit se rum (NRS, P<0.01). After microinjection of Nx, the analgesic effec t of EA also d eclin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that of normal saline group (P <0.01). After microinjection of Nx and then OT, the effect of EA increased obviously compared with that of Nx+EA group(P<0.01). After microinjection of AEPS or and the n OT, the effect of EA also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comparison with that of A EPS+EA and AMEKS+EA group (P<0.01). Following microinjection of AD YNS, the analg esic effect of EA had n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comparison with NRS group. After microinjection of ADYNS and then OT, the effect of EA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 n comparison with that of ADYNS+EA group while had no apparent changes in compar ison with that of OT+EA group (P>0.05).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T in PA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A analgesia, and its effect is independ ent of endogen ous opiate peptides.Conclusion: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m ultiple analge sic systems may exist simultaneously and OT participates in EA induced analgesic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催产素 电针 镇痛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阿片肽对神经降压素镇痛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文彦 白波 +2 位作者 张艳霞 刘玉红 宋朝佑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8期22-24,共3页
目的 :讨论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PAG)内源性阿片肽和神经降压素 (NT)在痛觉调制中的相互关系。方法 :以钾离子透入法引起大鼠甩尾反应的电流强度 (mA)为痛行为反应的指标 ,观察向PAG内注入NT、钠洛酮、抗甲 -脑啡肽血清、抗 β-内... 目的 :讨论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PAG)内源性阿片肽和神经降压素 (NT)在痛觉调制中的相互关系。方法 :以钾离子透入法引起大鼠甩尾反应的电流强度 (mA)为痛行为反应的指标 ,观察向PAG内注入NT、钠洛酮、抗甲 -脑啡肽血清、抗 β-内啡肽血清和抗强啡肽A1~ 13 血清 ,对动物痛阈的影响。结果 :PAG内注入纳洛酮、抗甲 -脑啡肽血清和抗 β -内啡肽血清后 ,可明显减弱NT的镇痛效应 ,注入抗强啡肽血清后 ,对NT的镇痛效应无显著影响。结论 :PAG内NT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至少部分与PAG内的内源性甲 -脑啡肽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实验 中脑 导水管周围灰质 内阿片肽 神经降压素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神经降压素对针刺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文彦 白波 +2 位作者 王宏 宋朝佑 林葆城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3-17,共5页
以钾离子透入法引起大鼠甩尾反应的电流强度(mA)为痛反应指标.测定动物的痛阈,观察到大鼠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神经降压素(NT)2μg后,痛阈和针刺镇痛效应明显加强,注射抗神经降压素血清后.痛阈和针刺镇痛效应明显削弱。提示,脊... 以钾离子透入法引起大鼠甩尾反应的电流强度(mA)为痛反应指标.测定动物的痛阈,观察到大鼠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神经降压素(NT)2μg后,痛阈和针刺镇痛效应明显加强,注射抗神经降压素血清后.痛阈和针刺镇痛效应明显削弱。提示,脊髓内NT参与针刺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降压素 大鼠 痛阈 电针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