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肠转移性上皮样血管肉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袁明明 任晓燕 +3 位作者 赵一诺 李锐 陆珍凤 印洪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02-804,共3页
目的探讨小肠上皮样血管肉瘤(epithelioid angiosarcoma,EA)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鉴别诊断。方法分析1例小肠转移性EA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FISH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右大腿皮肤EA术后1年,小肠... 目的探讨小肠上皮样血管肉瘤(epithelioid angiosarcoma,EA)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鉴别诊断。方法分析1例小肠转移性EA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FISH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右大腿皮肤EA术后1年,小肠镜示肠腔内黏膜呈息肉状突起,组织学检查见肿瘤细胞呈上皮样条索状分布,部分形成血管样裂隙,细胞呈乳头状生长,细胞圆形或多边形,空泡状胞质,内含红细胞,其组织形态呈典型的EA。免疫组化标记CD31、ERG、Fli-1、CK均阳性。FISH检测CAMTA1基因断裂阴性。结论小肠原发性或转移性EA临床罕见,预后差,需与低分化癌或转移癌、胃肠道间质瘤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样血管肉瘤 转移性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No-touch技术分离静脉构建家兔动静脉内瘘对手术后早期近吻合口静脉炎症反应及内膜增生的影响
2
作者 张春华 焦自钊 +5 位作者 安传国 汲宁 丁乐欣 袁雅丽 陈萍萍 李凤楼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3年第9期701-705,共5页
目的 探讨应用No-touch技术(no-touch technique,NTT)分离静脉构建家兔颈总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对手术后早期近吻合口静脉炎症反应及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家兔随机分为常规技术(conventional technique,CT)... 目的 探讨应用No-touch技术(no-touch technique,NTT)分离静脉构建家兔颈总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对手术后早期近吻合口静脉炎症反应及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家兔随机分为常规技术(conventional technique,CT)组和NTT组分别构建家兔颈总AVF,每组12只。手术后第7天每组各随机取6只家兔AVF近吻合口静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其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核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κB p65,NF-κB p6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mRNA表达;手术后第21天每组各取剩余6只家兔AVF近吻合口静脉,苏木精-伊红染色测量其血管内膜厚度、内中膜厚度比值,免疫组化法检测其内膜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结果 CT组AVF近吻合口静脉内膜厚度、内中膜厚度比值较NTT组均明显增加(t=2.726、3.145,P=0.021、0.010);CT组AVF近吻合口静脉内膜细胞PCNA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NTT组(t=4.242,P=0.002),CT组AVF近吻合口静脉TLR4、NF-κB p65、TNF-α、IL-1β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NTT组(t=13.457、12.116、9.693、9.678,均P<0.001)。结论 比较常规技术,应用No-touch技术分离静脉构建家兔颈总AVF能够减轻手术后早期近吻合口静脉炎症反应及内膜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ouch技术 动静脉内瘘 近吻合口静脉 炎症反应 内膜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肿瘤标志物的联合动态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8
3
作者 康从利 徐日 +1 位作者 徐风亮 王刚平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4年第8期531-534,538,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高尔基体膜蛋白73(GP73)、骨桥蛋白(OPN)联合动态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2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肝脏良性病变患者和50名健康体...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高尔基体膜蛋白73(GP73)、骨桥蛋白(OPN)联合动态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2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肝脏良性病变患者和50名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AFP、TSGF、GP73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OPN水平,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AFP、TSGF、GP73和OPN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TSGF、GP73和OPN水平明显高于肝脏良性病变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均P>0.05),与病灶大小、肿瘤数目、临床分期、腹腔积液、肝硬化、门静脉侵犯、转移、复发、治疗后相关(均P<0.05).AFP、TSGF、GP73和OPN单项用于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度分别为57.38%、68.85%、70.49%、69.67%;AFP+TSGF、AFP+TSGF+GP73的敏感度分别为80.33%、85.25%;4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使敏感度提高到98.36%,准确度提高到95.65%,与各单项及部分组合检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清肿瘤标志物AFP、TSGF、GP73和OPN可作为诊断原发性肝癌的辅助手段,4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及准确性明显提高,从而减少误诊、漏诊,有利于肝癌的早期诊断、临床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肿瘤标记 生物学 联合检测 诊断
原文传递
CD105标记微血管密度及HIF-1α在乳腺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刚平 梁云爱 +2 位作者 张作峰 张红 梁粉花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16期30-34,共5页
目的研究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及HIF-1α在乳腺癌和癌前驱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UltraSensitiveTMS-P法检测57例乳腺非典型导管增生(ADH)、89例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和12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非特... 目的研究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及HIF-1α在乳腺癌和癌前驱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UltraSensitiveTMS-P法检测57例乳腺非典型导管增生(ADH)、89例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和12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非特殊类型(IDC-NST)组织中HIF-1α、CD105-MVD的表达,并与其临床病理因素对照,以53例乳腺普通导管增生(UDH)标本作对照。结果 (1)HIF-1α在NST中的阳性表达为68.75%,明显高于DCIS(43.8%)、ADH(31.6%)、UDH(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442,22.272,52.789,P<0.01);DCIS与AD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878,P=0.139)。(2)NST中CD105-MVD(31.691±8.621)与DCIS(27.633±6.879)、ADH(21.436±5.112)和UDH(10.038±3.976)比较,IDC-NST与DCIS(t=3.696)、ADH(t=10.056)与UDH(t=22.105)比较,DCIS与ADH比较(t=4.8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周围区域CD105-MVD明显高于病变中央区域(P<0.01)。(3)在IDC-NST中,HIF-1α、CD105-MVD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而与激素ER(PR)表达、组织学分级、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相关(P<0.05)。(4)在IDC-NST中,HIF-1α阳性组CD105-MVD表达(35.120±5.541)高于阴性组(22.040±2.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IF-1α和CD105-MVD高表达与乳腺癌发生、侵袭转移行为有关,HIF-1α可能发生在癌变早期阶段(UDH和DCIS),HIF-1α和CD105-MVD联合检测有望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指标及分子靶向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癌前状态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基 预后 肿瘤血管生成 CD105 微血管密度
原文传递
分子标记物CEA、TSGF、OPN及CA125在乳腺癌及增生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刚平 梅岚 +2 位作者 徐风亮 郭小艳 王玲 《中国实用医刊》 2014年第8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及血清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骨桥蛋白(OPN)、糖类抗原(CAl25)联合检测诊断乳腺癌及增生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122例乳腺疾病(乳腺癌组21例、乳...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及血清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骨桥蛋白(OPN)、糖类抗原(CAl25)联合检测诊断乳腺癌及增生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122例乳腺疾病(乳腺癌组21例、乳腺癌前病变组101例)乳头溢液和血清CEA、TSGF、OPN及CAl25水平,另选30例哺乳期妇女作为健康对照组,分析乳头溢液及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与乳腺良恶性疾病的关系。结果乳腺癌患者乳头溢液及血清CEA、TSGF、OPN及CA125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且乳腺癌患者乳头溢液四种标志物水平显著高于自身血清水平(JP〈001);乳头溢液及血清四种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敏感性达95.24%。结论乳头溢液中CEA、TSGF、OPN及CA125水平高于血清,肿瘤早期未侵犯基底膜未进入血液前,血液中CEA、TSGF、OPN及CA125水平变化不大,而此时作为肿瘤“浸泡液”的乳头溢液中已溶解有大量的CEA、TSGF、OPN及CA125;乳头溢液与血清联合检测可相互补充、相互印证,提高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减少漏诊,对乳腺癌早期诊断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导管内增生性病变 乳头溢液 血清 肿瘤标记物 联合检测
原文传递
β-tubulin-Ⅲ、E-cadherin和α-catenin在乳腺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诊断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刚平 张红 +3 位作者 梁云爱 张作峰 袁宗怀 郭小艳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13年第1期-,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病变及浸润性癌中β-tubulin-Ⅲ、E-cadherin和α-catenin的表达及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Ultra Sensitive TM S-P法检测20例乳腺非典型导管上皮增生(ADH)、60例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和90例浸润性乳腺癌(IDC)...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病变及浸润性癌中β-tubulin-Ⅲ、E-cadherin和α-catenin的表达及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Ultra Sensitive TM S-P法检测20例乳腺非典型导管上皮增生(ADH)、60例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和90例浸润性乳腺癌(IDC)中的β-tubulin-Ⅲ、E-cadherin和α-catenin的表达,以30例正常乳腺组织作对照。结果β-tubulin-Ⅲ微管蛋白的表达:(1)β-tubulin-Ⅲ微管蛋白在正常对照组、ADH、DCIS和IDC组中表达率为22.0%,55.0%,71.7%,84.4%,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298,P<0.05),两两组间比较,导管原位癌组、浸润性导管癌组与非典型导管增生组、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25,22.474,6.551,P<0.05)。2.E-cadherin和α-catenin的表达:在正常对照组、ADH、DCIS和IDC组中,E-cadherin的表达率分别为100%、75.0%、68.3%和41.1%,α-catenin的表达率为100.0%、80.0%、73.3%和56.7%,在四组中E-cadherin和α-catenin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5,10.97,P<0.05)。结论乳腺癌前病变中β-tubulin-Ⅲ过表达,可能是乳腺癌形成的早期事件;E-cadherin和α-catenin在乳腺细胞过度增殖、恶性转化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组织病变程度及侵袭能力强弱的因素,β-tubulin-Ⅲ微管蛋白及E-cadherin、α-catenin有可能成为诊断和评估乳腺癌变和治疗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癌前病变 微管蛋白 钙黏素 连环蛋白
原文传递
环氧化酶-2和生存素在乳腺癌、癌前病变及普通导管增生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赵一诺 王刚平 +3 位作者 赵云 田胜花 王玲 许京中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14年第3期214-219,共6页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生存素(survivin)在乳腺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74例乳腺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为观察组,包括12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患者,89例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患者和57例乳腺非典型导管增生(ADH)患者...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生存素(survivin)在乳腺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74例乳腺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为观察组,包括12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患者,89例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患者和57例乳腺非典型导管增生(ADH)患者的病变组织;以60例乳腺普通导管增生(UDH)患者作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OX-2和survivin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研究:(1)不同组织中阳性表达模式;(2)阳性表达差异;(3)COX-2和survivin在IDC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包括肿瘤大小、分级、分期及ER、PR、HER-2和Ki-67表达的关系;(4)COX-2和survivin在乳腺癌中表达的相关性。COX-2和survivin在不同组织中表达率的比较用χ2检验,相关性检验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1)表达模式:COX-2在不同组织中主要表达在细胞质中;survivin在UDH中主要表达在细胞质,而在IDC、DCIS和ADH组织中则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有表达,在IDC中survivin在细胞核中表达增多;(2)COX-2和survivin在ID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5%和67.2%,DCIS为55.1%和59.6%,ADH为42.1%和57.9%,UDH为16.7%和1.7%,与UDH组比较,COX-2和survivin的表达IDC组(χ2=66.745,70.540)、DCIS组(χ2=22.084,51.967)和ADH组(χ2=9.176,42.8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COX-2和survivin的表达IDC(79.5%和67.2%)与DCIS(55.1%和59.6%)(χ2=14.768,P<0.05;χ2=1.330,P>0.05)、IDC与ADH(42.1%和57.9%)(χ2=25.293,P<0.05;χ2=1.484,P>0.05)比较,COX-2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DCIS与ADH比较,COX-2和survivin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31,0.039;P>0.05);(5)患者不同年龄、肿瘤大小COX-2和survivin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组织学分级、有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COX-2和survivin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COX-2和survivin二者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210,χ2=5.626,P<0.05)。结论 survivin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表达的不同定位,对乳腺疾病性质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COX-2和survivin高表达是乳腺癌发生、侵袭转移行为的生物学标志,联合检测有望成为评估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 乳腺 原位 环氧化酶2 生存素
原文传递
耳廓纤维肉瘤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健 郑梅 +2 位作者 王刚平 牟军伟 崔鹏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3-94,共2页
1病例报告患者,男,67岁,因左耳廓肿物2个月,迅速增大10d,于2013年11月5日入院。既往患糖尿病10年,高血压7年,否认有耳廓创伤及头颈部放射照射史。体检:左耳廓舟状窝见一肿物,约2.0cm×2.0cm大小,表面光滑,无破溃,质硬,无压痛,不活... 1病例报告患者,男,67岁,因左耳廓肿物2个月,迅速增大10d,于2013年11月5日入院。既往患糖尿病10年,高血压7年,否认有耳廓创伤及头颈部放射照射史。体检:左耳廓舟状窝见一肿物,约2.0cm×2.0cm大小,表面光滑,无破溃,质硬,无压痛,不活动(图1)。入院诊断:左耳廓肿物。入院后在局部麻醉下行活组织检查,病理报告:梭形细胞肉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廓 纤维肉瘤
原文传递
肿瘤标志物在乳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刚平 梁云爱 +3 位作者 郭小艳 赵一诺 徐风亮 王洪远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4年第1期-,共3页
目的 探讨乳头溢液及血清肿瘤标志物动态联合检测在乳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日照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乳头溢液患者179例,其中,乳腺癌43例,良性病变136例,对所有患者的乳头溢液和血清CA153、TSGF、CA12... 目的 探讨乳头溢液及血清肿瘤标志物动态联合检测在乳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日照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乳头溢液患者179例,其中,乳腺癌43例,良性病变136例,对所有患者的乳头溢液和血清CA153、TSGF、CA125及CEA水平进行检测,另选30例妊娠妇女乳头溢液作为健康对照组,分析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组溢液及血清CA153、TSGF、CA125及CEA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组和健康组(均P<0.01);肿瘤标志物水平高与血性溢液、单孔溢液及ER/PR阴性、Ki-67增殖指数≥15%、组织学高分级(Ⅲ)、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复发等因素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溢液和血清联合检测可使敏感性提高到97.67%,阴性预测值达99.03%,较单项及其他组合明显提高(P<0.05).结论 溢液和血清CA153、TSGF、CA125及CEA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阳性率和阴性预测值,可用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监控转移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头溢液 肿瘤标志物 诊断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血清肿瘤标志物动态检测在乳腺癌早期诊断和复发转移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风亮 张荣华 +1 位作者 吴鹏 王刚平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0年第5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动态检测在乳腺癌早期诊断和监控复发转移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87例乳腺癌组患者血清CA15-3、CA125和CEA的水平,并与20例良性病变组患者对照,分析与乳腺癌临床分期和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乳腺癌患...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动态检测在乳腺癌早期诊断和监控复发转移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87例乳腺癌组患者血清CA15-3、CA125和CEA的水平,并与20例良性病变组患者对照,分析与乳腺癌临床分期和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乳腺癌患者CA15-3、CA125和CEA水平Ⅲ、Ⅳ期明显高于良性对照组和Ⅰ、Ⅱ期组(P〈0.01);淋巴结转移组、复发组与无转移组、无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15-3、CA125和CEA与复发转移相关,血清学动态检测是乳腺癌早期诊断和监控复发转移的较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血液 肿瘤标志物 早期诊断
原文传递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糖类抗原153、癌胚抗原及糖类抗原125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
11
作者 王刚平 张玲 杨淑光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2期812-815,共4页
目的 探讨乳头溢液糖类抗原153(CA153)、癌胚抗原(CEA)及糖类抗原125(CA125)联合检测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检测154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患者(恶性组58例,良性组96例)乳头溢液中CA153、CEA及CA125的水平,... 目的 探讨乳头溢液糖类抗原153(CA153)、癌胚抗原(CEA)及糖类抗原125(CA125)联合检测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检测154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病变患者(恶性组58例,良性组96例)乳头溢液中CA153、CEA及CA125的水平,分析其诊断价值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另选30例妊娠健康妇女乳头溢液作对照.结果 恶性组乳头溢液中CA153、CEA及CA125水平[(130.11±29.62)U/ml、(89.23±28.94) ng/ml、(41.29±16,61)U/ml]显著高于良性组和健康组(P<0.01);与良性组和健康组比较,恶性组溢液中CA153、CEA、CA125单项检测阳性率(62.07%、46.55%、55.17%)及联合检测阳性率(82.76%)均明显增高(P<0.05);恶性组乳头溢液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单项检查(P<0.01).乳头溢液及血清三项联合检测可提高敏感性(96.55%)和阴性预测值(97.30%).溢液CA153、CEA、CA125水平在患者年龄、部位、肿瘤大小、溢液性状不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溢液CA153、CEA水平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 α)及淋巴结转移不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25在HIF-1 α、Ki-67不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A125在ER& PR、Her-2不同组间,CA153水平在Ki-67不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头溢液及血清CA153、CEA及CA125联合检测有互补性,能弥补单项检测临床应用的不足,对提高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诊断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 乳腺 乳头状 标记 生物学 乳头溢液
原文传递
CHFR、pAKT、Ki-67及 MVD在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12
作者 秦朝阳 许京中 +1 位作者 田胜花 王刚平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4年第4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有丝分裂前期检查点(CHFR)、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细胞核增殖指数(Ki-67)及微血管密度(MVD)在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日照市人民医院2000年1月至2013年6月间90例有完整临床病理资... 目的:探讨有丝分裂前期检查点(CHFR)、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细胞核增殖指数(Ki-67)及微血管密度(MVD)在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日照市人民医院2000年1月至2013年6月间90例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经手术病理学证实的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癌作为观察组,并以40例癌旁组织作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Ultra SensitiveTM S-P 法检测 CHFR、pAKT、Ki-67的表达,用 CD105标记 MVD,比较 CHFR、pAKT、Ki-67的表达及 MVD 在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CHFR 在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癌组织中的表达为18.89%,明显低于癌旁组织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599, P<0.01);pAKT 和 Ki-67在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78.78%、71.22%,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32.50%、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691,18.346,P<0.01);CD105标记微血管与癌旁及黏膜组织比较,在癌组织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39,P<0.05)。结论CHFR、pAKT、Ki-67及 MVD 异常表达与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在癌组织中表达上调,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促进了肿瘤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癌 CHFR PAKT KI-67 细胞核增殖指数 微血管密度
原文传递
EGFR、Her-2、HIF-1α在食管鳞癌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石祥东 孟令新 +3 位作者 丁兆军 孙树艳 梁粉花 王刚平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8期18-21,共4页
目的研究EGFR、Her-2和HIF-1α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探讨三者的表达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80例食管鳞癌的切除标本和40例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EGFR、Her-2和HIF-1α... 目的研究EGFR、Her-2和HIF-1α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探讨三者的表达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80例食管鳞癌的切除标本和40例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EGFR、Her-2和HIF-1α的表达。结果 HIF-1α、EGFR、Her-2在食管鳞癌及癌旁正常鳞状上皮组织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2.5%vs.0.0%(P=0.000)、67.5%vs.12.5%(P=0.000)和7.5%vs.0.0%(P=0.183)。HIF-1α、Her-2、EGFR表达均与肿瘤细胞分化、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与性别、年龄无关。食管鳞癌中HIF-1α的表达与EGFR、Her-2的表达正相关(r=0.565,P=0.000;r=0.221,P=0.039);食管鳞癌中Her-2与EGFR表达无相关性(r=0.198,P=0.079)。结论 HIF-1α、EGFR在食管鳞癌高表达,可能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监测肿瘤发生、预测转移和预后的有用指标,有可能成为靶向治疗的新靶点。而Her-2因在食管鳞癌表达阳性率低不适合成为靶向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erbB-2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基 食管肿瘤 肿瘤 鳞状细胞 Receptor erbB-2
原文传递
免疫组化表达在乳腺癌前驱病变与微浸润性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晓燕 胡玉莲 +4 位作者 王刚平 王洪远 王玲 梅岚 林慧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4年第3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分子标记物免疫表型在正常乳腺组织及癌前病变、浸润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检测30例正常乳腺组织、20例非典型导管增生(ADH)、60例导管原位癌(DCIS)、20例小叶原位癌(LCIS)、90例浸润性癌(IDC)中 CK5/6、CK3... 目的:探讨分子标记物免疫表型在正常乳腺组织及癌前病变、浸润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检测30例正常乳腺组织、20例非典型导管增生(ADH)、60例导管原位癌(DCIS)、20例小叶原位癌(LCIS)、90例浸润性癌(IDC)中 CK5/6、CK34βE12、P63、HHF-35、CK19、E-cadherin、P120-catenin 的表达,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结果(1)30例正常乳腺组织定向干细胞 CK5/6阳性,CK19、HHF-35阴性;腺中间细胞表达 CK5/6和 CK19,腺终端细胞仅表达 CK19;肌中间细胞表达 CK5/6和 HHF-35,终端细胞仅表达 P63、HHF-35。(2)普通型导管增生(UDH)与 ADH 及低级别 DCIS 鉴别诊断:26例 UDH 导管周肌上皮 P63、HHF-35阳性,管内细胞 CK5/6、CK19、ER 阳性呈明显异质性,CK5/6、CK34βE12、P63、HHF-35呈马赛克样表达模式;ADH 不表达 CK34βE12和 CK5/6。(3)ADH 和低级别 DCIS 鉴别:17例 ADH、49例 DCIS 导管周肌上皮 CK5/6、CK34βE12、P63、HHF-35连续阳性,3例 ADH、11例部分导管肌上皮间断或连续阳性;管内细胞 CK5/6阴性,增生区内细胞 CK19弥漫阳性。(4)CK5/6、P63、HHF-35鉴别高级别 DCIS 及 IDC:高级别 DCIS 管周肌上皮 CK5/6、CK34βE12、P63、HHF-35阳性, IDC 则阴性。(5)导管原位癌小叶化与小叶原位癌:CK5/6、CK34BE12、E-caderin 及 P120组合可鉴别。结论免疫组化 CK5/6、34βE12、P63、HHF-35、CK19、E-cadherin 、P120-catenin 组合对乳腺癌前病变与早期微浸润癌具有辅助鉴别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癌前病变 分子标记物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青藤碱对家兔动静脉内瘘术后早期近吻合口静脉炎性反应及内膜增生的影响
15
作者 安传国 焦自钊 +5 位作者 张春华 付海霞 盛练芬 陈萍萍 毛丽 李凤楼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第3期200-204,共5页
目的探讨青藤碱(SIN)对家兔动静脉内瘘(AVF)术后早期近吻合口静脉炎性反应及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取20只雄性成年家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SIN组,每组10只。所有家兔左侧颈总动脉、颈总静脉端端吻合建立AVF,SIN组家兔AVF... 目的探讨青藤碱(SIN)对家兔动静脉内瘘(AVF)术后早期近吻合口静脉炎性反应及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取20只雄性成年家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SIN组,每组10只。所有家兔左侧颈总动脉、颈总静脉端端吻合建立AVF,SIN组家兔AVF术后每天经臀部肌内注射SIN(45 mg/kg),对照组家兔AVF术后每天经臀部肌内注射等体积PBS液。术后第21天取AVF近吻合口静脉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并测量其内膜厚度,计算内中膜厚度比值,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其内膜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其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的表达。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对照组AVF近吻合口静脉内膜厚度、内中膜厚度比值[(24.0±3.9)μm、(38.1±6.5)%]较SIN组[(19.5±3.2)μm、(29.4±6.6)%]均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52,P<0.05;t=2.957,P<0.01);对照组AVF近吻合口静脉内膜细胞PCNA的阳性表达率高于SI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9.7±3.3)%比(14.5±2.9)%,t=4.016,P<0.01],对照组AVF近吻合口静脉TLR4、NF-κB p65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S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530±0.085比0.273±0.051,t=8.196,P<0.01;0.804±0.143比0.435±0.096,t=6.751,P<0.01)。结论SIN能够减轻家兔颈总AVF术后早期近吻合口静脉炎性反应及内膜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藤碱 动静脉内瘘 近吻合口静脉 炎性反应 内膜增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