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麻醉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苏双 刘敏 刘丹丹 《系统医学》 2024年第20期9-12,共4页
目的探究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兖州区人民医院诊治的88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法分为常规组(44例,丙泊酚+瑞芬太... 目的探究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兖州区人民医院诊治的88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法分为常规组(44例,丙泊酚+瑞芬太尼)与研究组(44例,七氟烷+瑞芬太尼),比较两组患者心血管应激反应情况、认知功能评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建立气腹0.5 h及术毕时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 d,研究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2%(3/44),低于常规组的15.91%(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2,P<0.05)。结论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施行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能显著降低患者术中出现的心血管应激反应,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瑞芬太尼 复合全麻 腹腔镜 子宫肌瘤剔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
作者 艾凤庭 刘艳春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7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应用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3月—2024年1月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38例,头孢噻肟钠治疗)和观察组(38例... 目的探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应用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3月—2024年1月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38例,头孢噻肟钠治疗)和观察组(38例,头孢噻肟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功能及呼吸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87.73±11.17)ng/L、C反应蛋白(2.27±0.68)mg/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的(106.89±15.74)ng/L、(3.88±0.8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75、12.564,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而其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呼吸功能各项数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将β-内酰胺类抗生素应用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治疗中可明显改善其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功能及呼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儿童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炎症因子 呼吸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用于经尿道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任常坦 苏双 刘敏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4期41-44,共4页
目的对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用于经尿道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目的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在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行经尿道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8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40例参照组(麻... 目的对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用于经尿道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目的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在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行经尿道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8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40例参照组(麻醉方式:芬太尼+丙泊酚)与40例干预组(麻醉方式:瑞芬太尼+丙泊酚)。对比两组拔管期心血管系统反应情况、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干预组心血管系统反应情况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1/40),低于参照组的15.00%(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4,P<0.05);两组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经尿道输尿导管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患者实施瑞芬太尼+丙泊酚联合麻醉可获得理想效果,能够优化患者拔管期心血管系统反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 麻醉 瑞芬太尼 丙泊酚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 扫描在结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
4
作者 郑孝田 范柯 耿立杰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1期109-111,115,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在结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0月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予多层螺旋CT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依据,评估CT对结肠癌术前TNM分期的诊断准确率及与病理...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在结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0月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予多层螺旋CT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依据,评估CT对结肠癌术前TNM分期的诊断准确率及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在结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多层螺旋CT对T1、T2、T3、T4期诊断符合率80.00%、91.67%、100.00%、93.33%,T分期准确率93.75%;对N0、N1、N2期诊断符合率88.00%、85.29%、95.24%,N分期准确率88.75%;对M分期诊断准确率91.25%;对TNM分期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91、0.83、0.81)。结论结肠癌患者术前予多层螺旋CT检查TNM分期诊断准确率高,且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结肠癌 术前分期 TNM分期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有效性评价
5
作者 宋立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5期48-51,共4页
目的 探讨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用于甲状腺良性结节疾病治疗的总有效率。方法 非随机选取2022年1—12月山东省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90例。参照组应用常规切口手术方案... 目的 探讨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用于甲状腺良性结节疾病治疗的总有效率。方法 非随机选取2022年1—12月山东省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90例。参照组应用常规切口手术方案,研究组应用低位小切口手术方案。对比两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手术指标、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手术相关指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90),高于参照组的15.56%(14/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60,P<0.05)。结论 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可以提高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治疗效果,能够提高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良性结节 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 疼痛程度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微创旋切手术与常规手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物的效果分析
6
作者 宋立 《中外医疗》 2024年第7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旋切手术、常规手术方案对于良性乳腺肿物患者治疗的不同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22年1-12月山东省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良性乳腺肿物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75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 目的探讨微创旋切手术、常规手术方案对于良性乳腺肿物患者治疗的不同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22年1-12月山东省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良性乳腺肿物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75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微创旋切手术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乳房外观美容评分、血清疼痛因子水平、手术操作结果。结果研究组术后1、3个月的切口瘢痕形成评分、术后3个月的色素沉着、乳头乳晕感觉指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术后3 d的血清疼痛因子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的手术操作结果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良性乳腺肿物手术治疗中,选择微创旋切手术的优势比常规手术高,如减轻切口瘢痕程度,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缩短其切口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乳腺肿物 微创旋切手术 常规手术 切口美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围术期护理联合主动膀胱功能训练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康复进程、排尿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路军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0期179-182,共4页
目的探讨强化围术期护理联合主动膀胱功能训练干预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0月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 目的探讨强化围术期护理联合主动膀胱功能训练干预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0月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强化围术期护理联合主动膀胱功能训练干预,两组均持续护理3 d。对比两组的术后康复进程、排尿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自主排尿、肛门排气、肛门排便、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28±0.46)h、(25.11±4.11)h、(36.92±5.41)h、(38.42±5.37)h、(3.56±0.82)d,均短于对照组的(3.85±0.52)h、(31.39±5.60)h、(40.46±5.69)h、(42.46±6.35)h、(4.80±0.96)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尿通畅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6.67%,排尿困难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3.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围术期护理联合主动膀胱功能训练干预在剖宫产产妇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利于加快其康复进程,改善排尿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强化围术期护理 主动膀胱功能训练 康复进程 排尿功能 并发症
原文传递
维生素AD滴剂联合普米克令舒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症状改善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8
作者 艾凤庭 刘艳春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9期80-82,86,共4页
目的探究维生素AD滴剂联合普米克令舒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症状改善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6月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 目的探究维生素AD滴剂联合普米克令舒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症状改善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6月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普米克令舒治疗,观察组给予维生素AD滴剂联合普米克令舒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血清学指标、症状改善时间、肺功能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肺部哮鸣音、喘息、气促、咳嗽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半胱氨酸白三烯、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γ-干扰素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呼气峰值流速水平均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AD滴剂联合普米克令舒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有助于加快其临床症状消退,改善患儿血清学指标,提高肺功能,且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患儿 维生素AD滴剂 普米克令舒 症状改善 血清学指标
原文传递
需求导向下系统护理联合正念减压干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9
作者 葛楠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21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讨需求导向下系统护理联合正念减压干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4年1月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行L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需求导向下系统护理联合正念减压干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4年1月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行L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需求导向下系统护理联合正念减压干预,两组均持续护理8周。对比两组术后康复进程、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和情绪状态。结果:观察组术后胃肠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需求导向下系统护理联合正念减压干预在LM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加快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增强自我效能,改善情绪状态,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需求导向下系统护理 正念减压干预 康复进程 自我效能 情绪状态
原文传递
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伴肺部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10
作者 韩林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9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究应用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伴肺部感染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100例支气管哮喘伴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 目的探究应用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伴肺部感染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100例支气管哮喘伴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沙丁胺醇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7 d。对比两组的肺功能、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困难、咳嗽、肺部啰音、喘息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水平均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伴肺部感染患者应用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能够促进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肺部感染 雾化吸入 布地奈德 沙丁胺醇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振动排痰联合高强度吸气肌抗阻训练对支气管扩张患者排痰情况及肺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谌露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4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联合高强度吸气肌抗阻训练对支气管扩张患者排痰情况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2022年4月—2023年5月收治的92例支气管扩张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联合高强度吸气肌抗阻训练对支气管扩张患者排痰情况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2022年4月—2023年5月收治的92例支气管扩张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采用振动排痰联合高强度呼吸肌抗阻训练,两组均干预1周。比较两组的排痰情况、肺功能、呼吸肌力量及耐力。结果干预前,两组排痰情况、肺功能、呼吸肌力量及耐力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24 h排痰量多于对照组,痰液黏稠度低于对照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均大于对照组,呼气峰流速快于对照组,最大吸气压、最大呼气压均高于对照组,持续吸气压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振动排痰联合高强度呼吸肌抗阻训练能够改善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排痰情况及肺功能,增强呼吸肌力量及耐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 振动排痰 高强度吸气肌抗阻训练 排痰情况 肺功能 呼吸肌力量及耐力
原文传递
二甲双胍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12
作者 代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2期150-152,160,共4页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地特胰岛素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地特胰岛素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的血糖达标时间、血糖水平、胰岛功能、不良妊娠结局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达标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高于对照组,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能加快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下降,改善其胰岛功能及不良妊娠结局,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二甲双胍 地特胰岛素 血糖水平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心衰的疗效分析
13
作者 李虎 赵健 《系统医学》 2024年第24期24-27,共4页
目的 对重症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 AHF)患者实施重组人脑利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rhBNP)与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联治,观察治疗效果。方法 非随机选取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兖州区人民医院)于2022... 目的 对重症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 AHF)患者实施重组人脑利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rhBNP)与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联治,观察治疗效果。方法 非随机选取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兖州区人民医院)于2022年6月—2023年10月接收并确诊的80例重症AH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联合组给予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联合rhBNP治疗。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心肌损伤指标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水平分别为(101.33±9.46)mL/m^(2)、(52.36±3.10)%、(44.23±4.38)mL/m^(2),优于对照组的(114.06±9.85)mL/m^(2)、(45.87±3.06)%、(53.67±4.42)mL/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95、9.423、9.595,P均<0.05)。联合组心肌损伤指标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rhBNP联合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重症AHF患者的效果显著,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心力衰竭 重组人脑利钠肽 通气治疗 心功能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抗感染治疗对重症肺炎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14
作者 谌露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21期95-97,109,共4页
目的探讨予以重症肺炎患者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抗感染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4年1月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兖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予以重症肺炎患者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抗感染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4年1月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兖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抗感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指标、炎症因子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氧饱和度、氧分压及氧合指数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困难减轻、肺啰音消失及发热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重症肺炎患者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抗感染治疗,疗效显著,可改善其血气分析指标,减轻炎症反应,促进临床症状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 抗感染治疗 血气分析指标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
15
作者 黄艳华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6期96-98,共3页
目的研究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6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试验组采用氨... 目的研究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6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试验组采用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胸部影像学好转率、炎症因子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胸部影像学好转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计数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效果显著,患儿胸部影像学检查结果得以改善,炎性反应有所减轻,治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肺炎 氨溴索 布地奈德 胸部影像学
原文传递
西帕依固龈液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影响
16
作者 袁景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3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讨西帕依固龈液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慢性牙周炎(CP)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兖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C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盐... 目的探讨西帕依固龈液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慢性牙周炎(CP)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兖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C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氧化应激指标、牙周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菌斑指数、探诊深度、附着水平、出血指数均低于对照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帕依固龈液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CP患者可有效改善牙周指标,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降低复发率,且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西帕依固龈液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基于姿势控制的PNF训练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干预应用于脑出血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17
作者 张程程 王进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20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姿势控制的本体感觉肌肉促进技术(PNF)训练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干预应用于脑出血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2021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80例脑出血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 目的探讨基于姿势控制的本体感觉肌肉促进技术(PNF)训练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干预应用于脑出血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2021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80例脑出血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肌电生物反馈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基于姿势控制的PNF训练干预,两组均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摄食能力、吞咽障碍及吞咽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1个月内误吸、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7.50%、2.50%,均低于对照组的30.00%、27.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经口摄食功能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吞咽造影检查评分低于对照组,上扩约肌开放时间、咽收缩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上扩约肌开放程度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姿势控制的PNF训练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出血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减轻其吞咽障碍程度,降低患者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吞咽障碍 姿势控制 肌电生物反馈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2次的危险因素分析
18
作者 山长红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22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2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2023年9月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急性加重次数,并进行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明...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2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2023年9月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急性加重次数,并进行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明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的危险因素。结果8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1年内28例急性加重次数≥2次,发生率为31.82%;两组患者性别、体质指数、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是否有饮酒史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加重次数≥2次组患者年龄高于急性加重次数<2次组,病程长于急性加重次数<2次组,用力肺活量小于急性加重次数<2次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均高于急性加重次数<2次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加重次数≥2次组与急性加重次数<2次组有吸烟史的患者占比均高于没有吸烟史的患者,急性加重次数≥2次组城镇患者占比高于农村患者,急性加重次数<2次组患者城镇患者占比低于农村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大、病程长、有吸烟史、居住地为城镇、用力肺活量低、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高是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年急性加重次数≥2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年急性加重次数≥2次与年龄大、病程长、有吸烟史、居住地为城镇、用力肺活量低、C反应蛋白高、降钙素原高等相关,临床需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 危险因素 用力肺活量
原文传递
针灸联合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对脑出血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及步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辉 颜武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6期45-47,63,共4页
目的探究脑出血恢复期患者采用针灸联合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对其神经功能、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1月—2022年9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 目的探究脑出血恢复期患者采用针灸联合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对其神经功能、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1月—2022年9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灸干预,均持续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步行功能及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为(12.15±1.14)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中的上、下肢功能评分分别为(43.16±2.97)分、(25.34±2.21)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功能性步行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分别为(3.96±0.62)分、(70.16±3.85)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恢复期患者采用针灸联合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促进肢体、步行功能恢复,提升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恢复期 针灸 肢体功能康复训练 神经功能 肢体功能 步行功能 生活能力
原文传递
氨溴索静脉滴注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新生儿肺炎患儿炎症反应、血气分析指标及症状消退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沙沙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第21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氨溴索静脉滴注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在新生儿肺炎(NP)患儿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NP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 目的探讨氨溴索静脉滴注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在新生儿肺炎(NP)患儿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NP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持续治疗1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反应、症状消退时间、血气分析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血气分析指标水平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水平(88.65±6.99)ng/L、降钙素原水平(33.13±4.32)mg/L、C反应蛋白水平(4.19±0.81)mg/L、二氧化碳分压水平(36.54±4.11)mmHg均低于对照组的(97.14±8.23)ng/L、(39.61±4.50)mg/L、(5.24±1.10)mg/L、(43.37±4.28)mmHg,动脉氧分压(94.52±5.75)mmHg高于对照组的(88.38±6.40)mmHg,咳嗽消退时间(4.37±0.66)d、咳痰消退时间(4.80±0.88)d、气促消退时间(3.90±0.84)d、肺部啰音消退时间(4.10±0.84)d、发热消退时间(4.73±0.95)d均短于对照组的(5.10±0.42)d、(6.01±1.13)d、(4.87±0.73)d、(5.16±0.77)d、(6.12±0.69)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静脉滴注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能增强NP治疗效果,改善血气分析指标与炎症反应水平,促进症状消退,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肺炎 氨溴索 布地奈德 雾化吸入 临床疗效 炎症反应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