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65例自然流产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叶平 王欢欢 +2 位作者 叶骞 张丽 包文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10期2215-2217,共3页
目的:遵循"治未病"思想,在中医体质理论指导下,对465例自然流产患者孕前进行体质辨识,对其体质类型分布特点进行分析,以期为寻找新的干预性防治自然流产的方法提供了临床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浙江省中医院生殖免... 目的:遵循"治未病"思想,在中医体质理论指导下,对465例自然流产患者孕前进行体质辨识,对其体质类型分布特点进行分析,以期为寻找新的干预性防治自然流产的方法提供了临床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浙江省中医院生殖免疫专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465例自然流产患者的体质进行分析。结果:平和质60例(12.90%),单纯偏颇体质271例(58.28%),兼夹偏颇体质134例(28.82%)。气虚质74(11.86%),阳虚质198(31.73%),气郁质101(16.19%),阴虚质66(10.58%),湿热质50(8.01%),平和质60(9.62%),血瘀质33(5.29%),特禀质15(2.40%),痰湿质27(4.33%)。结论:自然流产患者最常见的体质为阳虚质,其次为气郁质,与前期的临床研究的结果一致,为利用中医体质分型干预性防治自然流产提供了有效的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流产 治未病 中医体质 分布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学治未病思想在自然流产防治中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王欢欢 叶平 +2 位作者 柯雪爱 鲁颖晔 陈倩倩 《江西中医药》 2012年第5期76-78,共3页
本文对中医治未病思想在自然流产防治中的具体运用进行综述,根据治未病的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大原则,分为孕前和孕后两个阶段进行分述,其中孕前阶段包括孕前调护、孕前检查及孕前调治三方面,孕后阶段则重在运用养胎保胎。
关键词 治未病 自然流产 防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急性脑血管病脑电监测与中医证候要素时间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伟骏 裘涛 徐良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6期1361-1363,共3页
目的:通过连续和动态监护重症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EEG变化,观察相应脑电图改变与重症急性脑血管病中医证候要素时间相关性的联系,探讨脑电监测技术对重症急性脑血管病的病情评价及结合中医证候要素对疾病的预后判断作用。方法:对31例重... 目的:通过连续和动态监护重症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EEG变化,观察相应脑电图改变与重症急性脑血管病中医证候要素时间相关性的联系,探讨脑电监测技术对重症急性脑血管病的病情评价及结合中医证候要素对疾病的预后判断作用。方法:对31例重症急性脑血管病患者EEG进行动态检测;EEG监测结果分级参考按EEG Synek分级标准分级;采用《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对重症急性脑血管病进行量化评分。结果:31例患者EEG监测全部异常,阳性率达100%。7 d、14 d、28 dEEGSynek分级与内风主体间效应的P<0.05;14及28天EEGSynek分级与内火主体间效应的P<0.05;7天EEGSynek分级与痰主体间效应的P<0.05;7 d、14 d、28dEEGSynek分级与内瘀主体间效应的P<0.05;7 d、14 d、28 dEEGSynek分级与气虚主体间效应的P<0.05;14 d、28 dEEGSynek分级与阴虚主体间效应的P<0.05。结论:重症急性脑血管病脑电监测与中医证候要素时间有一定的相关性,有助于对患者早期病情演变及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脑电监测 中医证候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化湿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胃黏膜病理程度及胃功能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可昕 裘生梁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0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健脾化湿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胃黏膜病理程度及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5月浙江省中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西医... 目的:探讨健脾化湿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胃黏膜病理程度及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5月浙江省中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予以健脾化湿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胃黏膜病理程度及胃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脘疼痛、胃脘胀满、纳差少食、胃脘灼热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固有腺体、肠化区、异型增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胃蛋白酶Ⅰ(PGⅠ)、胃泌素-17(G-17)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湿汤应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中可进一步提高临床效果,促进其临床症状有效缓解,并改善胃黏膜病理程度及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化湿汤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临床症状 胃黏膜病理 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6例IgA肾病CKD 3~4期患者临床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夏燕峰 何灵芝 颜思诗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1年第3期262-264,共3页
IgA肾病(IgAN)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之一[1]。目前其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病因之一[2]。为了探讨慢性肾脏病(CKD)3~4期的IgAN患者临床表现与其病理变化的关系,可为临床医生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判断肾脏病变程度,... IgA肾病(IgAN)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之一[1]。目前其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病因之一[2]。为了探讨慢性肾脏病(CKD)3~4期的IgAN患者临床表现与其病理变化的关系,可为临床医生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判断肾脏病变程度,从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临床表现 病理分析 患者 CKD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脏病 终末期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丹栀逍遥散联合疏肝调神针法对偏头痛伴抑郁焦虑障碍认知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榕 宋汉琳 徐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3-186,共4页
目的 探讨加味丹栀逍遥散联合疏肝调神针法对偏头痛伴抑郁焦虑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20例偏头痛伴抑郁焦虑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通过简单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 目的 探讨加味丹栀逍遥散联合疏肝调神针法对偏头痛伴抑郁焦虑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20例偏头痛伴抑郁焦虑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通过简单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疏肝调神针灸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加味丹栀逍遥散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头痛症状评分,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评价两组治疗前后抑郁焦虑情况,参考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定,在治疗前、后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TCD)检测双侧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ACA)、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PCA)、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 MCA)、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 VA)、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 BA)的平均血流速度。结果 治疗后两组头痛严重程度、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伴随症状评分以及总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其中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AMA、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其中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持续应答、持续错误、总错误患者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CA、ACA、PCA血流平均速度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加味丹栀逍遥散联合“疏肝调神”针灸治疗偏头痛伴抑郁焦虑障碍具有显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抑郁焦虑、认知功能,并有效降低了脑动脉血流平均速度,且安全性较高,适合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丹栀逍遥散 疏肝调神针法 偏头痛 抑郁焦虑障碍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与胸痹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沈培红 毛威 +3 位作者 叶武 刘艳 许茂盛 陈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6期1224-1226,共3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与胸痹证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疑诊冠心病患者470例,按64层螺旋CT(64MSCT)冠脉成像结果根据冠脉有无病变、病变范围、钙化积分、冠脉狭窄程度、斑块性质分组,观察胸痹不同证型中冠脉病变程度,并分析相关性...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与胸痹证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疑诊冠心病患者470例,按64层螺旋CT(64MSCT)冠脉成像结果根据冠脉有无病变、病变范围、钙化积分、冠脉狭窄程度、斑块性质分组,观察胸痹不同证型中冠脉病变程度,并分析相关性。结果:病变冠脉以心血瘀阻证和痰浊痹阻证多见,冠脉病变范围、狭窄程度两组均显著高于其他证型组;粥样斑块以心血瘀阻证和痰浊痹阻证多见,两组中软斑块比例高,均显著高于其他证型组。结论:冠状动脉病变与胸痹中医证型存在一定相关性。心血瘀阻证、痰浊痹阻证冠脉病变范围广,狭窄程度严重,软斑块比例高,是胸痹的危险证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层螺旋CT 胸痹 证候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头痛的多巴胺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8
作者 邓玉 陈强 +2 位作者 孔敏露 侯群 章正祥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3期210-213,共4页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基因、药理、大量临床证据及动物实验表明多巴胺能系统异常在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中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本文将从多巴胺受体,多巴胺羟化酶,多巴胺转运体及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等方面阐述多巴胺与...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基因、药理、大量临床证据及动物实验表明多巴胺能系统异常在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中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本文将从多巴胺受体,多巴胺羟化酶,多巴胺转运体及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等方面阐述多巴胺与偏头痛的相关性。多巴胺受体高敏感性可能是机体在偏头痛发作时产生的一种保护因素。多巴胺能神经元可能是偏头痛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多巴胺D2受体 多巴胺Β羟化酶 多巴胺转运体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MAPKs信号通路的活化及意义 被引量:8
9
作者 叶蕾 陈芝芸 +2 位作者 严茂祥 赵振中 李剑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12期2748-2750,共3页
目的:观察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MAPKs信号通路的ERK通路、JNK通路、P38MAPK信号通路的变化,探讨其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40%CCl4皮下注射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肝组织MAPKs信号通路的关键信号分子E... 目的:观察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MAPKs信号通路的ERK通路、JNK通路、P38MAPK信号通路的变化,探讨其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40%CCl4皮下注射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肝组织MAPKs信号通路的关键信号分子ERK1、JNK2、P38基因的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大鼠肝组织ERK1/2、JNK2、P38的总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结果:模型大鼠肝组织ERK1、JNK2、P38基因的mRNA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强,磷酸化的ERK1/2、JNK2、P38蛋白水平也较正常组显著增加。结论: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MAPK信号途径中的ERK、JNK及p38MAPK三条信号通路均被激活,参与了肝纤维化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榄香烯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神经功能及ERK,CREB,BDN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伟骏 陈眉 +1 位作者 张丽娟 徐良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第12期2001-2002,2011,共3页
目的观察β-榄香烯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神经功能保护及对模型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ERK mRNA、CREB mRNA、BDNF mRNA表达的的影响。方法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模型,对各组大鼠进行热痛觉过敏行为测试;Realtime PCR检测模型大鼠脊髓... 目的观察β-榄香烯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神经功能保护及对模型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ERK mRNA、CREB mRNA、BDNF mRNA表达的的影响。方法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模型,对各组大鼠进行热痛觉过敏行为测试;Realtime PCR检测模型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ERK mRNA、CREB mRNA,以及BDNF mRNA表达。结果假手术组无明显神经功能障碍;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β-榄香烯)能明显上调模型大鼠热板及机械刺激后的痛阈(P<0.05或0.01),且ERK mRNA、CREB mRNA以及BDNF mRNA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上调(P<0.05或0.01)。结论β-榄香烯可改善模型大鼠热痛觉,上调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ERK mRNA、CREB mRNA、BDNF mRNA表达从而促进神经元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榄香烯神经病理性疼痛ERK CREB BDNF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对去卵巢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臣 叶平 +2 位作者 王香桂 刘永林 胡蓝雅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2期365-367,共3页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去卵巢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不同剂量葛根素、倍美力溶液灌服去卵巢大鼠30天后,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的表达。结果:给药30天后,模型组与正常组比...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去卵巢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不同剂量葛根素、倍美力溶液灌服去卵巢大鼠30天后,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的表达。结果:给药30天后,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CD3+、CD4+、CD4+/CD8+表达明显下降(P<0.01),葛根素高剂量组、低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CD3+、CD4+、CD4+/CD8+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各组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CD8+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大鼠去势后外周血CD3+、CD4+、及CD4+/CD8+表达下降,葛根素能上调去卵巢大鼠外周血CD3+、CD4+及CD4+/CD8+表达,具有调节去卵巢大鼠免疫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异黄酮类 去势大鼠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痰开窍方对卒中后抑郁症大鼠海马BDNF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伟骏 陈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5期1099-1100,I0010,共3页
目的:建立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大鼠模型,观察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损伤情况,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中药涤痰开窍方对脑卒中后抑郁症大鼠海马区BDNF蛋白表达的影响及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双侧颈... 目的:建立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大鼠模型,观察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损伤情况,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中药涤痰开窍方对脑卒中后抑郁症大鼠海马区BDNF蛋白表达的影响及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致大鼠慢性低灌注PSD模型,研究涤痰开窍方对脑卒中后抑郁症大鼠的治疗作用,采用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BDNF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涤痰开窍方能使海马C3区BDNF蛋白表达增多(P<0.01或<0.05)。结论:中药涤痰开窍方的治疗能上调卒中后抑郁症大鼠海马BDNF蛋白,从而起到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症 涤痰开窍方 海马 BDN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活寄生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9
13
作者 田琨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第6期1246-1248,共3页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8例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与治疗组58例。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独活寄生汤,每日1剂,共治疗12周。采...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8例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与治疗组58例。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独活寄生汤,每日1剂,共治疗12周。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腰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各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以有症状的邻椎病发生为终点,评估其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生存率。结果10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18~27个月,末次随访时治疗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中9例患者出现有症状的邻椎病,其24个月生存率为69.8%,而治疗组出现了4例有症状的邻椎病,其24个月生存率为84%,Log Rank法检验结果表明治疗组患者的生存状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能有效地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恢复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邻椎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活寄生汤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 预后 邻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疗法在治疗不孕症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柯雪爱 叶平 《江西中医药》 2011年第9期43-44,共2页
目的:探求心理疗法在治疗不孕症中的作用。方法:对近20年国内报道的有关心理疗法治疗不孕症的文献进行检索分析。结果:不孕症与心理状态密切相关,两者可相互影响,不孕会带给患者负面的心理状态,而同时负面的心理状态也会反过来影响患者... 目的:探求心理疗法在治疗不孕症中的作用。方法:对近20年国内报道的有关心理疗法治疗不孕症的文献进行检索分析。结果:不孕症与心理状态密切相关,两者可相互影响,不孕会带给患者负面的心理状态,而同时负面的心理状态也会反过来影响患者的生育能力及治疗效果。通过心理治疗,患者减轻了心理障碍,更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从而提高受孕率,改善生活质量。结论:心理疗法可提高临床治愈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心理疗法 心理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合并非糖尿病肾损害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6
15
作者 颜思诗 何灵芝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第1期54-57,共4页
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点的代谢紊乱综合征。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我国DM患者已达9240万人,是世界上DM人口最多的国家。DM可引起重要脏器的严重损害,其中糖尿病。肾病(DN)是DM最主要... 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点的代谢紊乱综合征。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我国DM患者已达9240万人,是世界上DM人口最多的国家。DM可引起重要脏器的严重损害,其中糖尿病。肾病(DN)是DM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我国报道的DM伴有慢性肾脏病变的不同人群患病率约为25%~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非糖尿病肾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4在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陈强 邓玉 +2 位作者 孔敏露 侯群 章正祥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11期154-157,共4页
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是一组能转运水的跨膜蛋白。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有3个亚型:M23(32.2kDa)、M1(34.5kDa)、Mz(38.9kDa)。AQP4在与软脑膜、室管膜、血管相邻的星形胶质细胞足突中密集表达,呈现极性分布。它主要通过可... 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是一组能转运水的跨膜蛋白。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有3个亚型:M23(32.2kDa)、M1(34.5kDa)、Mz(38.9kDa)。AQP4在与软脑膜、室管膜、血管相邻的星形胶质细胞足突中密集表达,呈现极性分布。它主要通过可逆性蛋白磷酸化来调节功能。AQP4减少使痛觉减退,可导致皮质扩散性抑制(cortical spreading depression,CSD)伴随的局部组织缺氧。AQP4可能参与头痛的调节,但在痛觉调节中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4 星形胶质细胞 疼痛 偏头痛 皮质扩散性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形成中脂肪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17
作者 蔡丹莉 陈芝芸 +1 位作者 严茂祥 何蓓晖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形成中脂肪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特征。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10只,模型组30只;正常组大鼠以标准饲料喂养,模型组以高脂饲料喂养。模型组大鼠分别在实验开始后4、8、12周末3个时相点分批随机处...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形成中脂肪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特征。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10只,模型组30只;正常组大鼠以标准饲料喂养,模型组以高脂饲料喂养。模型组大鼠分别在实验开始后4、8、12周末3个时相点分批随机处死10只,正常组全部在12周末处死。采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组织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及肝组织TNF-α、Leptin、IL-6、ADP水平。结果:病理组织学表明,高脂喂养4周大鼠表现为单纯性脂肪肝;8周时脂肪变程度加重,有少量炎细胞浸润;12周时大鼠NASH形成。模型组大鼠从4周到8、12周,血清和肝组织TNF-α、IL-6水平及血清Leptin水平逐渐增高,而血清ADP水平则逐渐减少;模型组4周末血及肝组织TNF-α、IL-6、Leptin、ADP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12周末血和肝组织TNF-α、IL-6水平及血清Leptin、ADP水平均比正常组明显增高或降低(P<0.05,P<0.01)。结论:脂肪细胞因子的过度表达或异常缺失参与了NASH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脂肪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陆永娟 陈芝芸 +2 位作者 严茂祥 何蓓晖 朱丹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5期520-524,共5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脂肪细胞因子脂联素、内脂素、抵抗素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10周建立NAFLD大鼠模型,同时以阿托伐他汀进行干预;生化法检测肝组织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CHOL)含量...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脂肪细胞因子脂联素、内脂素、抵抗素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10周建立NAFLD大鼠模型,同时以阿托伐他汀进行干预;生化法检测肝组织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CHOL)含量,HE染色光镜观察肝组织脂肪变和炎症程度,计算NAFLD活动度积分(NAS);ELISA法检测脂联素、内脂素和抵抗素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组织脂联素、内脂素、抵抗素基因的m 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NAFLD活动度积分和TG、CHOL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脂联素血清含量及肝组织m RNA表达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而内脂素、抵抗素血清含量及肝组织m RNA表达均较正常组显著增强(P<0.01);应用阿托伐他汀干预后,肝组织病理学改善,肝脏TG、CHOL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脂联素血清含量及肝组织m RN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增高(P<0.05),内脂素、抵抗素血清含量及肝组织m RNA表达则均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存在脂联素、内脂素、抵抗素等炎症因子分泌的紊乱,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降低脂质在肝脏沉积,上调脂联素,抑制内脂素、抵抗素的过表达,从而抑制肝细胞炎症,防止NAFLD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脂联素 内脂素 抵抗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肾损害的研究现状
19
作者 颜思诗 何灵芝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1年第2期14-16,共3页
我国报道的糖尿病伴有肾脏病变的不同人群患病率约为25%-60%。以往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多为临床诊断,随着肾活检的广泛开展,人们逐渐发现并非所有的糖尿病性肾脏损害均由高血糖引起,即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肾损害(non2 diabetic renal ... 我国报道的糖尿病伴有肾脏病变的不同人群患病率约为25%-60%。以往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多为临床诊断,随着肾活检的广泛开展,人们逐渐发现并非所有的糖尿病性肾脏损害均由高血糖引起,即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肾损害(non2 diabetic renal disease,NDRD)。目前,NDRD已引起临床工作者的广泛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损害 临床诊断 糖尿病肾病 临床工作者 肾脏病变 肾脏损害 糖尿病性 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疗法治疗自然流产的依据
20
作者 柯雪爱 叶平 《江西中医药》 2011年第8期9-10,共2页
在回顾音乐疗法背景的基础上,介绍了其治疗自然流产的依据,并指出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自然流产 音乐疗法 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