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探索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障碍躲避时皮层激活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毛佳燕 王心愿 +7 位作者 刘文兵 徐彬 周煜达 龚怡辰 章水晶 张淑青 钱志勇 邱纪方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2-388,共7页
目的:探索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在执行障碍躲避任务时,大脑皮层的激活情况,以及避障难度对脑区激活的影响。方法:令2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执行相关试验任务(包括单纯步行、简单避障、困难避障、运动想象)。同时,利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 ... 目的:探索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在执行障碍躲避任务时,大脑皮层的激活情况,以及避障难度对脑区激活的影响。方法:令2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执行相关试验任务(包括单纯步行、简单避障、困难避障、运动想象)。同时,利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 NIRS),对其大脑前额叶皮层(PFC)、运动前皮质(PMC)、辅助运动区(SMA)的氧合血红蛋白浓度进行检测。收集相关次要指标。在不分组及分组情况下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双侧PFC、PMC、SMA的激活程度在各运动态任务与静态任务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PFC激活程度较高。其中在非受累侧SMA,简单避障与困难避障任务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非受累侧PMC的最大激活程度与Tinetti评分之间存在线性正相关(P<0.05)。结论:双侧PFC、PMC、SMA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肢体运动时可能均发挥作用,且PFC激活程度较高。另外,非受累侧SMA则可能在避障难度的调节中起作用。并且,患者非受累侧PMC的最大激活程度则与其平衡及步行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恢复期 障碍躲避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 皮层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及海马在抑郁与慢性疼痛共病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晓洁 孙燕婷 +4 位作者 孙秀健 程甜甜 彭惠生 徐驰 刘景根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3,共6页
抑郁症是全球最常见精神类疾病之一,其发病因素多种多样,但慢性疼痛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慢性疼痛是一种长期存在迁延不愈的身体不适感,往往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其中抑郁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疼痛与抑郁往往互为因果,共同出现,其共病机... 抑郁症是全球最常见精神类疾病之一,其发病因素多种多样,但慢性疼痛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慢性疼痛是一种长期存在迁延不愈的身体不适感,往往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其中抑郁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疼痛与抑郁往往互为因果,共同出现,其共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众所周知,海马是调节慢性疼痛和抑郁症神经通路和神经递质的共同区域,疼痛和情绪障碍的产生可能通过海马进行联系。此外,趋化因子家族在神经炎症及海马神经元增殖及分化过程中均有重要的参与作用,同时也参与了抑郁情绪产生的关键过程。本文从近年来疼痛与抑郁之间可能存在的共同病理联系进行总结,以期为慢性疼痛伴发的抑郁情绪障碍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抑郁症 神经炎症 趋化因子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治疗小儿遗尿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许苗苗 许丽 《中国乡村医药》 2020年第15期72-74,共3页
小儿遗尿症又称尿床、遗溺,是指5岁以上的小儿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经常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儿童单症状性夜遗尿。主要有药物治疗、报警器治疗、膀胱及排尿功能训练等治疗方法,药物主要为去氨加压素、三环类... 小儿遗尿症又称尿床、遗溺,是指5岁以上的小儿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经常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儿童单症状性夜遗尿。主要有药物治疗、报警器治疗、膀胱及排尿功能训练等治疗方法,药物主要为去氨加压素、三环类抗抑郁药、抗胆碱能药物等,但副作用大,部分家长及患儿难以接受。祖国医学的小儿推拿安全性强,舒适度高,操作简便,更能被大部分家庭所接受。现就推拿治疗小儿遗尿症进行综述,希望能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借鉴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遗尿症 三环类抗抑郁药 抗胆碱能药物 推拿治疗 小儿推拿 去氨加压素 夜遗尿 小便自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双重任务对脑卒中后平衡及步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郑旺 周煜达 邱纪方 《中国康复》 2024年第4期237-240,共4页
在脑卒中后患者中,约80%存在肢体功能障碍[1],83%的患者恢复期存在平衡功能障碍[2],是导致脑卒中患者跌倒风险增加的主要因素[3],而除了运动功能障碍外,约50%的脑卒中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4],特别是注意力缺陷,同样是影响跌... 在脑卒中后患者中,约80%存在肢体功能障碍[1],83%的患者恢复期存在平衡功能障碍[2],是导致脑卒中患者跌倒风险增加的主要因素[3],而除了运动功能障碍外,约50%的脑卒中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4],特别是注意力缺陷,同样是影响跌倒的重要因素[5]。尤其在进行一些需要皮层和高级认知过程高度参与运动反应的规划和执行的复杂活动中,如进行认知双重任务时,额外认知任务可能会造成注意力的分散,并且随着认知任务、平衡与步行任务难度的提升与本身的生理机能衰退,额外任务干扰会直接影响功能性动作控制和感觉系统信息整合的能力[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双重任务 脑卒中 平衡 步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防治脓毒症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浩天 赵奕焜 +4 位作者 赵久洲 冯晨珂 郝佳慧 丁志山 周芳美 《药物资讯》 2024年第1期33-39,共7页
脓毒症作为临床常见危重症,在临床仍缺乏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治疗药物。近年来在中医理论指导及现代药物研究方法的不断更新下,中药在治疗脓毒症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本文分别从单味中药、中药复方汤剂、中成药三个方面研究并总... 脓毒症作为临床常见危重症,在临床仍缺乏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治疗药物。近年来在中医理论指导及现代药物研究方法的不断更新下,中药在治疗脓毒症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本文分别从单味中药、中药复方汤剂、中成药三个方面研究并总结了中药类药物对脓毒症引起的相关损害的治疗效果,为脓毒症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脓毒症 器官损伤 保护作用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媒体时代高校“短视频+网络思政”育人体系构建探究
6
作者 刘博深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5期64-66,共3页
全媒体时代短视频媒介的迅猛发展给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隐忧,短视频媒介符合当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化趋势,能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及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有效传播,短视频的碎片化、泛娱乐化、同质化等问题也... 全媒体时代短视频媒介的迅猛发展给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隐忧,短视频媒介符合当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化趋势,能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及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有效传播,短视频的碎片化、泛娱乐化、同质化等问题也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价值观树立造成一定冲击,为此,应从打造精品栏目、创新创作话语、净化生态环境、构建育人合力四个方面,打造全面、完整的“短视频+网络思政”育人体系,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感和感召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媒体 短视频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创新发展思路探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国佳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I0015-I0015,共1页
当前,以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速崛起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之中,其凭借海量化的信息数据、无限化的信息容量、智慧化的信息预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向前发展。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升级和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 当前,以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速崛起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之中,其凭借海量化的信息数据、无限化的信息容量、智慧化的信息预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向前发展。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升级和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技术相结合已是大势所趋,实现信息高速传播和资源高度共享,将大数据技术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可以极大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助推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创新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大数据技术 信息容量 信息技术 大数据时代 信息预测 智慧化 创新发展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多功能温针灸药物隔热贴设计与应用
8
作者 颛孙芹帅 陈丽莹 +5 位作者 贾兆星 史欣怡 谭耀晋 曹凤叶 王斌 林咸明 《中国乡村医药》 2022年第22期51-52,共2页
温针灸最早见于《伤寒论》,是集针刺、艾灸于一体的治疗方法,在针刺入穴位一定深度后,施以行针手法,使“针刺得气”,并使“气至病所”,再将艾炷或适量搓捻的艾绒插于针柄点燃,使艾绒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患者皮肤和针体传入穴位的各个区域... 温针灸最早见于《伤寒论》,是集针刺、艾灸于一体的治疗方法,在针刺入穴位一定深度后,施以行针手法,使“针刺得气”,并使“气至病所”,再将艾炷或适量搓捻的艾绒插于针柄点燃,使艾绒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患者皮肤和针体传入穴位的各个区域,达到温里散寒,祛瘀通络,行气调血,扶正祛邪之效。温针灸疗法广泛用于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 多功能 温针灸 药物隔热贴 设计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郭可滢 寿升芸 +1 位作者 毛伟波 何晓芬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第19期72-75,共4页
痛经妇科常见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妇女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的痉挛性疼痛、坠胀,并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现代医学根据生殖器官是否发生器质性病变,将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与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最常见,西医治疗以非甾体抗炎药、... 痛经妇科常见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妇女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的痉挛性疼痛、坠胀,并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现代医学根据生殖器官是否发生器质性病变,将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与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最常见,西医治疗以非甾体抗炎药、激素类药物为主,不良反应诸多。针灸有良好的镇痛作用。治疗痛经方法多样,且疗效佳、见效快、安全性高,现将近年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中医学对原发性痛经病因病机的认识中医学中痛经又称为“经行腹痛”“月水来腹痛”“妇人腹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针灸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步态康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文静 张勇 邱纪方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35-1039,共5页
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存在患侧运动功能障碍,影响其站立步行,在步行时多表现为不对称的异常步态模式,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研究发展较快,其不仅具有精确化、高强度、高效率等特点,还可显著提高康复疗效,甚至... 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存在患侧运动功能障碍,影响其站立步行,在步行时多表现为不对称的异常步态模式,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研究发展较快,其不仅具有精确化、高强度、高效率等特点,还可显著提高康复疗效,甚至可以在适当减轻负荷的情况下,帮助患者模拟正确的步行方式。本文旨在综述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步态康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脑卒中患者步态康复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 脑卒中恢复期 步态康复
原文传递
经皮神经电刺激对痛觉敏化诱发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IL-33/ST2信号通路的影响
11
作者 金莹 马黎倩 +5 位作者 熊冰 周杰 林士明 崔清风 李水泉 沈茜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71-879,共9页
目的探究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对痛觉敏化诱发(HP)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白细胞介素-33(IL-33)/受体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T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分为2个实验进行。实验1,将30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假HP组... 目的探究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对痛觉敏化诱发(HP)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白细胞介素-33(IL-33)/受体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T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分为2个实验进行。实验1,将30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假HP组、HP组、抗体组、抑制剂组,每组6只;除空白组和假HP组外,其余组大鼠在左后足足底皮下注射角叉菜胶(Car)和前列腺素E2(PGE2),建立HP模型;抗体组和抑制剂组大鼠,分别给予鞘内注射抗ST2抗体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特异性抑制剂;以Car注射为基准点(0 h),在4 h、24 h、48 h、72 h,以及7 d、7 d 1 h、7 d 4 h、7 d 24 h,对大鼠行机械痛阈检测;Car注射后7 d 24 h,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IL-33、ST2和TNF-α的表达情况。实验2,将42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HP组、HP组、TENSⅠ组、TENSⅡ组、TENSⅠ抑制剂组、TENSⅡ抑制剂组、假TENS组,每组6只;所有大鼠均建立HP模型,造模方法和假HP组处理方法同实验1;TENSⅠ组、TENSⅡ组、TENSⅠ抑制剂组、TENSⅡ抑制剂组均给予TENS干预,TENSⅠ抑制剂组和TENSⅡ抑制剂组大鼠均给予鞘内注射TNF-α特异性抑制剂;以Car注射为基准点(0 h),在4 h、24 h、48 h、72 h,以及7 d、7 d 1 h、7 d 4 h、7 d 24 h,对大鼠行机械痛阈检测;Car注射后7 d 24 h,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IL-33、ST2和TNF-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实验1,Car注射后4 h、24 h、48 h、72 h,与空白组和假HP组同时间点比较,HP组、抗体组、抑制剂组大鼠的机械痛阈显著降低(P<0.05);Car注射后7 d 1 h,假HP组、抗体组、抑制剂组大鼠的机械痛阈较HP组显著升高(P<0.05),IL-33、ST2和TNF-α表达较HP组显著降低(P<0.05)。实验2,Car注射后4 h、24 h、48 h、72 h,与假HP组比较,其余组大鼠的机械痛阈显著降低(P<0.05);Car注射后7 d 1 h,经TNES干预大鼠的机械痛阈较假TENS组显著升高(P<0.05);TENSⅡ组大鼠的机械痛阈较TENSⅠ组显著降低(P<0.05),IL-33、ST2和TNF-α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TENSⅠ组和TENSⅡ组比较,TENS I抑制剂组和TENSⅡ抑制剂组大鼠的机械痛阈显著升高(P<0.05),IL-33、ST2和TNF-α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TENS可能通过下调TNF-α水平影响IL-33/ST2信号表达,进而逆转疼痛转化。TENS联合抗TNF-α治疗较单独的TENS治疗对HP有更好的逆转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神经电刺激 痛觉转化 背根神经节 白细胞介素-33 受体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原文传递
中指绑线法治疗急性麦粒肿的临证经验
12
作者 张臣奔 陈子杰 +1 位作者 单雨行 张江松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64-2967,共4页
笔者对传统的中指绑线法治疗急性麦粒肿手段加以优化。文章基于古代文献和现代研究,探讨中指绑线法治疗急性麦粒肿的疗效及中医学机理。该方法对急性麦粒肿具有较好疗效,能够有效缓解急性期患者眼部红肿热痛等不适症状,其中医学机理可... 笔者对传统的中指绑线法治疗急性麦粒肿手段加以优化。文章基于古代文献和现代研究,探讨中指绑线法治疗急性麦粒肿的疗效及中医学机理。该方法对急性麦粒肿具有较好疗效,能够有效缓解急性期患者眼部红肿热痛等不适症状,其中医学机理可能是通过调控心包经等经络的功能,达到清泄火热邪毒、消肿止痛的目的。中指绑线法作为一种特殊的外治方法,具有简便、高效、无创等显著优势,对急性麦粒肿能发挥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和中医经络理论存在一定相关性,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麦粒肿 睑腺炎 中指绑线法 外治法 中医机理 经络
原文传递
电针对糖尿病神经痛模型大鼠脊髓背角p-ERK和p-CREB的影响
13
作者 马黎倩 王晓翔 +11 位作者 张坤龙 马益琪 胡群祺 康玉蓉 王涵芝 瞿思颖 郑崯沐 李斯苡 邵晓梅 蒋永亮 方剑乔 何晓芬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79-684,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糖尿病神经痛大鼠脊髓背角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p-ERK1/2)和磷酸化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从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中随机选择8只作为正常组,其余22只采用单次大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 目的观察电针对糖尿病神经痛大鼠脊髓背角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p-ERK1/2)和磷酸化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从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中随机选择8只作为正常组,其余22只采用单次大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法建立糖尿病神经痛模型,共16只大鼠造模成功,将其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8只。电针组于链脲佐菌素注射后15 d开始电针干预,每日1次,每次30 min,干预1周,穴位选择双侧"后三里"和"昆仑"穴。链脲佐菌素注射前、注射后7 d、14 d、21 d,观察并记录大鼠的体重、空腹血糖、热痛阈变化,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脊髓背角p-ERK1/2和p-CREB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p-CREB阳性细胞数与神经元共表达情况。结果链脲佐菌素注射后7 d、14 d、21 d,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下降(P<0.05)、空腹血糖升高(P<0.015)。链脲佐菌素注射后7 d,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热痛阈无显著变化;链脲佐菌素注射后14 d、21 d,模型组大鼠热痛阈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链脲佐菌素注射后21 d,电针组大鼠热痛阈显著升高(P<0.05)。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脊髓背角p-ERK1/2和p-CREB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脊髓背角p-ERK1/2和p-CREB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脊髓背角p-CREB阳性细胞数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脊髓背角p-CREB阳性细胞数降低(P<0.05);糖尿病神经痛模型大鼠脊髓背角p-CREB与神经元存在共表达。结论电针可有效缓解糖尿病神经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大鼠脊髓背角p-ERK1/2和p-CREB的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糖尿病神经痛 脊髓背角 磷酸化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原文传递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非手术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姚昭 解光尧 《医学信息》 2020年第2期53-57,共5页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PSUI)是女性在妊娠分娩后出现的常见症状,2016年我国“全面二孩”政策启动以来,孕产妇不断增加,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病率也不断升高,其可导致产后性焦虑甚至抑郁,严重影响产妇的生活质量及性功能。因此,对PSUI进行有效...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PSUI)是女性在妊娠分娩后出现的常见症状,2016年我国“全面二孩”政策启动以来,孕产妇不断增加,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病率也不断升高,其可导致产后性焦虑甚至抑郁,严重影响产妇的生活质量及性功能。因此,对PSUI进行有效的干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非手术治疗因安全、简便、有效已作为轻中度PSUI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本文就PSUI的影响因素及预防、盆底肌功能训练、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盆底磁刺激、核心肌康复训练、中医疗法作一综述,旨在为提高PSUI康复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非手术治疗 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