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肠道菌群调节的中医药防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
作者 蒋合 柳锐凡 高祥福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5期488-490,共3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的自身免疫疾病^([1])。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均可能在SLE发病过程中产生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肠道菌群在SLE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逐渐引起关注。近年...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的自身免疫疾病^([1])。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均可能在SLE发病过程中产生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肠道菌群在SLE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逐渐引起关注。近年来基于肠道菌群调节防治SLE的研究已成为热点。中医药治疗SLE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本文将综述基于肠道菌群调节的中医药防治SLE的可行性及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肠道菌群 中医药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A肾病中医证型与肾脏病理的关系 被引量:10
2
作者 孙静 马红珍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36-38,共3页
目的:研究IgA肾病肾脏病理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探索IgA肾病中医辩证分型的客观依据。方法:将40例IgA肾病患者分为脾肾气虚、肝肾阴虚和气阴两虚三型,观察证型与肾脏病理的关系。结果:IgA肾病脾肾气虚型Lee氏分级多集中在Ⅱ~Ⅲ级,肝... 目的:研究IgA肾病肾脏病理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探索IgA肾病中医辩证分型的客观依据。方法:将40例IgA肾病患者分为脾肾气虚、肝肾阴虚和气阴两虚三型,观察证型与肾脏病理的关系。结果:IgA肾病脾肾气虚型Lee氏分级多集中在Ⅱ~Ⅲ级,肝肾阴虚型多集中在Ⅳ~Ⅴ级,气阴两虚型在病理分级上较分散,但各组证型之间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肝肾阴虚型Katafuchi各项积分均高于脾肾气虚型(P<0.05),其肾小管间质评分明显高于气阴两虚型(P<0.05)。结论:(1)脾肾气虚型IgA肾病患者病理损害较轻,肝肾阴虚型IgA肾病患者病理损害较其他两个证型更为严重。(2)MMP-2的表达强度同病理损害程度密切相关,而中医不同证型与MMP-2表达之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IGA肾病 病理学 辨证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铁死亡调控的中药活性成分在急性肾损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赵倩倩 高祥福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期95-98,共4页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其特征是肾脏功能快速下降,血清肌酐浓度升高或少尿,从而引发一系列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临床症状^([1])。10%~15%的住院患者和超过50%的重症患者会出现AKI^([2])。目...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其特征是肾脏功能快速下降,血清肌酐浓度升高或少尿,从而引发一系列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临床症状^([1])。10%~15%的住院患者和超过50%的重症患者会出现AKI^([2])。目前临床上缺乏针对AKI的特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铁死亡 中药 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学铭运用消瘀泄浊饮治疗肾病的经验 被引量:17
4
作者 鲁科达 叶黎青 +1 位作者 陈红波 马红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8期1745-1746,共2页
全国名老中医李学铭从医近60载,擅治肾病及内科杂症。经过多年临证实践自拟消瘀泄浊饮,用于治疗慢性肾衰竭气虚夹瘀浊的病证。从该方的起源、组成、功用、临床运用加减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全面介绍李老的经验方,与世医分享。
关键词 名医经验 李学铭 消瘀泄浊饮 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黄风汤对IgA肾病大鼠肾组织α-SMA及TGF-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培培 陈红波 +1 位作者 鲁科达 何灵芝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73-676,共4页
目的:观察加味黄风汤对IgA肾病模型大鼠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影响。方法:IgA肾病大鼠造模后,随机分为空白正常组、模型组、雷公藤对照组、加味黄风汤单倍剂量及双倍剂量治疗组,给药12周。检测大鼠... 目的:观察加味黄风汤对IgA肾病模型大鼠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影响。方法:IgA肾病大鼠造模后,随机分为空白正常组、模型组、雷公藤对照组、加味黄风汤单倍剂量及双倍剂量治疗组,给药12周。检测大鼠尿液、生化、肾组织病理及α-SMA及TGF-β表达改变。结果:加味黄风汤治疗组尿蛋白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治疗组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较模型组明显减弱,系膜基质及系膜细胞增生程度较模型组轻,免疫组化α-SMA及TGF-β表达强度较模型组弱(P<0.05)。加味黄风汤治疗组α-SMA及TGF-β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m RNA表达亦明显下降(P<0.05)。结论:加味黄风汤能减少尿蛋白,减少肾组织系膜区IgA沉积,减轻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增生,下调α-SMA及TGF-β蛋白及m RNA的表达,保护肾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黄风汤 IGA肾病 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瘀泄浊饮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TGF-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鲁科达 谢志军 +2 位作者 马红珍 何灵芝 李学铭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1年第8期665-668,753,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消瘀泄浊饮及其化裁方痰瘀同治方对单侧输尿管(UUO)大鼠肾间质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肾间质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实验采用UUO大鼠模型,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洛汀新治疗组、消瘀泄浊饮组、... 目的:通过研究消瘀泄浊饮及其化裁方痰瘀同治方对单侧输尿管(UUO)大鼠肾间质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肾间质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实验采用UUO大鼠模型,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洛汀新治疗组、消瘀泄浊饮组、痰瘀同治组。药物治疗14天后测定大鼠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肾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TGF-β1的表达;RT-PCR检测肾组织TGF-β1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肾组织TGF-β1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Scr、BUN、TGF-β1表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消瘀泄浊饮、痰瘀同治方能够明显降低实验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能降低肾组织中TGF-β1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形态学观察也显示其肾脏损害轻于模型组。从实验数据来看,痰瘀同治方治疗组有优于消瘀泄浊饮治疗组的趋势。结论:消瘀泄浊饮、痰瘀同治方能通过下调TGF-β1的表达,从而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痰瘀同治方的作用可能优于消瘀泄浊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瘀泄浊饮 肾间质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0例IgA肾病临床表现与病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何灵芝 马红珍 张小云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年第1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肾内科2004年1月-2005年12月期间肾活检为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120例IgA肾病患者发病平均年龄为35岁,男女比例为3∶4,占我院同期肾活检的38....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肾内科2004年1月-2005年12月期间肾活检为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120例IgA肾病患者发病平均年龄为35岁,男女比例为3∶4,占我院同期肾活检的38.46%。有诱因发者40例(33.33%),其中上呼吸道感染22例(55%)。临床表现多样化,以蛋白尿+血尿型最常见,共60例(50%),该型病理改变程度较重,Ⅲ级及Ⅳ级均占该型的43.3%。肾衰竭型18例(15%),该型多伴高血压及较多量的蛋白尿(〉1.5g/24h),病理分级多为Ⅳ-Ⅴ级。肾病综合征型为14例(11.67%),病理分级Ⅳ-Ⅴ级者12例。单纯血尿型17例(14.17%),病理分级以Ⅲ级(47.06%)多见。单纯蛋白尿型11例(9.17%),病理分级亦以Ⅲ级(63.63%)多见。结论:IgA肾病发病率较高,大多在感染诱因下发作或加重。临床表现多样化,其中蛋白尿+血尿型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肾衰竭型(多伴有高血压、大量蛋白尿)的发病比例有增高趋势,该型预后不良,临床应根据病理结果积极治疗,以延缓肾衰竭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临床表现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A肾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宓恩娜 何灵芝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2期165-166,共2页
IgA肾病(IgAnephropathy,IgAN)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肾小球疾病,也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一个主要原因,病理表现以IgA或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为特征。尽管对IgAN的研究已取得不少进展,但确切的病因和发... IgA肾病(IgAnephropathy,IgAN)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肾小球疾病,也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一个主要原因,病理表现以IgA或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为特征。尽管对IgAN的研究已取得不少进展,但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未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发病机制 终末期肾衰竭 肾小球系膜区 肾小球疾病 免疫复合物 病理表现 IG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A肾病患者血清IgM水平、肾小球系膜IgM沉积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夏虹 张培培 +4 位作者 陈红波 张春丽 郑霖 方鸽 马红珍 《浙江医学》 CAS 2022年第2期169-174,179,共7页
目的分析IgA肾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肾小球系膜IgM沉积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2012年7月至2020年6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肾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为IgA肾病的3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肾穿刺时血清IgM水... 目的分析IgA肾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肾小球系膜IgM沉积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2012年7月至2020年6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肾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为IgA肾病的3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肾穿刺时血清IgM水平中位数、肾小球系膜免疫荧光检测是否有IgM沉积分组,比较不同分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血清IgM水平与IgM、IgA、补体3(C3)免疫荧光沉积强度的关系。结果(1)低IgM水平组男性及肾穿刺活检时合并有高血压患者的占比、收缩压、血IgA、血补体4(C4)、血LDL、血尿酸、血肌酐、尿素氮水平较高IgM水平组高(均P<0.05),血IgG水平较高IgM水平组低(P<0.05);血清IgM水平与肾穿刺活检时合并有高血压占比、收缩压、血IgA、血C4、LDL、血尿酸、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与男性占比、血IgG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IgM沉积组肉眼血尿发作患者占比高于IgM无沉积组(P<0.05),尿红细胞计数、血IgA低于IgM无沉积组(均P<0.05);IgM沉积与肉眼血尿发作、尿红细胞计数呈负相关(均P<0.05)。(2)低IgM水平组IgM沉积患者占比较高IgM水平组低(P<0.05);不同IgM水平及是否有IgM沉积两组间肾脏病理牛津分型(M1、E1、S1、T1~2、C1~2)及Lee氏分级(Ⅱ、Ⅲ、Ⅳ、V)占比,以及IgA、C3的免疫荧光沉积强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IgM的血清水平与其沉积强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根据血清IgM水平或是否有IgM沉积分组,IgA肾病患者临床特征存在明显差异,病理特征均无明显差异。血清IgM水平高低、IgM沉积与否与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有一定相关性。血清IgM水平与IgM沉积与否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M IGA肾病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肾小球IgM沉积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夏虹 马书云 +4 位作者 张文 张培培 陈雨婷 陈红波 马红珍 《浙江医学》 CAS 2022年第15期1595-1599,1623,共6页
目的观察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肾小球IgM沉积情况,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2年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IMN患者133例,均经肾穿刺活检确诊。根据患者肾穿刺活检时免疫荧光检测肾小球是否... 目的观察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肾小球IgM沉积情况,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2年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IMN患者133例,均经肾穿刺活检确诊。根据患者肾穿刺活检时免疫荧光检测肾小球是否有IgM沉积分为IgM阳性组和IgM阴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患者IgM沉积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疾病未缓解的危险因素。结果IgM阳性组97例(72.9%),IgM阴性组36例(27.1%)。IgM阳性组男性患者比例大于IgM阴性组(56.7%比52.8%,P<0.05),血清TG水平低于IgM阴性组[1.90(1.28,2.85)mmol/L比2.51(1.83,3.39)mmol/L,P<0.05]。IgM阳性组IgG、补体3沉积强度均高于IgM阴性组(均P<0.05)。IMN患者肾小球IgM沉积与血清TG水平呈负相关(r=-0.275,P<0.05),与IgG1沉积强度呈正相关(r=0.269,P<0.05)。133例患者中72例患者随访资料完整,随访时间为肾穿刺活检后6.7(5,12)个月,包括IgM阳性组51例、阴性组21例,其中20例(27.78%)疾病完全缓解,19例(26.39%)疾病部分缓解,33例(45.83%)患者疾病未缓解。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累积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G水平高(HR=1.237,95%CI:1.074~1.425)、肾小管萎缩程度重(HR=1.841,95%CI:1.217~2.784)是IMN患者疾病未缓解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IMN患者肾小球IgM沉积与临床病理特征存在一定相关性。肾小球IgM沉积不是IMN患者疾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M 特发性膜性肾病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黄风汤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肾组织8-OHdG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培培 夏虹 +2 位作者 鲁科达 何灵芝 马红珍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8期618-622,I0002,共6页
目的观察加味黄风汤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肾脏8-羟基脱氧鸟苷(8-OHdG)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加味黄风汤低、高剂量组,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组大鼠均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 目的观察加味黄风汤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肾脏8-羟基脱氧鸟苷(8-OHdG)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加味黄风汤低、高剂量组,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组大鼠均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造模,8周后检测24h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血清肌酐及血糖水平,肾组织病理切片光镜及电镜检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肾组织8-OHdG表达水平,化学发光法(Luminescence)检测大鼠肾组织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24h尿微量白蛋白较空白对照组增加[(1702.06±659.75)μg比(503.03±320.16)μg,P<0.05],肾脏病理可见肾小球肥大,系膜基质增生,基底膜增厚及足细胞足突融合,模型组大鼠肾组织8-OHdG表达水平较空白对照组增加[(795.23±185.73)ng/mL比(600.79±159.54)ng/mL,P<0.05)],肾组织ATP水平较空白对照组下降[(0.27±0.17)pmol/mg比(0.72±0.14)pmol/mg,P<0.05)]。治疗8周后加味黄风汤低、高剂量组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24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下降[(783.34±326.11)μg比(1567.46±621.97)μg,(610.99±325.54)μg比(1610.34±695.64)μg,P<0.05];血糖水平明显下降[(24.31±1.90)mmol/L比(29.19±1.88)mmol/L,(23.97±2.73)mmol/L比(30.56±1.88)mmol/L,P<0.05];光镜下肾小球肥大、系膜基质增生减轻;电镜下足细胞足突融合、基底膜增厚情况都有所改善。加味黄风汤低、高剂量组较模型组肾组织8-OHdG表达水平均有所下降[(695.49±159.76)ng/mL、(610.61±71.43)ng/mL比(795.23±185.73)ng/mL,P<0.05]。高剂量组肾组织8-OHdG表达水平低于低剂量组,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10.61±71.43)ng/mL比(695.49±159.76)ng/mL,P>0.05]。加味黄风汤低、高剂量组较模型组肾组织ATP表达水平均有所上升[(0.39±0.15)pmol/mg、(0.52±0.14)pmol/mg比(0.27±0.17)pmol/mg,P<0.05]。高剂量组ATP表达水平高于低剂量组,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2±0.14)pmol/mg比(0.39±0.15)pmol/mg,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肾组织8-OHdG表达明显上升,ATP表达水平下降,出现蛋白尿,足细胞损伤。加味黄风汤可下调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肾组织8-OHdG表达水平,提高肾组织ATP水平,减轻蛋白尿水平,改善血糖,保护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糖尿病肾病 加味黄风汤 8-OHDG ATP 蛋白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应激状态对慢性肾脏病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2
作者 石承乾 张冰冰 +1 位作者 鲁科达 夏虹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20期2244-2248,共5页
慢性肾脏病(CKD)是持续性尿常规检查异常、肾脏结构异常,肾功能损害的综合征。影响CKD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包括伴随年龄增长而肾单位丢失增加、毒素暴露或疾病导致的急性或慢性肾损伤等,氧化应激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机体氧化代谢失... 慢性肾脏病(CKD)是持续性尿常规检查异常、肾脏结构异常,肾功能损害的综合征。影响CKD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包括伴随年龄增长而肾单位丢失增加、毒素暴露或疾病导致的急性或慢性肾损伤等,氧化应激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机体氧化代谢失衡,诱发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加重肾脏炎症反应,促进肾纤维化进展。因此,通过检测相关生物标志物评估CKD患者机体氧化应激状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氧化应激状态对CKD患者的影响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氧化应激 高血压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性贫血的发生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3
作者 王祎星 马红珍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5期537-540,共4页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KD)尤其是终末期肾病常见的并发症,因其发病机制复杂、远期预后欠佳,为临床治疗的难点之一。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缺乏是导致肾性贫血的最主要原因,此外铁缺乏及铁代谢紊乱、尿毒症毒素、炎症和感染、营养不良等...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KD)尤其是终末期肾病常见的并发症,因其发病机制复杂、远期预后欠佳,为临床治疗的难点之一。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缺乏是导致肾性贫血的最主要原因,此外铁缺乏及铁代谢紊乱、尿毒症毒素、炎症和感染、营养不良等因素可进一步加重肾性贫血。传统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和铁剂是目前临床治疗肾性贫血的主要药物,而新型ESA正处于实验或临床研究阶段。本文就肾性贫血发生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贫血 机制 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当归-鸡血藤”药对治疗肾性贫血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丁越越 孙华洁 +4 位作者 刘妍妍 刘芯吟 陈智渊 叶黎青 马红珍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272-275,280,I0006,I0007,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当归-鸡血藤”药对治疗肾性贫血的活性成分、潜在靶点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和Uniprot数据库检索并筛选得到“当归-鸡血藤”药对主要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标。通过Drugbank、Genecards及OMIM数据...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当归-鸡血藤”药对治疗肾性贫血的活性成分、潜在靶点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和Uniprot数据库检索并筛选得到“当归-鸡血藤”药对主要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标。通过Drugbank、Genecards及OMIM数据库收集肾性贫血相关靶标,对肾性贫血药物靶标和相关基因取交集,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互作(PPI)网络图,利用Cytoscape 3.6.0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模型。使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可视化,并用Autodock_vina和Pymol软件对蛋白和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获得“当归-鸡血藤”药对中24个活性成分,相关潜在靶点140个,肾性贫血相关靶点992个,交集靶点44个;其主要作用于MAPK1、TP53、TNF、CASP3等多个靶标,涉及包括HIF-1、PI3K/Akt、TNF在内的99条信号通路发挥治疗肾性贫血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木犀草素与TP53、STAT3等关键靶点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从网络药理学的角度对“当归-鸡血藤”药对治疗肾性贫血可能的靶标和信号通路进行探讨,为其改善肾性贫血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贫血 当归 鸡血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病理分期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免疫抑制治疗疗效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夏璁 张文 +1 位作者 何灵芝 叶晴晴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0年第7期589-592,共4页
目的:探讨经免疫抑制治疗后不同病理分期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近期疗效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01月~2018年12月经肾活检确诊的具有完整临床及病理资料的91例IMN(Ⅰ~Ⅳ期)患者,均给予免疫抑制治疗,规律随访至少12个月,... 目的:探讨经免疫抑制治疗后不同病理分期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近期疗效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01月~2018年12月经肾活检确诊的具有完整临床及病理资料的91例IMN(Ⅰ~Ⅳ期)患者,均给予免疫抑制治疗,规律随访至少12个月,比较各期患者基线资料差异,通过生存分析评估各期患者肾病缓解及肾功能进展情况,用多因素COX回归筛选肾功能进展的影响因素。结果:Ⅳ期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少于与Ⅰ期和Ⅱ期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不同病理分期对IMN患者首次治疗应答(P> 0.05)无明显影响,但Ⅳ期的肾脏存活率低于Ⅰ期(P <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显示,是否完全缓解对肾脏预后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病理分期并非终末期肾病的独立预测因素(P> 0.05)。结论:免疫抑制治疗对不同病理分期IMN患者肾病缓解率并无差异;Ⅳ期患者容易出现肾脏损害,预后相对较差;积极治疗促进肾病缓解,可改善肾脏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膜性 病理学 临床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GLT2抑制剂联合加味黄风汤治疗大量白蛋白尿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卓涵 张培培 何灵芝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5期426-428,共3页
糖尿病是我国的多发病和常见病,据估计中国内地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已高达11.2%^([1]),若无特殊干预,2型糖尿病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中20%~40%后续将出现大量白蛋白尿,持续发展可能进入终末期肾病(ESRD)^([2])。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SGLT2抑制剂 加味黄风汤 UA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相关性肾损伤的临床表现分析和免疫球蛋白分型 被引量:1
17
作者 傅兰君 陈红波 +1 位作者 项晓骏 马红珍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11期1193-1195,共3页
目的探讨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相关性肾损伤的临床表现和免疫球蛋白分型特点。方法回顾40例M蛋白相关性肾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均为M蛋白阳性合并慢性肾脏病,分析临床表现,探讨M蛋白及其片段与肾损伤的关系。结果(1)临床表现:肾病综合... 目的探讨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相关性肾损伤的临床表现和免疫球蛋白分型特点。方法回顾40例M蛋白相关性肾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均为M蛋白阳性合并慢性肾脏病,分析临床表现,探讨M蛋白及其片段与肾损伤的关系。结果(1)临床表现:肾病综合征14例,慢性肾病1~3期16例,慢性肾病4~5期7例,急性肾衰竭3例。其中骨髓瘤性肾病33例,有肾脏意义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MGRS)7例。(2)M蛋白分型:IgAλ型9例,IgGλ型9例,λ轻链型7例,κ轻链型5例,IgGκ型4例,IgAκ型3例,IgMκ型1例,IgMλ型1例,免疫固相电泳阴性1例。(3)9例患者行组织病理活检:6例为淀粉样变性病(IgAλ型1例,IgGλ型1例,λ轻链型3例,免疫固相电泳阴性1例);2例为轻链沉积病(κ轻链沉积);1例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伴肾脏M蛋白沉积。(4)MGRS患者分析:共7例,5例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1例表现为慢性肾功能不全,1例为POEMS综合征。其中行病理活检5例,分型为AL型淀粉样变性3例(λ轻链型),轻链沉积病2例(κ轻链型)。结论M蛋白相关性肾损伤主要表现慢性肾功能不全,MGRS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免疫分型IgAλ型和IgGλ型比例最高,λ型比例高于κ型。肾脏淀粉样性变与λ型轻链明显相关。轻链沉积病与κ型轻链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淀粉样变性肾病 轻链沉积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马红珍治疗IgA肾病用药规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华洁 丁越越 +3 位作者 陈智渊 叶晴晴 范军芬 马红珍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9期868-871,共4页
IgA肾病是临床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1])。该病临床表现以反复发作的肉眼或镜下血尿为主,伴或不伴蛋白尿,归属中医“尿血”“溺血”“水肿”“虚劳”等范畴。马红珍教授是浙江省级名中医、叶氏内科流派... IgA肾病是临床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1])。该病临床表现以反复发作的肉眼或镜下血尿为主,伴或不伴蛋白尿,归属中医“尿血”“溺血”“水肿”“虚劳”等范畴。马红珍教授是浙江省级名中医、叶氏内科流派传人,师从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李学铭,从事肾脏疾病临床及科研工作30余年,擅长运用中医理法方药辨证治疗IgA肾病,临证以明确诊断为前提,贯彻“以平为期”治疗理念,扶正为本,适时祛邪,标本兼顾。本研究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处方药物频次及关联规则,并分析不同辨证分型的组方规律,探讨马红珍教授治疗IgA肾病的用药规律,为总结其学术经验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聚类算法 马红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冉来虎 马红珍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22-25,共4页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AS-IV)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及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4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黄芪甲苷低剂量组及黄芪甲苷高剂量组各10只。予链...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AS-IV)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及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4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黄芪甲苷低剂量组及黄芪甲苷高剂量组各10只。予链脲佐菌素造模,治疗8 w后处死大鼠取材及采血,取肾皮质行电镜观察,并检测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脂联素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后黄芪甲苷组血糖、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增加。结论:AS-IV对DN肾脏有明显保护作用,能降低血糖和尿白蛋白排泄量,改善低蛋白血症,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从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血清脂联素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黄芪甲苷 脂联素 足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风胶囊对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大鼠肾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国良 张史昭 陈燊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69-71,共3页
目的:观察痛风胶囊对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肾组织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IgA肾病高尿酸血症的动物模型,同时给予痛风胶囊治疗,分别在第71、78、85、92、99天测24h尿蛋白定量,102d后检测血尿酸、血肌酐、血... 目的:观察痛风胶囊对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肾组织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IgA肾病高尿酸血症的动物模型,同时给予痛风胶囊治疗,分别在第71、78、85、92、99天测24h尿蛋白定量,102d后检测血尿酸、血肌酐、血尿素氮、HE染色制片,光镜观察病理切片及采用免疫组化测定VEGF在肾组织的表达。结果:用药中、后期,治疗组、阳性对照组24h尿蛋白定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用药后,治疗组、阳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血尿酸无明显差异(P>0.05);阳性对照组血肌酐、血尿素氮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各组(P<0.05);模型组和阳性对照组肾组织中VEGF表达强于空白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表达强度与空白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阳性对照组肾小管坏死明显,治疗组肾组织结构基本正常。结论:痛风胶囊能降低血尿酸及尿蛋白水平,对肾功能及肾组织结构无损害,能减少VEGF的增生,改善肾血管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高尿酸血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