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抗血小板治疗对轻型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周立峰 杨凯 +2 位作者 王华强 凌军 兰小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27期89-91,共3页
目的 分析双抗血小板治疗轻型卒中对早期神经功能恶化事件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4月-2014年8月入住本院神经内科的轻型卒中患者87例,分为单抗血小板组42例和双抗血小板组45例,单抗血小板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每日1次... 目的 分析双抗血小板治疗轻型卒中对早期神经功能恶化事件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4月-2014年8月入住本院神经内科的轻型卒中患者87例,分为单抗血小板组42例和双抗血小板组45例,单抗血小板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每日1次。双抗血小板组首次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负荷剂量300 mg和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第2天起给予氯吡格雷75 mg+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每日1次。比较两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发生率。结果 单抗血小板组42例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9例(21.43%),双抗血小板组45例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2例(4.44%),组间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抗血小板治疗轻型卒中对预防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抗血小板 单抗血小板 缺血性卒中 轻型脑卒中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促醒效果和生存质量的护理干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兰火连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28期85-87,91,共4页
目的探讨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促醒效果和生存质量的护理干预研究。方法 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n=35例)和常规护理组(n=35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内科治疗,如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血糖、药物止血、营养对症支持等。常规... 目的探讨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促醒效果和生存质量的护理干预研究。方法 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n=35例)和常规护理组(n=35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内科治疗,如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血糖、药物止血、营养对症支持等。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与综合性护理,干预时间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促醒效果、并发症和生存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的GC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护理干预组上升值明显大于常规护理组(P<0.05);护理干预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χ2=4.79,P<0.05);同时两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等四项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护理干预组上升值明显大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能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GCS评分,促进患者的早期苏醒,避免或减少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高血压 综合性护理 促醒 并发症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社区护理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兰火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目的调查脑卒中患者社区护理需求情况以及影响因素,为提高社区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年6~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次整群抽样调查方法 ,对浙江省丽水市30个社区22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日常活动能力(Barthe... 目的调查脑卒中患者社区护理需求情况以及影响因素,为提高社区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年6~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次整群抽样调查方法 ,对浙江省丽水市30个社区22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日常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对社区护理的需求情况等,分析影响社区护理需求的因素。结果在社区护理需求的各维度中,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最高,分值为(32.1±3.6)分,其次为提高自强我护理能力的护理需求,分值为(19.1±4.2)分。患者对社会支持的需求最低,分值为(10.2±3.1)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arthel指数、工作状态、职业、经济收入、脑卒中类型是患者对社区护理的影响因素(P〈0.05或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社区护理需求较强,其中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最强。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工作状态、职业、经济收入、脑卒中类型是患者对社区护理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社区护理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泼尼龙联合骨化三醇治疗复发型多发性硬化临床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项琳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6期522-524,528,共4页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联合骨化三醇治疗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复发型多发性硬化患者56例,随机分为基础组28例,急性期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缓解期6个月内口服甲泼尼龙,联合组28例急性期同样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缓解期6个月...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联合骨化三醇治疗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复发型多发性硬化患者56例,随机分为基础组28例,急性期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缓解期6个月内口服甲泼尼龙,联合组28例急性期同样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缓解期6个月内口服甲泼尼龙及骨化三醇,随访期2年间仅服用骨化三醇,评估复发次数及间隔时间、EDSS评分等临床疗效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及复发次数等一般资料及治疗后多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个月时,联合组脑神经受损患者增加1例,基础组增加5例(P<0.05);治疗后24个月,联合组患者多发性硬化复发(1.13±0.52)次,复发时间间隔(329.21±32.65)天,EDSS值(3.32±0.67)分,均优于基础组的复发(1.53±0.65)次,复发时间间隔(248.13±35.05)天、EDSS值(3.93±0.58)分(P<0.05或P<0.01)。结论甲泼尼龙联合骨化三醇能够延迟多发性硬化再次发作的时间,减少发作次数,减慢硬化发展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复发型 甲泼尼龙 骨化三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氮平治疗急性中风后谵妄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周立峰 《海峡药学》 2010年第5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讨性中风后谵妄药物干预的必要性及奥氮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中风后并发谵妄患者6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与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奥氮平(美国礼来公司生产,5mg/片)睡前口服,... 目的探讨性中风后谵妄药物干预的必要性及奥氮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中风后并发谵妄患者6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与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奥氮平(美国礼来公司生产,5mg/片)睡前口服,起始剂量2.5mg·d^-1,根据病情调整剂量,范围2.5-20mg·d^-1,连续用药观察1周。采用美国NIMH修订的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CGI)评价精神障碍严重程度及改善情况;不良反应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安全性好。结论有必要对急性中风后谵妄药物干预,奥氮平有利于该类患者的病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氮平 急性中风 谵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针调衡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6
作者 楼喜强 刘襄 +3 位作者 刘春花 林华俭 刘鸿 凌军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11-1215,共5页
目的:比较头针调衡电刺激与常规头针治疗脑梗死亚急性期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脑梗死亚急性期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脱落1例)和对照组(27例,脱落2例)。两组均予常规药物治疗和语言训练。观察组选取双侧顶颞前... 目的:比较头针调衡电刺激与常规头针治疗脑梗死亚急性期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脑梗死亚急性期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脱落1例)和对照组(27例,脱落2例)。两组均予常规药物治疗和语言训练。观察组选取双侧顶颞前斜线下2/5、颞前线予头针治疗,得气后脑梗侧予疏密波(兴奋)电刺激、非脑梗侧予连续波(抑制)电刺激,对照组于患侧顶颞前斜线下2/5、颞前线予常规头针治疗,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法(ABC)评分、波士顿失语症严重程度(BDAE)分级,采用近红外脑功能成像仪(f NIRS)实时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局部大脑皮层区氧合血红蛋白(Hb O2)、脱氧血红蛋白(D-Hb)和总血红蛋白(T-Hb)水平,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听理解、复述、命名、自发谈话评分及BDAE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Hb O2、T-Hb水平升高(P<0.01),D-Hb水平降低(P<0.01),且观察组患者Hb O2、T-H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D-H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24/26),高于对照组的84.0%(21/25,P<0.05)。结论:头针调衡电刺激可改善脑循环,激活脑皮质特定功能区域,促进大脑语言功能的重建和恢复,其疗效优于常规头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亚急性期 运动性失语 头针 电刺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