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教育——对两所不同类型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测试的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汪丽华 徐强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63-66,72,共5页
文章依据两所不同类型的本科院校新生心理健康测试的结果数据,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特点、人格特质状况以及不同类型大学新生的心理特征等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了不同类型大学尤其是艺术类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 大学新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2
2
作者 章周炎 汪丽华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67-68,共2页
文章立足于心理咨询实践中所发现的问题,即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其实相当程度上是生命困惑,是由价值观的困惑所引起的生命困顿,因此,单纯地坚持价值中立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心理和生命问题,而必须全面开展生... 文章立足于心理咨询实践中所发现的问题,即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其实相当程度上是生命困惑,是由价值观的困惑所引起的生命困顿,因此,单纯地坚持价值中立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心理和生命问题,而必须全面开展生命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生命困惑 生命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希望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被引量:51
3
作者 徐强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年第2期178-181,共4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希望感与自尊、幸福感、心理控制源、抑郁、焦虑以及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成人一般希望感量表、成人内—外心理控制源量表、自尊量表、幸福感指数量表、应付方式问卷、自评抑郁量表和自评焦虑量表对369名大学生进...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希望感与自尊、幸福感、心理控制源、抑郁、焦虑以及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成人一般希望感量表、成人内—外心理控制源量表、自尊量表、幸福感指数量表、应付方式问卷、自评抑郁量表和自评焦虑量表对369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1大学生的希望感水平较高;年级、性别、专业、来源地对其希望感没有显著影响;2希望感与自尊、主观幸福感以及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与心理控制源、抑郁、焦虑以及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3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希望感对自尊、幸福感、心理控制源、抑郁、焦虑以及应对方式均有显著的回归效应。结论大学生希望感是主观幸福感、自尊、心理控制源、抑郁、焦虑以及应付方式的重要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希望感 抑郁 焦虑 应对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团体诘问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索
4
作者 魏虹 马九福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9期123-125,共3页
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验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差异,来呈现以团体诘问为例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应用,以期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构建与探索体验式教学模式,对于完善我国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 传统教学 团体诘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与灵性教育 被引量:10
5
作者 汪丽华 何仁富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7-152,共6页
大学生正处于"精神断奶"的生命成长关键时期,其核心的生命使命是完成"精神断奶",实现"精神成人"。"精神成人"的根本内涵就是自己灵性生命的觉醒,即基于自己自主思考和决断的信念系统建构、价... 大学生正处于"精神断奶"的生命成长关键时期,其核心的生命使命是完成"精神断奶",实现"精神成人"。"精神成人"的根本内涵就是自己灵性生命的觉醒,即基于自己自主思考和决断的信念系统建构、价值观建构和人生意义建构。这种灵性自觉可以从知、情、意、死四个方面展开,这为大学开展生命教育提出了独特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精神断奶” “精神成人” 灵性觉醒 生命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教育与意义建构——试论生命教育的现实依据和价值取向及其落实 被引量:10
6
作者 何仁富 汪丽华 《昆明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9-13,共5页
"三生教育"中的生命教育是唤醒生命意识、建构生命意义的教育。其价值取向应包括人生教育、人伦教育、人性教育、人格教育等在内的全人教育。生命教育是解开"意义虚无主义"、"生命消费主义"等生命困顿的... "三生教育"中的生命教育是唤醒生命意识、建构生命意义的教育。其价值取向应包括人生教育、人伦教育、人性教育、人格教育等在内的全人教育。生命教育是解开"意义虚无主义"、"生命消费主义"等生命困顿的钥匙。当前落实生命教育需做到:1.将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其他人生教育整合到生命教育中;2.专门课程的开发与开设;3.针对特殊个体和普遍群体的生命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教育 生命教育 人生教育 价值取向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教育的学理基础、核心价值及实践模式
7
作者 何仁富 汪丽华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09年第9期87-91,共5页
生命教育是中华大地上正在蓬勃兴起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类型、教育事业。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生命教育是关乎人的生命成长的、实践性极强的"树人"的事业,它需要对自己的学理基础、核心价值、实践模... 生命教育是中华大地上正在蓬勃兴起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类型、教育事业。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生命教育是关乎人的生命成长的、实践性极强的"树人"的事业,它需要对自己的学理基础、核心价值、实践模式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类型 学理基础 教育模式 教育事业 教育理念 人格精神 心理健康 精神分析学 团体辅导 历史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生命教育与中庸之道
8
作者 朱易 《学子(理论版)》 2015年第9期20-20,共1页
一、中庸思想中的生命教育理念1.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的观点论,出自儒家文化《中庸》。我们认为,中庸之道是人生的道,遵循中庸之道,是个人事业、学业成功,生活健康的根本保障,其中包含三层理论:第一层理论:中不偏... 一、中庸思想中的生命教育理念1.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的观点论,出自儒家文化《中庸》。我们认为,中庸之道是人生的道,遵循中庸之道,是个人事业、学业成功,生活健康的根本保障,其中包含三层理论:第一层理论: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第二层理论: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思想 唯心主义哲学 学业成功 儒家文化 教育理念 教育过程 人生理想 情商教育 实践途径 目标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预警 被引量:12
9
作者 章周炎 汪丽华 《当代青年研究》 2012年第7期76-80,共5页
心理危机的识别与预警既是预防心理危机发生的重要策略,也是对危机当事人和相关人进行生命教育和促进生命成长的重要机会。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具有复杂性,发生过程具有阶段性,危机现象具有特殊性,危机爆发具有极端性,危机发生也具有一... 心理危机的识别与预警既是预防心理危机发生的重要策略,也是对危机当事人和相关人进行生命教育和促进生命成长的重要机会。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具有复杂性,发生过程具有阶段性,危机现象具有特殊性,危机爆发具有极端性,危机发生也具有一定规律性。因此,在进行生命教育过程中,需要关注不同类别的生命个体、不同阶段的生命现象、处在规律中的独特生命个体,同时要注意识别生命危机信号和生命求救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危机 生命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心理服务模式下心理从业人员的工作现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琳 马学尧 +1 位作者 魏虹 施琪嘉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4年第4期298-303,共6页
目的:了解我国学校、医院及社会机构中心理从业人员工作现状。方法:采样分层方便取样,选取华东、中南、西北三地区的学校、医院以及社会机构中心理从业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调查,得到600份有效问卷。结果:从业人员从业年限平均为5.4年,每周... 目的:了解我国学校、医院及社会机构中心理从业人员工作现状。方法:采样分层方便取样,选取华东、中南、西北三地区的学校、医院以及社会机构中心理从业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调查,得到600份有效问卷。结果:从业人员从业年限平均为5.4年,每周工作时间平均为7.1 h,每月接诊人次数平均为24.6个,医院类从业时间最长;完成全程平均为25.3%,一半及以上平均为36.9%,一半以下平均为37.8%;单次收费上,医院类平均为74.8元,社会机构类平均为142.7元;接诊问题主要为一般心理问题、情绪问题与精神疾病,工作形式主要为面对面,其次为电话咨询与网络咨询;服务对象的性别差异不明显;年龄以成人、青少年为主;地区以城市和乡镇为主;学历以中学、本科及以上为主;经济以收入中等占主要;从业人员平均每人知道的疗法数为10种,平均使用数超过5种,从业原因依次为个人兴趣、帮助他人、帮助自我、工作分配与谋生职业,从业压力来源依次为专业技能欠缺、继续教育机会缺乏、收入低、社会认可度低、工作负荷重、心理疲倦与治疗关系难以建立。结论:我国心理卫生行业发展相对不成熟,从业人员从业时间较短,工作时间相对不足,收费相对低廉。各机构从业人员的从业动机与当前工作压力各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服务模式 从业人员 工作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心理服务模式下心理从业人员构成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学尧 张琳 +1 位作者 魏虹 余萍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4年第4期273-276,共4页
目的:了解我国学校、医院及社会机构中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从业人员的构成。方法:采样分层方便取样,选取华东、中南、西北三地区的学校、医院以及社会机构中心理从业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调查,得到600份有效问卷。结果:我国心理从业人员男女... 目的:了解我国学校、医院及社会机构中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从业人员的构成。方法:采样分层方便取样,选取华东、中南、西北三地区的学校、医院以及社会机构中心理从业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调查,得到600份有效问卷。结果:我国心理从业人员男女性别比例约为1∶2.15,平均年龄(36.60±7.74)岁。专业背景以医学背景最多,其次为心理学背景。55.3%的从业人员为本科学历,25.5%为硕士;中级职称(36.25%)最多,37.2%无职称;收入以中等收入为主。77.2%的从业人员持有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54.3%为兼职;社会机构类从业人员91.1%有证书,43.5%为兼职。从业人员近一年接受继续教育的平均次数为2.7次,平均为51.9 h,社会机构类从业人员近一年继续教育时间最多。63.2%的从业人员工作有督导,其中督导师占15.5%,社会机构类中比例最低。结论:我国心理卫生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心理学背景人员增多,学历水平有较大提升,但相对西方发达国家水平仍然较低。三种不同类型的机构的从业人员水平不一,医院类相对较高,社会机构类相对较低。我国心理卫生行业的培训与督导系统不完善,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督导,尤其是对于社会机构类从业人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服务模式 从业人员 构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心理委员“专业化”培养的新模式 被引量:6
12
作者 魏虹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8年第3期47-50,共4页
构建"稳定性"和"专业化"大学生心理委员培养模式,力求打造"点带面,点成面和面对面"的立体化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服务模式,在培训过程中按照岗前培训、理论培训和实践培训三阶段,并在培训中加强教师督导和朋... 构建"稳定性"和"专业化"大学生心理委员培养模式,力求打造"点带面,点成面和面对面"的立体化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服务模式,在培训过程中按照岗前培训、理论培训和实践培训三阶段,并在培训中加强教师督导和朋辈督导,夯实学生的业务能力,同时借助学生的专业背景及"互联网+"的模式,探索大学生心理委员培养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委员 “专业化”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心理一致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魏虹 章周炎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34-138,共5页
运用实验的方法,将自愿报名参加团体辅导的成员随机分成两组,采用《心理一致感量表》来研究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一致感的改善。结果显示:(1)实验组的前测和后测在可理解感、可控制感和心理一致感的总分上差异显著,而在意义感上差异不显... 运用实验的方法,将自愿报名参加团体辅导的成员随机分成两组,采用《心理一致感量表》来研究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一致感的改善。结果显示:(1)实验组的前测和后测在可理解感、可控制感和心理一致感的总分上差异显著,而在意义感上差异不显著;(2)在学生的主观评价上,88%的学生认为团体经验很有意义,86%的学生认为团体辅导后自己的内心更有力量。团体辅导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一致感有一定的帮助,有助于增强学生应对压力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辅导 大学生 心理一致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心理学视角探讨进食障碍的成因 被引量:7
14
作者 徐强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1期113-116,共4页
以神经性厌食和神经性贪食为主要症状的进食障碍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它直接威胁到人们的身心健康。文章通过对影响进食障碍的两大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介绍和分析,帮助人们对进食障碍的病因有更深的认识,从而促进对其进... 以神经性厌食和神经性贪食为主要症状的进食障碍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它直接威胁到人们的身心健康。文章通过对影响进食障碍的两大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介绍和分析,帮助人们对进食障碍的病因有更深的认识,从而促进对其进行预防和临床的诊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 进食障碍 心理因素 社会因素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教育视域下的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策略 被引量:8
15
作者 汪丽华 《思想理论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9-62,共4页
从生命教育的视角看,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原则是“生命高于一切”,包括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生命成长高于一切。由此决定了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策略应该是与危机当事人建立生命连接,心理危机干预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当事... 从生命教育的视角看,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原则是“生命高于一切”,包括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生命成长高于一切。由此决定了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策略应该是与危机当事人建立生命连接,心理危机干预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当事人重建生命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危机干预 生命教育 青少年 视域 生命的意义 生命安全 生命价值 生命成长
原文传递
从心理重建到生命提升--灾后心理重建与生命教育的实践与反思 被引量:4
16
作者 汪丽华 《思想理论教育》 CSSCI 2009年第10期15-19,共5页
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夺去了8万多人的生命,也终止了8万多个生命的思考。这场灾难激发起了中华民族伟大的人文精神,也客观上推进了中国的心理咨询、心理救助、心理健康教育及生命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生命教育 心理重建 实践 灾后 心理健康教育 人的生命 人文精神 中华民族
原文传递
“郑义门”千古家训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
17
作者 吴海涵 杨玉奇 叶秀玲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16-121,共6页
优秀家训文化是连接个人美德与社会伦理的枢纽,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对此,梳理“郑义门”千古家训的思想主轴,并在此基础上发掘《郑氏规范》在新时代家庭教育中修身示范、持家崇礼、处世兼济的时代价值,进... 优秀家训文化是连接个人美德与社会伦理的枢纽,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对此,梳理“郑义门”千古家训的思想主轴,并在此基础上发掘《郑氏规范》在新时代家庭教育中修身示范、持家崇礼、处世兼济的时代价值,进而可探寻“郑义门”立足个人、植根家庭、面向社会的家训文化与时代精神价值共契、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义门 家训文化 家庭教育 时代价值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社会支持的实验研究
18
作者 魏虹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10期147-148,151,共3页
本文运用实验的方法,将自愿报名参加心理团体的成员随机分成两组,应用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来研究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社会支持的改善。结果显示:(1)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上差异显著,而在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总分上差... 本文运用实验的方法,将自愿报名参加心理团体的成员随机分成两组,应用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来研究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社会支持的改善。结果显示:(1)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上差异显著,而在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总分上差异不显著;(2)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辅导 大学生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念内隐记忆中的注意促进效应 被引量:6
19
作者 孟迎芳 董月晴 陈荃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69-480,共12页
Swallow和Jiang(2010)最早发现,编码时的目标探测会促进同时呈现的背景信息在随后记忆测验中的表现,并将这一现象称为注意促进效应(Attentional Boost Effect,ABE)。随后研究发现这一现象并不会出现在概念内隐测验中,由此提出目标探测... Swallow和Jiang(2010)最早发现,编码时的目标探测会促进同时呈现的背景信息在随后记忆测验中的表现,并将这一现象称为注意促进效应(Attentional Boost Effect,ABE)。随后研究发现这一现象并不会出现在概念内隐测验中,由此提出目标探测主要促进的是背景信息的知觉加工,而非语义加工。本研究通过3个实验,操纵了对背景信息的编码加工类型(知觉加工或概念加工)。结果发现,当与目标探测同时进行的是对背景信息的概念加工任务,则ABE会出现在随后的概念内隐测验中。反之,当对背景信息进行的是知觉加工任务时,则ABE会出现在随后的知觉内隐测验而不是概念内隐测验中。这些结果表明,目标探测既可能促进背景信息的知觉加工,也可能促进背景信息的语义加工,但只有在目标探测下背景信息的编码加工与随后内隐测验中所依赖的提取加工具有一致性,才会产生AB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促进 内隐记忆 概念加工 知觉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