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命教育与意义建构——试论生命教育的现实依据和价值取向及其落实 被引量:10
1
作者 何仁富 汪丽华 《昆明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9-13,共5页
"三生教育"中的生命教育是唤醒生命意识、建构生命意义的教育。其价值取向应包括人生教育、人伦教育、人性教育、人格教育等在内的全人教育。生命教育是解开"意义虚无主义"、"生命消费主义"等生命困顿的... "三生教育"中的生命教育是唤醒生命意识、建构生命意义的教育。其价值取向应包括人生教育、人伦教育、人性教育、人格教育等在内的全人教育。生命教育是解开"意义虚无主义"、"生命消费主义"等生命困顿的钥匙。当前落实生命教育需做到:1.将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其他人生教育整合到生命教育中;2.专门课程的开发与开设;3.针对特殊个体和普遍群体的生命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教育 生命教育 人生教育 价值取向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学的治疗学意义与生命教育——以唐君毅《病里乾坤》为例的生命学解读 被引量:4
2
作者 何仁富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9-42,共4页
在我国,大学生一向被称为"天之骄子",但现在却面临着许多极其复杂的生活、生命与人生的问题,如学业、就业、成长的巨大压力,情感及人际关系上的紧张,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型,生命安全的保护及生死观的问题等等。而要解决大学生这... 在我国,大学生一向被称为"天之骄子",但现在却面临着许多极其复杂的生活、生命与人生的问题,如学业、就业、成长的巨大压力,情感及人际关系上的紧张,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型,生命安全的保护及生死观的问题等等。而要解决大学生这一系列的新的生死问题,应该在大学中普遍地推展生命教育。通过生命教育来让大学生们认识生命的真谛,从而尊重生命、珍惜生命、解决生命之困顿,进而提升自我生命的品质与价值。而生命教育的基础应该是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进行生命教育,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它是我们永恒的精神家园和生命安顿之处。本组文章,从在大学中推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入手,探讨了大学生命教育的性质、内容与方法等问题,并提出了要以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为基础来进行生命教育,以解决大学生们诸多复杂的生命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社会 生命教育 治疗学 传统中国社会 唐君毅 解读 命学 乾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人的存在形态理论及其生命教育意义——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生命学解读之一 被引量:1
3
作者 何仁富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89-93,共5页
马克思认为,人的存在形态包括四个层面自然存在、类存在、群体存在、个体存在,每个层面都有相应的本质特征和价值显现,因此,对人的存在及其价值的理解必须是四个层次的综合。马克思的人的存在形态理论对于以全人教育为主要旨向的生命教... 马克思认为,人的存在形态包括四个层面自然存在、类存在、群体存在、个体存在,每个层面都有相应的本质特征和价值显现,因此,对人的存在及其价值的理解必须是四个层次的综合。马克思的人的存在形态理论对于以全人教育为主要旨向的生命教育具有直接的理论和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人的存在形态 生命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君毅论儒家“三祭”的宗教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何仁富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4-68,共5页
祭天地、祭祖宗、祭圣贤的"三祭"是儒家宗教精神的主要载体。唐君毅认为,儒家"三祭"不仅具有一般宗教所具有的宗教精神,而且还有高明于、超越于一般宗教的宗教精神与形上意义。这包括祈求与报恩、有限与无限、现实... 祭天地、祭祖宗、祭圣贤的"三祭"是儒家宗教精神的主要载体。唐君毅认为,儒家"三祭"不仅具有一般宗教所具有的宗教精神,而且还有高明于、超越于一般宗教的宗教精神与形上意义。这包括祈求与报恩、有限与无限、现实与超越相协和的宗教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君毅 儒家 “三祭” 宗教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君毅论儒者情怀与现代人格 被引量:1
5
作者 何仁富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4-67,共4页
在现代社会,政治家、教育家、新闻文化人员、社会文化运动者这四类现代职业者更有机会也更有必要形成超越于其专业本身的精神境界,必须具备超专业的儒者之精神,必须在精神境界上,求居于一般专业之高一层面上,因而可以是儒家事业可能的... 在现代社会,政治家、教育家、新闻文化人员、社会文化运动者这四类现代职业者更有机会也更有必要形成超越于其专业本身的精神境界,必须具备超专业的儒者之精神,必须在精神境界上,求居于一般专业之高一层面上,因而可以是儒家事业可能的现代承担者,也更应该体会和展现儒家价值观。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称之一唐君毅先生的有关论述,即体现了这些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君毅 儒家事业 儒家伦理精神 现代承担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的境界:从爱到仁爱--从5·12大地震引发的生命教育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何仁富 《思想理论教育》 CSSCI 2009年第10期11-14,共4页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特大地震。如今,大地震周年即将到来。地震所带来的巨大生命伤亡和财产损失、全民抗震救灾的仁心大德、灾后生活及心理重建的延续性需求,并没有让这场大灾难只是以过去时的方式存在,而是在以完成进...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特大地震。如今,大地震周年即将到来。地震所带来的巨大生命伤亡和财产损失、全民抗震救灾的仁心大德、灾后生活及心理重建的延续性需求,并没有让这场大灾难只是以过去时的方式存在,而是在以完成进行时的方式存在。灾难不应该只是灾难,而应该是教育,尤其是生命教育。因为生命从来不曾离去,因为它可以让我们对生命有更多的思考与体会。在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矣注每一个个体生命,关注个体生命的身心和谐,实注个体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注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关注生命本身的品质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教育 教育思考 地震 仁爱 构建和谐社会 个体生命 关注生命 财产损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