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驱动蛋白超家族18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斌 冯联忠 +3 位作者 王春华 鲍轶 郑丽 董来荣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432-437,共6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驱动蛋白超家族中18A(KIF18A)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35例患者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距肿瘤边缘大于5cm)中KIF18AmRNA的表达水平;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驱动蛋白超家族中18A(KIF18A)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35例患者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距肿瘤边缘大于5cm)中KIF18AmRNA的表达水平;回顾性分析前期接受手术治疗的9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术后随访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和2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非癌旁组织)中KIF18A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不同病理特征患者的KIF18A的表达率,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35例结直肠癌组织中KIF18AmRNA表达量为4.056±0.4024,明显高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的1.253±0.1438(P<0.01)。KIF18A主要表达在细胞质,KIF18A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80%(74/92),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中高表达率15%(3/20,χ2=32.741,P<0.01)。KIF18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χ2=15.031,P<0.01)、淋巴结转移(χ2=6.064,P<0.05)及pTNM分期(χ2=6.546,P<0.05)有关。KIF18A高表达组3年生存率为54.1%,低表达组为100%(χ2=15.326,P<0.01)。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大小(P<0.05)、分化程度(P<0.01)、浸润深度(P<0.01)、淋巴结转移情况(P<0.01)、pTNM分期(P<0.01)及KIF18A表达水平(P<0.01)与预后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KIF18A表达水平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11.419,95%CI:1.504~86.684,P<0.05)。结论:KIF18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水平较高,提示其可能与结直肠癌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有可能作为结直肠癌诊治和预后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蛋白超家族18A 结直肠肿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王铁男 姚伟明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326-327,312,共3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情况。方法对31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31例GIST患者发生部位以胃(19例61.3%)和空肠(6例19.3%)为主。首发症状以腹痛、腹胀(20例64.5%)和消化道...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情况。方法对31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31例GIST患者发生部位以胃(19例61.3%)和空肠(6例19.3%)为主。首发症状以腹痛、腹胀(20例64.5%)和消化道出血(12例38.7%)、腹部包块(8例25.8%)为主要表现。病理报告良性13例、潜在恶性2例、恶性16例。免疫组化CD117阳性28例(90.3%),CD34阳性26例(83.9%)。结论(1)GIST消化道症状无特异性,术前确诊率低,易造成误诊;(2)CD117和CD34阳性可以作为GIST的诊断标志;(3)治疗应以局部切除为主,恶性者应扩大切除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免疫组化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00A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1
3
作者 冯联忠 郑雪勇 +3 位作者 李斌 于亚威 付斌 周礼湘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1-384,共4页
目的观察人胃癌S100A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VEGF-D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8例人胃癌及20例癌旁组织中S100A4和VEGF.C、VEGF-D的表达。分析S100A4和VEGF-C、VEGF-D表达与... 目的观察人胃癌S100A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VEGF-D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8例人胃癌及20例癌旁组织中S100A4和VEGF.C、VEGF-D的表达。分析S100A4和VEGF-C、VEGF-D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肿瘤TNM分期的关系,并作预后分析。结果S100A4和VEGF-C、VEGF-D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S100A4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VEGF-C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VEGF.D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无明显相关(P〉0.05),肿瘤组织内S100A4和VEGF-C两者表达呈正相关(P〈0.05)。S100A4和VEGF-C、VEGF-D阳性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低于阴性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100A4和VEGF-C的表达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S100A4可能参与VEGF.C淋巴管生成通路,在胃癌的淋巴结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SIOOA4基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波 姚伟明 于亚威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8年第5期288-289,291,共3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情况。方法对31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31例GIST患者发生部位以胃(19例,61.35%)和空肠(6例,19.3%)为主。首...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情况。方法对31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31例GIST患者发生部位以胃(19例,61.35%)和空肠(6例,19.3%)为主。首发症状以腹痛、腹胀(20例,64.5%)和消化道出血(12例,38.7%)、腹部包块(8例,25.8%)为主要表现。病理报告良性13例,潜在恶性2例,恶性16例。免疫组化CD117阳性28例(90.3%),CD34阳性26例(83.9%)。结论(1)GIST消化道症状无特异性,术前确诊率低,易造成误诊。(2)CD117和CD34阳性可以作为GIST的诊断标志。(3)治疗应以局部切除为主,恶性者应扩大切除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免疫组化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