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1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大学图书馆藏经部善本书题跋辑录 被引量:1
1
作者 甘良勇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7-115,共9页
据《杭州大学图书馆善本书目》,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图书馆收藏经部古籍善本书156种,有题跋者35种。本文对尚未公布且文字内容较完整的10种题跋予以整理并作考证。
关键词 善本书目 浙江大学 题跋 图书馆藏 经部 辑录 大学图书馆 图书馆收藏
原文传递
浙江大学图书馆藏宋人别集藏书题跋辑释
2
作者 许菊芳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1-95,共5页
浙江大学图书馆收藏多部善本宋人别集,其中亦多名家藏书题跋。现辑录其中尚未刊布者,并略加按语说明有关情节。
关键词 浙江大学 图书馆藏 题跋 藏书 别集 宋人 图书馆收藏 善本
原文传递
论扬雄文学思想之“文质相副”说 被引量:5
3
作者 束景南 郝永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3-87,共5页
在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史上,首先系统提出"文质"说这一重要范畴的,不是流行说法所主张的孔子和刘勰,而是汉代的扬雄。他的这一思想是在传统"文质"说思想的沾溉和以儒兼道思想影响下形成的。为了要救汉儒以文害质和汉... 在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史上,首先系统提出"文质"说这一重要范畴的,不是流行说法所主张的孔子和刘勰,而是汉代的扬雄。他的这一思想是在传统"文质"说思想的沾溉和以儒兼道思想影响下形成的。为了要救汉儒以文害质和汉赋家文丽用寡之病,故扬雄重点论述了其"文质"说中"质"的方面,具体包括"质"是"情","质"是"道","质"是"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雄 文学思想 文质相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女性文学梅花意境的性别特质 被引量:5
4
作者 舒红霞 阎保平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70-73,共4页
宋代女性文学咏梅作品营造的凄寒、高洁、清美的审美意境,反映了女作家文艺创作追求的审美取向以及她们现实存在的形态与情感心理模式,呈现着女性咏梅主体性别的、时代的和阶级的印迹。
关键词 女性 梅花 意境 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敦煌本《佛说孝顺子修行成佛经》的文学成就 被引量:1
5
作者 束景南 郝永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132-136,共5页
敦煌本《佛说孝顺子修行成佛经》尽管是一部佛经,却表现出突出的文学成就:首先,它有着故事情节上曲折、离奇、矛盾冲突激烈的文本呈现;其次,它运用了诸多方法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复次,它较大文学成就还表现在魔幻... 敦煌本《佛说孝顺子修行成佛经》尽管是一部佛经,却表现出突出的文学成就:首先,它有着故事情节上曲折、离奇、矛盾冲突激烈的文本呈现;其次,它运用了诸多方法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复次,它较大文学成就还表现在魔幻、再现创作方法的圆融运用上。因此,它已经是超越了一般意义的佛经而成为一有着传奇色彩的叙事文学作品了。而它的文学成就又有着佛教文学、敦煌文学和我国叙事文学发展史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本 孝顺子成佛经 文学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神恋模式的演变与人文觉醒 被引量:2
6
作者 蔡堂根 《广西社会科学》 2004年第1期105-107,共3页
人神恋模式的演变过程与中国古代的人文觉醒历程是完全一致的。从先秦到魏晋 ,人神恋故事先后经历了由男神女人模式到男人女神模式、由性爱情感的间接暗示到性爱情感的直接张扬这样两次根本性的转变。这两次转变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文觉醒... 人神恋模式的演变过程与中国古代的人文觉醒历程是完全一致的。从先秦到魏晋 ,人神恋故事先后经历了由男神女人模式到男人女神模式、由性爱情感的间接暗示到性爱情感的直接张扬这样两次根本性的转变。这两次转变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文觉醒中先后出现的两个重要阶段 :即走出神灵的阴影、认识人的地位和价值 ;走出道德伦理的重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神恋模式 男人女神模式 人文觉醒 男神女人模式 性爱情感 中国古代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域社会史研究的最新成果——评金普森、陈剩勇主编《浙江通史》 被引量:1
7
作者 左建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4期148-148,共1页
关键词 浙江大学 社会史研究 最新成果 中国 浙江人民出版社 演进过程 精神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大学图书馆藏《嘉兴藏》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冯国栋 张敬霞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3-230,共8页
《嘉兴藏》是明清时期由民间僧俗信众募资刊刻的一部方册大藏经。1920年刊《经值划一》收录有2090种佛典,浙江大学图书馆藏《嘉兴藏》有679种,约占三分之一强。浙江大学图书馆藏《嘉兴藏》大部分经籍首页有“黄梅寺记”“吴兴刘氏嘉业... 《嘉兴藏》是明清时期由民间僧俗信众募资刊刻的一部方册大藏经。1920年刊《经值划一》收录有2090种佛典,浙江大学图书馆藏《嘉兴藏》有679种,约占三分之一强。浙江大学图书馆藏《嘉兴藏》大部分经籍首页有“黄梅寺记”“吴兴刘氏嘉业堂藏书记”及“张百熙印”等朱文印。以这几方藏书印为线索并结合相关文献记载,可知浙江大学图书馆所藏《嘉兴藏》存藏源流为:黄梅寺→刘承幹→张百熙→浙江大学图书馆。这部藏经中有《黄檗木庵禅师语录》《晦夫林皋禅师夹山竹林寺语录》《纪安经禅师语录》《五叶弘传》《清凉顶目彻禅师语录》等多种文献不见于《经值划一》,其他《嘉兴藏》亦未收录,因此在《嘉兴藏》、明清佛教研究等方面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大学图书馆 《嘉兴藏》 存藏源流 文献价值
原文传递
孙诒让批校本《金石萃编》探赜
9
作者 廉皓晨 《文献》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5-191,共17页
浙江大学图书馆藏孙诒让批校本《金石萃编》八十册,书中有孙诒让朱、墨批校百余则,未曾整理刊布。孙诒让批校本《萃编》是反映其早年校碑活动的重要见证,从校补细节可以看出,孙氏在早年便已具备较高的碑版鉴别与碑文释读能力,即使与学... 浙江大学图书馆藏孙诒让批校本《金石萃编》八十册,书中有孙诒让朱、墨批校百余则,未曾整理刊布。孙诒让批校本《萃编》是反映其早年校碑活动的重要见证,从校补细节可以看出,孙氏在早年便已具备较高的碑版鉴别与碑文释读能力,即使与学界目前的《萃编》整理成果对比,孙诒让批校本仍具有一定的校勘价值。《金石萃编》作为清代重要的石刻文献辑本著作,以孙诒让批校本为代表的一批存世传本,共同成为研究该书阅读史的直接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石萃编》 孙诒让批校 阅读史
原文传递
百年敦煌文献整理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浙江杭州召开
10
作者 窦怀永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2010年4月10日至12日,由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浙江省敦煌学研究会承办的“百年敦煌文献整理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浙江杭州隆重召... 2010年4月10日至12日,由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浙江省敦煌学研究会承办的“百年敦煌文献整理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浙江杭州隆重召开。来自美国、日本、俄罗斯以及台湾和中国大陆的一百多位敦煌学界专家学者,相聚西子湖畔,就敦煌文献整理研究的百年历程进行回顾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学术讨论会 整理研究 敦煌文献 浙江省 杭州 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敦煌学研究 浙江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文化史著作的新范本——《浙江文化概论》评
11
作者 关长龙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4-154,共1页
"文化"一词,顾名思义,在中文语境中本指"用文饰来转化",即主体人用"文饰"来实现自己由自然人向文化人的转化,诸如其生存经验的积累、情感表达的增华、伦理秩序的选择、生活习惯的传承等等,皆是文饰的具象化表现。然由文化之词源... "文化"一词,顾名思义,在中文语境中本指"用文饰来转化",即主体人用"文饰"来实现自己由自然人向文化人的转化,诸如其生存经验的积累、情感表达的增华、伦理秩序的选择、生活习惯的传承等等,皆是文饰的具象化表现。然由文化之词源亦可推知,在主体对自己文饰的同时也必然对其原具的"质"有所遮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概论 区域文化史 浙江 范本 著作 生存经验 情感表达 伦理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摄传播于叙事 追佛影于图画——读李小荣《图像与文本:汉唐佛经叙事文学之传播研究》
12
作者 冯国栋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10-112,共3页
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罗柏松(James Robson)在回顾近十年西方东亚佛教研究的方法论转型时曾言:"在过去的十年,研究汉传佛教的欧美学者中另一个更突出的趋势是明显的‘视觉转向(Visual turn)’,表现在许多学者转向视觉和物质文化作... 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罗柏松(James Robson)在回顾近十年西方东亚佛教研究的方法论转型时曾言:"在过去的十年,研究汉传佛教的欧美学者中另一个更突出的趋势是明显的‘视觉转向(Visual turn)’,表现在许多学者转向视觉和物质文化作为窗口审视汉传佛教。"[1]近年来,由于文化史、艺术史研究方法的介入,佛教的图像研究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瞩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研究 叙事文学 图像 李小荣 佛经 汉唐 文本 图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籍总目》集部别集类误收总集考辨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灿 《图书馆研究》 2017年第4期124-128,共5页
《中国古籍总目》是目前规模最大的中国古籍目录,对了解和利用中国古籍大有帮助。但因规模庞大,书中难免存在讹误之处。部分总集类书目被编入集部别集类,分类不当,对此予以考辨。
关键词 中国古籍总目 别集 总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籍总目》子部家训类指瑕
14
作者 陆睿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2-84,共3页
《中国古籍总目》是近年学术界古籍整理研究的重要成果,但书成众手难免有瑕疵。本文以子部家训类为例,列举其中存在的立目不当、版本失收、版本遗漏、文字讹误、著者时代讹误、收录不全等问题,并进行辨析。
关键词 中国古籍总目 子部 家训 讹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吕才《阴阳书·历注》与唐历——具注历源起新说
15
作者 赵江红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21,共10页
唐太宗曾命吕才等人编修《阴阳书》,此书“历注”二卷被作为注历书长期使用,可以视作最早的注历书。梳理敦煌吐鲁番出土具注历与日本藏《大唐阴阳书》抄本后发现:一、《大唐阴阳书》抄本即《阴阳书》卷三十二、三十三“历注”部分,与出... 唐太宗曾命吕才等人编修《阴阳书》,此书“历注”二卷被作为注历书长期使用,可以视作最早的注历书。梳理敦煌吐鲁番出土具注历与日本藏《大唐阴阳书》抄本后发现:一、《大唐阴阳书》抄本即《阴阳书》卷三十二、三十三“历注”部分,与出土唐至宋初具注历历注顺序、类目相同,内容相关;二、今存最早的具注历为唐高宗显庆三年具注历,晚于《阴阳书》,具注历阴阳历注内容应系从后者抄出。因此推断,具注历的产生与《阴阳书》有关,时间不早于太宗贞观十五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书·历注》 《大唐阴阳书》 注历 历注 具注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帝后、内外命妇、宫人女官官衔研究
16
作者 龚延明 殷其雷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2期75-84,共10页
宋代官衔,是目前宋代制度史研究中新开拓的领域。从宋代帝后、内外命妇、宫人女官的官衔制度这一视角,可以看出宋代官制的复杂性、多样性。皇帝,通常不视为官,实际某种意义上,皇帝也是官,且居于官僚机构的顶端,所以皇帝也有官衔,只是名... 宋代官衔,是目前宋代制度史研究中新开拓的领域。从宋代帝后、内外命妇、宫人女官的官衔制度这一视角,可以看出宋代官制的复杂性、多样性。皇帝,通常不视为官,实际某种意义上,皇帝也是官,且居于官僚机构的顶端,所以皇帝也有官衔,只是名号比较特殊,显示其至高无上的地位。“皇帝”本身就是一个官号,其生前有尊号或圣号,死后有谥号、庙号。唐宋史称皇帝多用庙号,这就是法定官衔。皇后有官号,尊号有无,视其是否曾垂帘听政而定,死后谥号有二字、四字之别。内命妇,为皇帝姬妾名号之总称,其官衔有等级之分、秩品之差。外命妇官衔可分为公主官衔、卿大夫妻母官衔两类。内外命妇官衔亦特旨移用于宫人女官官衔。皇后、内外命妇、宫人女官的官衔,与文武百官相类,其名号等级分明,官衔成为其特殊身份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官衔 帝后 内外命妇 宫人女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擒虎话本》文本性质试探——写本原生态视角的观察
17
作者 郑天楠 张涌泉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67,共10页
S.2144《韩擒虎话本》的文本书写和用字情况显示出,这是一个传抄本,而其祖本可能是一个听写本;文本的改字情况还显示出,写本在抄完后至少经历过一次校改.这种写本原生态的后期变异现象,在敦煌写本中具有普遍性.写本原生态视角的考察,有... S.2144《韩擒虎话本》的文本书写和用字情况显示出,这是一个传抄本,而其祖本可能是一个听写本;文本的改字情况还显示出,写本在抄完后至少经历过一次校改.这种写本原生态的后期变异现象,在敦煌写本中具有普遍性.写本原生态视角的考察,有助于明确文本性质、厘清文本层次,有利于还原写本生成与流布的动态过程,推动变文研究的深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写本 韩擒虎话本 原生态 文本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祁《汉书》校本复原——略论“萧该《音义》”之离析与校理
18
作者 陆骏元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4-186,共23页
充分理解萧该《汉书音义》的撰写体例与宋祁校勘《汉书》的原则后,可将蔡琪本所附“萧该《音义》”从“宋祁校语”中离析出来,并将卷八十一后的宋祁校语复原为批校形态,从而彻底廓清相混已久的两类文献。经整理,共离析出萧该《音义》28... 充分理解萧该《汉书音义》的撰写体例与宋祁校勘《汉书》的原则后,可将蔡琪本所附“萧该《音义》”从“宋祁校语”中离析出来,并将卷八十一后的宋祁校语复原为批校形态,从而彻底廓清相混已久的两类文献。经整理,共离析出萧该《音义》288条、宋祁校语141条。南宋刊刻者根据多个递抄本汇集刊成蔡琪本、庆元本一系刊本中的宋人校语,由于其中集合宋祁原校、递抄者补校以及书商所增“名儒辩论”共三个层次的校语,导致刊本面貌讹乱。蔡琪本大致反映递抄底本之原貌,庆元本则已有所加工。宋祁校语进入刊本,又逐渐被刊落的过程,揭示了在颜《注》的文本框架下,六朝旧本最终沦亡的历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书》 萧该《音义》 宋祁校语 批校形态 蔡琪本
原文传递
二十世纪以来《嘉兴藏》研究综述
19
作者 张敬霞 《佛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5-388,共14页
刊于明清时期的《嘉兴藏》在历代刻本大藏经中独具特色,对明清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从《嘉兴藏》存藏现状、参与刻藏人员、雕印始末、《嘉兴藏》目录及其影响等五方面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嘉兴藏》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 刊于明清时期的《嘉兴藏》在历代刻本大藏经中独具特色,对明清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从《嘉兴藏》存藏现状、参与刻藏人员、雕印始末、《嘉兴藏》目录及其影响等五方面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嘉兴藏》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毋庸置疑,《嘉兴藏》研究已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其国内存藏详情仍需更为深入详尽的调查,而《嘉兴藏》所收明清僧人著述、牌记、序跋文献等的研究亦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兴藏 存藏现状 雕印始末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出《香港藏敦煌遗书》与中村不折收藏品残片的缀合及思考
20
作者 周思敏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4-112,共9页
新近出版的《香港藏敦煌遗书》首次公开了香港地区收藏的251件敦煌遗书的高清彩色图版,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其中,编号为松云堂6-115号的残片出自一件经由日本藏家中村不折题耑的残片册《流沙遗珍》.此册中有5件残片可以和现在日本台东... 新近出版的《香港藏敦煌遗书》首次公开了香港地区收藏的251件敦煌遗书的高清彩色图版,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其中,编号为松云堂6-115号的残片出自一件经由日本藏家中村不折题耑的残片册《流沙遗珍》.此册中有5件残片可以和现在日本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收藏的中村旧藏品中的7件残片缀合为5组,包括佛教文献4组,道教文献1组.缀合后各残片相关信息的比对,有助于重新思考残片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藏敦煌遗书》 中村不折 缀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