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领域科教融合战略及人才培养:以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为应用场景——浙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联合学院院长李德纮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婵 乔迎迎 +2 位作者 邓勇新 王雨洁 李德纮 《科教发展研究》 2022年第3期1-18,共18页
“未来已来”,随着智能时代的逐渐来临,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VR/AR等技术正在全方位影响工程科技领域,智能技术在工程科技中的综合应用已成为现实工程和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对相应专业领域的工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挑战。基于智能... “未来已来”,随着智能时代的逐渐来临,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VR/AR等技术正在全方位影响工程科技领域,智能技术在工程科技中的综合应用已成为现实工程和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对相应专业领域的工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挑战。基于智能领域科教融合发展的前瞻性需求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近年来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等多份政策文件,大力推进智能领域科教融合并强调相关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以“智慧交通、智慧物流”的科教融合战略及人才培养等选题为发端,本刊拟围绕多个专业领域的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科教融合人才培养等主题开展专家访谈和重要报告发布等系列工作,为我国在智能领域的科教战略及人才培养等重要研究工作提供交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科教融合 伊利诺伊大学 智慧交通 云计算 大数据 产教融合 智能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过程的高空间分辨率振型识别
2
作者 李宾宾 叶挺 兰春光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8,共8页
为解决有限数量传感器条件下的结构全场振型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过程先验的贝叶斯模态识别方法。该方法基于贝叶斯推断原理,有效融合了有限元模型与模态识别数据。首先,通过不确定性有限元分析或工程经验,考虑多物理约束,建立... 为解决有限数量传感器条件下的结构全场振型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过程先验的贝叶斯模态识别方法。该方法基于贝叶斯推断原理,有效融合了有限元模型与模态识别数据。首先,通过不确定性有限元分析或工程经验,考虑多物理约束,建立了全场振型的高斯过程先验模型。其次,引入振动测量数据,在高斯过程先验基础上融合贝叶斯模态识别结果,构建全场振型的后验概率分布模型。最后,利用实验室剪切模型和广州塔标准模型进行全场振型识别,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利用有限振动测点获得结构的高空间分辨率振型,并实现其不确定性定量分析,可有效应用于结构健康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高斯过程 振型扩展 不确定性量化 物理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控阵天线的混响室搅拌方法
3
作者 王一凡 马涵之 +1 位作者 柳钢吒 李尔平 《安全与电磁兼容》 2025年第1期57-61,共5页
混响室常被用于电磁兼容性测试,但是传统的机械搅拌混响室存在建造困难、操作不便等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相位搅拌方法,基于相控阵天线的扫描与频率搅拌,在7.8 m×4.8 m×3.4 m的混响室内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场均匀性符合GB/T... 混响室常被用于电磁兼容性测试,但是传统的机械搅拌混响室存在建造困难、操作不便等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相位搅拌方法,基于相控阵天线的扫描与频率搅拌,在7.8 m×4.8 m×3.4 m的混响室内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场均匀性符合GB/T 17626.21-2014要求。另外,对比了传统相关系数方法与自相关(AR)模型对独立样本的求解,并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所提方法适用于任何尺寸的混响室,相较机械搅拌具有更大的测试空间、更快的测试速度,有助于减小电磁兼容测试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响室 电磁兼容性测试 相控阵天线 频率搅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等离子体轰击对单晶硅表面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余天翔 薛转转 +1 位作者 武鹏远 Oleksiy Penkov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97,共9页
为了研究低能等离子体轰击对单晶硅表面物理性能的影响。通过控制刻蚀时间和真空腔内气体压强等因素,使用低能等离子体对单面抛光单晶硅(100)进行刻蚀。通过测量刻蚀后硅片的刻蚀深度、硅片表面粗糙度、拉曼光谱以及接触角,研究硅片表... 为了研究低能等离子体轰击对单晶硅表面物理性能的影响。通过控制刻蚀时间和真空腔内气体压强等因素,使用低能等离子体对单面抛光单晶硅(100)进行刻蚀。通过测量刻蚀后硅片的刻蚀深度、硅片表面粗糙度、拉曼光谱以及接触角,研究硅片表面物理性能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刻蚀时间的增加,硅片刻蚀深度基本不变,而随着刻蚀压力的增加,硅片刻蚀深度先减小后增加。当刻蚀电流为0.1 A,气体压力为2 mTorr时,硅片表面粗糙度在刻蚀时间为40 s时达到极小值。对刻蚀后硅片的拉曼光谱进行测量,发现拉曼二阶峰在总体上随刻蚀时间的增加而略微降低。分别使用氩离子和氮离子对硅片进行刻蚀,发现两者在空气中保存一段时间后水滴角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将刻蚀后的硅片分别置于氩气、氮气和空气环境中保存,硅片表面水滴角变化趋势几乎完全一致。证明低温等离子体轰击在较短的刻蚀时间内对硅片厚度没有明显影响,对硅片表面的粗糙度有一定的提高效果,对硅片表面的润湿性也起到了一定的减小作用,其中氩离子轰击处理的硅片更是在保存一段时间后发生了由亲水性到疏水性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硅 等离子体轰击 刻蚀深度 表面粗糙度 拉曼光谱 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IGBT模块温度观测的3-D降阶混合型热模型 被引量:3
5
作者 田野 卜凯阳 +2 位作者 李楚杉 李武华 何湘宁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5104-5120,共17页
IGBT模块温度在线监测是提高大容量变流器可靠性的关键技术。在IGBT模块在线温度监测方法中,热阻模型法可对IGBT模块内部的温度分布进行估计,因而受到关注。结合了传感器数据的温度观测器可基于热阻模型,实时修正材料老化、参数温度依... IGBT模块温度在线监测是提高大容量变流器可靠性的关键技术。在IGBT模块在线温度监测方法中,热阻模型法可对IGBT模块内部的温度分布进行估计,因而受到关注。结合了传感器数据的温度观测器可基于热阻模型,实时修正材料老化、参数温度依赖性和功率损耗计算误差等不确定因素对温度估计造成的影响。然而现有热模型无法同时兼顾系统可观性和建模准确性,且阶数相对较高,难以应用于温度观测器的在线运行。因此,该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风冷散热多芯片IGBT模块3-D温度观测器,同时满足可观性、准确性和实时性要求的混合型降阶热模型。首先,分析了热阻模型的拓扑结构及其参数辨识的方法,并探究了模型的状态空间生成规律;然后,基于非线性优化算法对该模型的参数进行修正,以减小因计算流体力学(CFD)仿真模型参数与实际参数不一致所引入的热阻模型与实验物理对象间的误差;随后,使用平衡截断法对热阻模型降阶,相对于现有集总参数热阻模型,进一步提高了实时求解效率;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BT模块 温度监测 热网络模型 温度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变量模型及其在贝叶斯运营模态分析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朱伟 李宾宾 +1 位作者 谢炎龙 陈笑宇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76-1484,共9页
贝叶斯FFT算法是运营模态分析的最新一代算法,以其准确性高、计算速度快、可有效进行不确定性度量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现有贝叶斯FFT算法针对不同情况(稀疏模态、密集模态、多步测试等)需采用不同优化算法,且编程实现极为复杂。为... 贝叶斯FFT算法是运营模态分析的最新一代算法,以其准确性高、计算速度快、可有效进行不确定性度量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现有贝叶斯FFT算法针对不同情况(稀疏模态、密集模态、多步测试等)需采用不同优化算法,且编程实现极为复杂。为此,本文旨在提出针对不同情况的贝叶斯FFT算法的统一框架,并实现模态参数的高效求解;视结构模态响应为隐变量,建立贝叶斯模态识别单步测试和多步测试的隐变量模型框架;针对提出的隐变量模型运用期望最大化算法实现各种情况下模态参数的统一贝叶斯推断,利用隐变量解耦模态参数优化过程,采用Louis等式间接求取似然函数的Hessian矩阵。通过两个实际工程测试案例,并与现有方法对比,验证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算法与现有方法结果相同,但其推导简单、易编程,尤其对于密集模态识别问题具有明显的计算优势。本文为贝叶斯模态识别建立起统一的隐变量模型框架,在很大程度上简化原本繁琐且冗长的推导过程,提高计算效率,同时也为应用变分贝叶斯、吉布斯采样等算法求解贝叶斯模态识别问题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营模态分析 参数识别 隐变量模型 期望最大化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多电平中压直流变换器的高可靠自供电架构研究
7
作者 李楚杉 方恒 +3 位作者 龚青苑 李成敏 李武华 何湘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70-681,I0020,共13页
随着大容量中压直流配电技术的迅速发展,模块化多电平直流变换器受到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实现高可靠的辅助供电是实现直流变换器在中压直流配电场景中应用的关键技术瓶颈之一。为此,提出一种面向模块化多电平中压直流变换... 随着大容量中压直流配电技术的迅速发展,模块化多电平直流变换器受到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实现高可靠的辅助供电是实现直流变换器在中压直流配电场景中应用的关键技术瓶颈之一。为此,提出一种面向模块化多电平中压直流变换器的高可靠自供电系统架构。该架构实现主控制器、子模块等辅电系统的中压直联馈电,从而无需额外低压直流电源,并且大幅提升系统启动速度。基于此架构设计,模块化多电平直流变换器的子模块控制器和旁路开关辅助供电均实现3倍冗余,提高系统容错运行的能力。在子模块电容预充电阶段,提出一种基于辅助电源自主控制的子模块电容均压方法,保证模块化多电平直流变换器可靠预充电。最终通过实验验证所提辅助供电系统架构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直流变换器 自供电 中压直联馈电 子模块电容均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励磁电感的SiC串联器件型中压双有源桥变换器的软开关技术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润田 李楚杉 +2 位作者 姚文熙 李武华 何湘宁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732-3745,共14页
基于SiC串联器件的双有源桥变换器因具有开关损耗小、功率密度高、能量控制简单等优势,有望成为中压变换场景中实现高频隔离的优选方案。为保证SiC串联器件的可靠均压,各器件上并联大容值缓冲电容,然而该设计使变换器在传输功率较低时... 基于SiC串联器件的双有源桥变换器因具有开关损耗小、功率密度高、能量控制简单等优势,有望成为中压变换场景中实现高频隔离的优选方案。为保证SiC串联器件的可靠均压,各器件上并联大容值缓冲电容,然而该设计使变换器在传输功率较低时难以实现零电压开通,严重影响变换器的整体效率和串联器件的可靠运行。该文通过构建SiC串联器件型中压双有源桥变换器多模态运行模型并深入分析其运行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等效励磁电感的无源软开关技术。所提技术可通过优化外接传输电感位置的方式实现中压侧等效励磁电感参数调节,从而在无额外控制前提下实现SiC串联器件的软开关范围扩展。最后,设计了4 kV/1 kV实验样机,实现了100 kW下运行。实验结果显示,所提出的软开关技术能显著地扩展变换器中SiC串联器件的软开关范围,在保证SiC串联器件均压稳定性的同时能够大幅降低变换器在轻载运行时的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变压器 双有源桥变换器 SiC MOSFET 串联器件 软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嵌入式直流的受端电网动态响应智能分析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王之伟 黄俊辉 +3 位作者 孙文涛 孙方圆 兰图 刁瑞盛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5,99,共10页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嵌入大型交流系统,将进一步增加换相失败、直流闭锁等故障对系统安全稳定的影响,交流系统与直流系统的交互作用,将使系统动态更加复杂。针对电网不同运行方式下大扰动后系统复杂动态响应特性分析难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嵌入大型交流系统,将进一步增加换相失败、直流闭锁等故障对系统安全稳定的影响,交流系统与直流系统的交互作用,将使系统动态更加复杂。针对电网不同运行方式下大扰动后系统复杂动态响应特性分析难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机电-电磁混合仿真与机器学习的智能分析方法。该方法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降维、基于密度的噪声应用空间聚类(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DBSCAN)、K-means等算法建立二阶段聚类模型,可针对直流落点近区严重故障后大量混合仿真动态曲线在高维空间中自动聚类,并给出相应标识与严重程度;提取交直流系统在不同故障下的典型动态模式,自动标注并识别各模式下主导安全稳定问题。文中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在2025年华东电网运行方式中得以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提取不同故障下系统动态模式,将有效支撑后续复杂故障下的交直流系统动态机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高压直流输电 交直流混联电网 机电-电磁混合仿真 无监督学习 聚类分析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面磁元件的LLC变换器相关参数的整体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子航 高祎韩 +2 位作者 刘懿静 张欣 马皓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4820-4829,4895,共11页
平面磁心和印制电路板(PCB)绕组的可定制化设计和可重复性制造,为进一步提高LLC变换器的效率和功率密度提供条件。对于工作频率、谐振腔参数、平面磁元件尺寸等数量多、连续性强、对变换器整体效率影响存在耦合关系的设计参数,采用传统... 平面磁心和印制电路板(PCB)绕组的可定制化设计和可重复性制造,为进一步提高LLC变换器的效率和功率密度提供条件。对于工作频率、谐振腔参数、平面磁元件尺寸等数量多、连续性强、对变换器整体效率影响存在耦合关系的设计参数,采用传统的分步优化设计方法难以实现变换器最高整体效率。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平面磁元件的LLC变换器工作频率、谐振腔参数和平面磁元件尺寸的整体优化设计方法,在满足实际工程要求的前提下,以实现理论最高峰值效率为目标,可进一步得到全局最优的设计参数。基于此方法设计一台3 kW高效率、高密度LLC变换器,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变换器功率密度510 W/in^(3)(1in3=1.63871×10^(-5) m^(3)),峰值效率99.0%,满载效率98.3%,与所提出的设计方法得到的理论结果接近,证明了该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C变换器 平面磁元件 参数设计 高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有源桥串联欠谐振变换器的最小回流电流控制
11
作者 高祎韩 周子航 +1 位作者 张欣 马皓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4480-4494,共15页
该文采用时域分析法对双有源桥串联欠谐振电路进行了分析,得到电感电流在稳态时的表达式并推导所有开关管实现软开关的条件。由于电压增益偏离1时仅采用移相控制难以实现所有开关管的软开关,因此,该文在传统移相控制的基础上,引入额外... 该文采用时域分析法对双有源桥串联欠谐振电路进行了分析,得到电感电流在稳态时的表达式并推导所有开关管实现软开关的条件。由于电压增益偏离1时仅采用移相控制难以实现所有开关管的软开关,因此,该文在传统移相控制的基础上,引入额外的变频控制策略,使得电路在不同的电压增益和负载条件下都能有较好的软开关性能。然而,软开关的实现会增加电路的回流电流,影响电路的传输效率。该文对所提出的变频移相控制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使其可以在确保电路实现软开关的同时产生最小的回流电流和电感电流有效值。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在一台2 kW的样机中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桥串联欠谐振变换器 软开关 最小回流电流控制 变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机械类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12
作者 谢庆兵 李浩 《装备制造技术》 2024年第5期100-102,共3页
针对四门关键的机械类实验课程实施了系统性的改革举措,通过融入尖端的科技和新工艺,构建了一套兼具设计性与综合性的实验项目体系,进而丰富了实验教学内容并实现了教学模式与评价机制的创新。本研究新建了配备先进管理模式的实验室,为... 针对四门关键的机械类实验课程实施了系统性的改革举措,通过融入尖端的科技和新工艺,构建了一套兼具设计性与综合性的实验项目体系,进而丰富了实验教学内容并实现了教学模式与评价机制的创新。本研究新建了配备先进管理模式的实验室,为学生搭建了优质的创新实践环境。改革后的实验课程不仅聚焦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更强调其实践操作技能的提升以及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实践结果充分显示,本次实验教学改革中,学生们在实验中积极展现创新思维与实践应用能力,团队合作与问题解决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验证了改革的有效性,也为继续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工程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振动监测系统测量噪声现场标定
13
作者 李宾宾 朱伟 +1 位作者 谢炎龙 朱作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117,共8页
分析振动监测系统的测量噪声水平是结构健康监测设计的重要步骤,有利于优化测试方案和后期模态参数识别。本文从数据采集全过程入手分析测量噪声的主要来源和统计特性,基于最小二乘法原理,提出标定硬件噪声水平的“n信道”方法和估计多... 分析振动监测系统的测量噪声水平是结构健康监测设计的重要步骤,有利于优化测试方案和后期模态参数识别。本文从数据采集全过程入手分析测量噪声的主要来源和统计特性,基于最小二乘法原理,提出标定硬件噪声水平的“n信道”方法和估计多信道同步误差的方法。前者允许以任意数量的信道组合进行噪声估计,能够充分利用所有信道的信息,增强结果的稳定性;后者运用时滞测量信号的频域特性,通过互功率谱密度的比值实现信道间亚毫秒级同步误差估计。所提方法的正确性、鲁棒性和实用性通过某桥梁振动监测系统的测量数据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结构健康监测 拾振器 测量噪声 同步误差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高层工程竹结构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14
作者 肖岩 吴瑞嘉 陈景轩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56-161,共6页
基于格鲁斑工程竹的力学及加工方法的研究成果,参照现有木结构设计方法,完成了两栋多高层工程竹结构的结构设计与施工建造。其中一栋为3层办公楼,总高度105m,总建筑面积约1500m^(2)。另一栋为6层办公楼,总高度203m,总建筑面积约800m^(2... 基于格鲁斑工程竹的力学及加工方法的研究成果,参照现有木结构设计方法,完成了两栋多高层工程竹结构的结构设计与施工建造。其中一栋为3层办公楼,总高度105m,总建筑面积约1500m^(2)。另一栋为6层办公楼,总高度203m,总建筑面积约800m^(2)。两栋建筑均以重型工程竹框架构成结构主体,并设置了抗侧力斜撑及剪力墙。通过计算设计了结构构件的尺寸,并进行了抗震和抗风分析,结果表明竹结构满足现有规范要求。在施工建造过程中,采用北美木结构的“框架式”和“平台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竹结构的搭建,有效保证了施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鲁斑工程竹 多高层竹结构 重型工程竹框架 施工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T型单元的混合器件四电平变换器
15
作者 韩如磊 董家展 +1 位作者 王超 李楚杉 《电力电子技术》 2024年第4期126-129,共4页
在变换器中应用以碳化硅(SiC)为代表的宽禁带半导体器件能够显著提升变换器的效率和功率密度,但同时带来半导体成本的大幅提升。基于SiC和硅(Si)分立器件的混合多电平技术在不显著提升半导体成本的情况下能够实现与全SiC设计相近的性能... 在变换器中应用以碳化硅(SiC)为代表的宽禁带半导体器件能够显著提升变换器的效率和功率密度,但同时带来半导体成本的大幅提升。基于SiC和硅(Si)分立器件的混合多电平技术在不显著提升半导体成本的情况下能够实现与全SiC设计相近的性能,是一种兼顾成本与性能的优化设计。然而,目前针对混合多电平变换器的研究大多基于三电平结构。此处提出了一种高频单元采用T型拓扑的SiC和Si器件混合型四电平变换器拓扑,低频单元使用低成本的Si器件,能够保持相对较低的成本。同时,提出了一种所有的高频开关动作都由SiC器件承担的混频调制策略,并且能够兼容对母线电容电压的主动控制。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电路拓扑与调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电平变换器 混频调制 高频开关动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域热反射法探究甲胺铅溴热导率的温度趋势
16
作者 何紫锋 涂敬 王伟烈 《能源工程》 2024年第5期37-43,共7页
本文基于频域热反射法研究了有机-无机钙钛矿甲胺铅溴(MAPbBr3)单晶和多晶薄膜材料热导率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发现其单晶在正交相和立方相的晶体结构热导率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在四方相的晶体结构出现热导率随温度升高而先增后减的... 本文基于频域热反射法研究了有机-无机钙钛矿甲胺铅溴(MAPbBr3)单晶和多晶薄膜材料热导率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发现其单晶在正交相和立方相的晶体结构热导率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在四方相的晶体结构出现热导率随温度升高而先增后减的反常趋势。对于薄膜材料,发现室温下100nmMAPbBr3薄膜热导率约为单晶热导率的68%,并且当厚度大于160nm时,其薄膜热导率与单晶类似。随着温度的增加,薄膜热导率呈现经典的无定形材料热导率趋势。这些结果对航天工程中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热管理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导率 钙钛矿 低温 单晶 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P约束方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张倚天 肖岩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0-56,共7页
通过对8个不同FRP材料(碳纤维、玻璃纤维和玄武岩纤维)约束的钢管混凝土方柱的轴压试验研究,揭示此类构件的受力机理与破坏形态,探讨不同FRP约束材料对约束方钢管混凝土的轴向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碳纤维约束试件强度和延性提... 通过对8个不同FRP材料(碳纤维、玻璃纤维和玄武岩纤维)约束的钢管混凝土方柱的轴压试验研究,揭示此类构件的受力机理与破坏形态,探讨不同FRP约束材料对约束方钢管混凝土的轴向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碳纤维约束试件强度和延性提高最为明显.FRP材料的约束强度越大,约束钢管混凝土的轴向承载力越高并且延性越好.在相同约束强度下,玄武岩纤维约束试件的延性优于玻璃纤维约束试件.针对FRP约束钢管混凝土方柱,提出了承载力计算公式.与本试验和其他学者试验结果对比显示,该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钢管混凝土 承载力 FRP 约束 CCFT 方形截面 轴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化学实验室的开放与管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淼 《云南化工》 CAS 2019年第9期174-175,共2页
基础化学实验课程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对于提高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科研素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公共基础化学实验室的开放,使不同专业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可以接触化学实验,增强对化学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实践... 基础化学实验课程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对于提高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科研素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公共基础化学实验室的开放,使不同专业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可以接触化学实验,增强对化学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介绍了如何建立开放化学实验室准入制度、实验室分区和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跟进和激励制度,并给出了一些中外合作的探索措施,为化学实验室的开放管理和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实验室 开放 管理 中外合作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化学实验课程全英文教学的实践和体会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淼 《广州化工》 CAS 2020年第1期149-151,共3页
基础化学实验课程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对于提高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科研素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介绍了全英文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相关的课程特点和课程编排;探讨了“软硬结合”教学讲授、“多媒体化”教学演示、“头脑风暴... 基础化学实验课程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对于提高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科研素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介绍了全英文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相关的课程特点和课程编排;探讨了“软硬结合”教学讲授、“多媒体化”教学演示、“头脑风暴式”实验讨论、“面面聚焦式”实验考核等课程教学和考核方式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并对授课要求和化学实验教学管理提出了一点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化学实验 全英文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多电平谐振变换器多自由度调压控制及子模块电容均压方法 被引量:8
20
作者 盛景 陈聪 +2 位作者 向鑫 李楚杉 李武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6216-6229,共14页
模块化多电平谐振变换器(MMRC)因具备模块化多电平拓扑和谐振电路的共同优点而在中压领域得到广泛研究,但在宽范围输入下的配用电场合,针对该拓扑的高效调控方法仍缺少相关深入探究。为此,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中压宽范围输入的模块化多... 模块化多电平谐振变换器(MMRC)因具备模块化多电平拓扑和谐振电路的共同优点而在中压领域得到广泛研究,但在宽范围输入下的配用电场合,针对该拓扑的高效调控方法仍缺少相关深入探究。为此,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中压宽范围输入的模块化多电平谐振变换器多自由度调压控制方法。首先,分析开关频率和调制比应用于电压增益调节的效果和特点。接着,结合调频和调制比两种控制自由度提出多自由度组合的宽范围调压方法,并且揭示变调制比控制引发的子模块电容电压波动大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一种监督式电容均压算法以降低纹波。最后,基于输入电压8~16kV、输出功率60kW的实验样机验证所提调控方法的有效性,并实现了全输入电压范围满载效率大于96%,子模块电容电压纹波幅值降低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谐振变换器 宽范围中压 多自由度调控 电容电压纹波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