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及其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俞佳慧 巩倩 庄乐南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381-397,共17页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由肺血管重构引起血管阻力增大的临床综合征,若不治疗将导致右心衰竭,甚至死亡。目前关于肺动脉高压的病理机制尚未明确,且临床治疗方法未能有效改善预后或降低死亡率。为了深入研究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并开发更加安...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由肺血管重构引起血管阻力增大的临床综合征,若不治疗将导致右心衰竭,甚至死亡。目前关于肺动脉高压的病理机制尚未明确,且临床治疗方法未能有效改善预后或降低死亡率。为了深入研究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并开发更加安全有效的药物,建立合适的疾病动物模型在临床前研究中必不可少。本文概述了肺动脉高压的病理特征,并总结了各类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同时阐述了近5年内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在3种治疗途径及相关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以期为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的选择和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动物模型 药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例犬口腔肉瘤的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苏真 惠天朝 +7 位作者 韦方华 徐亚嵩 张舒六 许世军 吴旧生 师福山 林琳 王华南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4,共6页
口腔肉瘤是犬常见的口腔肿瘤,尤其在老年犬多发。本试验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2例犬口腔肿物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H.E.染色结果显示,2例患犬肿物组织可见大量增生的梭形细胞和局部黑色素颗粒,伴随继发性出血和... 口腔肉瘤是犬常见的口腔肿瘤,尤其在老年犬多发。本试验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2例犬口腔肿物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H.E.染色结果显示,2例患犬肿物组织可见大量增生的梭形细胞和局部黑色素颗粒,伴随继发性出血和坏死性囊变,高倍镜下细胞具多形性和异型性,核仁明显,核分裂象易见,初步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或软组织肉瘤。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2例患犬口腔肿物中广谱细胞角蛋白(CKp)表达均呈阴性,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均呈阳性,1号犬上皮细胞膜抗原(EMA)和2号犬人角蛋白抗原决定簇(Cam5.2)表达均呈阴性,可知肿瘤是间质来源;黑色素-A(Melan-A)、钙结合蛋白(S-100)和人类黑色素瘤标志物-45(HMB45)等特异性抗体表达均呈阴性,故黑色素瘤和神经鞘肉瘤的可能性不高。1号犬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中间丝状体蛋白(Desmin)在部分区域呈阳性,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呈阴性,考虑部分肌源性分化;2号犬无肌源性标志物表达。综合分析,2例患犬口腔肿物均为高级软组织肉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组织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非结构蛋白NSP15抑制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研究
3
作者 李鑫悦 徐维律 +7 位作者 吕倩 傅心雨 石玉华 李丹月 何苏慧 董露 陈楠 师福山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31-739,共9页
为探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及其NSP15蛋白对细胞焦亡的影响及初步的分子作用机制,本研究将表达pGSDMD-p30的质粒转染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细胞),24 h后将PEDV感染该细胞,于感染后12 h和24 h分别收集细胞上清液和细胞,采用LDH试剂... 为探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及其NSP15蛋白对细胞焦亡的影响及初步的分子作用机制,本研究将表达pGSDMD-p30的质粒转染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细胞),24 h后将PEDV感染该细胞,于感染后12 h和24 h分别收集细胞上清液和细胞,采用LDH试剂盒测定各时间点细胞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比例;采用qPCR检测细胞中GSDMD 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各时间点,转染表达pGSDMD-p30质粒的IPEC-J2细胞中LDH的释放比例均极显著升高,表明细胞发生焦亡,且与转染p GSDMD-p30质粒的细胞相比,PEDV感染的细胞中LDH的释放比例及GSDMD mRNA的转录水平均极显著降低。将表达pGSDMD-p30的质粒分别与不同剂量的PEDV-NSP15质粒共转染HEK293T细胞(pGSDMD-p30+NSP15组);将表达Caspase-1、pGSDMD和表达NSP15的质粒分别共转染HEK293T和IPEC-J2细胞(Caspase-1+pGSDMD+NSP15组)。上述细胞于24 h后均测定各组细胞上清液中LDH的释放比例。结果显示,与pGSDMD-p30组(共转染表达pGSDMD-p30与空载体的细胞)相比,pGSDMD-p30+NSP15组HEK293T细胞及IPEC-J2细胞中LDH的释放比例均显著降低;与Caspase-1+pGSDMD对照组细胞相比,Caspase-1+pGSDMD+NSP15组细胞中LDH的释放比例极显著降低。上述结果表明,NSP15在不同细胞中均可以抑制GSDMD-p30及GSDMD+Caspase-1两种方式引起的细胞焦亡,提示PEDV可能通过NSP15抑制细胞的焦亡。将自噬抑制剂3-MA和蛋白酶体途径抑制剂MG132分别加入不同剂量的NSP15质粒与MYC-pGSDMD质粒共转染的HEK293T细胞中,6 h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GSDMD的表达水平;将上述质粒共转染HEK293T细胞,24 h后通过qPCR检测细胞中GSDMD 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随着NSP15转染剂量的增加,细胞中GSDMD的表达水平逐渐减少,加入3-MA和MG132并不影响GSDMD的表达水平;相比于共转染空载体和NSP15质粒的对照组,MYC-pGSDMD+NSP15组细胞中GSDMD mRNA的转录水平极显著降低。上述结果表明,PEDV NSP15降解GSDMD的过程不是通过自噬和蛋白酶体途径实现的。将4个核酸内切酶活性位点突变的NSP15质粒分别与pGSDMD-p30或pGSDMD质粒共转染HEK293T细胞,24 h后采用LDH试剂盒测定各组细胞上清中LDH的释放比例;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GSDMD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p30组相比,H^(226)、H^(241)和K^(282)突变组细胞上清中LDH的释放比例均无显著变化,而D^(265)突变组细胞上清中LDH的释放比例极显著降低;H^(226)、H^(241)和K^(282)突变组细胞中GSDMD的表达水平与阴性对照组细胞中GSDMD的表达水平相当,而D^(265)突变组细胞中GSDMD的表达水平明显减少。上述结果表明,PEDV通过其NSP15蛋白抑制各种细胞的细胞焦亡,且本研究首次证明该蛋白通过其核酸内切酶活性位点H^(226)、H^(241)和K^(282)降解GSDMD并抑制细胞焦亡,为PED的治疗和开发抗PED的药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非结构蛋白15 核酸内切酶 细胞焦亡 GSD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猪场仔猪断奶腹泻大肠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20
4
作者 姜中其 陈晓红 +2 位作者 方维焕 张应勤 孙建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7-571,共5页
采用WHO推荐的Kirby-Bauer法,以分离自浙江省10个规模化猪场的60株病原性大肠杆菌为材料,开展了对兽医临床上常用的2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监测.结果表明,60株病原性大肠杆菌对抗菌药物已发生普遍的耐药性,其中对复方新诺明(88.3%)、氯霉... 采用WHO推荐的Kirby-Bauer法,以分离自浙江省10个规模化猪场的60株病原性大肠杆菌为材料,开展了对兽医临床上常用的2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监测.结果表明,60株病原性大肠杆菌对抗菌药物已发生普遍的耐药性,其中对复方新诺明(88.3%)、氯霉素(81.0%)、链霉素(78.3%)、痢菌净(77.3%)、痢特灵(75.0%)、喹乙醇(75.0%)等的耐药性最强.对单诺沙星、环丙沙星及诺氟沙星的耐药率也很高,其耐药率分别高达78.8%、59.3%和56.7%.60株大肠杆菌共有57种耐药谱型,绝大多数为多重耐药,其中有4株可同时耐受14种抗菌药物.受检菌株中除1株外,59株均对2种或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对1~3种,4~6种,7~9种,10~12种及13~15种抗菌药物耐药的分别有6株(10.0%)、11株(18.3%)、17株(28.3%)、17株(28.3%)和9株(15.0%);对8种抗菌药物耐药的菌株占比例最大(16.7%),其次是对10种抗菌药物耐药(15.0%)和对6种抗菌药物耐药(11.7%)的菌株;不同地区、不同规模化猪场的大肠杆菌菌株的耐药性存在一定差异.临床上应用时间不长的氟苯尼考耐药率已达60.9%,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仔猪断奶腹泻 耐药性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甙Rb1的免疫佐剂作用 被引量:30
5
作者 胡松华 林锋强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80-482,共3页
分别将人参皂甙 Rb1(人参主要成分之一 )以及氢氧化铝胶作为佐剂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抗原混合免疫豚鼠 ,观察免疫前后血清抗体滴度变化 ;并用 Rb1和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混合免疫奶牛 ,观察免疫前后血清抗体滴度变化 ,以及血... 分别将人参皂甙 Rb1(人参主要成分之一 )以及氢氧化铝胶作为佐剂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抗原混合免疫豚鼠 ,观察免疫前后血清抗体滴度变化 ;并用 Rb1和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混合免疫奶牛 ,观察免疫前后血清抗体滴度变化 ,以及血液淋巴细胞在刀豆蛋白 A(Con A)、美洲商陆 (PWM)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抗原刺激下的体外细胞增殖反应。结果表明 ,Rb1和抗原混合物免疫动物后 ,未见任何不良反应 ;Rb1组豚鼠血清抗体滴度比对照组和氢氧化铝胶佐剂组滴度增加快 ,幅度显著增高 ;Rb1组奶牛血清抗体滴度比对照组奶牛显著增加 ,Con A、PWM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抗原诱导的血液淋巴细胞体外细胞增殖反应比对照组显著提高。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甙RBL 免疫佐剂作用 氢氧化铝胶 金黄色葡萄球菌 奶牛 乳房炎 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relin对鸡等级前卵泡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林金杏 毛赟杰 +1 位作者 米玉玲 张才乔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20-1226,共7页
旨在研究Ghrelin对产蛋鸡等级前卵泡发育的调节作用。通过RT-PCR方法检测卵泡Ghrelin受体(GH-SR)的表达情况,采用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方法探讨Ghrelin和促卵泡素(FSH)单独或联合处理对鸡等级前卵泡形态学的变化以及层粘连蛋白(LN)和缝隙连... 旨在研究Ghrelin对产蛋鸡等级前卵泡发育的调节作用。通过RT-PCR方法检测卵泡Ghrelin受体(GH-SR)的表达情况,采用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方法探讨Ghrelin和促卵泡素(FSH)单独或联合处理对鸡等级前卵泡形态学的变化以及层粘连蛋白(LN)和缝隙连接蛋白43(Cx43)的标记率。结果表明,GHSR在颗粒层和膜层上均有表达,其表达量随着卵泡的发育分别至大白卵泡(LWF)和小黄卵泡(SYF)达到最高,随后逐渐降低。悬浮培养的卵泡经Ghrelin和FSH处理24h后,LWF和SYF的颗粒层和膜层厚度及颗粒细胞密度均显著增加(P<0.05)。同时,颗粒细胞中LN和Cx43的标记率显著提高(P<0.05),且以Ghrelin与FSH联合处理组最为显著。结果提示,Ghrelin可通过提高LN和Cx43的表达以增强颗粒细胞的连接功能,促进鸡等级前卵泡颗粒细胞的增殖,并可协同FSH调节卵泡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RELIN 促卵泡素 层粘连蛋白 缝隙连接蛋白 卵泡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乳房炎防治的免疫学和药理学机制 被引量:44
7
作者 伍义行 黄利权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0-44,共5页
关键词 病原体 影响因素 免疫学机制 奶牛 乳房炎 药理学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雌性大鼠性发育早期性器官等脏器和性激素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3
8
作者 戴方伟 陈文文 +4 位作者 毛栋森 楼琦 卢领群 郭红刚 萨晓婴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7期33-37,I0008,共6页
目的探讨正常SD雌性大鼠性成熟前不同日龄段的脏器与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素(FSH)、雌二醇(E2)等性激素的变化及其关系。方法从生产群中取出60窝密度状态一致的SD大鼠,在不同日龄随机选取雌性大鼠,检测152、5、32、40日龄时大鼠体... 目的探讨正常SD雌性大鼠性成熟前不同日龄段的脏器与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素(FSH)、雌二醇(E2)等性激素的变化及其关系。方法从生产群中取出60窝密度状态一致的SD大鼠,在不同日龄随机选取雌性大鼠,检测152、5、32、40日龄时大鼠体重、主要脏器指数,子宫、卵巢组织变化和15、253、2、40、60日龄大鼠血清LH、FSH、E2水平。结果记录了SD雌性大鼠性成熟前各脏器指数和卵巢、子宫组织变化,结果显示大鼠卵巢、子宫的增长速度大于体重的增长,而其他脏器增速大都小于体重的增长。本研究还记录了血清LH、FSH、E2水平在不同日龄段的变化规律,表明血清LH、E2浓度在32日龄时出现较为明显升高。结论不同日龄大鼠脏器指数的动态变化提示大鼠性器官在性发育早期得到机体的优先发育。血清LH、E2水平在32日龄时有了明显升高,提示性腺轴功能已经激活。60日龄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的波动类似于动情周期的规律性变化,推测大鼠在60日龄前即已进入性成熟,这些结果将为大鼠性发育的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大鼠 性发育 器官指数 促黄体生成素 促卵泡素 雌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25
9
作者 陈星 胡松华 +3 位作者 张克春 张丙会 王曦予 吕利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奶牛子宫内膜炎 分离鉴定 病原菌 药敏试验 细菌性疾病 抗生素治疗 治疗药物 临床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乳房炎抗生素防治失败原因探讨 被引量:36
10
作者 母安雄 胡松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20,共3页
关键词 奶牛 乳房炎 抗生素治疗 疗效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油精的抗菌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38
11
作者 张丽佳 薛银 +1 位作者 张岑容 胡松华 《中国兽药杂志》 2013年第3期21-24,共4页
为研究桉油精的抗菌抗炎作用,选取37株奶牛子宫内膜炎临床分离株,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BC),同时分别设计小鼠耳肿胀和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2种炎症模型研究其抗炎活性。结果显示,桉油精对7种细菌均... 为研究桉油精的抗菌抗炎作用,选取37株奶牛子宫内膜炎临床分离株,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BC),同时分别设计小鼠耳肿胀和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2种炎症模型研究其抗炎活性。结果显示,桉油精对7种细菌均有抗菌作用,MIC为3.9~12.4 mg/mL,MBC为6.0~18.2 mg/mL;桉油精能够显著抑制小鼠耳肿胀及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并且给药剂量为400 mg/kg时效果最佳。研究表明,桉油精对奶牛子宫内膜炎致病菌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和显著的抗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油精 抗菌作用 抗炎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子宫内膜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芳 胡松华 《中国奶牛》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奶牛 子宫内膜炎 发病原因 诊断 发病规律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产业链中鼠伤寒沙门菌及沙门菌血清型4,[5],12:i:-基因组学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蒋增海 滕霖 +3 位作者 贺安文 刘言言 乐敏 何启盖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99-1209,共11页
旨在探究鼠伤寒沙门菌及沙门菌血清型4,[5],12:i:-基因组学特征。采用Illumina NovaSeq 6000平台对91株河南省猪产业链中鼠伤寒沙门菌及沙门菌血清型4,[5],12:i:-分离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进行其血清型的预测、多位... 旨在探究鼠伤寒沙门菌及沙门菌血清型4,[5],12:i:-基因组学特征。采用Illumina NovaSeq 6000平台对91株河南省猪产业链中鼠伤寒沙门菌及沙门菌血清型4,[5],12:i:-分离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进行其血清型的预测、多位点序列的分型以及质粒类型、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分析。结果表明,在河南省猪产业链中沙门菌4,[5],12:i:-的流行率(1.58%,50/3173)已经超过鼠伤寒沙门菌的流行率(1.29%,41/3173);91株沙门菌的序列型分为ST34(71.42%,65/91)和ST19(28.57%,26/91);鼠伤寒沙门菌/ST34菌株和4,[5],12:i:-/ST34菌株都是IncHI2A_1、IncHI2_1和Col440I_1质粒的偏好宿主;沙门菌血清型4,[5],12:i:-携带率较高的耐药基因是blaTEM-1B_1(72%)、tet(B)_2(90%)、sul2_3(66%)、blaOXA-1_1(34%)等;相比鼠伤寒沙门菌菌株,沙门菌血清型4,[5],12:i:-菌株中质粒的携带率更高,且携带更多种类的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本研究首次证实,河南省猪产业链中沙门菌血清型4,[5],12:i:-的流行已经超过鼠伤寒沙门菌,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该血清型在河南省病人中主要流行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血清型4 [5] 12:i:- 鼠伤寒沙门菌单相变种 猪产业链 基因组学 耐药基因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sin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的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王芳 曹立亭 胡松华 《中国兽药杂志》 2006年第10期12-16,共5页
从杭州郊区奶牛场的乳房炎病例中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各20株。药敏试验表明,50%以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对苯唑青霉素、氟哌酸、复方新诺明和链霉素耐药;乳酸链球菌素(N isin)在体外对无乳链球菌和青霉素耐药和敏感的金... 从杭州郊区奶牛场的乳房炎病例中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各20株。药敏试验表明,50%以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对苯唑青霉素、氟哌酸、复方新诺明和链霉素耐药;乳酸链球菌素(N isin)在体外对无乳链球菌和青霉素耐药和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抗菌作用。采用微量TTC法测定牛奶中N isin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表明N isin在牛奶中对两种乳房炎致病菌也有抗菌作用,但略低于在普通肉汤培养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SIN 奶牛乳房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 无乳链球菌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仔猪早期断乳发生日粮抗原过敏反应的机理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海军 黄利权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1-44,共4页
关键词 仔猪早期断奶 腹泻 日粮抗原 过敏反应 胃肠道免疫机制 生理特点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TC法检测牛奶中的抗菌药物 被引量:14
16
作者 黄怡君 姜也文 胡松华 《中国奶牛》 2006年第9期40-42,共3页
针对用TTC法检测牛奶抗菌药物残留过程中因为在被检乳样中加入指示菌的数量不稳定而影响检测的问题,本研究增设了菌液稀释度试验以确定加入的菌液量。同时,采用TTC法对奶牛场常用的几种抗菌药物检测其在乳中的最低检测浓度。结果是青霉... 针对用TTC法检测牛奶抗菌药物残留过程中因为在被检乳样中加入指示菌的数量不稳定而影响检测的问题,本研究增设了菌液稀释度试验以确定加入的菌液量。同时,采用TTC法对奶牛场常用的几种抗菌药物检测其在乳中的最低检测浓度。结果是青霉素3μg/kg,链霉素660μg/kg,庆大霉素620μg/kg,卡那霉素6200μg/kg,红霉素30μg/kg,环丙沙星500μg/kg,土霉素100μg/kg,金霉素100μg/kg,磺胺嘧啶100μg/kg。本研究用TTC法对青霉素、红霉素、土霉素、金霉素和磺胺嘧啶的检测灵敏度均达到农业部规定的牛乳中兽药残留最高限量要求。TTC法具有简便、价廉的优点,并且所检测的抗菌素范围较广,符合我国奶牛场中使用抗菌药物种类较多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 TTC 抗菌物 抗生素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为例论博耶的高等教育思想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被引量:1
17
作者 曾卫东 张才乔 +3 位作者 米玉玲 蒋振东 贺斌 葛楚天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394-396,共3页
当今世界,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大学,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而课程教学作为人才培养计划的最基础部分,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欧内斯特.L.博耶(Ernest L.Boyer)是20世纪美国伟大... 当今世界,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大学,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而课程教学作为人才培养计划的最基础部分,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欧内斯特.L.博耶(Ernest L.Boyer)是20世纪美国伟大的教育家,他的高等教育思想源于美国高等教育实践,他对很多教育问题的看法都是从教育实践需要出发,辩证地分析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思想 博耶 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实践 生理学课程 BOYER 国家竞争力 欧内斯特 本科教育 教学改革
原文传递
乳酸链球菌素治疗奶牛乳房炎效果观察 被引量:8
18
作者 吴俊强 曹立亭 胡松华 《中国奶牛》 2008年第7期41-44,共4页
乳酸链球菌素(Nisin)是由乳酸链球菌产生的含有34个氨基酸的抗菌肽,对人体无害。本研究将患临床型乳房炎奶牛92头(107个乳区)和隐性乳房炎奶牛90头(90个乳区)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的治疗方法是在患病乳区灌注Nisin;临床型乳... 乳酸链球菌素(Nisin)是由乳酸链球菌产生的含有34个氨基酸的抗菌肽,对人体无害。本研究将患临床型乳房炎奶牛92头(107个乳区)和隐性乳房炎奶牛90头(90个乳区)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的治疗方法是在患病乳区灌注Nisin;临床型乳房炎以庆大霉素乳房内灌注作对照,隐性乳房炎的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临床型乳房炎的Nisin治疗组细菌学治愈率和临床治愈率分别为60.8%和90.2%,而庆大霉素治疗组则分别为44.6%和91.2%,两者无统计学差异。隐性乳房炎经Nisin治疗后,高体细胞数奶牛的数量和牛奶中NAGase的活性均显著下降,细菌转阴率提高。乳酸菌发酵试验表明,经Nisin乳房内灌注治疗临床型乳房炎后,牛奶在第36小时恢复正常发酵,而庆大霉素治疗则需要7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炎 体细胞数 乳酸链球菌素 NAG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乳腺炎防治的免疫学和药理学机制 被引量:15
19
作者 伍义行 黄利权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01年第4期37-43,共7页
奶牛乳腺炎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疾病,给世界各国奶牛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至今未能提出一个彻底解决的办法。本文综述了奶牛乳腺炎的致病因素、乳腺的免疫机制和乳腺炎治疗的药理学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剖析了乳腺特殊的免疫体... 奶牛乳腺炎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疾病,给世界各国奶牛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至今未能提出一个彻底解决的办法。本文综述了奶牛乳腺炎的致病因素、乳腺的免疫机制和乳腺炎治疗的药理学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剖析了乳腺特殊的免疫体系和乳腺炎治疗的药理学特点,分析阐明了奶牛乳腺炎免疫和治疗失败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腺炎 防治 免疫学机制 药理学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真菌性乳房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曹立亭 陈星 胡松华 《中国奶牛》 2009年第5期38-39,共2页
真菌性乳房炎,主要是通过真菌污染的灌注导管、注射器或多次乳房灌注使真菌医源性地进入乳房而引起的。因此,真菌性乳房炎几乎总是继发于治疗不当的急性细菌性乳房炎,并且在抗生素存在的情况下部分真菌生长旺盛;连续使用抗生素或联... 真菌性乳房炎,主要是通过真菌污染的灌注导管、注射器或多次乳房灌注使真菌医源性地进入乳房而引起的。因此,真菌性乳房炎几乎总是继发于治疗不当的急性细菌性乳房炎,并且在抗生素存在的情况下部分真菌生长旺盛;连续使用抗生素或联合使用抗生素来治疗这种“耐药的”感染只会加剧真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炎 真菌性 奶牛 真菌感染 抗生素 真菌污染 真菌生长 联合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