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我国新生儿学科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
25
1
作者
杜立中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共3页
在过去的20多年里,我国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二、三级医院相继建立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NICU),随着机械通气、持续呼气末正压通气(CPAP)技术和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开展与普及,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的成活率也明显提高。新生儿学科得...
在过去的20多年里,我国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二、三级医院相继建立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NICU),随着机械通气、持续呼气末正压通气(CPAP)技术和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开展与普及,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的成活率也明显提高。新生儿学科得到了迅速、稳定的发展。在这20多年里我们取得的成绩无疑是巨大的,但不可否认,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很多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仍需继续不懈地努力。以下是对我国新生儿学科发展现状的几点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学
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
肺表面活性物质
呼气末正压通气
发达地区
三级医院
机械通气
发达国家
原文传递
区分早发型和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
29
2
作者
楚燕芳
余加林
杜立中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43-746,共4页
目的 分析新生儿早发型和晚发型败血症的临床特点、非特异性指标、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选取血培养阳性新生儿败血症患儿352例,根据发病时间将其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2例...
目的 分析新生儿早发型和晚发型败血症的临床特点、非特异性指标、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选取血培养阳性新生儿败血症患儿352例,根据发病时间将其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2例新生儿败血症中早发型144例(40.91%),晚发型208例(59.09%),且晚发型中有108例(51.92%)为院内感染.早发型败血症多发生于足月儿[107/144例(74.31%)],晚发型败血症多发生于早产儿[77/208例(37.02%)]及低出生体质量儿[70/208例(33.6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84、4.123,P均<0.05).早发型败血症新生儿窒息[21/144例(14.58%)]、围生期宫内窘迫[14/144例(9.72%)]、羊水粪染[26/144例(18.06%)]、胎膜早破≥18 h[31/144例(21.53%)]的比例高于晚发型[分别为17/208例(8.17%)、9/208例(4.33%)、13/208例(6.25%)、17/208例(8.17%)],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4.622、3.886、5.950、13.345,P均<0.05).晚发型败血症出现体温异常[72/208例(34.62%)]、呕吐或腹胀[109/208例(52.40%)]、少吃少哭少动症状[79/208例(37.98%)]、脐炎或脓疱或皮肤破溃[33/208例(15.87%)]的比例大于早发型败血症[分别为30/144例(20.83%)、35/144例(24.31%)、38/144例(26.39%)、11/144例(7.64%)],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7.853、8.763、5.153、5.265,P均<0.05).晚发型败血症高未成熟中性粒细胞与中性粒细胞计数比值例数[27/184例(14.67%)]、C-反应蛋白升高例数[76/206例(36.89%)]明显多于早发型败血症[分别为9/133例(6.77%)、38/143例(26.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794、4.087,P均<0.05).晚发型败血症患儿更易发生细菌性脑膜炎[37/208例(17.79%)比12/144例(8.33%);x2 =6.348,P<0.05].早发型败血症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39.58%(57/144例),其中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21例、大肠埃希菌20例],其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32.64%(47/144例)];晚发型败血症致病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占58.65%(122/208例),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90例(43.27%)],其次为大肠埃希菌[17.79%(37/208例)].2组转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87,P=0.552).结论 早发型和晚发型败血症在临床、实验室检查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区分早发型和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对临床选用抗菌药物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早发型败血症
晚发型败血症
原文传递
亚硝酸乙酯和一氧化氮吸入治疗大鼠急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比较
被引量:
2
3
作者
吴西玲
杜立中
+3 位作者
唐兰芳
杜靖
蒋静静
叶怀庄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69-471,共3页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是新生儿常见的危重症之一,病死率较高.自上世纪90年代临床使用一氧化氮(NO)吸入治疗肺动脉高压以来,发现其可选择性的舒张肺血管,临床效果显著,减少了体外膜肺(ECMO)的使用率[1].但NO易与氧或超氧离子形...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是新生儿常见的危重症之一,病死率较高.自上世纪90年代临床使用一氧化氮(NO)吸入治疗肺动脉高压以来,发现其可选择性的舒张肺血管,临床效果显著,减少了体外膜肺(ECMO)的使用率[1].但NO易与氧或超氧离子形成毒性的氮氧化物,引起肺损伤、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等副作用,已受到人们的重视[2].传统的NO供体类药物如硝酸甘油、硝普钠等缺乏较好的肺血管选择性,而且长期使用容易产生耐药性[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乙酯
一氧化氮
吸入治疗
大鼠
急性肺动脉高压
pulmonary
hypertension
rat
model
inhaled
nitric
oxide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可选择性
新生儿
肺血管
硝酸甘油
体外膜肺
临床效果
临床使用
氮氧化物
超氧离子
硝普钠
危重症
原文传递
题名
我国新生儿学科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
25
1
作者
杜立中
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出处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共3页
文摘
在过去的20多年里,我国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二、三级医院相继建立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NICU),随着机械通气、持续呼气末正压通气(CPAP)技术和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开展与普及,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的成活率也明显提高。新生儿学科得到了迅速、稳定的发展。在这20多年里我们取得的成绩无疑是巨大的,但不可否认,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很多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仍需继续不懈地努力。以下是对我国新生儿学科发展现状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新生儿学
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
肺表面活性物质
呼气末正压通气
发达地区
三级医院
机械通气
发达国家
分类号
R686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区分早发型和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
29
2
作者
楚燕芳
余加林
杜立中
机构
重庆医科
大学
附属
儿童
医院
新生儿科
浙江大学医学院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出处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43-746,共4页
基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卫办医政函2011-873)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104805)
文摘
目的 分析新生儿早发型和晚发型败血症的临床特点、非特异性指标、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选取血培养阳性新生儿败血症患儿352例,根据发病时间将其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2例新生儿败血症中早发型144例(40.91%),晚发型208例(59.09%),且晚发型中有108例(51.92%)为院内感染.早发型败血症多发生于足月儿[107/144例(74.31%)],晚发型败血症多发生于早产儿[77/208例(37.02%)]及低出生体质量儿[70/208例(33.6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84、4.123,P均<0.05).早发型败血症新生儿窒息[21/144例(14.58%)]、围生期宫内窘迫[14/144例(9.72%)]、羊水粪染[26/144例(18.06%)]、胎膜早破≥18 h[31/144例(21.53%)]的比例高于晚发型[分别为17/208例(8.17%)、9/208例(4.33%)、13/208例(6.25%)、17/208例(8.17%)],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4.622、3.886、5.950、13.345,P均<0.05).晚发型败血症出现体温异常[72/208例(34.62%)]、呕吐或腹胀[109/208例(52.40%)]、少吃少哭少动症状[79/208例(37.98%)]、脐炎或脓疱或皮肤破溃[33/208例(15.87%)]的比例大于早发型败血症[分别为30/144例(20.83%)、35/144例(24.31%)、38/144例(26.39%)、11/144例(7.64%)],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7.853、8.763、5.153、5.265,P均<0.05).晚发型败血症高未成熟中性粒细胞与中性粒细胞计数比值例数[27/184例(14.67%)]、C-反应蛋白升高例数[76/206例(36.89%)]明显多于早发型败血症[分别为9/133例(6.77%)、38/143例(26.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794、4.087,P均<0.05).晚发型败血症患儿更易发生细菌性脑膜炎[37/208例(17.79%)比12/144例(8.33%);x2 =6.348,P<0.05].早发型败血症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39.58%(57/144例),其中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21例、大肠埃希菌20例],其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32.64%(47/144例)];晚发型败血症致病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占58.65%(122/208例),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90例(43.27%)],其次为大肠埃希菌[17.79%(37/208例)].2组转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87,P=0.552).结论 早发型和晚发型败血症在临床、实验室检查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区分早发型和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对临床选用抗菌药物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早发型败血症
晚发型败血症
Keywords
Neonatal septicemia
Early-onset sepsis
Late-onset sepsis
分类号
R722.1 [医药卫生—儿科]
原文传递
题名
亚硝酸乙酯和一氧化氮吸入治疗大鼠急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比较
被引量:
2
3
作者
吴西玲
杜立中
唐兰芳
杜靖
蒋静静
叶怀庄
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出处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69-471,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371498(2004),30672265(2006)]
文摘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是新生儿常见的危重症之一,病死率较高.自上世纪90年代临床使用一氧化氮(NO)吸入治疗肺动脉高压以来,发现其可选择性的舒张肺血管,临床效果显著,减少了体外膜肺(ECMO)的使用率[1].但NO易与氧或超氧离子形成毒性的氮氧化物,引起肺损伤、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等副作用,已受到人们的重视[2].传统的NO供体类药物如硝酸甘油、硝普钠等缺乏较好的肺血管选择性,而且长期使用容易产生耐药性[3].
关键词
亚硝酸乙酯
一氧化氮
吸入治疗
大鼠
急性肺动脉高压
pulmonary
hypertension
rat
model
inhaled
nitric
oxide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可选择性
新生儿
肺血管
硝酸甘油
体外膜肺
临床效果
临床使用
氮氧化物
超氧离子
硝普钠
危重症
分类号
R686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我国新生儿学科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杜立中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25
原文传递
2
区分早发型和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意义
楚燕芳
余加林
杜立中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9
原文传递
3
亚硝酸乙酯和一氧化氮吸入治疗大鼠急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比较
吴西玲
杜立中
唐兰芳
杜靖
蒋静静
叶怀庄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