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大学医学院近10年尸检情况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竺可青 章锁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73-173,共1页
关键词 尸体解剖 病理学分析 尸检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行性腰椎滑脱黄韧带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的观察 被引量:10
2
作者 毛兆光 范顺武 +1 位作者 赵凤东 朱有法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黄韧带椎板间部组织学特征和新生成胶原的主要种类。方法对手术切除的退行性腰椎滑脱椎板间部黄韧带进行常规HE染色和Masson三色改良法胶原染色,同时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退变黄韧带中Ⅱ型胶原的表达情况,...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黄韧带椎板间部组织学特征和新生成胶原的主要种类。方法对手术切除的退行性腰椎滑脱椎板间部黄韧带进行常规HE染色和Masson三色改良法胶原染色,同时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退变黄韧带中Ⅱ型胶原的表达情况,普通光镜观察。结果退行性腰椎滑脱组黄韧带弹力纤维减少,胶原成分显著增加,结构紊乱;免疫组化示基质染色明显深于对照组,其浅黄色至棕褐色阳性表达产物也见于成纤维细胞、成软骨细胞和软骨细胞的胞浆中,Ⅱ型胶原表达阳性率和表达强度与正常组之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退行性腰椎滑脱黄韧带退变增生肥厚,并有软骨化和骨化倾向,新生的胶原以Ⅱ型胶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韧带 退行性腰椎滑脱 Ⅱ型胶原 免疫组化 退变 病理组织学 观察 增加 对手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及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p53、Ki-67和CD44v6表达 被引量:6
3
作者 卢山珊 周韧 +1 位作者 徐纪为 王群姬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74-376,共3页
关键词 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 副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P53 KI-67 CD44V6 生物学行为 预后 免疫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4例非霍奇金病Bcl-2、Bax、Fas和Fas-L蛋白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伟 周韧 陈培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研究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Fas和Fas-L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54例NHL进行检测。结果:(1)Bcl-2、Bax、Fas和Fas-L阳性率分别为5... 目的:研究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Fas和Fas-L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54例NHL进行检测。结果:(1)Bcl-2、Bax、Fas和Fas-L阳性率分别为50%、83.8%、88.9%和88.7%。(2)反应性增生淋巴滤泡与肿瘤性滤泡的Bcl-2表达方式相反。(3)Bcl-2在B细胞性NHL中的表达高于T细胞性NHL。(4)低度恶性B细胞性NHL中Bcl-2的表达高于中~高度恶性组,而Fas-L的表达强度低于中~高度恶性组。结论:Bcl-2的免疫组化检测是鉴别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与滤泡性淋巴瘤较可靠的诊断方法。Bcl-2在B细胞性NHL发病机制中比在T细胞性NHL中可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对Bcl-2和Fas-L的免疫组化检测可能对估计NHL恶性程度及预后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L 淋巴瘤 BCL-2基因 BAX基因 FAS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肿瘤中血管生成素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7
5
作者 沈培强 陈增良 +1 位作者 肖凤春 沈香娣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94-198,203,共6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肿瘤中血管生成素(ang iopo ietin,A ng)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 icrovessel density,MVD)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1例结直肠腺癌、20例结直肠腺瘤、24例正常结直肠组织中A ng-1和A ng-2的蛋白表达,以F-Ⅷ... 目的:探讨结直肠肿瘤中血管生成素(ang iopo ietin,A ng)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 icrovessel density,MVD)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1例结直肠腺癌、20例结直肠腺瘤、24例正常结直肠组织中A ng-1和A ng-2的蛋白表达,以F-Ⅷ单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并计数MVD。结果:A ng-1在正常组织(7.07±2.00)的表达明显高于结直肠腺瘤(1.75±1.98)和腺癌(1.40±1.22),P<0.01;结直肠腺癌的A ng-2阳性表达率高于结直肠腺瘤、正常组织(P<0.01)。A ng-2的表达与结直肠腺癌的分化程度、有无脉管侵犯密切相关;在135例组织中,A ng-1表达与A ng-2表达(r=-0.338,P<0.01)、A ng-1表达与MVD(r=-0.388,P<0.01)、A ng-2表达与MVD(r=0.594,P<0.01)均有相关性。结论:A ng-2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过度表达对血管新生起重要作用,可能是评估结直肠腺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病理学 血管生成素 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Sp1与肿瘤关系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22
6
作者 白雪 邓红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5-220,共6页
Sp1参与了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等重要的生命过程,是目前研究极为广泛和系统的转录因子之一。在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过程中,Sp1可以通过调控癌基因、抑癌基因、细胞周期调控分子和生长相关信号转导通路、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和细胞的凋亡过程,对... Sp1参与了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等重要的生命过程,是目前研究极为广泛和系统的转录因子之一。在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过程中,Sp1可以通过调控癌基因、抑癌基因、细胞周期调控分子和生长相关信号转导通路、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和细胞的凋亡过程,对各型肿瘤细胞产生重要影响。Sp1的表达水平和活性均受到严格的调控,具体机制包括对Sp1蛋白本身的修饰以及其它分子对Sp1的调控作用等。以Sp1作为靶点的新的肿瘤治疗方法,将会对临床肿瘤化疗策略产生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转录因子 Sp1 SP1 综述[文献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病肠壁NOS阳性神经元光镜和电镜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章明 潘剑威 +4 位作者 任天荣 韩永坚 章锁江 钟海玲 熊启明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6-219,共4页
目的 探讨NOS阳性神经元与先天性巨结肠病病因及病理机制的关系。 方法 对扩张段和移行段肠壁分别作全层铺片 ,NADPH d酶组织化学染色 ,光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NOS阳性神经结构。 结果 扩张肠段光镜下肠肌丛神经节和神经元均较大 ,... 目的 探讨NOS阳性神经元与先天性巨结肠病病因及病理机制的关系。 方法 对扩张段和移行段肠壁分别作全层铺片 ,NADPH d酶组织化学染色 ,光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NOS阳性神经结构。 结果 扩张肠段光镜下肠肌丛神经节和神经元均较大 ,节内神经元染色深数量多 ,沿神经节周边及神经纤维发出处排列。扫描电镜下神经元胞体较大 ,排列较密 ,发出的神经纤维较多 ,在各个方向上相互连接。沿肌纤维排列的神经元之间有较多的横向连接纤维 ,肠肌丛神经元还通过穿行于环行肌层的神经纤维和粘膜下层神经元相连接。移行段光镜下节内神经元胞浆染色较淡 ,深浅不一 ,神经节和神经元均较小 ,发出的纤维较细且染色较淡。扫描电镜下神经元胞形较小 ,且大小不等 ,密度较小 ,神经元间的纤维联系及神经纤维攀附于肌纤维表面的现象均较少。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呈沿纵行肌长轴线性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病 NOS阳性神经元 光镜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朱有法 许敬尧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5-187,共3页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与间质微血管密度 (MVD)及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S- P法 ,检测 87例大肠癌中 VEGF的表达 ,同时选用 CD34进行微血管标记并计数。结果 大肠癌中 VEGF的表达与间质 MVD...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与间质微血管密度 (MVD)及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S- P法 ,检测 87例大肠癌中 VEGF的表达 ,同时选用 CD34进行微血管标记并计数。结果 大肠癌中 VEGF的表达与间质 MVD呈正相关 (r=0 .70 2 )。转移组 VEGF的表达与 MVD均高于未转移组 (P<0 .0 5 )。结论  VEGF的表达及 MVD增高与大肠癌转移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肿瘤转移 间质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化S-P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NG对哺乳类细胞JNK/SAPK及p38MAPK作用及其信号源研究(英文) 被引量:5
9
作者 竺可青 余应年 章锁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3-437,T001,共6页
目的 :研究低浓度烷化剂N -甲基 -N’ -硝基 -N -亚硝基胍 (MNNG)对JNK/SAPK及p38MAPK通路的作用及其信号源。方法 :分别测定完整Vero细胞和脱核Vero细胞的JNK/SAPK及p38MAPK酶活性 ,并比较其结果。结果 :低浓度MNNG在完整Vero细胞和脱... 目的 :研究低浓度烷化剂N -甲基 -N’ -硝基 -N -亚硝基胍 (MNNG)对JNK/SAPK及p38MAPK通路的作用及其信号源。方法 :分别测定完整Vero细胞和脱核Vero细胞的JNK/SAPK及p38MAPK酶活性 ,并比较其结果。结果 :低浓度MNNG在完整Vero细胞和脱核Vero细胞中均抑制JNK/SAPK酶活性 ;在p38MAPK通路中 ,完整Vero细胞表现酶活性升高 ,而脱核Vero细胞该激活作用消失。结论 :低浓度MNNG抑制JNK/SAPK的作用不依赖于核内信号 ,而对p38MAPK的激活作用依赖与于核内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NG 哺乳类 细胞 JNK/SAPK P38MAPK 作用 信号源研究 DNA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磷汀预防顺铂所致肾毒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胡全 张丽慧 +1 位作者 耿宝琴 许敬尧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82-386,共5页
目的观察氨磷汀对顺铂所致肾毒性的预防性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将大鼠分成5组,即空白对照组,顺铂5mg·kg-1组,顺铂7.5mg·kg-1组,顺铂5mg·kg-1+氨磷汀200mg·kg-1组和顺铂7.5mg·kg-1+氨磷汀200mg·kg-1组,分别... 目的观察氨磷汀对顺铂所致肾毒性的预防性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将大鼠分成5组,即空白对照组,顺铂5mg·kg-1组,顺铂7.5mg·kg-1组,顺铂5mg·kg-1+氨磷汀200mg·kg-1组和顺铂7.5mg·kg-1+氨磷汀200mg·kg-1组,分别测定肾脏脏器系数、血尿素氮、肌酐水平,并做肾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顺铂5mg·kg-1及7.5mg·kg-1组大鼠BUN、Cr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加用氨磷汀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氨磷汀组肾脏脏器系数明显下降,病理分级显示氨磷汀肾损害保护率分别为61.5%和56.8%。结论氨磷汀能有效地预防顺铂所致肾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磷汀 顺铂 肾毒性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与血红素氧合酶在人肠易激综合征结肠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启志 章明 +4 位作者 朱有法 张梅 高敏 潘剑威 任天荣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8-172,共5页
目的 研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与血红素氧合酶 l(HO 1)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结肠中 的表达,探讨气体信使分子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碳(CO)在IBS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 化学EnVision和SABC染色法,对符... 目的 研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与血红素氧合酶 l(HO 1)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结肠中 的表达,探讨气体信使分子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碳(CO)在IBS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 化学EnVision和SABC染色法,对符合罗马Ⅱ诊断标准的34例IBS患者肠镜活检标本分别检测结肠黏膜组织中 iNOS和HO 1的阳性细胞,并以16名健康者做对照。 结果 iNOS和HO 1主要表达在结肠黏膜上皮细胞,IBS患 者表达强于对照组(P<0.001),且HO 1和iNOS表达呈正相关(r=0.5744,P=0.0004)。 结论 iNOS和HO 1在 IBS患者结肠中的表达异常,表明CO和NO在IBS等肠动力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血红素氧合酶-1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核形态和DNA指数分析在星形细胞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竺可青 顾正康 +1 位作者 章锁江 魏红权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23-625,共3页
目的 探索自动图像分析系统在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组装的MIPS I型自动图像分析系统对 3个级别星形细胞瘤的细胞核形态和DNA指数 (倍体 )同时进行原位定量测定。结果 在星形细胞瘤分级诊断中 ,5项反映核形态的... 目的 探索自动图像分析系统在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组装的MIPS I型自动图像分析系统对 3个级别星形细胞瘤的细胞核形态和DNA指数 (倍体 )同时进行原位定量测定。结果 在星形细胞瘤分级诊断中 ,5项反映核形态的参数诊断正确率为 5 6 3% ;代表核DNA改变的 7项参数诊断正确率为 70 8% ;综合应用 12项参数诊断正确率为 75 %。结论 细胞核形态和DNA指数分析可作为星形细胞瘤分级诊断的参考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核形态 DNA指数分析 星形细胞瘤 分级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贝沙坦和培垛普利对大鼠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姜庆军 徐耕 朱有法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27-831,共5页
目的 :探讨钙调神经磷酸酶和钙泵活性在大鼠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时的变化及伊贝沙坦和培垛普利对它们的影响。方法 :4 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 5组。除假手术组外 ,其余 4组大鼠采用腹主动脉部分结扎法造成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模型 ,术后 ... 目的 :探讨钙调神经磷酸酶和钙泵活性在大鼠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时的变化及伊贝沙坦和培垛普利对它们的影响。方法 :4 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 5组。除假手术组外 ,其余 4组大鼠采用腹主动脉部分结扎法造成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模型 ,术后 1周分别用下列药物开始灌胃 :假手术组和对照组生理盐水 2mL·kg-1·d-1,伊贝沙坦组 2 0mg·kg-1·d-1,培垛普利组 2mg·kg-1·d-1及联合用药组 (培垛普利 2mg·kg-1·d-1,伊贝沙坦 2 0mg·kg-1·d-1)。用药 6周后检测左室质量指数、心肌细胞横径、心肌钙调神经磷酸酶及钙泵活性 ,免疫组化测定心肌钙调神经磷酸酶的表达。结果 :联合用药组LVMI显著低于对照组及单用伊贝沙坦或培垛普利药组 ,各用药组TDM及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 ,对照组心肌肌浆网钙泵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各组 ,联合用药组钙泵活性明显高于单独用药组。免疫组化显示对照组心肌组织钙调神经磷酸酶表达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相关分析显示LVMI与TDM、CaN均呈显著正相关 ,与钙泵活性呈负相关。结论 :伊贝沙坦和培垛普利可抑制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 ,增加心肌肌浆网钙泵活性 ,联合应用对减轻心肌肥厚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贝沙坦 培垛普利 压力 心肌肥厚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武剑 邓红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12-217,共6页
间质细胞与细胞外基质成分构成的肿瘤微环境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浸润和转移具有重要作用。特征性间质改变通常伴随甚至先于上皮细胞的恶变。这一过程中的关键成分——活化的成纤维细胞,又称为肌成纤维细胞或者癌相关成纤维细胞,是肿瘤间... 间质细胞与细胞外基质成分构成的肿瘤微环境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浸润和转移具有重要作用。特征性间质改变通常伴随甚至先于上皮细胞的恶变。这一过程中的关键成分——活化的成纤维细胞,又称为肌成纤维细胞或者癌相关成纤维细胞,是肿瘤间质中数量最丰富的细胞类型,它们通过细胞与细胞间相互接触,在各种可溶性因子的媒介作用下,促进上皮细胞恶性转化。文中主要介绍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肿瘤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 肌成纤维细胞 细胞间相互作用 生长因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卫星不稳定的人类结直肠癌细胞系对5-氟尿嘧啶的敏感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修煦 来茂德 黄琼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534-539,共6页
目的 :探讨人类结直肠癌细胞系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用MTT方法测定LoVo、SW 480和SW 1 1 1 6细胞对 5 氟尿嘧啶 (5 FU)的敏感性 ;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 3细胞系hMSH2、hMLH1表达水平 ;用PCR SSLP 银染法分别分析了 3个细胞系基... 目的 :探讨人类结直肠癌细胞系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用MTT方法测定LoVo、SW 480和SW 1 1 1 6细胞对 5 氟尿嘧啶 (5 FU)的敏感性 ;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 3细胞系hMSH2、hMLH1表达水平 ;用PCR SSLP 银染法分别分析了 3个细胞系基因组中 1 0个微卫星位点状况。结果 :比较 3个细胞系MTT分析获得的IC50 结果发现 ,对 5 FULoVo细胞系较SW 480和SW1 1 1 6更加敏感 (分别为 :0 8μmol/L ,2 2 μmol/L和 1 9μmol/L ,P <0 0 1 )。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显示hMSH 2在SW 480和SW 1 1 1 6阳性 ,而在LoVo阴性 ;hMLH1在 3个细胞系均阳性。PCR SSLP 银染法结果显示LoVo细胞系在 8/ 1 0个位点和其余两个细胞系不同 ,电泳条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或位移 ,而另外的 2 / 1 0个位点则具有相同的电泳带型。结论 :该组微卫星位点和错配修复状况一起可以作为离体人类结直肠癌细胞系对 5 FU敏感性的指标之一 ,为了深入阐明它们能否作为临床结直肠癌化疗病人药物筛选和预后评价的有效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不稳定 结直肠癌 细胞系 5-氟尿嘧啶 结肠癌 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_1、BMP-2和TypeⅡ Collagen在黄韧带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6
作者 毛兆光 范顺武 +1 位作者 赵凤东 朱有法 《实用骨科杂志》 2006年第2期125-130,共6页
目的研究TGF-1β、BM P-2和typeⅡco llagen在退行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lum bar spondy lo listhes is,DLS)和腰椎间盘突出症(lum bar d isc hern iation,LDH)黄韧带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37例手术切除的腰椎椎板间部黄韧带标本分... 目的研究TGF-1β、BM P-2和typeⅡco llagen在退行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lum bar spondy lo listhes is,DLS)和腰椎间盘突出症(lum bar d isc hern iation,LDH)黄韧带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37例手术切除的腰椎椎板间部黄韧带标本分为3组,第1组为退行性腰椎滑脱组(DLS)10例;第2组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组(LDH)17例,第3组为正常对照组10例,其中7例取自腰椎骨折手术病人,3例取自意外死亡者。应用EnV is ion二步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其TGF-1β、BM P-2和typeⅡco llagen的表达情况,普通光镜观察,计算出各标本的表达阳性率和表达强度,数据以x-±s标准差及表达强度表示,结果分别用Spss统计软件和R id it进行分析。结果TGF-1β、BM P-2和typeⅡco llagen的阳性表达产物见于成纤维细胞、成软骨细胞和软骨细胞中,而Ⅱ型胶原染色还可同时见于基质。TGF-1β、BM P-2和typeⅡco llagen在DLS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LDH组和正常组(P<0.01或P<0.05),Ⅱ型胶原基质染色明显深于LDH组和对照组。LDH组的TGF-1β和typeⅡco llagen的表达阳性率和表达强度与正常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BM P-2的表达阳性率和表达强度在LDH组与正常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韧带所受到的异常机械牵张力可以增加TGF-1β在黄韧带细胞中的合成,而TGF-1β则促进退行性腰椎滑脱黄韧带中的Ⅱ型胶原合成,导致黄韧带的退变和肥厚。BM P-2在退变黄韧带中的表达异常增高,可能与黄韧带的软骨化倾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骨形态发生蛋白 Ⅱ型胶原 免疫组化 黄韧带 退变性腰椎滑脱 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对人肾系膜细胞GSH-PX和PDGF-B表达影响及茶多酚干预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筠 邓红 +1 位作者 曾玉 苏宁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6-479,共4页
目的探讨高糖条件下系膜细胞氧化失衡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DGFB)表达之间的关系,通过抗氧化剂茶多酚证实氧化应激在早期糖尿病中的作用。方法将培养的系膜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茶多酚对照组和茶多酚干预组,分别在0、12、24... 目的探讨高糖条件下系膜细胞氧化失衡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DGFB)表达之间的关系,通过抗氧化剂茶多酚证实氧化应激在早期糖尿病中的作用。方法将培养的系膜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茶多酚对照组和茶多酚干预组,分别在0、12、24、36、48h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上清液还原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及免疫细胞化学法和RTPCR法检测0、12、36h的PDGFB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高糖条件下GSHPX活性下降,抗氧化能力下降,氧化失平衡;茶多酚可增加抗氧化酶GSHPX的活性。②高糖组系膜细胞PDGFBmRNA和蛋白的表达比正常对照组均增加(P<0.05);茶多酚干预组比高糖组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高糖能促进系膜细胞活性氧和PDGFB的表达增加,茶多酚可抑制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茶多酚 人肾系膜细胞 还原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贝沙坦联合培哚普利治疗对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大鼠心肌钙调神经磷酸酶及钙泵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姜庆军 徐耕 朱有法 《高血压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50-654,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钙调神经磷酸酶、钙泵和血管紧张Ⅱ素在大鼠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中的变化及伊贝沙坦和培哚普利联合应用对它们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4组大鼠采用腹主动脉部分结扎法造成压力负... 目的初步探讨钙调神经磷酸酶、钙泵和血管紧张Ⅱ素在大鼠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中的变化及伊贝沙坦和培哚普利联合应用对它们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4组大鼠采用腹主动脉部分结扎法造成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模型,术后1周分别用下列药物开始灌胃:假手术组生理盐水2mL/kg.d,对照组生理盐水2mL/kg.d,伊贝沙坦组(20mg/kg.d)、培哚普利组(2mg/kg.d)及联合用药组(培哚普利2mg/kg.d,伊贝沙坦20mg/kg.d)。用药6周后测量左室质量指数(LVMI)、血浆和心肌AngⅡ、心肌钙调神经磷酸酶及钙泵活性的变化。结果联合用药组LVMI((2.14±0.12)显著低于对照组(2.99±0.16)及单用伊贝沙坦(2.36±0.13)或培哚普利组(2.39±0.16)(P<0.05),伊贝沙坦组血浆AngⅡ(伊贝沙坦:630±50.7比假手术:309±29.9,对照:310±36.8,培哚普利:288±36.9,联合用药:327±46.1,P<0.05)及心肌AngⅡ(伊贝沙坦:7.15±0.50比假手术:3.11±0.93,对照:5.04±0.35,培哚普利:3.21±0.34,联合用药:3.31±0.36,P<0.05)显著高于其他组,各用药组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假手术:0.44±0.04,培哚普利:0.51±0.05,伊贝沙坦:0.51±0.03,联合用药:0.49±0.04比对照:0.61±0.03,P<0.05),对照组心肌肌浆网钙泵活性显著降低(对照:3.6±0.69比假手术:6.85±0.88,培哚普利:4.51±0.58,伊贝沙坦:4.45±0.55,联合用药:5.63±0.61,P<0.05),联合用药组可明显增加钙泵活性至正常。相关分析显示LVMI与CaN呈显著正相关(r=0.80,P<0.01),与钙泵活性呈负相关(r=-0.726,P<0.01)。结论伊贝沙坦升高心肌AngⅡ而培哚普利对其无影响,两者均能降低心肌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升高心肌钙泵活性,联合应用更有利于改善心肌肥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贝沙坦 培哚普利 压力 心肌肥厚 大鼠 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 心肌肥厚模型 压力负荷性 联合用药 大鼠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动子CpGs位点甲基化所致BRCA1基因转录抑制作用的位点特异性 被引量:4
19
作者 朱益民 来茂德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44-447,共4页
目的 研究 BRCA1基因 Cp G岛内各个 Cp Gs位点甲基化与转录水平的关系 ,探讨甲基化所致转录抑制作用的特异性 Cp G位点 ,以阐明 DNA甲基化的作用方式。方法 以 Rice等研究数据为材料 ,用方差分析和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等方法进行统计... 目的 研究 BRCA1基因 Cp G岛内各个 Cp Gs位点甲基化与转录水平的关系 ,探讨甲基化所致转录抑制作用的特异性 Cp G位点 ,以阐明 DNA甲基化的作用方式。方法 以 Rice等研究数据为材料 ,用方差分析和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等方法进行统计再分析。结果  BRCA1基因 Cp G岛 +8~ +44、- 189~ - 19、- 379~ - 2 5 8、- 37~ - 19和 - 80~ - 19区段内 Cp Gs的甲基化与基因转录抑制有关 ,这些区段内 Cp Gs位点的甲基化数目越多 ,基因转录水平越低。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表明 ,- 80~ - 19区段的甲基化与转录抑制关系密切。并以 - 2 9Cp G位点甲基化引起的转录抑制作用最强。结论  Cp G岛甲基化引起的转录抑制与 Cp Gs位点有关 ,具有位点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动子 CpGs位点 甲基化 BRCA1基因转录 抑制作用 位点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激状态下大鼠结肠血红素氧合酶-2的表达 被引量:2
20
作者 陆国明 李玉梅 +1 位作者 章明 朱有法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265-2267,共3页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2(HO-2)在正常及应激状态下大鼠结肠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应激组和应激+ZnPP组,采用水浸-束缚应激(WRS)动物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HO-2在正常及应激后大鼠结肠中的表达,通...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2(HO-2)在正常及应激状态下大鼠结肠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应激组和应激+ZnPP组,采用水浸-束缚应激(WRS)动物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HO-2在正常及应激后大鼠结肠中的表达,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测定。结果:对照组大鼠HO-2主要表达于结肠黏膜肌、肠环行肌及黏膜下层的血管内皮和平滑肌。应激组大鼠结肠的HO-2免疫阳性黏膜肌灰度值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环行肌阳性单位(PU)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部分大肠腺也有HO-2表达。应激+ZnPP组结肠HO-2免疫阳性黏膜肌灰度值明显高于应激组(P<0.05),环行肌PU低于应激组(P<0.05)。结论:一氧化碳(CO)是结肠重要的气体信号分子,可能参与应激状态下的结肠功能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结肠 血红素氧合酶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