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260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康郑军 赵明义 +2 位作者 酒涛 朱海鹏 谭付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年第8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方法。方法总结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260例输尿管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60例,一次碎石或取石成功者236例,成功率90.7%。结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损伤小...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方法。方法总结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260例输尿管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60例,一次碎石或取石成功者236例,成功率90.7%。结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损伤小、恢复快、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镜 气压弹道碎石 输尿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逼尿肌中神经生长因子与受体的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忠华 胡三元 +8 位作者 韩增篪 刘犇 阎磊 周尊林 陈修德 刘海南 刘照旭 范医东 郑宝钟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6-279,共4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膀胱逼尿肌中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酪氨酸激酶A(tyrosine kinaseA,TrkA)的表达变化。方法:前列腺增生症患者54例,分为逼尿肌稳定组(33例)和逼尿肌不稳定组(21例)。对照组为1...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膀胱逼尿肌中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酪氨酸激酶A(tyrosine kinaseA,TrkA)的表达变化。方法:前列腺增生症患者54例,分为逼尿肌稳定组(33例)和逼尿肌不稳定组(21例)。对照组为15例同期在我院因膀胱癌施行开放手术的男性患者,应用免疫组化观察各组逼尿肌中NG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TrkA的表达。结果:梗阻稳定组与梗阻不稳定组NGF及Trk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对照组、梗阻稳定组及梗阻不稳定组之间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致膀胱出口梗阻后膀胱逼尿肌细胞中NGF及TrkA表达水平增高与膀胱逼尿肌不稳定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神经生长因子 逼尿肌不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逼尿肌中转化生长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
3
作者 韩增篪 徐忠华 +7 位作者 刘犇 阎磊 周尊林 陈修德 刘海南 刘照旭 范医东 郑宝钟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造成患者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letobstruction,BOO)后膀胱逼尿肌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的表达变化。方法:BPH患者54例,分为逼尿肌稳定组(3...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造成患者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letobstruction,BOO)后膀胱逼尿肌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的表达变化。方法:BPH患者54例,分为逼尿肌稳定组(33例)和逼尿肌过度活动(detrusor overactivity,DO)组(21例)。对照组15例为同期在我院因膀胱癌施行开放手术的男性患者,应用免疫组化观察各组逼尿肌中TGF-β的表达。结果:BPH患者包括逼尿肌稳定组与DO组TGF-β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对照组、逼尿肌稳定组、DO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PH造成BOO后逼尿肌中TGF-β的表达明显增高,这种变化可能与BOO后膀胱逼尿肌纤维化及DO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转化生长因子Β 逼尿肌过度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张力阴道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附40例报告)
4
作者 张科 肖民辉 +4 位作者 汪朔 杨小华 王田 余闫宏 黄杰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35-236,共2页
目的探讨无张力阴道吊带(tension-free vaginal tape,TVT)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安全性.方法对40例单纯性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行TVT术,并对手术效果和并发症进行随访研究.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5 min,平均术后住院时间4 d... 目的探讨无张力阴道吊带(tension-free vaginal tape,TVT)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安全性.方法对40例单纯性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行TVT术,并对手术效果和并发症进行随访研究.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5 min,平均术后住院时间4 d.拔尿管后发生急性尿潴留4例,行尿道扩张、保留导尿后恢复正常排尿.术中发生膀胱穿孔1例,予留置尿管7 d,不影响疗效.40例随访3~24个月,治愈率为95%,好转率为5%,无尿失禁复发.结论TVT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无张力阴道吊带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输尿管镜手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复杂性结石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5
作者 虞学助 夏丹 +1 位作者 陈镇钏 林其涂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72-1074,共3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切开输尿管取石术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方法 67例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切开输尿管取石术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分析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成功... 目的比较腹腔镜切开输尿管取石术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方法 67例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切开输尿管取石术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分析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成功率、结石清除率。结果输尿管镜组、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92.58±39.64)vs(74.25±28.48)min、(5.32±2.28)vs(8.47±2.65)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输尿管镜组手术成功率和结石清除率分别为73.33%、76.67%,腹腔镜组为94.57%、1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比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腹腔镜 输尿管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6
作者 余洋 吉凯 +1 位作者 沈柏华 楼国光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572-573,共2页
关键词 肾孟输尿管连接处梗阻 诊断 治疗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5α-还原酶抑制剂-爱普列特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Ⅱ期临床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张元芳 丁强 +2 位作者 冯善章 蔡松良 王翔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36-439,共4页
目的:临床研究新型非竞争性5 a-还原酶抑制剂——爱普列特(epristeride)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与保列治随机对照的方法在多中心临床应用爱普列特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30例,开放... 目的:临床研究新型非竞争性5 a-还原酶抑制剂——爱普列特(epristeride)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与保列治随机对照的方法在多中心临床应用爱普列特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30例,开放性治疗133例。结果: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爱普列特较保列治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起效更快,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0%;治疗4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2/30),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4/3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爱普列特开放性治疗后2个月及4个月时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7.94%和83.33%。结论:爱普列特可明显改善BPH患者排尿症状、尿流率和残余尿量,缩小前列腺体积。用药后2个月即获得明显疗效,用药后4个月的疗效与保列治相比无显著性差别,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对性功能的影响较小,可作为治疗BPH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新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普列特 5Α-还原酶抑制剂 良性前列腺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菲乐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附100例报告) 被引量:6
8
作者 陈文军 曹靖 +3 位作者 朱选文 孙桢 傅强 刘小琳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48-451,共4页
目的:探讨万菲乐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安全性。方法:100例ED患者口服100 mg万菲乐3日1次,3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调查表5个简化问题(IIEF-5)的评分,评估临床总有效率以及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万菲... 目的:探讨万菲乐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安全性。方法:100例ED患者口服100 mg万菲乐3日1次,3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调查表5个简化问题(IIEF-5)的评分,评估临床总有效率以及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万菲乐治疗ED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达95.6%,不同程度组的ED患者IIEF评分均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共5例(5.50%),均是一过性的,程度轻微。结论:万菲乐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起功能障碍 万菲乐 安全性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42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林昌永 汪朔 《健康研究》 CAS 2011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对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临床428例疑诊前列腺癌的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病理发现前列腺癌144例(33.6%),前列腺增生213例(49.8%),前列腺炎53例(12.4%),不典型性增...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对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临床428例疑诊前列腺癌的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病理发现前列腺癌144例(33.6%),前列腺增生213例(49.8%),前列腺炎53例(12.4%),不典型性增生13例(3.0%),前列腺肉瘤样癌3例(0.7%),结核2例(0.5%)。穿刺后并发症:血尿82例(19.2%),血便35例(8.2%),发热18例(4.2%,1例高热发展为脓毒症),急性尿潴留15例(3.5%),2例严重大出血,行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后血止。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方法快速准确,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穿刺活检 经直肠超声引导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炎诊治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蔡松良 武卫 《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5期203-204,共2页
关键词 前列腺炎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癌的基因治疗
11
作者 沈周俊 《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4期157-158,共2页
关键词 肾癌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尿道阴道瘘一例报告 被引量:4
12
作者 潘昊 汪朔 +1 位作者 魏克湘 史时芳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48-348,共1页
关键词 尿道阴道瘘 先天性 尿道外口 阴道口 不自主 出生后 12岁 手术史 溢出 尿液
原文传递
α受体阻滞剂联合环氧合酶-2抑制剂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继发下尿路症状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力 张弦 +3 位作者 戴奕奕 洪诗哲 夏丹 李镭钰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5-155,共1页
BPH是老年患者产生LUTS最常见的原因。前列腺基质平滑肌和尿道平滑肌的紧张性升高是男性LUTS的动态因素,而α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前列腺基质和尿道平滑肌的紧张性,从而缓解LUTS。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Α受体阻滞剂 环氧合酶-2抑制剂 下尿路症状 疗效分析 尿道平滑肌 基质平滑肌 继发
原文传递
遗传性平滑肌瘤病和肾细胞癌综合征相关性肾癌的临床特征分析:一项全国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14
作者 徐云泽 孔文 +23 位作者 曹明 孙光曦 赵劲歌 刘嵩阳 张志凌 何立儒 杨晓群 张海洲 徐烈雨 于妍斐 王杭 祁洪刚 许天源 杨博 袁易初 陈东宁 林登强 周芳坚 魏强 薛蔚 马鑫 董培 曾浩 张进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1-167,共7页
目的探讨我国遗传性平滑肌瘤病和肾细胞癌综合征相关性肾癌(HLRCC-RCC)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系统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去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国内15家医疗中心基因诊断明确有FH胚系突变的119例HLRCC-RCC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3... 目的探讨我国遗传性平滑肌瘤病和肾细胞癌综合征相关性肾癌(HLRCC-RCC)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系统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去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国内15家医疗中心基因诊断明确有FH胚系突变的119例HLRCC-RCC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3例,女46例;中位年龄38(13,74)岁;中位肿瘤直径6.5(1.0,20.5)cm。I~Ⅱ期38例(31.9%),Ⅲ~V期81例(68.1%)。本组119例中11例同时表现为皮肤平滑肌瘤,46例女性HLRCC-RCC患者中44例有子宫肌瘤病史。总结患者的病理特点、治疗方法,以及患者预后生存情况。结果本研究119例中,共86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根治性肾切除术70例,肾部分切除术5例,减瘤性肾切除术11例;其余33例初诊转移患者行肾穿刺活检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119例均存在FH基因胚系突变,其中94例FH基因点突变,18例FH基因插人/缺失突变,4例FH基因剪接突变,2例FH基因大片段缺失,1例FH基因拷贝数变异。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113例患者2-SC强阳性,FH阴性。本组共102例患者接受系统治疗,包括44例初诊转移患者和58例术后转移患者。其中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组33例,贝伐单抗联合厄洛替尼治疗组8例,TKI单药治疗组61例。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7(3,82)个月。生存分析结果显示TKI联合ICI治疗组中位PFS为18(5,38)个月,中位OS未达到;贝伐单抗联合厄洛替尼治疗组中位PFS为12(5,14)个月,中位OS为30(10,32)个月;TKI单药治疗组中位PFS为10(364)个月,中位OS为44(10,74)个月。TKI联合ICI治疗组的PFS(P=0.009)和OS(P=0.006)均优于贝伐单抗联合厄洛替尼治疗组;TKI联合ICI治疗组的PFS(P=0.003)和OS(P=0.028)均优于TKI单药治疗组。结论HLRCC-RCC罕见,具有家系遗传特性,恶性程度高,预后不佳,易出现转移。免疫组化染色2-SC强阳性及FH阴性可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基因检测显示FH基因胚系突变可明确诊断。初步研究结果证实TKI联合ICI治疗转移性HLRCC-RCC的临床效果较好,但有待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 遗传性平滑肌瘤病和肾细胞癌综合征 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 基因检测 临床特征 疗效
原文传递
肾上腺髓质脂肪瘤的诊治 被引量:32
15
作者 谢立平 程广 +2 位作者 汪朔 蔡松良 张志根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96-398,共3页
目的提高肾上腺髓质脂肪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肾上腺髓质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有关文献。年龄23~72岁,平均45岁。男15例,女27例。左侧18例,右侧24例。偶发24例,腰痛13例,高血压、心悸、头晕4例(24h尿VMA增高),库兴... 目的提高肾上腺髓质脂肪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肾上腺髓质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有关文献。年龄23~72岁,平均45岁。男15例,女27例。左侧18例,右侧24例。偶发24例,腰痛13例,高血压、心悸、头晕4例(24h尿VMA增高),库兴综合征1例。病程1个月~7年。B超、CT或MRI检查,诊断髓质脂肪瘤38例。经腰部第10或11肋间径路行开放手术单纯性切除肿瘤33例,标准腹腔镜下切除肿瘤8例,手助腹腔镜下切除肿瘤1例。结果42例中,患者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髓质脂肪瘤,其中伴腺瘤2例,伴肉芽肿性炎症1例。37例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10.5年,未见肿瘤复发,4例因高血压误诊为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后血压均恢复正常。结论部分肾上腺髓质脂肪瘤伴有内分泌功能,影像学检查是肾上腺髓质脂肪瘤术前诊断的主要手段,开放或腹腔镜下单纯切除肿瘤为主要治疗方法,对肿瘤直径<3.5cm的偶发性肾上腺髓质脂肪瘤也可积极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质脂肪瘤 治疗 诊断 肾上腺肿瘤 CT MRI
原文传递
伐地那非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金杰 贺占举 +20 位作者 张凯 朱积川 姜辉 潘天明 庄申镕 洪铠 唐文豪 马洪铭 王晓雄 何学酉 宋涛 黄翼然 周立新 戴继灿 丁强 方杰 徐罡 蔡松良 陈军 金晓东 郭应禄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 观察伐地那非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 ,在国内 7家中心对 6 2 4例勃起功能障碍者口服伐地那非的勃起功能改善情况进行临床观察。患者随机按 1∶1∶1∶1进入安慰剂... 目的 观察伐地那非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 ,在国内 7家中心对 6 2 4例勃起功能障碍者口服伐地那非的勃起功能改善情况进行临床观察。患者随机按 1∶1∶1∶1进入安慰剂组及伐地那非 5、10、2 0mg组 ,每组各 15 6例 ,完成 4周洗脱期和 12周治疗期。患者按需在性交前 1h服用 1片研究药物。每日最多服用 1次研究药物。观察治疗 12周后国际勃起功能指数 (IIEF)问卷中有关勃起功能部分 (问题 1~ 5和 15 )的得分 ,患者日记中有关插入的成功率及成功保持勃起的成功率。 结果 共有 6 0 2例 (96 .5 % )进入安全性评估和意向性分析 ,各组分别为安慰剂组 14 8例 (94 .9% )、5mg组 15 1例 (96 .8% )、10mg组 15 0例 (96 .2 % )、2 0mg组 15 3例 (98.1% )。完全符合方案人群共 4 6 8例 (75 .0 % ) ,各组分别为 :安慰剂组 12 0例 (76 .9% )、5mg组 118例 (75 .6 % )、10mg组 10 6例 (6 8.0 % )、2 0mg组 12 4例 (79.5 % )。意向性分析人群的IIEF勃起功能部分 (问题 1~ 5 ,15 )得分的统计结果 ,用药 12周后 ,伐地那非 5mg组、10mg组和 2 0mg组的平均得分基线分别为 13.3分、14 .1分和 13.6分 ,分别增加到 2 2 .2分、2 2 .8分和 2 3.6分 ,与安慰剂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E5抑制剂 伐地那非 勃起功能障碍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睾丸扭转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军 金百冶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8期562-562,共1页
关键词 睾丸扭转 诊断 治疗 泌尿外科急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