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内感染和社区感染儿童肺炎克雷伯杆菌临床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何足元 陈志敏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6期4382-4384,共3页
目的探讨医院内感染与社区感染儿童肺炎克雷伯杆菌(KP)的临床特点,并对其耐药性作简要分析。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经痰液细菌培养确定为KP的肺炎患儿79例,分为院内感染组(11例)和社区感染组(68... 目的探讨医院内感染与社区感染儿童肺炎克雷伯杆菌(KP)的临床特点,并对其耐药性作简要分析。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经痰液细菌培养确定为KP的肺炎患儿79例,分为院内感染组(11例)和社区感染组(68例),记录患儿临床信息,对痰液细菌作药敏试验并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结果院内感染组检出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菌株10例(90.9%,9/11),对头孢唑啉、氨苄西林/舒巴坦、青霉素类、头孢曲松、氨曲南、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啶等药物产生高度耐药,对环丙沙星、头孢替坦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等药物敏感。社区感染组共检出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菌株12例(17.6%,12/68),对青霉素类药物产生高度耐药,而对于其他类型抗菌药物未产生明显耐药性。结论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的KP感染肺炎的多重耐药性问题较为严重,应引起重视,在治疗上医院内感染和社区感染患儿在抗菌药物的选用上应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雷伯菌 肺炎 Β内酰胺酶类 药物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重症肺炎发热诱发惊厥发作Dravet综合征患儿一例的护理
2
作者 赵仕国 张晨美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14,共4页
Dravet综合征(Dravet syndrome,DS)是一种罕见且严重的癫痫综合征,以早期难治性癫痫发作为主要特征,并伴有认知、运动和语言功能障碍,其死亡率约为3%~17%,其中癫痫性猝死(sudden unexpected death in epilepsy,SUDEP)占死亡病例的53%~61... Dravet综合征(Dravet syndrome,DS)是一种罕见且严重的癫痫综合征,以早期难治性癫痫发作为主要特征,并伴有认知、运动和语言功能障碍,其死亡率约为3%~17%,其中癫痫性猝死(sudden unexpected death in epilepsy,SUDEP)占死亡病例的53%~61%[1-4]。高热是诱发惊厥发作的主要因素,而抗惊厥发作药物(antiseizure medication,ASM)的疗效有限,这使得护理管理的复杂性显著增加。近年来,随着对DS的深入研究,护理干预在改善患儿预后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国内针对DS护理的研究仍然较少,尤其是在高热诱发惊厥的管理方面,尚缺乏系统性报道。针对这一临床难点,本文总结了一例因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omplicated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CAP)诱发发热并引起惊厥发作的DS患儿护理经验。CCAP通常表现为持续高热,并伴随肺部和全身并发症[5],进一步增加了护理难度。基于此案例,本文提出并实施了多学科协作、药物治疗与机械辅助控温相结合的护理策略,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AVET综合征 重症肺炎 发热 惊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ICU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8
3
作者 钱孔嘉 徐红贞 +6 位作者 程晓英 罗飞翔 盛美君 夏姗姗 周红琴 陈朔晖 诸纪华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2021年第1期14-20,共7页
目的构建儿科ICU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儿科ICU专科护士的培养、考核、评价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方法基于素质洋葱模型的概念框架,运用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法初步构建儿科ICU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于2020年3月—5月采... 目的构建儿科ICU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儿科ICU专科护士的培养、考核、评价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方法基于素质洋葱模型的概念框架,运用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法初步构建儿科ICU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于2020年3月—5月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函询,运用优序图法与德尔菲法计算指标权重。结果纳入全国25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2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9、判断依据系数为0.88、熟悉程度系数为0.90。最终构建的儿科ICU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专业知识、临床实践能力、专业发展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职业素养)、17个二级指标、62个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儿科ICU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可靠、完整,对儿科ICU专科护士的培养、考核、评价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儿科 护士 核心能力 德尔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非酒精脂肪肝病游离脂肪酸谱特征分析
4
作者 章建伟 徐金亮 傅君芬 《中国乡村医药》 2019年第18期15-16,共2页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游离脂肪酸谱特征。方法2017年1—10月绍兴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肥胖患儿83例,根据NAFLD诊断标准分为对照组28例与NAFLD组55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串联法检测两组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并计算胰岛素...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游离脂肪酸谱特征。方法2017年1—10月绍兴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肥胖患儿83例,根据NAFLD诊断标准分为对照组28例与NAFLD组55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串联法检测两组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素分泌指数,分析血清游离脂肪酸与HOMA-IR及胰岛素分泌指数相关性。结果NAFLD组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花生酸、棕榈油酸、γ亚麻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亚油酸和n6多不饱和脂肪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油酸与HOMA-IR呈正相关、与胰岛素分泌指数呈显著正相关,花生酸及γ亚麻酸与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均呈正相关,棕榈油酸及n6多不饱和脂肪酸与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均呈负相关。结论HOMA-IR、γ亚麻酸、花生酸、亚油酸水平可能作为NAFLD的早期筛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脂肪酸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胰岛素抵抗指数 胰岛素分泌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的PBL教学法在儿科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章利琴 陈一芳 +1 位作者 朱红 陈志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23期4-5,共2页
目的探讨网络环境下PBL教学法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构建儿科PBL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儿科PBL网络教学。结果基于网络的PBL教学法能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自学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结论网络环境下PBL教学法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可行... 目的探讨网络环境下PBL教学法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构建儿科PBL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儿科PBL网络教学。结果基于网络的PBL教学法能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自学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结论网络环境下PBL教学法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可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儿科 基于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生物医学期刊利益冲突问题的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徐思云 杨莉丽 董燕萍 《科技通报》 2018年第12期282-284,共3页
目的:研究我国生物医学期刊报道利益冲突的现状和相关政策。方法:基于期刊引文报告分类索引的20种中文医学期刊和20种英文生物医学期刊和最近两期发表的全部文章,以确定文中是否声明利益冲突问题。结果:在20种中文期刊中,共有15种(75%)... 目的:研究我国生物医学期刊报道利益冲突的现状和相关政策。方法:基于期刊引文报告分类索引的20种中文医学期刊和20种英文生物医学期刊和最近两期发表的全部文章,以确定文中是否声明利益冲突问题。结果:在20种中文期刊中,共有15种(75%)中文期刊要求作者声明潜在的利益冲突。没有期刊要求编辑或审稿人向读者公开该项内容。共计773篇中文出版物被评估,11种期刊发表了该项声明,其中只有两种期刊每种类型的文章均做了该项声明。在20种英文期刊中,18种要求声明潜在的利益冲突,其中1种要求作者、编辑和审稿人均做该项声明, 2种要求作者和审稿人做该项声明。共计795篇出版物被评估,其中91.2%的社论、94.2%的综述和85.6%的原创文章报道了利益冲突存在与否。讨论:本研究所涉及的期刊,要求公开利益冲突的政策比例仍有待提高。我国出版的生物医学期刊应向作者、编辑和审稿人普及和强调利益冲突公开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期刊 利益冲突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肝衰竭复发行体外肝脏辅助的护理
7
作者 赵仕国 何玮梅 +1 位作者 谢倩茹 张晨美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3年第10期916-919,共4页
总结1例儿童急性肝衰竭复发患儿的护理体会。针对患儿急性肝功能丧失、极高病死率、缺乏循证护理方案等问题,采取紧急启动治疗性血浆置换+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组合进行体外肝脏辅助、选择局部枸橼酸抗凝方案。经过32 d救治和护理,患儿未... 总结1例儿童急性肝衰竭复发患儿的护理体会。针对患儿急性肝功能丧失、极高病死率、缺乏循证护理方案等问题,采取紧急启动治疗性血浆置换+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组合进行体外肝脏辅助、选择局部枸橼酸抗凝方案。经过32 d救治和护理,患儿未行肝移植的情况下,治愈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肝功能衰竭 急性 血浆置换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危重病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川崎病多发冠状动脉瘤合并血栓患儿行极低剂量tPA溶栓的护理
8
作者 赵仕国 楼晓芳 +6 位作者 周红琴 吴小花 何玮梅 夏姗姗 单佳妮 石玉沄 张晨美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116,共4页
总结1例川崎病多发冠状动脉瘤合并冠状动脉血栓行极低剂量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溶栓的护理体会。护理重点为选择tPA输注静脉方案、确定基线凝血状态及是否符合tPA输注标准、被动减少tPA输注剂量,促... 总结1例川崎病多发冠状动脉瘤合并冠状动脉血栓行极低剂量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溶栓的护理体会。护理重点为选择tPA输注静脉方案、确定基线凝血状态及是否符合tPA输注标准、被动减少tPA输注剂量,促使局部出血减缓(或停止)、加强心脏及心外并发症观察及处理、制订个体化tPA撤离方案,保证抗凝连续性。经过16 d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儿救治成功,顺利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血栓形成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阿替普酶 急症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β-防御素2多肽对脓毒症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徐笑益 石卓 +5 位作者 鲍军明 顾伟忠 姚航平 陈智 高敏 方向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6期600-604,共5页
目的:观察重组β-防御素2多肽预处理对脓毒症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SPF级SD大鼠48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防御素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复制脓毒症模型,防御素组在CLP前48h经气管插管气道滴注107PFU重组腺病毒(含有β-防御素... 目的:观察重组β-防御素2多肽预处理对脓毒症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SPF级SD大鼠48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防御素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复制脓毒症模型,防御素组在CLP前48h经气管插管气道滴注107PFU重组腺病毒(含有β-防御素2编码基因),而对照组则同法给予对照腺病毒(不含β-防御素2编码基因)。分别于CLP后0、12、36和72 h处死大鼠,取肺组织,采用透射电镜,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采用电镜、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TUNEL检测显示,对照组大鼠CLP后12、36和72 h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增加(P<0.01);与对照组相比,防御素组CLP后相应时间点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降低(P<0.05)。HE染色可见,两组大鼠CLP后12、36和72 h肺泡及肺泡间质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渗出,肺泡腔不同程度狭窄。与对照组相比较,防御素组相应时间点肺组织内炎症细胞渗出减少,间质水肿减轻。结论:重组β-防御素2多肽预处理能抑制脓毒症肺组织的细胞凋亡,对急性肺损伤(AL I)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御素类/治疗应用 脓毒症/药物作用 脓毒症/病理学 细胞凋亡 疾病模型 动物 肺损伤 Β-防御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肠道病毒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葛霞琴 崔大伟 +10 位作者 谢国良 陈理华 王祥 郑书发 余斐 秦志梅 范剑 陈凌晓 王帅 毛佳燕 陈瑜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21-423,共3页
目的建立检测肠道病毒(EV)、B1型柯萨奇病毒(CVB1)的双重荧光定量RT-PCR法。方法用Primer Express 3.0软件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优化双重荧光定量RT-PCR反应体系,建立标准曲线并评价该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用该法检测150份病毒... 目的建立检测肠道病毒(EV)、B1型柯萨奇病毒(CVB1)的双重荧光定量RT-PCR法。方法用Primer Express 3.0软件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优化双重荧光定量RT-PCR反应体系,建立标准曲线并评价该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用该法检测150份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治疗前肛拭子和29份治疗后粪便标本,并与文献提供的PCR法进行对比。结果该法对EV、CVB1型肠道病毒检测具有较高特异性,检出限均为2×10-2TCID50/mL;具有较好的重复性,CV均<2.3%;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9和0.997,扩增效率(%)分别为98.809和96.564;179份临床标本用该法检测95份为EV病毒,其中59份为CVB1病毒,与文献提供的PCR法结果符合率为98.88%(P均>0.05)。结论建立的双重荧光定量RT-PCR法可同时检测并区分EV和CVB1型病毒,适用于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标本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 柯萨奇病毒B1 双重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用药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8
11
作者 肖荣玲 李素芳 楼晓芳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3期114-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对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采用思密达、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112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均为56例;对照组给予思密达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 目的探讨对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采用思密达、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112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均为56例;对照组给予思密达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与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结果研究组的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4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采用思密达、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能有效、快速改善患儿的腹泻症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不良 腹泻 醒脾养儿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力咳合剂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2
作者 钱颖 王颖硕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7期105-107,111,共4页
目的分析肺力咳合剂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9月我院儿科小儿支气管炎患儿104例,将其按病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肺力咳合剂治疗,将两... 目的分析肺力咳合剂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9月我院儿科小儿支气管炎患儿104例,将其按病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肺力咳合剂治疗,将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与体征缓解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6.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平喘、止咳、祛痰、肺部体征消失、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胸部X线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2%,与对照组(28.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肺力咳合剂应用于小儿支气管炎治疗中,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并且服用方便,口感好,患儿乐于接受,对促进患儿康复及减轻家长负担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力咳合剂 小儿支气管炎 辅助治疗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患儿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抑制剂的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韦翊 舒强 +2 位作者 徐婷 赵仕勇 王侃 《浙江医学》 CAS 2010年第1期120-121,共2页
川崎病(KD)是一种儿童常见的结缔组织病,主要病理改变为急性全身性中、小动脉炎,最严重的危害是病程中、后期发生的中、大动脉损伤,尤其是冠状动脉损害。由于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许多研究认为免疫反应异常是重要的致病环节,认为... 川崎病(KD)是一种儿童常见的结缔组织病,主要病理改变为急性全身性中、小动脉炎,最严重的危害是病程中、后期发生的中、大动脉损伤,尤其是冠状动脉损害。由于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许多研究认为免疫反应异常是重要的致病环节,认为可能因各类病毒、细菌及其他微生物感染等触发因素启动了暂时性的异常免疫反应,导致全身性中、小动脉炎,包括血管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损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 川崎病 水平变化 抑制剂 冠状动脉损害 患儿 免疫反应异常 异常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患儿细胞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邹小杰 高峰 +1 位作者 徐震 毛姗姗 《中国乡村医药》 2017年第12期6-7,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BICE)细胞因子,探讨其在BICE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经科病房收住院的31例BICE患儿为BICE组,同期门诊体检的23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 目的通过检测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BICE)细胞因子,探讨其在BICE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经科病房收住院的31例BICE患儿为BICE组,同期门诊体检的23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BICE组急性期、恢复期和对照组外周血IL-2、IL-4、I L-6、I L-1 0、T N F-α、I F N-γ水平。结果 B I C E组急性期、恢复期I L-1 0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急性期IL-10、IL-6水平均明显高于恢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ICE组急性期、恢复期IL-2、IL-4、TNF-α、IL-6、IF N-γ与对照组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CE患儿存在一定程度的免疫功能紊乱,细胞因子可能参与BICE的发病过程。随着患儿病情好转,免疫功能紊乱有所纠正,IL-10可作为一个相对敏感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胃肠炎 良性惊厥 细胞因子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症患儿院际转运安全管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红琴 夏姗姗 +2 位作者 诸纪华 陈秀萍 楼晓芳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2022年第4期372-376,共5页
院际转运是医院间进行的转运,以进行更高级别的治疗与护理。虽然国内外已有指南或专家共识指导危重症患儿的院际转运,但安全性问题仍普遍存在。该文综述了危重症患儿院际转运安全性现况、影响因素、风险评估工具及转运安全提升策略,以... 院际转运是医院间进行的转运,以进行更高级别的治疗与护理。虽然国内外已有指南或专家共识指导危重症患儿的院际转运,但安全性问题仍普遍存在。该文综述了危重症患儿院际转运安全性现况、影响因素、风险评估工具及转运安全提升策略,以期为优化儿科领域的院际转运体系提升转运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际转运 安全管理 危重病 儿童 文献综述专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患儿呼吸道管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夏姗姗 丁亚平 +1 位作者 周红琴 诸纪华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2021年第6期553-556,共4页
机械通气是挽救患儿生命的支持技术之一,但人工气道的建立破坏了机体的平衡,管理不善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该文从人工气道痰液吸引、人工气道加热湿化、雾化吸入治疗、胸部物理疗法、气囊压力安全管理5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旨在为规范呼... 机械通气是挽救患儿生命的支持技术之一,但人工气道的建立破坏了机体的平衡,管理不善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该文从人工气道痰液吸引、人工气道加热湿化、雾化吸入治疗、胸部物理疗法、气囊压力安全管理5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旨在为规范呼吸道管理、提升护理质量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气道管理 儿童 护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拉德-威利综合征患儿肺部感染继发脓毒性休克的护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红琴 陈秀萍 +2 位作者 诸纪华 夏姗姗 楼晓芳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2022年第5期446-448,共3页
总结1例普拉德-威利综合征患儿肺部感染继发脓毒性休克的护理体会。针对患儿脓毒症性休克进展迅速,呼吸道分泌物难以有效清除,用药复杂,易出现并发症等棘手问题,护理要点:应用特异性指标有效识别休克征象,医护紧密配合抢救;肺泡灌洗联... 总结1例普拉德-威利综合征患儿肺部感染继发脓毒性休克的护理体会。针对患儿脓毒症性休克进展迅速,呼吸道分泌物难以有效清除,用药复杂,易出现并发症等棘手问题,护理要点:应用特异性指标有效识别休克征象,医护紧密配合抢救;肺泡灌洗联合肺部超声引导胸部物理治疗清除分泌物,促进肺复张;准确用药,严密监测药物疗效与副作用;预防压力性损伤与急性肾损伤。经过30 d的精心治疗与护理,患儿病情稳定出院,门诊随访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拉德-威利综合征 脓毒症 休克 脓毒性 急症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识别儿童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Phoenix标准》解读
18
作者 张晨美 何玮梅 单佳妮 《浙江医学》 2025年第5期449-454,共6页
2024年美国重症医学会发布《识别儿童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Phoenix标准》,该标准旨在识别儿童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适用于不同医疗资源环境。全球儿童脓毒症患病率高,病死率居高不下,尤其在资源匮乏地区。Phoenix标准基于多中心数据,通... 2024年美国重症医学会发布《识别儿童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Phoenix标准》,该标准旨在识别儿童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适用于不同医疗资源环境。全球儿童脓毒症患病率高,病死率居高不下,尤其在资源匮乏地区。Phoenix标准基于多中心数据,通过评估呼吸、心血管、凝血、神经系统等功能障碍,精准识别高风险患儿。与既往标准相比,Phoenix标准摒弃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标准,不依赖液体负荷试验,引入血氧饱和度/吸入氧分数等新指标,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实用性。研究显示,Phoenix标准在预测病死率和早期死亡方面的表现优于其他脓毒症标准。本文对该标准的主要内容以及与现有标准的差异之处进行解读,以期为国内儿科医生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儿童脓毒症诊断依据,尤其是便于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应用该标准,以提高儿童脓毒症的诊断水平并优化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脓毒症 脓毒性休克 感染 休克 患病率 病死率 诊断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在川崎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9
作者 胡具雄 卢一斌 +2 位作者 马效东 肖辉 汪伟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11期1135-1137,1142,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川崎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杭州市余杭区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川崎病患儿为川崎病组,选取同期收治的50例普通发热、淋巴结肿大的非川崎病感染发热患儿为感染发热组,50例健康儿童为健康对...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川崎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杭州市余杭区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川崎病患儿为川崎病组,选取同期收治的50例普通发热、淋巴结肿大的非川崎病感染发热患儿为感染发热组,50例健康儿童为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对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血清炎症细胞因子及其他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同时观察川崎病患儿在急性期(发病第1~11天)、亚急性期(发病第11~21天)及恢复期(发病第21~60天)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川崎病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以及IL-6、TNF-α、IFN-γ、MIF、CRP、ESR水平均明显高于感染发热组、健康对照组(均P<0.05)。川崎病患儿急性期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以及IL-6、TNF-α、IFN-γ、MIF、CRP、ESR水平均明显高于亚急性期和恢复期(均P<0.05),而亚急性期上述指标又明显高于恢复期(均P<0.05)。结论川崎病患儿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与炎症反应,相关指标随病情进展而呈上升趋势。炎症细胞因子结合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能辅助评估川崎病的病情进展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川崎病 T淋巴细胞亚群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令胶囊对小儿糖尿病肾损伤患儿疗效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廷富 邹朝春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8年第8期912-915,共4页
目的:评价百令胶囊对小儿糖尿病肾损伤患儿临床疗效研究。方法:48例糖尿病肾损伤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胰岛素,0.5 U/kg,3次/d,皮下注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百令胶囊,1.0 g/次,3次/d,... 目的:评价百令胶囊对小儿糖尿病肾损伤患儿临床疗效研究。方法:48例糖尿病肾损伤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胰岛素,0.5 U/kg,3次/d,皮下注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百令胶囊,1.0 g/次,3次/d,口服。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β2微球蛋白(β2-MG)、骨成型蛋白7(BMP-7)水平、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儿血清SCr、BUN水平及UAER水平较低(P<0.05);试验组患儿血清β2-MG水平较低,血清BMP-7水平较高(P<0.05);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70.83%)(P<0.05),其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百令胶囊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肾损伤患儿的血清β2-MG水平,提高血清BMP-7水平,改善肾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令胶囊 糖尿病肾损伤 Β2微球蛋白 骨成型蛋白7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