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移植受者术前衰弱对不良健康结局影响的系统评价
1
作者 王璐 卢芳燕 +1 位作者 吕斐翠 董丽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40-44,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术前衰弱对肝移植受者不良健康结局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收集有关术前衰弱与肝移植受者不良健康结局的横断面研究、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和提取资料... 目的系统评价术前衰弱对肝移植受者不良健康结局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收集有关术前衰弱与肝移植受者不良健康结局的横断面研究、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和提取资料,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描述性分析法对结果进行整合与分析。结果共纳入14项研究,包括12项队列研究,2项横断面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6012例。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肝移植受者术前衰弱可导致死亡风险升高,住院时间延长,术后并发症增加,生活质量下降。结论肝移植受者术前衰弱与多种不良健康结局密切相关,医护人员需及早采取干预措施,预防或延缓衰弱发生,改善肝移植受者的健康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终末期肝病 术前衰弱 不良健康结局 并发症 生活质量 失能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胆道闭锁短肠综合征患儿行肝移植的术后护理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燕 卢芳燕 +2 位作者 王芳 蒋树英 朱莉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2022年第4期351-353,共3页
总结1例先天性胆道闭锁合并短肠综合征患儿行肝移植的术后护理体会。针对患儿病情危重、手术复杂、剩余肠管代偿不足、免疫功能低下等问题,监测重要脏器功能,及时报告异常情况;动态调整营养管理方案,促进肠道代偿;严格落实感染防控措施... 总结1例先天性胆道闭锁合并短肠综合征患儿行肝移植的术后护理体会。针对患儿病情危重、手术复杂、剩余肠管代偿不足、免疫功能低下等问题,监测重要脏器功能,及时报告异常情况;动态调整营养管理方案,促进肠道代偿;严格落实感染防控措施,预防感染的发生;早期预警排斥反应,准确使用免疫抑制剂;加强皮肤管理,积极干预尿布性皮炎;制订个体化的家庭管理方案,提高患儿生存质量。经过129d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儿康复出院,随访2个月,患儿状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胆道闭锁 短肠综合征 肝移植 儿科护理学 围手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酸血症患儿行亲体肝移植的术后护理
3
作者 王燕 卢芳燕 王芳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3年第4期347-349,共3页
总结2例丙酸血症患儿行亲体肝移植的术后护理体会。针对该组患儿病情累及多器官、代谢紊乱、血管并发症及镇静难度大等问题,护理要点:监测重要器官功能,及时汇报异常情况;维持酸碱平衡,警惕发生酸中毒和高血氨;严格执行抗凝治疗,降低血... 总结2例丙酸血症患儿行亲体肝移植的术后护理体会。针对该组患儿病情累及多器官、代谢紊乱、血管并发症及镇静难度大等问题,护理要点:监测重要器官功能,及时汇报异常情况;维持酸碱平衡,警惕发生酸中毒和高血氨;严格执行抗凝治疗,降低血管相关并发症;有效镇静护理,预防发生抽搐;准确服用免疫抑制剂,预防急性排斥反应;特殊配方饮食,控制蛋白质摄入等。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2例患儿术后康复出院,随访1年余,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酸血症 儿童 肝移植 重症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监护室患儿尿布性皮炎标准化防治流程的制订及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卢芳燕 贾雪征 +3 位作者 戴燕红 王燕 汤洒潇 王华芬 《中华护理教育》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25-929,共5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监护室患儿实施尿布性皮炎标准化防治流程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系统文献检索、质量评价、证据总结、专家讨论,制订肝移植监护室患儿尿布性皮炎标准化防治流程,主要包括高危因素风险评估、皮炎严重程度评估、分级预防和分... 目的探讨肝移植监护室患儿实施尿布性皮炎标准化防治流程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系统文献检索、质量评价、证据总结、专家讨论,制订肝移植监护室患儿尿布性皮炎标准化防治流程,主要包括高危因素风险评估、皮炎严重程度评估、分级预防和分度处理、报告机制4个环节。采用非同期对照研究,便利选取某院肝移植中心2020年6月—12月行肝移植手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时间顺序分组。2020年9月—12月的75例患儿为试验组,应用尿布性皮炎标准化防治流程进行护理;2020年6月—8月的57例患儿为对照组,给予尿布性皮炎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尿布性皮炎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及愈合天数。结果两组尿布性皮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35,P=0.266);试验组皮炎严重程度较对照组减轻(Z=2.378,P=0.017);愈合天数较对照组少(Z=2.852,P=0.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尿布性皮炎标准化防治流程能有效改善肝移植监护室患儿尿布性皮炎的护理效果,规范护理人员行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 肝移植 婴幼儿 尿布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肠综合征患儿小肠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肠康复的护理
5
作者 王燕 卢芳燕 +1 位作者 王芳 吴君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5期451-454,共4页
总结5例各种原因所致短肠综合征患儿小肠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肠康复的护理。针对儿童小肠移植手术复杂、术后并发症多、营养不良、心理应激、移植肠造口居家管理等问题,采取建立促进移植肠康复多学科协作团队;做好移植肠早期并发症的预防... 总结5例各种原因所致短肠综合征患儿小肠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肠康复的护理。针对儿童小肠移植手术复杂、术后并发症多、营养不良、心理应激、移植肠造口居家管理等问题,采取建立促进移植肠康复多学科协作团队;做好移植肠早期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实施移植肠分阶段营养支持与护理;稳定患儿情绪配合移植肠康复的治疗与护理;开展患儿家长移植肠造口居家管理技能培训及考核等护理措施。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5例患儿术后早期移植肠功能顺利康复,出院后按时复诊;术后3~4个月均如期完成“回肠造口还纳术”,随访4~12个月,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肠综合征 小肠 移植 儿科护理学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患儿家庭照顾者出院准备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吕璐洋 王华芬 +2 位作者 卢芳燕 王燕 蒋树英 《护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17,共5页
目的深入了解肝移植患儿家庭照顾者的出院准备体验,以期为肝移植患儿家庭出院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为我国肝移植患儿护理体系的完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以目的抽样法选取浙江省杭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4名肝移植患... 目的深入了解肝移植患儿家庭照顾者的出院准备体验,以期为肝移植患儿家庭出院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为我国肝移植患儿护理体系的完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以目的抽样法选取浙江省杭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4名肝移植患儿家庭照顾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提炼出4个主题,包括出院决策体验差异化、出院情绪体验复杂化、感知出院应对能力及应对资源不足、对出院后居家护理支持的需求。结论护理人员应积极评估肝移植患儿家庭照顾者的出院准备状态,协助其为患儿的出院做好心理、知识、技能及支持准备,促进肝移植患儿家庭照顾者从医院向家庭护理的安全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出院准备 儿科护理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活体肝移植受体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7
作者 倪彩娣 陈丽霞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3年第1期351-351,共1页
探讨活体肝移植(LDLT)并发症观察及护理要点;回顾总结2010——2012年期间LDLT受体的并发症护理:观察出血、血管并发症、胆道并发症、移植肝脏功能等。本组共25例,其中并发腹腔出血3例(12%)、静脉血栓1例(4%),胆道并发症2例(8%),1例死于... 探讨活体肝移植(LDLT)并发症观察及护理要点;回顾总结2010——2012年期间LDLT受体的并发症护理:观察出血、血管并发症、胆道并发症、移植肝脏功能等。本组共25例,其中并发腹腔出血3例(12%)、静脉血栓1例(4%),胆道并发症2例(8%),1例死于小肝综合症,心律失常16例(64%)。LDLT受体术后早期病情变化快,要有预见性思维和针对性的观察和护理,才能避免延误病情及最佳的抢救时机,提高病人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肝移植 受体 并发症 术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肠移植受者再次行肝肠联合移植的术后护理
8
作者 何盼盼 卢芳燕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2022年第4期345-347,共3页
总结1例小肠移植受者再次行肝肠联合移植的术后护理体会。针对患者术后排斥反应缺乏临床特异性、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及感染发生率高等问题,术后严密监测排斥反应,血浆置换期间做好各项监测,预防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实施精准化的液体管理方... 总结1例小肠移植受者再次行肝肠联合移植的术后护理体会。针对患者术后排斥反应缺乏临床特异性、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及感染发生率高等问题,术后严密监测排斥反应,血浆置换期间做好各项监测,预防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实施精准化的液体管理方案,维持肾脏功能;全程落实保护性隔离措施,积极预防感染;制订个体化的康复计划,并给予分阶段式个体化营养支持,促进整体机能恢复。经过114 d的积极治疗和护理,患者转至普通病房康复治疗,3个月后康复出院。随访11个月,患者状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肠联合移植 移植物排斥 急症护理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肝移植合并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患儿的护理
9
作者 卢露 卢芳燕 吉莉 《中华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0-243,共4页
总结1例枫糖尿病患儿在肝移植术中合并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行二期腹腔关闭缝合术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动态监测腹内压,减轻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症状;加强腹腔开放期的护理,为二期腹腔关闭缝合术做好准备;实施腹腔冲洗,避免肠液积聚;开展个性... 总结1例枫糖尿病患儿在肝移植术中合并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行二期腹腔关闭缝合术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动态监测腹内压,减轻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症状;加强腹腔开放期的护理,为二期腹腔关闭缝合术做好准备;实施腹腔冲洗,避免肠液积聚;开展个性化康复训练,促进神经系统发育;提供营养支持,加强皮肤观察与护理;为患儿家长赋能,减轻照护负担。经过48 d的诊疗和护理,患儿康复出院。随访3个月,患儿状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枫糖尿病 肝移植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儿科护理学
原文传递
小肠移植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6
10
作者 卢芳燕 张婉莹 +3 位作者 宋运莲 王燕 戴燕红 王华芬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10期1513-1518,共6页
目的 :构建小肠移植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小肠移植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监测及评价提供标准、可量化的依据。方法 :以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型为理论框架,采用文献分析、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小肠... 目的 :构建小肠移植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小肠移植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监测及评价提供标准、可量化的依据。方法 :以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型为理论框架,采用文献分析、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小肠移植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及各指标权重。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8,变异系数为0~0.235和0~0.201,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05和0.187(均P<0.001)。最终构建的小肠移植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1项、三级指标66项。结论:构建的小肠移植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小肠移植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小肠 围手术期护理 质量评价研究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体小肠移植联合腹壁移植患者的术后护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卢露 卢芳燕 +3 位作者 戴燕红 姚彩萍 陶玉侠 张婉莹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2022年第2期190-192,共3页
总结1例异体小肠移植联合腹壁移植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针对患者危重的病情、复杂的手术、困难的造口护理等问题,采取加强腹壁皮肤及移植肠造口的观察及护理、全程个性化营养支持和联合免疫抑制方案的应用等措施。经过多学科团队合作的... 总结1例异体小肠移植联合腹壁移植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针对患者危重的病情、复杂的手术、困难的造口护理等问题,采取加强腹壁皮肤及移植肠造口的观察及护理、全程个性化营养支持和联合免疫抑制方案的应用等措施。经过多学科团队合作的精心治疗及护理,患者术后第42天从移植ICU顺利转入普通病房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 腹壁 移植 同种异体移植物 手术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肝移植术后复发和转移的研究:单中心经验 被引量:9
12
作者 郑树森 陈峻 +5 位作者 王伟林 张珉 沈岩 吴健 徐骁 严盛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1609-1613,共5页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肝移植术后复发和转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05年11月收治的95例肝细胞癌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转移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在随访期内,42例(43.2%)患者被诊断为肝癌复发。复发部位最多见于...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肝移植术后复发和转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05年11月收治的95例肝细胞癌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转移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在随访期内,42例(43.2%)患者被诊断为肝癌复发。复发部位最多见于移植肝(32例)、肺(21例)、骨(7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肿瘤分布、肝硬化背景、术前甲胎蛋白浓度、组织学分期、大血管侵犯6项因素对肝移植术后生存和(或)肝癌复发有明显影响。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布、组织学分期、大血管侵犯是影响术后总体生存率和肝癌复发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肝癌复发后的介入治疗及内放疗可延缓肿瘤进展,选择合适病例行复发灶手术切除可最大限度地改善预后。结论合理选择接受肝移植的肝癌患者可能可以大幅度降低移植术后肝癌的复发率。在现阶段,外科治疗应是目前移植术后复发性肝癌的首选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移植 肿瘤复发 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儿童供肝在成人肝移植中应用的单中心研究
13
作者 俞浩 厉智威 +3 位作者 王融溶 张微 白雪莉 梁廷波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15-921,共7页
目的探讨儿童供肝成人肝移植的治疗效果及影响移植物存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8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完成的55例儿童供肝成人肝移植的临床资料。供者中男性34例,女性21例,年龄(11.8±4.7)岁(范围:1... 目的探讨儿童供肝成人肝移植的治疗效果及影响移植物存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8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完成的55例儿童供肝成人肝移植的临床资料。供者中男性34例,女性21例,年龄(11.8±4.7)岁(范围:1~17岁)。17例(30.9%)为脑死亡器官捐献(DBD)供肝,32例(58.2%)为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肝,6例(10.9%)为脑-心双死亡器官捐献供肝。受者中男性32例,女性23例,年龄(51.6±10.1)岁(范围:27~70岁),其中10例患者为血型不合肝移植(18.2%)。通过Student 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分析移植物早期存活(术后90 d)的相关因素,通过Kaplan-Meier法绘制移植物存活曲线,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术后早期移植物失活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随访截至2021年10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M(IQR)]为36.0(43.1)个月(范围:5.9~81.7个月),移植物失活13例(其中2例因急性肝功能衰竭行再次肝移植)。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冷缺血时间、供受者血型是否相合是早期移植物存活的相关因素(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冷缺血时间及受者消化道出血史是其独立相关因素(P值均<0.05)。55例受者中,术后发生肝动脉血栓3例(5.5%),门静脉血栓4例(7.3%),门静脉狭窄2例(3.6%),胆道系统并发症7例(12.7%),小肝综合征8例(14.5%)。结论儿童供肝成人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冷缺血时间及受者是否有消化道出血病史是影响早期移植物存活的独立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术后并发症 儿童供肝 早期移植物存活率 相关因素
原文传递
肝移植术后患儿腹内高压的发生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14
作者 卢芳燕 戴燕红 +3 位作者 李志茹 吉莉 王燕 王华芬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84-1489,共6页
目的了解肝移植术后患儿腹内高压的发生现状,分析其危险因素,为临床医护人员早期识别高风险患儿,并制订肝移植术后患儿腹内高压预防和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6月在浙江省某三级甲等... 目的了解肝移植术后患儿腹内高压的发生现状,分析其危险因素,为临床医护人员早期识别高风险患儿,并制订肝移植术后患儿腹内高压预防和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6月在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肝移植中心接受肝移植手术的208例患儿作为调查对象,收集相关临床资料,采用经尿道膀胱测压法测量腹内压,描述其肝移植术后腹内高压的情况并进行分组,将腹内压≥10 mmHg(1 mmHg=0.133 kPa)作为腹内高压组,<10 mmHg作为非腹内高压组,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患儿发生腹内高压的危险因素。结果208例肝移植术后患儿中,51例(24.52%)发生腹内高压,其中12例(23.53%)为Ⅰ~Ⅱ级,39例(76.47%)为Ⅲ~Ⅳ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移植肝重量与受体体重比(OR=1.391)、术后机械通气时间(OR=1.006)、术后中心静脉压(OR=1.375)是肝移植术后患儿发生腹内高压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肝移植术后患儿腹内高压发生率高,移植肝重量与受体体重比大、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长、术后中心静脉压高的患儿发生腹内高压的风险较高,临床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高风险患儿,加强腹内压的动态监测并及时干预,从而减少腹内高压的发生,改善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腹内高压 危险因素 儿科护理学
原文传递
护士主导的肝移植患儿腹内压管理方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15
作者 李志茹 卢芳燕 +3 位作者 吉莉 戴燕红 张婉莹 王华芬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319-2325,共7页
目的构建护士主导的肝移植患儿腹内压管理方案,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和专家会议论证,构建护士主导的肝移植患儿腹内压管理方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2023年1月—12月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肝移植ICU收治的16... 目的构建护士主导的肝移植患儿腹内压管理方案,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和专家会议论证,构建护士主导的肝移植患儿腹内压管理方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2023年1月—12月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肝移植ICU收治的16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时间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将手术时间为2023年7月—12月的患儿作为试验组,将2023年1月—6月的患儿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士主导的肝移植患儿腹内压管理方案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肝移植术后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在ICU住院期间的平均腹内压、腹内高压发生率和分级、机械通气时长和ICU住院时长。结果护士主导的肝移植患儿腹内压管理方案包含4个一级条目、10个二级条目和20个三级条目。在方案应用过程中,共脱落4例,最终试验组纳入78例、对照组纳入80例。干预后,试验组在ICU住院期间的平均腹内压为(8.63±2.40)mmHg(1 mmHg=0.133 kPa),对照组为(9.23±3.19)mmHg,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6);试验组腹内高压发生率为23.07%,对照组为41.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试验组13例(16.67%)为I级腹内高压、5例(6.41%)为Ⅱ级,对照组22例(27.50%)为Ⅰ级腹内高压、9例(11.25%)为Ⅱ级、2例(2.50%)为Ⅲ级,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长为3.00(1.00,13.25)h,对照组为7.50(1.00,27.75)h,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4);试验组ICU住院时长为6.00(4.00,8.25)d,对照组为5.00(3.00,8.00)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1)。结论该研究构建的护士主导的肝移植患儿腹内压管理方案具有科学性及实用性,实施该方案可有效降低患儿腹内高压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腹内压 护士 儿科护理学
原文传递
肝移植受者术前衰弱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16
作者 王璐 卢芳燕 +2 位作者 吕斐翠 丁维娜 董丽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710-2715,共6页
目的调查肝移植受者术前衰弱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开展针对性干预提供借鉴。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在杭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肝移植中心住院的150例术前肝移植受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Fried衰弱... 目的调查肝移植受者术前衰弱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开展针对性干预提供借鉴。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在杭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肝移植中心住院的150例术前肝移植受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Fried衰弱表型、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2002、总体健康状况量表进行调查。采用方差分析、χ2检验或非参数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肝移植受者术前衰弱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回收145份有效问卷,肝移植受者术前衰弱的发生率为45.52%,衰弱前期的发生率为42.07%,仅有12.41%患者无衰弱。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总胆红素浓度、血红蛋白浓度、总体健康状况是肝移植受者术前衰弱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肝移植受者术前衰弱发生率较高,年龄大、总胆红素浓度高、血红蛋白浓度低、总体健康状况差的肝移植受者术前更易发生衰弱。护士应重视对肝移植受者术前衰弱的评估,及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预防或延缓肝移植受者术前衰弱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衰弱 影响因素分析 护理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测量肝体积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及对肝移植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17
作者 彭志毅 俞哲锋 +4 位作者 黄东胜 邝平定 郑树森 肖圣祥 吴健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1-294,共4页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MSCT)测量肝体积的准确度及对肝移植的应用价值。方法(1)实验研究。MSCT扫描 10只猪肝 ,3 2、6 5mm层厚扫描 ,半自动方法重建肝脏三维模型 ,计算体积。 (2 )临床研究。 2 3例肝移植术前MSCT扫描 ,6 5mm层厚 ,方...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MSCT)测量肝体积的准确度及对肝移植的应用价值。方法(1)实验研究。MSCT扫描 10只猪肝 ,3 2、6 5mm层厚扫描 ,半自动方法重建肝脏三维模型 ,计算体积。 (2 )临床研究。 2 3例肝移植术前MSCT扫描 ,6 5mm层厚 ,方法同前。同一观察者相隔 1个月重复测量。结果  (1)实验研究。测得猪肝实际体积平均为 (1134 1± 2 88 0 )ml,3 2、6 5mm厚测量肝体积为 (112 5 0± 2 82 5 )ml、(110 1 6± 2 77 6 )ml,准确度为 (99 5± 0 8) %、(97 4± 0 8) % ,与实际肝体积比较 ,r值均为 0 999,P <0 0 1。 (2 )临床研究。术后测得实际肝体积平均为 (14 5 5 7±730 0 )ml,术前CT测量 2 3例肝体积平均为 (14 6 2 7± 774 1)ml,准确度 (99 5± 9 6 ) % ,r =0 986 ,P <0 0 1。同一观察者重复测量平均为 (14 4 9 4± 76 8 9)ml,两次测量结果间比较 ,r =0 991,P <0 0 1。结论 MSCT测量肝体积有较高的准确度和可重复性 ,是肝移植术前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测量 肝体积 实验 临床研究 肝移植
原文传递
以他克莫司为基础的不同免疫抑制方案在肝移植后应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卢安卫 郑树森 +6 位作者 吴健 梁廷波 王伟林 沈岩 张珉 施邵华 吴应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8期3389-3392,共4页
目的观察以他克莫司(FK506)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方案在肝移植后合理的联用方法及合适的血药浓度。方法本实验为单中心、随机、开放、前瞻性研究。从2001年2月至2004年7月首次肝移植患者94例,初始给予以他克莫司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方案治疗(二... 目的观察以他克莫司(FK506)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方案在肝移植后合理的联用方法及合适的血药浓度。方法本实验为单中心、随机、开放、前瞻性研究。从2001年2月至2004年7月首次肝移植患者94例,初始给予以他克莫司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方案治疗(二联:联用糖皮质激素;三联:联用麦考吗替酚酯(MMF)+糖皮质激素;四联:联用MMF+糖皮质激素,用2个剂量赛尼哌诱导治疗),比较术后6个月各组之间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术后6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率:二联25·9%,三联11·1%,四联7·5%;二联组与四联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38)。术后6个月人/肝存活率相同,分别为:二联88·9%,三联92·6%,四联92·5%,P=0·67。高血压发病率分别为:二联37·0%,三联18·52%,四联17·50%,P=0·834。高血糖发病率分别为:二联40·7%,三联33·3%,四联35·0%,P=0·573。手震颤发病率分别为:二联59·3%,三联51·9%,四联47·5%,P=0·639。乙肝再感染率分别为:二联12·0%,三联19·2%,四联7·9%,P=0·339;CMV感染率分别为:二联55·6%,三联59·3%,四联67·5%,P=0·586;细菌感染率分别为:二联48·2%,三联44·4%,四联55%,P=0·680。在术后3个月谷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分别为:二联:64·0±50·9,三联:29·3±23·0,四联:30·00±37·4,P=0·030;四联比二联显著低,P=0·011。血胆固醇(Tch)水平分别为:二联:5·24±1·17,三联:4·70±1·06,四联:4·36±1·09,P=0·005;四联组比二联组显著低,P=0·002。结论以他克莫司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方案应选择低剂量联合应用对移植肝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减低对机体的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克莫司 肝移植 免疫抑制剂 急性排斥反应
原文传递
5例肝移植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赛君 金静 沈丽华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46-747,共2页
报告了5例肝移植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观察与护理。回顾性分析了原位肝移植术后出现的发热、皮疹、消化道症状、骨髓抑制等症状,其中3例通过皮肤活检和外周血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测定、聚合酶联反应-短串联重复序列(PCR-STR)检测... 报告了5例肝移植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观察与护理。回顾性分析了原位肝移植术后出现的发热、皮疹、消化道症状、骨髓抑制等症状,其中3例通过皮肤活检和外周血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测定、聚合酶联反应-短串联重复序列(PCR-STR)检测确诊为急性GVHD,给予针对性治疗与对症护理。本组中4例死于感染、消化道出血、多器官功能障碍,1例自杀。认为肝移植术后GVHD的发生并非罕见,护理人员应加强对疾病的认识,做好症状观察,特别是早期表现的评估和分析,可能有助于改变GVHD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手术后并发症 手术后护理 肝移植术后 对症护理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急性GVHD 短串联重复序列 多器官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以FK506为基础的四联免疫抑制方案应用于肝移植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卢安卫 郑树森 +6 位作者 王卓轶 陈海勇 汤晓峰 陈跃敏 施邵华 吴应盛 庄莉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03-404,418,共3页
目的探索以FK506为基础的四联免疫抑制方案在肝移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2001年2月到2004年7月间40例成人尸体肝移植患者接受以FK506为基础的四联免疫抑制方案,比较高浓度(QH)组与低浓度(QL)组在术后6个月时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两组在... 目的探索以FK506为基础的四联免疫抑制方案在肝移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2001年2月到2004年7月间40例成人尸体肝移植患者接受以FK506为基础的四联免疫抑制方案,比较高浓度(QH)组与低浓度(QL)组在术后6个月时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两组在急性排斥反应率、人/肝存活率、高血压、高血糖、感染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QL组的手震颤发生率显著低于QH组(X^2=5.105,P=0.024),术后15 d、3个月血肌酐水平在QL组显著低于QH组(t_(15天)= 2.10,P_(15天)=0.042;t_(3月)=2.45,P_(3月)=0.019),术后3个月、6个月血胆固醇水平在QL组显著低于QH组(t_(3月)=2.35,P_(3月)=0.024;t_(6月)=2.11,P_(6月)=0.042)。结论QL组使用四联免疫抑制的安全性较好。用四联方案在术后6个月内FK506的血药浓度可控制在5~8 ng/ml。血胆固醇、血肌酐水平、手震颤的发生率与FK506的血药浓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移植物排斥 免疫抑制剂 他克莫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