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炎支原体合并EB病毒感染患儿血清白介素-2、白介素-12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尤海黄 余建平 徐凯进 《中国医刊》 CAS 2022年第12期1370-1374,共5页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合并EB病毒感染患儿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平院区收治的M...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合并EB病毒感染患儿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平院区收治的MP合并EB病毒感染患儿103例(MP合并EB组)和单一MP感染患儿103例(MP组),以及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103例(对照组)。根据MP合并EB组患儿预后情况将其分为不良预后组32例和非不良预后组7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2、IL-12表达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MP合并EB病毒感染患儿发生不良预后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IL-2、IL-12水平对MP合并EB病毒感染患儿不良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MP合并EB组患儿血清CRP、IL-2水平显著高于MP组、对照组,且MP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P合并EB组患儿血清IL-12水平显著低于MP组、对照组,且MP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P合并EB组患儿发热时间显著长于MP组(P<0.05)。不良预后组血清IL-2、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非不良预后组,发热时间显著长于非不良预后组,血清IL-12水平显著低于非不良预后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2高表达是影响MP合并EB病毒感染患儿发生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IL-12高表达是影响MP合并EB病毒感染患儿发生不良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者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2、IL-12及两者联合评估MP合并EB病毒感染患儿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6、0.866、0.901,敏感度分别为64.5%、93.5%、83.9%,特异度为88.9%、79.2%、81.9%。结论MP合并EB病毒感染患儿血清IL-2水平明显升高,血清IL-12水平明显降低,且与预后密切相关,对患儿不良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二者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EB病毒感染 白介素-2 白介素-12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yder希望理论下综合护理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胡燕明 温芳芳 +2 位作者 陈秀 余建平 盛吉芳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26期106-109,114,共5页
目的评价Snyder希望理论下整体性综合护理在乙肝肝硬化患者心理弹性、自我管理能力、希望水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80例,采用数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 目的评价Snyder希望理论下整体性综合护理在乙肝肝硬化患者心理弹性、自我管理能力、希望水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80例,采用数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Snyder希望理论下整体性综合护理干预,两组护理周期均为患者入院至出院前及随访3个月,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干预后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患者肝硬化患者Herth希望量表(hope Herth index,HHI)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Snyder希望理论下整体性综合护理可减轻肝硬化患者对自我疾病的精神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的心理弹性,培养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yder希望理论 整体性综合护理 乙肝肝硬化 自我管理能力 心理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案例基础上超前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秀 翁芳芳 +1 位作者 余建平 潘孝本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22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案例基础上超前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平院区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案例基础上超前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平院区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案例基础上超前护理,两组患者的护理周期均为患者入院至出院前,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健康调查量表36(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及肝功能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及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总胆红素(total bilirrbin,TBil)水平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SF–36各维度评分和白蛋白(albumin,Alb)均显著高于本组干预前(P<0.05);试验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及血清ALT、TBi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F–36各维度评分及Al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案例基础上超前护理,可缓解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生活质量,从而改善患者的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 案例基础上超前护理 生活质量 心理负性情绪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利加压素联合中药敷脐在肝硬化腹水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胡燕明 余建平 盛吉芳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24期69-73,共5页
目的 探讨特利加压素联合中药敷脐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腹围、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平院区收治的肝硬化腹水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 目的 探讨特利加压素联合中药敷脐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腹围、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平院区收治的肝硬化腹水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8例。常规组患者采用特利加压素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特利加压素联合中药敷脐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14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腹围、体质量、24h尿量、中医证候积分(腹大胀满、胸肋刺痛、脘闷纳呆、下肢水肿)、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水平。结果 治疗14d后,研究组患者的腹围缩小及体质量下降明显多于常规组,24h尿量明显多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腹大胀满、胸肋刺痛、脘闷纳呆、下肢水肿等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IL–6、TNF–α、IFN–γ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432、10.299、8.433,均P<0.05)。结论 对肝硬化腹水患者应用特利加压素联合中药敷脐治疗,可有效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减轻机体炎性反应,有效减少腹水量,促使患者尽快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腹水 特利加压素 中药敷脐 血清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谋理论联合固本开渠护理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倪方园 翁芳芳 +1 位作者 沈青青 吕柳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3期84-87,共4页
目的研究智谋理论联合固本开渠护理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平院区106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目的研究智谋理论联合固本开渠护理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平院区106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智谋理论联合固本开渠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3周后的营养状况及护理3个月的疾病获益感。结果护理3周后,研究组的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估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而体质量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3个月,研究组的接受度、家庭关系、世界观、个人成长、社会关系、健康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肝硬化患者中采用智谋理论联合固本开渠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其疾病获益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智谋理论 固本开渠护理 营养状况 疾病获益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络舒肝片联合替诺福韦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疗效研究
6
作者 葛乔波 余建平 盛吉芳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10期915-918,共4页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以口服抗病毒药为主,替诺福韦为临床最常用核苷类抗病毒药,停药或减少剂量后复发率较高[1]。中药制剂具有广谱药理作用,可实现双向调节及治疗作用[2]。研究证明,中药复方制剂可联合应用于乙肝肝纤维化、肝硬化治...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以口服抗病毒药为主,替诺福韦为临床最常用核苷类抗病毒药,停药或减少剂量后复发率较高[1]。中药制剂具有广谱药理作用,可实现双向调节及治疗作用[2]。研究证明,中药复方制剂可联合应用于乙肝肝纤维化、肝硬化治疗[3-4]。本研究探讨和络舒肝片联合替诺福韦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和络舒肝片 替诺福韦 脾静脉血流动力学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M1/M2巨噬细胞比例与预后
7
作者 沈晨阳 俞洪霞 余建平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35期59-63,共5页
目的分析结核性胸膜炎(tuberculous pleurisy,TP)患者单核细胞中M1/M2巨噬细胞比例与TP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平院区诊治的TP患者206例,以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TP预后... 目的分析结核性胸膜炎(tuberculous pleurisy,TP)患者单核细胞中M1/M2巨噬细胞比例与TP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平院区诊治的TP患者206例,以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TP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M1/M2单核–吞噬细胞比例对TP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Logistic分析显示,发病至就诊时间、感染耐药菌、ESR、M1及M2巨噬细胞表达水平、M1/M2巨噬细胞比例是影响TP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M1及M2巨噬细胞表达水平预测TP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83、0.829,敏感度分别为70.45%、81.47%,特异性分别为79.62%、73.44%,M1/M2巨噬细胞比例预测TP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921、敏感度为92.59%、特异性为84.96%,均明显大于二者单独预测(P<0.05)。结论发病至就诊时间、感染耐药菌、ESR、M1及M2巨噬细胞表达水平、M1/M2巨噬细胞比例是影响TP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其中M1/M2巨噬细胞比例对TP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胸膜炎 单核细胞 M1巨噬细胞 M2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33、TIMP-1、MMP-2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8
作者 张雨婷 沈炜 顾佳萍 《中华全科医学》 2025年第2期231-234,共4页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HBC)不同进展程度血清白介素-33(IL-33)、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因子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变化,并分析血清IL-33、TIMP-1、MMP-2水平与不同程度肝硬化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HBC)不同进展程度血清白介素-33(IL-33)、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因子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变化,并分析血清IL-33、TIMP-1、MMP-2水平与不同程度肝硬化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平院区收治的HBC代偿期患者60例(代偿组)、HBC失代偿期患者60例(失代偿组)以及未合并肝硬化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慢性组)。分析血清IL-33、TIMP-1、MMP-2水平与肝硬化发生的关系,绘制ROC曲线评估血清IL-33、TIMP-1、MMP-2对HBC预后的价值。结果 失代偿组血清IL-33、TIMP-1、MMP-2水平高于代偿组及慢性组(P<0.05),代偿组血清IL-33、TIMP-1、MMP-2水平高于慢性组(P<0.05);血清IL-33、TIMP-1、MMP-2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的发生呈正相关关系(r=0.784、0.691、0.698,均P<0.001);ROC曲线显示,血清IL-33、TIMP-1、MMP-2水平预测HBC患者预后不良的灵敏度分别为81.25%、81.25%、84.37%,特异度分别为69.32%、68.18%、71.59%,AUC分别为0.762、0.734、0.830。结论 血清IL-33、TIMP-1、MMP-2在HBC患者中高表达,且与肝硬化的发生呈正相关关系,血清MMP-2对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预后 相关性
原文传递
授权教育饮食联合心理干预在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陈秀 余建平 +1 位作者 翁芳芳 潘孝本 《中华全科医学》 2022年第9期1535-1537,1586,共4页
目的 探讨授权教育饮食联合心理干预在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平院区感染科收治的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60例。对... 目的 探讨授权教育饮食联合心理干预在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平院区感染科收治的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流程进行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授权教育饮食联合心理干预,2组患者均干预3个月。观察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健康知识与遵医行为评分,肝功能指标、营养状况指标。结果 干预后,2组健康知识评分较干预前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同时2组遵医行为评分较干预前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ALT、总胆红素(TBIL)低于对照组[(51.03±6.62) U/L vs.(55.27±6.71) U/L,(54.87±8.54)μmol/L vs.(60.33±8.61)μmol/L,均P<0.05];研究组Alb、Hb、BMI水平高于对照组[(31.02±5.08) g/L vs.(21.56±4.78) g/L,(114.07±11.09) g/L vs.(101.95±10.87) g/L,21.25±2.04 vs.20.07±2.01,均P<0.05]。结论 给予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授权教育饮食联合心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认知与遵医行为,改善营养状况,继而改善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 授权教育 饮食干预 心理干预 肝功能 营养状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