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案例基础上超前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平院区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目的探讨案例基础上超前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平院区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案例基础上超前护理,两组患者的护理周期均为患者入院至出院前,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健康调查量表36(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及肝功能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及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总胆红素(total bilirrbin,TBil)水平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SF–36各维度评分和白蛋白(albumin,Alb)均显著高于本组干预前(P<0.05);试验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及血清ALT、TBi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F–36各维度评分及Al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案例基础上超前护理,可缓解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生活质量,从而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结核性胸膜炎(tuberculous pleurisy,TP)患者单核细胞中M1/M2巨噬细胞比例与TP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平院区诊治的TP患者206例,以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TP预后...目的分析结核性胸膜炎(tuberculous pleurisy,TP)患者单核细胞中M1/M2巨噬细胞比例与TP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平院区诊治的TP患者206例,以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TP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M1/M2单核–吞噬细胞比例对TP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Logistic分析显示,发病至就诊时间、感染耐药菌、ESR、M1及M2巨噬细胞表达水平、M1/M2巨噬细胞比例是影响TP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M1及M2巨噬细胞表达水平预测TP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83、0.829,敏感度分别为70.45%、81.47%,特异性分别为79.62%、73.44%,M1/M2巨噬细胞比例预测TP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921、敏感度为92.59%、特异性为84.96%,均明显大于二者单独预测(P<0.05)。结论发病至就诊时间、感染耐药菌、ESR、M1及M2巨噬细胞表达水平、M1/M2巨噬细胞比例是影响TP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其中M1/M2巨噬细胞比例对TP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较高。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案例基础上超前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平院区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案例基础上超前护理,两组患者的护理周期均为患者入院至出院前,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健康调查量表36(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及肝功能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及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总胆红素(total bilirrbin,TBil)水平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SF–36各维度评分和白蛋白(albumin,Alb)均显著高于本组干预前(P<0.05);试验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及血清ALT、TBi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F–36各维度评分及Al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案例基础上超前护理,可缓解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生活质量,从而改善患者的肝功能。
文摘目的分析结核性胸膜炎(tuberculous pleurisy,TP)患者单核细胞中M1/M2巨噬细胞比例与TP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平院区诊治的TP患者206例,以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TP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M1/M2单核–吞噬细胞比例对TP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Logistic分析显示,发病至就诊时间、感染耐药菌、ESR、M1及M2巨噬细胞表达水平、M1/M2巨噬细胞比例是影响TP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M1及M2巨噬细胞表达水平预测TP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83、0.829,敏感度分别为70.45%、81.47%,特异性分别为79.62%、73.44%,M1/M2巨噬细胞比例预测TP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921、敏感度为92.59%、特异性为84.96%,均明显大于二者单独预测(P<0.05)。结论发病至就诊时间、感染耐药菌、ESR、M1及M2巨噬细胞表达水平、M1/M2巨噬细胞比例是影响TP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其中M1/M2巨噬细胞比例对TP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