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咽癌放疗前后血清新喋呤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魏启春 刘建永 +2 位作者 王连聪 项建杰 束美宝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09-311,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新喋呤水平与鼻咽癌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竞争抑制法检测了 32例健康献血员和 42例鼻咽癌患者的血清新喋呤水平 ,其中 2 4例放射治疗结束以后复查血清新喋呤。结果 初诊鼻咽癌患者血清新喋呤水平... 目的 探讨血清新喋呤水平与鼻咽癌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竞争抑制法检测了 32例健康献血员和 42例鼻咽癌患者的血清新喋呤水平 ,其中 2 4例放射治疗结束以后复查血清新喋呤。结果 初诊鼻咽癌患者血清新喋呤水平为 (5 .2 0± 3.5 9) μg/ 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1.5 1± 0 .6 9) μg/ L(P<0 .0 0 1)。放疗后肿瘤消退的患者 ,血清新喋呤水平显著下降到 (2 .93± 0 .91) μg/ L,与放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肿瘤复发时血清新喋呤水平则又复上升。结论 鼻咽癌患者存在异常的细胞免疫应答 ,新喋呤可作为鼻咽癌放疗后疗效判断和临床随访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新喋呤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肿瘤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被引量:4
2
作者 水永杰 魏启春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07-111,共5页
原发性肝癌或转移性肝脏肿瘤的标准治疗手段是手术。但往往由于就诊时病期已晚导致无法手术。且手术为有创性治疗,常由于年龄及内科基础疾病等因素无法手术。局部治疗,如射频消融、肝动脉栓塞化疗、微波消融和无水酒精注射等为手术的补... 原发性肝癌或转移性肝脏肿瘤的标准治疗手段是手术。但往往由于就诊时病期已晚导致无法手术。且手术为有创性治疗,常由于年龄及内科基础疾病等因素无法手术。局部治疗,如射频消融、肝动脉栓塞化疗、微波消融和无水酒精注射等为手术的补充治疗手段。在传统放疗年代,受技术原因的限制,放疗较少用于肝癌的治疗。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能使靶区内达到可获得消融目的的高剂量,而靶区周边剂量跌落迅速,正常组织照射剂量低。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肝癌临床应用越来越多,不仅提高了局部控制率,而且有生存获益的趋势。本文就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肝癌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治疗 立体定位技术 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EGFR和VEGF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国栋 李侠 +1 位作者 王连聪 胡孟钧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4-39,共6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EGFR和VEGF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胃黏膜和胃癌切除标本EGFR和VEGF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胃癌组织EGFR和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7%和58.8%;正常胃黏膜组...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EGFR和VEGF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胃黏膜和胃癌切除标本EGFR和VEGF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胃癌组织EGFR和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7%和58.8%;正常胃黏膜组织EGFR和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和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EGFR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临床TNM分期呈显著相关,VEGF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脉管内癌栓和临床TNM分期呈显著相关(P<0.01和P<0.05)。EGFR表达阳性者有69.7%同时伴有VEGF表达阳性,EGFR和VEGF双阳性表达者的根治切除率仅为30.4%,明显低于阴性表达者(P=0.000)。结论胃癌组织EGFR和VEGF表达上调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脉管内癌栓和TNM分期有关,EGFR促进肿瘤血管生长可能通过上调VEGF表达,胃癌组织EGFR和VEGF表达可能成为从同期别病例中甄别靶向治疗获益病例的主要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p53和c-erbB2及MRP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徐裕金 王连聪 +4 位作者 郑晓 刘冠 王跃珍 赖宵晶 李健强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53-559,共7页
目的探讨癌组织p53、c-erbB2、MRP蛋白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预后评估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SCLC患者的肺组织切除标本p53、c-erbB2、MRP蛋白表达,并与其临床病理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NSCLC... 目的探讨癌组织p53、c-erbB2、MRP蛋白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预后评估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SCLC患者的肺组织切除标本p53、c-erbB2、MRP蛋白表达,并与其临床病理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NSCLC组织p53、c-erbB2、MRP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3.9%(82/152)、44.1%(67/152)及43.4%(66/152)。p53表达与性别、细胞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显著关系(P<0.05),而c-erbB2与各因素间无统计学差异,肺腺癌MRP蛋白表达阳性率(67.6%)明显高于肺鳞癌(33.0%),有统计学差异(P<0.05)。癌组织p53、c-erbB2、MRP 3种蛋白表达均阳性者的1、2、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均阴性者(分别P=0.02、0.01和0.00),p53、c-erbB2、MRP蛋白表达阳性者单纯手术后生存率也明显低于阴性者(P<0.05);p53、c-erbB2、MRP 3种蛋白表达均阴性者预后最好,1-2种阳性者次之,3种均阳性者预后最差(P<0.05)。术后辅助化疗组MRP、c-erbB2蛋白表达阳性者的生存率低于阴性者(P<0.01),但p53蛋白表达阳性与阴性患者的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82);MRP与c-erbB2表达双阴性者生存率显著高于双阳性者,MRP或c-erbB2单一阳性的生存率介于前两者之间(P=0.01)。多因素Cox分析显示细胞分化程度、c-erbB2是影响NSCLC患者疗效和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肿瘤组织p53、c-erbB2、MRP 3种蛋白同时高表达的NSCLC病例预后较差。术后检测p53、c-erbB2、MRP表达对评估可手术NSCLC患者疗效和预后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病理学 蛋白质P53 基因 ERBB-2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质类 免疫组织化学 存活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爱肤敷料治疗急性放射性皮炎3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5
作者 吴志梅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48-349,共2页
关键词 疗效观察 放射性皮炎 治疗 敷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大肠黏液腺癌术前血清蛋白质标志物检测及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徐文鸿 陈益定 +4 位作者 胡跃 余捷凯 王连聪 郑树 张苏展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6期819-822,共4页
应用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和CM10蛋白质芯片从大肠黏液腺癌和非黏液腺癌患者中成功地筛选出了大肠黏液腺癌患者血清特异性相关蛋白。应用美国CipherGen公司CM10蛋白质芯片和PBSⅡ型蛋白质芯片阅读仪检... 应用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和CM10蛋白质芯片从大肠黏液腺癌和非黏液腺癌患者中成功地筛选出了大肠黏液腺癌患者血清特异性相关蛋白。应用美国CipherGen公司CM10蛋白质芯片和PBSⅡ型蛋白质芯片阅读仪检测53例大肠癌患者(黏液腺癌12例,非黏液腺癌41例)患者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采用ZUCI-Protein Chip Data Analyze System分析软件包进行分析,离散小波去噪音,结合支持向量机筛选肿瘤标志物,建立大肠黏液腺癌的术前诊断模型。12例大肠黏液腺癌患者与41例大肠非黏液腺癌患者的血清蛋白质有12个蛋白质峰强度有显著差异。其中质荷比为24297和23434m/z处的蛋白质峰强度统计学P值分别为0.0067和0.0092,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支持向量机筛选出24297、3322、3822和4353m/z蛋白质峰作为生物标志物进行检测和预测准确率,其中12例大肠黏液腺癌患者中有10例患者被正确识别,41例大肠癌非黏液腺癌患者中有39例被正确识别,准确率为92.45%(49/53)。该方法可以较好地应用于区别大肠黏液腺癌和非黏液腺癌,进行术前病理鉴别,指导进行大肠黏液腺癌的手术和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黏液腺癌 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切除加电子线照射治疗瘢痕疙瘩 被引量:1
7
作者 金素慧 余光伟 +1 位作者 王连聪 韩春茂 《浙江医学》 CAS 2006年第9期754-755,共2页
关键词 瘢痕疙瘩 照射治疗 手术切除 电子线 单纯手术 治疗方法 放射疗法 疤痕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口咽菌群的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黄靖 魏启春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33-333,共1页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放疗期间 口咽菌群 咽拭子培养
原文传递
胃癌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临床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国栋 王连聪 《胃肠病学》 2010年第1期39-41,共3页
背景: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是其最主要的转移方式,亦是影响根治性切除术后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目的:探讨胃癌淋巴结转移与患者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月在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 背景: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是其最主要的转移方式,亦是影响根治性切除术后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目的:探讨胃癌淋巴结转移与患者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月在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72例病例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性别、年龄和肿瘤部位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均不相关(P〉0.05);胃癌的TNM分期越晚,淋巴结转移率越高(P〈0.01);脉管内有癌栓者的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脉管内无癌栓者(84.2%对52.8%,P〈0.05);肿瘤浸润浆膜和浆膜外者的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肿瘤浸润浆膜以内者(86.4%对28.6%,P〈0.01);低分化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高中分化胃癌(75.O%对39.3%,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和肿瘤浸润深度是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RR分别为9.000和9.335。结论:肿瘤的TNM分期和浸润深度是影响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结 转移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确适形铅模系统的应用及改良
10
作者 王伟学 《浙江医学》 CAS 2004年第10期759-760,共2页
关键词 适形放疗 三维立体定向 肿瘤治疗 调强放疗 改良 治疗后 周围组织 组成部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M-1685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放射增敏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盛李明 水永杰 +2 位作者 钟献 沈俐 魏启春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23-326,共4页
目的 观察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对肺癌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 COX-2抑制剂LM-1685作用于体外培养的肺癌细胞A549,噻唑蓝(MTT)法检测其对肺癌细胞的抑制效果,克隆形成法检测放射敏感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CO... 目的 观察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对肺癌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 COX-2抑制剂LM-1685作用于体外培养的肺癌细胞A549,噻唑蓝(MTT)法检测其对肺癌细胞的抑制效果,克隆形成法检测放射敏感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COX-2抑制剂LM-1685具有明显的抑制A549细胞增殖的作用,其效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50μmol/LLM-1685在有或没有IL-1β作用下对A549细胞均有放射增敏作用,其放射增敏比分别为1.12、1.06。50μmol/LLM-1685能去除X射线导致的A549细胞G2/M期阻滞。结论 COX-2抑制剂对肺癌细胞A549具有放射增敏作用,放射增敏机制可能与去除G2/M期阻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放射治疗 COX-2抑制剂 放射增敏
原文传递
放射抗性肺癌D6-R细胞亚系的特征分析
12
作者 魏启春 沈俐 +1 位作者 朱永良 郑树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5-237,共3页
目的研究新的放射抗性肺癌D6-R细胞亚系在增殖活性、放射诱导的凋亡、DNA损伤与修复方面的特征,初步探讨D6-R细胞放射抗性的机理。方法以D6-R和D6细胞为实验对象,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显微镜分析细胞凋亡状况,碱性单... 目的研究新的放射抗性肺癌D6-R细胞亚系在增殖活性、放射诱导的凋亡、DNA损伤与修复方面的特征,初步探讨D6-R细胞放射抗性的机理。方法以D6-R和D6细胞为实验对象,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显微镜分析细胞凋亡状况,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DNA单链断裂与修复。结果D6-R和D6细胞具有相同的增殖活性;照射前后均无明显的细胞凋亡发生;照射后D6-R、D6细胞的初始DNA单链断裂与修复能力存在统计学意义,放射抗性的D6-R细胞初始DNA单链断裂程度较轻,修复速率较快,修复后残存单链断裂较少。结论初始DNA损伤程度较轻,修复能力较强可能是D6R细胞放射抗性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6-R 细胞亚系 抗性 特征分析 肺癌 DNA单链断裂 D6细胞 细胞生长曲线 凝胶电泳检测 增殖活性 细胞凋亡 修复能力 DNA损伤 荧光显微镜 流式细胞仪 放射诱导 初步探讨 实验对象 MTT法 修复速率 损伤程度 单细胞 统计学 修复后
原文传递
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的蛋白质指纹图谱检测及诊断模型的建立
13
作者 徐文鸿 陈益定 +3 位作者 陆海军 余捷凯 王连聪 张苏展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69-270,共2页
大肠癌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预后较差,其主要原因为大肠癌肝转移。与其他肿瘤不同,大肠癌患者出现肝转移时并未完全失去治疗机会。采用具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目前早期诊断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的理想方法尚少。本研... 大肠癌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预后较差,其主要原因为大肠癌肝转移。与其他肿瘤不同,大肠癌患者出现肝转移时并未完全失去治疗机会。采用具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目前早期诊断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的理想方法尚少。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大肠癌术后肝转移患者、其他部位转移患者及术后无转移者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以期发现大肠癌肝转移的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肝转移 蛋白质指纹图谱 术后肝转移 诊断模型 肿瘤标志物 检测 大肠癌患者 癌发病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