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对黄斑区视网膜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谢佩玲 张俐娜 +1 位作者 何佳玲 吕志刚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9期1247-1251,共5页
目的探究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曲安奈德用于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ME)对黄斑区视网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就诊的RVO-ME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组应用玻璃体腔注射... 目的探究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曲安奈德用于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ME)对黄斑区视网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就诊的RVO-ME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组应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曲安奈德治疗方案(197例,患眼229眼);对照组应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方案(183例,患眼211眼),比较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的视力相关参数、黄斑区视网膜微循环血流灌注参数、眼部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中心视网膜厚度(CMT)、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FAZ周长较治疗前好转,且观察组[BCVA(0.43±0.09)、CMT(280±22)μm、FAZ面积(0.21±0.06)mm^(2)、FAZ周长(2.11±0.26)mm]低于对照组[BCVA(0.51±0.11)、CMT(301±30)μm、FAZ面积(0.27±0.07)mm^(2)、FAZ周长(2.29±0.20)mm](t=8.375、8.447、9.675、8.090,P均<0.05);2组患者浅表毛细血管丛(SCP)血流密度、深层毛细血管丛(DCP)血流密度、视网膜静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SCP血流密度(46±3)%、DCP血流密度(47.3±3.8)%、PSV(24.4±1.4)cm/s、EDV(8.3±1.4)cm/s]高于对照组[SCP血流密度(44±3)%、DCP血流密度(46.0±3.5)%、PSV(23.4±1.3)cm/s、EDV(7.9±1.3)cm/s](t=5.120、3.753、6.673、3.122,均P<0.05)。2组患者的眼压、阻力指数(RI)和臂视网膜时间(ART)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97、0.001、0.821,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高于对照组(2.1%)(χ^(2)=4.324,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曲安奈德能够有效治疗RVO-ME患者,促进患者视力恢复,改善黄斑区视网膜微循环和眼部血流动力学,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内注射 雷珠单抗 曲安奈德 视网膜静脉闭塞 黄斑水肿 黄斑区视网膜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种神经肌肉类遗传性疾病的育龄妇女基因筛查及临床价值分析
2
作者 杨英 温佶俐 +1 位作者 沈凌 何素妮 《中国妇幼保健》 2025年第6期11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15种神经肌肉类遗传性疾病的育龄妇女基因筛查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8月育龄孕妇705例为对象,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常规完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神经肌肉类遗传性疾病的基因筛查,了解筛... 目的探讨15种神经肌肉类遗传性疾病的育龄妇女基因筛查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8月育龄孕妇705例为对象,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常规完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神经肌肉类遗传性疾病的基因筛查,了解筛查阳性率构成比及分布;以临床最终筛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基因筛查技术在神经肌肉类遗传性疾病中的检出率和筛查效能(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结果705例育龄妇女门诊筛查15种神经肌肉类遗传性疾病,其中52例筛查为阳性(即基因携带者,非患者),阳性率为7.38%。对阳性患者进一步完成配偶检查及产前诊断。结果表明,52例阳性携带者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脊髓性肌萎缩、POLG相关疾病及Nonaka肌病,分别为18例、10例及7例。其中1例脊髓性肌萎缩阳性携带者为孕妇,夫妻双方均为阳性。予产前诊断,胎儿为脊髓性肌萎缩阳性患者。705例育龄妇女门诊筛查15种神经肌肉类遗传性疾病,最终产前诊断出患儿1例,确诊率为0.14%,疾病类型为脊髓性肌萎缩;入组病例均完成常规超声和基因检测筛查,结果表明,常规超声检查出患者0例,基因检测筛查患病胎儿1例,基因检测用于15种神经肌肉类遗传性疾病中的筛查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高于常规B超(P<0.05)。结论基因筛查用于15种神经肌肉类遗传性疾病中检出率较高,能为临床筛查提供方法;(2)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相比,基因筛查用于育龄妇女15种神经肌肉类遗传性疾病中,能指导产前诊断,预测胎儿是否患病,能减少出生缺陷儿出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筛查 神经肌肉类遗传性疾病 育龄妇女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与糖尿病黄斑前膜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周代英 陈靓 +1 位作者 卢翠翠 吕志刚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99-705,共7页
目的初步探讨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及其他代谢指标与糖尿病黄斑前膜(dERM)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眼科住院行眼底筛查确诊的dERM患者81例81只眼(dERM组)纳入研究。选... 目的初步探讨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及其他代谢指标与糖尿病黄斑前膜(dERM)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眼科住院行眼底筛查确诊的dERM患者81例81只眼(dERM组)纳入研究。选取同期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匹配的眼底筛查双眼均无dERM、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糖尿病患者81例81只眼作为对照组。患者均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以及实验室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计数和血清白蛋白、血脂、尿酸、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计算SII。留取随机尿液标本行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ACR)检测。OCT设备自带分析软件获取黄斑容积系数,包括黄斑中心凹厚度(CMT)、黄斑容积、黄斑区平均厚度。两组间黄斑容积系数、SII、血清白蛋白、血脂、尿酸、HbA1c、ACR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dERM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dERM患者CMT、SII、ACR与内层视网膜结构紊乱(DRIL)、视网膜内囊样积液(IRC)、强反射点(HRF)的相关性。结果dERM组、对照组患者CMT、黄斑容积、黄斑区平均厚度、SII、血清白蛋白、AC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7.234、−6.306、−6.400、−3.063、−2.631、−3.868,P<0.05)。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SII[比值比(OR)=3.919,95%可信区间(CI)1.591~9.654,P=0.003]、ACR(OR=4.432,95%CI 1.885~10.420,P=0.001)是dERM发生的危险因素。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RF、IRC、DRIL与CMT呈正相关(Rs=0.234、0.330、0.248,P=0.036、0.003、0.026);HRF与SII、ACR呈正相关(Rs=0.233、0.278,P=0.036、0.012)。结论SII、ACR升高是dER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黄斑前膜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
原文传递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不同直径光学区术后角膜后表面稳定性的比较
4
作者 程雪莹 赵宇 +3 位作者 厉青青 于志强 周行涛 高颖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4年第11期801-806,共6页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不同直径光学区的术后角膜厚度(CT)及角膜后表面高度(PCE)。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接受SMILE的近视者56例(56只眼),根据手术不...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不同直径光学区的术后角膜厚度(CT)及角膜后表面高度(PCE)。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接受SMILE的近视者56例(56只眼),根据手术不同光学区直径分为两组:光学区直径≤6.2 mm者为A组(26只眼);光学区直径≥6.5 mm者为B组(30只眼)。随访3年,检查两组人群术前及术后裸眼视力(UCVA),应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记录CT的变化量(ΔCT):SMILE术后3年最薄CT-(术前最薄CT-切削深度),收集两组人群术后3年角膜顶点及以顶点为圆心2、4和6 mm直径范围上45°、135°、225°及315°各4个点,共13个点的PCE变化(ΔPCE)。SMILE术后随访3年。结果术后3年,B组术后UCVA(logMAR)为-0.02±0.06,优于A组(0.01±0.06)(t=2.20,P=0.032)。A组ΔCT[(33.81±14.16)μm]与B组[(29.73±10.06)μm]相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5,P=0.215)。两组间顶点ΔPCE、ΔPCE-2 mm、ΔPCE-4 mm、ΔPCE-6 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7、0.40、-0.41、-0.23,P=0.791、0.694、0.681、0.832)。所有角膜均稳定,无医源性角膜膨隆的并发症发生。结论不同直径光学区SMILE术后角膜均较稳定,光学区直径≥6.5 mm者术后视力优于光学直径≤6.2 mm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飞秒 角膜 角膜基质 角膜外科手术 激光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灯盏细辛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周代英 陈靓 吕志刚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923-934,共12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灯盏细辛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作用机制。首先,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中获得灯盏细辛的12种活性成分和195个靶点,另外从GeneCards、OMIM、Drugbank等疾病数据库中检索到1490个AMD... 本研究旨在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灯盏细辛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作用机制。首先,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中获得灯盏细辛的12种活性成分和195个靶点,另外从GeneCards、OMIM、Drugbank等疾病数据库中检索到1490个AMD相关靶点。两者取交集后,获得9个活性成分和103个重叠靶基因。再根据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得到4809个生物学过程和234条通路,主要涉及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接着采用Cytoscape软件中的Cytohubba插件或中心度值筛选预测关键活性成分:木犀草素、槲皮素和山柰酚;以及关键靶点:VEGFA、CASP3、TNF、TP53、AKT1、MMP9、IL-6、EGF、PTGS2和IL-1B。最后,从RCSB PDB数据库下载核心蛋白的晶体构象,通过AutoDockVina和Pymol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和可视化处理后,发现木犀草素、槲皮素和黄芩素均能与其各自相对应的关键靶点(CASP3、IL-6和VEGFA)形成稳定的结合。因此,我们预测灯盏细辛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AMD,也为中药治疗AMD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灯盏细辛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机制研究
原文传递
580例育龄妇女携带眼皮肤白化病基因变异情况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温佶俐 金克勤 +3 位作者 杨英 程雪莹 陆慧慧 张翔翔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1年第8期1171-1174,共4页
目的了解金华地区育龄妇女眼皮肤白化病(OCA)基因变异携带率,对眼睛出生缺陷防控提供参考依据,大力预防和降低金华地区眼皮肤白化病患儿的出生率。方法收集2017年10月—2021年2月符合标准的育龄妇女标本580例,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眼皮... 目的了解金华地区育龄妇女眼皮肤白化病(OCA)基因变异携带率,对眼睛出生缺陷防控提供参考依据,大力预防和降低金华地区眼皮肤白化病患儿的出生率。方法收集2017年10月—2021年2月符合标准的育龄妇女标本580例,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眼皮肤白化基因变异筛查,对携带相同基因夫妇进行验证;对临床诊疗中发现眼皮肤白化病患儿随访并检测其父母。结果580例育龄妇女检测中眼皮肤白化病基因变异携带者阳性9例,携带率1.55%。其中OCA1型7例以c.895C>A、c.1265G>A为主,OCA2型2例。临床诊疗中发现生育眼皮肤白化病患儿1例,随访夫妻为OCA2型基因变异携带者分别为c.2438G>A(妻子)和c.1349C>T(丈夫)。结论早期掌握金华地区育龄妇女OCA基因变异携带谱,为提高诊断策略和解释基因诊断提供了依据,为家系的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提供依据,为构建一级防控筛查体系提供研究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皮肤白化病 基因变异谱 育龄妇女
原文传递
斜视复视多学科联合诊疗的必要性 被引量:2
7
作者 温佶俐 陈俊杰 +3 位作者 邵慧君 王凯璇 陈俊良 黄红艳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0年第8期575-579,共5页
目的:讨论复杂的斜视和复视患者多学科联合诊疗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复杂的斜视和复视患者共103例。经多学科专家联合会诊,统一制定诊疗方案,治疗后随访1~12个月。结果:本组患者... 目的:讨论复杂的斜视和复视患者多学科联合诊疗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复杂的斜视和复视患者共103例。经多学科专家联合会诊,统一制定诊疗方案,治疗后随访1~12个月。结果:本组患者包括先天及后天麻痹性斜视52例,共同性斜视15例,肌性视疲劳所致复视7例,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所致的限制性斜视6例,继发性斜视3例,重症肌无力3例,眶壁骨折所致限制性斜视2例,同时排除假性斜视15例。治疗方法包括:10例行斜视手术,6例压贴三棱镜矫正小度数斜视,5例屈光矫正及视疲劳治疗,其余82例进行全身病治疗同时斜视保守治疗。结论:开展斜视和复视多学科联合诊疗,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学科专家的技术优势,运用综合诊疗模式,使斜视和复视疑难病例的诊疗更加便捷和精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视 复视 诊疗 联合 多学科
原文传递
角膜基质透镜联合结膜瓣覆盖用于角膜穿孔修补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何娜 高颖 +2 位作者 李肖春 厉青青 程雪莹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2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目的评价SMILE手术取出的角膜基质透镜联合结膜瓣覆盖用于修补角膜穿孔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3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诊治的角膜穿孔32例(32眼),以近视SMILE术中取出的角膜基质透镜为植片联合结膜瓣覆盖修补... 目的评价SMILE手术取出的角膜基质透镜联合结膜瓣覆盖用于修补角膜穿孔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3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诊治的角膜穿孔32例(32眼),以近视SMILE术中取出的角膜基质透镜为植片联合结膜瓣覆盖修补角膜穿孔。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视力及眼压。结果无术中并发症发生。术后角膜基质透镜植片与植床贴合良好,无结膜瓣移位、角膜再穿孔、植片移位、植片排斥或继发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视力提高18例(56.3%),视力不变13例(40.6%),视力下降1例(3.1%)。最佳矫正视力(logMAR)术后较术前提高(t=3.266,P=0.003)。术后3例(9.4%)眼压升高,其余29例(90.6%)眼压均正常。结论SMILE手术取出的角膜基质透镜用于角膜穿孔修补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术 透镜 基质 角膜 SMILE 修补 穿孔 角膜
原文传递
眼出生缺陷疾病的携带基因筛查及临床研究
9
作者 温佶俐 金克勤 +3 位作者 杨英 陆慧慧 程雪莹 张翔翔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3年第8期1633-1637,共5页
目的 探讨金华地区育龄人群中十余种严重遗传性眼病的携带率,对遗传性眼病的预防咨询、生育指导等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22年7月的金华地区育龄人群909例,采用二代测序对十余种遗传性眼病进行筛查,并进行变异基因致病性探讨... 目的 探讨金华地区育龄人群中十余种严重遗传性眼病的携带率,对遗传性眼病的预防咨询、生育指导等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22年7月的金华地区育龄人群909例,采用二代测序对十余种遗传性眼病进行筛查,并进行变异基因致病性探讨,同时统计分析这些遗传病的发病率及致病变异分布情况。对夫妇携带相同基因的进行验证并随访。结果 909份单基因病携带者筛查,其中672例育龄女性共筛查出遗传性眼病携带者阳性38例,携带基因39个变异基因,其中以眼皮肤白化病(OCA)及Usher综合征(USH)携带率较高,分别为1.79%和4.02%。未筛查出X连锁眼皮肤白化病、CYP1B1相关青光眼、Ehlers-Danlos综合征及Low综合征。召回携带者阳性配偶及亲属,未发现十余种遗传性眼病携带相同基因发生变异。1例OCA患儿在临床诊疗中发现,验证后显示双亲均携带OCA2变异基因,分别为c.2438G>A(母亲)和c.1349C>T(父亲)。结论 早期获得本地区育龄人群中隐性遗传性眼病的基因变异谱,结合遗传咨询,为育龄人士科学地备孕和后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为构建一级防控筛查体系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眼病 携带者筛查 基因变异 育龄人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