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3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持续发展工程结构全寿命周期设计理论体系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金伟良 钟小平 胡琦忠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10年第S1期401-406,共6页
以结构全寿命周期为研究时域,运用结构全寿命设计的新理念,构架了工程结构全寿命设计的目标体系,并从目标体系出发,结合工程结构的特点,分析了设计中结构性能、成本、使用寿命的内涵及相互关系。在综合众多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工程... 以结构全寿命周期为研究时域,运用结构全寿命设计的新理念,构架了工程结构全寿命设计的目标体系,并从目标体系出发,结合工程结构的特点,分析了设计中结构性能、成本、使用寿命的内涵及相互关系。在综合众多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工程结构全寿命周期设计理论的研究框架,确定了工程结构性能指标、经济指标及时间指标在全寿命设计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提出了基于性能设计的耐久性极限状态设计新理念,并分析了性能极限状态所具有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全寿命周期设计理论 目标体系 指标体系 寿命周期成本 结构性能 使用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工程结构全寿命周期设计理论体系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金伟良 钟小平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0-107,共8页
以结构全寿命周期为研究时域,运用结构全寿命设计的新理念,构架了工程结构全寿命设计的目标体系,并从目标体系出发,结合工程结构的特点,分析了设计中结构性能、成本、使用寿命的内涵及相互关系。在综合众多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工程... 以结构全寿命周期为研究时域,运用结构全寿命设计的新理念,构架了工程结构全寿命设计的目标体系,并从目标体系出发,结合工程结构的特点,分析了设计中结构性能、成本、使用寿命的内涵及相互关系。在综合众多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工程结构全寿命周期设计理论的研究框架,确定了工程结构性能指标、经济指标及时间指标在全寿命设计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提出了基于性能设计的耐久性极限状态设计新理念,并分析了性能极限状态所具有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论 结构全寿命周期 结构可靠性 结构寿命周期成本 结构使用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结构全寿命可靠性与灾害作用下的安全性 被引量:20
3
作者 金伟良 宋志刚 赵羽习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862-1868,共7页
从结构生命周期的角度研究了工程结构的可靠性问题.结合历史统计资料研究,指出了在常规荷载作用下使用阶段的结构可靠性可以从设计规范上得到基本保障,而对于施工阶段和老化阶段的结构可靠性以及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受爆炸、冲击和火灾等... 从结构生命周期的角度研究了工程结构的可靠性问题.结合历史统计资料研究,指出了在常规荷载作用下使用阶段的结构可靠性可以从设计规范上得到基本保障,而对于施工阶段和老化阶段的结构可靠性以及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受爆炸、冲击和火灾等偶然灾害作用时的安全性问题尚缺乏深入的研究.从荷载和抗力的分布模式、结构失效概率和(可接受的)目标失效概率、灵敏度分析和设计方案修正等角度对可靠度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采用现行规范的荷载抗力系数(LRFD)方法不能有效解决问题,而可靠度分析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寿命 施工 老化 火灾 爆炸 安全性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口工程混凝土结构可变作用取值标准 被引量:2
4
作者 钟小平 金伟良 王毅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830-1838,共9页
为了满足业主和用户对结构性能不同层次的需求,为结构设计人员提供可变作用取值的依据,结合规范研究荷载作用和环境作用的荷载取值标准.对于荷载作用,在分析可变荷载作用模型的基础上,运用等超概率原则,给出海港和河港码头堆货荷载在不... 为了满足业主和用户对结构性能不同层次的需求,为结构设计人员提供可变作用取值的依据,结合规范研究荷载作用和环境作用的荷载取值标准.对于荷载作用,在分析可变荷载作用模型的基础上,运用等超概率原则,给出海港和河港码头堆货荷载在不同设计使用年限时的荷载调整系数.对于环境作用,以GB/T 50476-2008规范中的海洋氯化物环境等级划分为基础,综合分析比较国内外对表面氯离子质量浓度的研究成果后,给出不同氯盐环境作用等级的氯离子荷载取值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工程 混凝土结构 荷载作用 环境作用 设计使用年限 标准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损伤混凝土结构的长期变形与力学性能研究综述
5
作者 金伟良 郭豪 张怡雪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35-146,134,共13页
混凝土结构在服役过程中会受到复杂的环境与荷载作用,这些复杂荷载作用会使结构产生损伤,不仅会引起结构的内力重分布,还会导致结构构件的抗力性能劣化,增大结构的长期变形,带来一系列结构安全问题。现有关于混凝土结构长期变形的研究,... 混凝土结构在服役过程中会受到复杂的环境与荷载作用,这些复杂荷载作用会使结构产生损伤,不仅会引起结构的内力重分布,还会导致结构构件的抗力性能劣化,增大结构的长期变形,带来一系列结构安全问题。现有关于混凝土结构长期变形的研究,大多以徐变为主要考察对象,较少考虑其他环境及荷载作用,对耦合作用下不同损伤的混凝土结构的长期变形规律、力学性能退化研究尚不充分。为此,梳理了损伤混凝土结构长期变形的相关研究,分别对环境侵蚀作用、循环荷载作用与复杂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结构的长期变形与力学性能研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最后提出需要完善的内容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 损伤 徐变效应 长期变形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工程结构试验生产性环节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6
作者 毛江鸿 陈才生 +3 位作者 徐亦冬 崔磊 沈建生 陆君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7年第1期92-94,137,共4页
针对土木工程结构试验教学过程中生产性试验的教学内容设置较少,存在生产性概念不清晰、试验系统性不足、规范的利用率低等问题,该文以钢筋混凝土耐久性检测与评估为例详细阐述土木工程结构试验课程中生产性环节的实践过程。实践表明,... 针对土木工程结构试验教学过程中生产性试验的教学内容设置较少,存在生产性概念不清晰、试验系统性不足、规范的利用率低等问题,该文以钢筋混凝土耐久性检测与评估为例详细阐述土木工程结构试验课程中生产性环节的实践过程。实践表明,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生产性试验环节,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进行生产性试验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 结构试验 生产性试验 实践环节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 kV八分裂输电线路负刚度阻尼器防舞的风洞试验研究
7
作者 楼文娟 吴蕙蕙 +1 位作者 黄赐荣 王强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27,81,共8页
利用磁体相互作用力设计了一种负刚度装置,并与电涡流阻尼器并联制得负刚度阻尼器(negative stiffness damper,NSD)。在导线大比例缩尺模型近端部安装阻尼器进行自振试验,发现阻尼器可以提升系统一阶等效阻尼比,其中NSD的减振性能更佳... 利用磁体相互作用力设计了一种负刚度装置,并与电涡流阻尼器并联制得负刚度阻尼器(negative stiffness damper,NSD)。在导线大比例缩尺模型近端部安装阻尼器进行自振试验,发现阻尼器可以提升系统一阶等效阻尼比,其中NSD的减振性能更佳。以某1000 kV八分裂输电线路为工程原型,基于模态分解法与动力相似关系,设计了导线-阻尼器系统的舞动风洞试验装置,在典型易舞风攻角下,进行了安装不同阻尼器的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结果表明:端部阻尼器对导线的竖向舞动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能够有效提高导线起舞风速、降低导线竖向舞动幅值,且NSD的抑舞性能优于黏滞阻尼器;但在以扭转向舞动为主的工况下,安装在分裂导线近中心的单阻尼器防舞效果不佳,针对这种情况给出了双阻尼器并联连接导线的方案,试验验证了这种方案可以有效抑制扭转向舞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负刚度阻尼器(NSD) 风洞试验 防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改性再生骨料混凝土工程应用研究及实体性能监测 被引量:24
8
作者 朱勇年 张鸿儒 +1 位作者 孟涛 赵羽习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8-144,共7页
研究采用纳米SiO2浸渍再生粗骨料的方式对再生骨料混凝进行改性处理,将经纳米改性和未经纳米改性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应用于实际框架结构工程中,并以普通预拌混凝土作对照,采用同配合比的三种混凝土各原位浇筑一根梁,对这三根结构对称、受... 研究采用纳米SiO2浸渍再生粗骨料的方式对再生骨料混凝进行改性处理,将经纳米改性和未经纳米改性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应用于实际框架结构工程中,并以普通预拌混凝土作对照,采用同配合比的三种混凝土各原位浇筑一根梁,对这三根结构对称、受荷相似的梁开展构件应变监测,同时对同批浇筑的试块进行试验室力学性能测试,进行对比分析,探索纳米SiO2对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改性效果及其应用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未经纳米改性处理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劣于同配合比的普通预拌混凝土,但经过纳米SiO2改性处理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明显改善,其强度与变形性能可与普通预拌混凝土相当。研究同时证明,冬季低温施工对于混凝土、尤其是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强度提升及抵抗变形能力发展具有较大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混凝土 改性效应 纳米SIO2 工程应用 应变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城区场地粗糙度指数的风洞试验研究
9
作者 周文军 郑世雄 +1 位作者 祝东红 沈国辉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9-154,共6页
针对某复杂城区场地进行风速测试的风洞试验,获得24个风向角的平均风速剖面并拟合得到粗糙度指数,以此确定各个风向角的地面粗糙度类别,同时研究了上游迎风区域扇形角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迎风区域为城区与山地混合地貌时更容... 针对某复杂城区场地进行风速测试的风洞试验,获得24个风向角的平均风速剖面并拟合得到粗糙度指数,以此确定各个风向角的地面粗糙度类别,同时研究了上游迎风区域扇形角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迎风区域为城区与山地混合地貌时更容易发展成C类地貌;24个风向角的粗糙度指数值拟合优度均大于0.95,说明指数律能很好地表达该复杂城区地貌的平均风速剖面;迎风区域扇形角度对城市地面粗糙度类别有较大影响,当扇形角度为70°~180°时,平均风速剖面和拟合的指数均非常接近,而当迎风角度为30°~60°时指数变小,可以确定上游扇区迎风角度70°为最小扇区角度,该值与ASCE和EN规范的90°规定值比较接近,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建议180°迎风半圆的范围过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数律 地貌粗糙度 风洞试验 风向角 迎风夹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码头工程混凝土耐久性提升试验研究
10
作者 李衍赫 付蕾 +4 位作者 普绍良 秦强 胡华盛 董建锋 赵羽习 《低温建筑技术》 2015年第9期5-7,共3页
文中主要介绍码头工程混凝土耐久性提升试验研究。笔者设计六种混凝土并进行试配,测试混凝土的坍落度、抗压强度和28d氯离子迁移系数,对比分析不同配比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并将耐久性最优的配比用于码头部分实体结构当中。结果表明,高性... 文中主要介绍码头工程混凝土耐久性提升试验研究。笔者设计六种混凝土并进行试配,测试混凝土的坍落度、抗压强度和28d氯离子迁移系数,对比分析不同配比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并将耐久性最优的配比用于码头部分实体结构当中。结果表明,高性能混凝土相比于普通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更佳,能够有效提升码头工程结构的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强度 氯离子迁移系数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裂缝的分布式光纤监测方法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何勇 姜帅 +2 位作者 毛江鸿 夏晋 金伟良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共6页
结构裂缝监测是评估结构安全性的重要依据之一,分布式光纤裂缝监测技术可有效避免点式检测空间不连续造成的漏检现象,且易于实现自动化监测。该文提出了布里渊光频域分析计(BOTDA)结合斜交光纤组的裂缝监测方法,通过几何分析得到了光纤... 结构裂缝监测是评估结构安全性的重要依据之一,分布式光纤裂缝监测技术可有效避免点式检测空间不连续造成的漏检现象,且易于实现自动化监测。该文提出了布里渊光频域分析计(BOTDA)结合斜交光纤组的裂缝监测方法,通过几何分析得到了光纤应变和裂缝宽度及开展方向的理论模型,并采用标定试验建立了由光纤测试应变反算裂缝宽度及开展方向的数值方程。同时开展了光纤裂缝传感器标距和预拉力大小对测量精度影响的试验研究,并标定了300mm标距的光纤裂缝传感器实测应变和裂缝宽度及夹角的定量关系。最后通过裂缝模拟试验对裂缝开展进行了跟踪监测,结果表明斜交光纤组能有效得到光纤与裂缝之间夹角值并实时监测裂缝宽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工程 混凝土结构 裂缝监测 裂缝扩展 光纤传感 BOT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数据的某高层建筑结构动力参数和气动阻尼识别 被引量:9
12
作者 黄铭枫 吴承卉 +2 位作者 徐卿 张凤亮 楼文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1-37,83,共8页
根据在北冕台风及汶川远震作用下某270 m高大楼顶层实测得到的加速度响应数据,对该高楼的结构动力参数和气动阻尼进行了识别。采用两种方法识别得到了该大楼的模态振动频率和阻尼比参数。一是经验模态分解(EMD)结合随机减量法(RDT)及希... 根据在北冕台风及汶川远震作用下某270 m高大楼顶层实测得到的加速度响应数据,对该高楼的结构动力参数和气动阻尼进行了识别。采用两种方法识别得到了该大楼的模态振动频率和阻尼比参数。一是经验模态分解(EMD)结合随机减量法(RDT)及希尔伯特黄变换法(简称EMD+RDT),另外采用了基于贝叶斯理论和快速傅里叶变换的识别方法。利用EMD+RDT法,还得到了阻尼比随加速度幅值的变化规律。两种方法识别得到了非常一致的模态振动频率结果。然而,在台风作用和地震作用下所识别的大楼阻尼比特性却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特性和规律,这种不同主要是由于在台风作用下的建筑物阻尼包含了气动阻尼成分。如果把地震作用下识别得到的该高楼阻尼比作为结构阻尼比,台风条件下识别得出的阻尼比为总阻尼比,则二者相减可以作为该楼气动阻尼比的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现场实测 加速度响应 自振频率 阻尼比 气动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提升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13
作者 金伟良 吴航通 +1 位作者 许晨 金骏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8-76,135,共10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提升技术可以从"防"、"抗"、"治"3个方面考虑。从"治"的角度出发,综述了国内外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传统修补方法和电化学修复方法的研究,介绍了阴极保护法、混凝土再碱... 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提升技术可以从"防"、"抗"、"治"3个方面考虑。从"治"的角度出发,综述了国内外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传统修补方法和电化学修复方法的研究,介绍了阴极保护法、混凝土再碱化法、电沉积修复法、电化学除氯法以及电渗阻锈剂法的基本原理和研究现状,评述了各种修复方法效果及其影响因素。重点介绍了在结合电迁移型阻锈剂和电化学除氯技术优势的基础上提出的双向电渗修复法的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目前的研究状况和技术难点。最后,在双向电渗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将纳米材料引入双向电渗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锈蚀 混凝土再碱化 阴极保护 电沉积 电化学除氯 双向电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温度效应分析和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金伟良 潘金龙 +1 位作者 徐铨彪 叶甲淳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26,共3页
结合杭州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多层住宅试点工程的设计 ,针对设计方案中所采用不同的构造措施 ,建立相应的有限元模型。考虑南方地区的气象和气候条件 ,参考已有的试点建筑温度场分布 ,进行温度效应的有限元分析。从而得到试点建筑中温度... 结合杭州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多层住宅试点工程的设计 ,针对设计方案中所采用不同的构造措施 ,建立相应的有限元模型。考虑南方地区的气象和气候条件 ,参考已有的试点建筑温度场分布 ,进行温度效应的有限元分析。从而得到试点建筑中温度应力的分布 ,为南方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温度裂缝控制提供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温度应力 裂缝 混凝土 小型空心砌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结构风致响应的时频域计算方法比较 被引量:7
15
作者 沈国辉 王宁博 +2 位作者 任涛 施祖元 楼文娟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73-1578,1630,共7页
针对结构风致响应的时域法结果和频域法结果是否一致的问题,以高层建筑和冷却塔为例比较两种方法在相同的风荷载条件时的响应结果,分析时域法和频域法产生结果差异的原因并给出减少差异的措施,为两种方法在求解结构风致响应的合理应用... 针对结构风致响应的时域法结果和频域法结果是否一致的问题,以高层建筑和冷却塔为例比较两种方法在相同的风荷载条件时的响应结果,分析时域法和频域法产生结果差异的原因并给出减少差异的措施,为两种方法在求解结构风致响应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研究表明:频域分析中根据各阶模态的应变能确定该阶模态的贡献程度;计算模型是影响时频域结果吻和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两种方法采用相同的计算模型,那么两种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会非常接近;计算中结构阻尼的处理方式也是导致时频域计算结果差异的一个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致响应 时域法 频域法 高层建筑 冷却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混凝土结构长期工作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46
16
作者 曹万林 赵羽习 叶涛萍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7,共17页
再生混凝土结构的应用是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和建筑材料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工程界的共同关注和高度重视.再生混凝土结构长期工作性能研究是再生混凝土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其中再生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抗碳化性能... 再生混凝土结构的应用是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和建筑材料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工程界的共同关注和高度重视.再生混凝土结构长期工作性能研究是再生混凝土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其中再生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抗碳化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徐变性能、再生混凝土内钢筋锈蚀及锈裂、锈蚀钢筋与再生混凝土黏结性能和再生混凝土构件的长期工作性能是决定再生混凝土结构长期工作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以上7个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归纳了亟待深化研究的问题.结果表明:1)以上再生混凝土长期工作性能研究均有不同程度进展,并取得了很多较有价值的结论,但也有部分研究结论并不完全一致,甚至相互冲突,究其原因,主要因再生骨料来源、配合比设计和试验方法不同所致,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2)多数研究围绕中、低强再生混凝土展开,高强再生混凝土方面涉及较少,可多开展高强再生混凝土长期工作性能研究,与目前大力推广使用的高强钢筋同步进行,使二者充分发挥其性能,避免浪费;3)宏观规律性结论较多,细微观结构机理研究较少,可多进行细微观机理研究;4)相较再生混凝土材料长期工作性能研究成果而言,再生混凝土构件和结构部分的研究相对薄弱,后续可多开展构件或结构方面的研究;5)再生混凝土长期工作性能研究多为单因素作用研究,而实际工程多为多因素耦合作用,后续可进一步深入多因素耦合作用效果研究,以最大程度实现理论与实际吻合.期望本文能为后续再生混凝土长期工作性能的研究提供思路和方向,为再生混凝土的推广应用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再生粗骨料 长期工作性能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结构锈胀裂缝中铁锈分布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余江 赵羽习 金伟良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8,34,共5页
混凝土结构锈胀开裂是导致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失效的主要原因。在锈胀开裂过程中,铁锈是否填充到锈胀开展的裂缝中,是影响锈裂模型预测结果准确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人工气候环境下加速劣化的混凝土试块进行切片研究,采用数码显微镜观... 混凝土结构锈胀开裂是导致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失效的主要原因。在锈胀开裂过程中,铁锈是否填充到锈胀开展的裂缝中,是影响锈裂模型预测结果准确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人工气候环境下加速劣化的混凝土试块进行切片研究,采用数码显微镜观察了混凝土锈胀开裂裂缝中铁锈分布的情况,由此分析随裂缝开展铁锈发展的过程。试验研究认为,对于外裂裂缝,在裂缝开展到保护层表面之前,铁锈对裂缝的填充可忽略不计;只有在裂缝贯通到保护层表面后,铁锈才会逐渐填入钢筋附近的裂缝之中,并能在较远位置的裂缝边缘观察到铁锈的吸附。而对于内裂裂缝,钢筋锈蚀到一定程度后,也会有少量的铁锈填入裂缝中,但填充过程要缓慢得多。铁锈发展的这一特性,对混凝土结构锈裂过程的分析和合理锈裂模型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 锈蚀 混凝土 开裂 铁锈分布 填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灾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若干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奕 金伟良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3-96,共4页
火灾对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适用性带来了严重的危害,而对其耐久性造成的危害同样不可忽视。由于火灾的高温和含氯烟雾作用,混凝土结构存在严重氯离子侵蚀问题。火灾的高温导致混凝土结构碳化,同时,火灾后的混凝土结构也存在着硫酸盐侵... 火灾对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适用性带来了严重的危害,而对其耐久性造成的危害同样不可忽视。由于火灾的高温和含氯烟雾作用,混凝土结构存在严重氯离子侵蚀问题。火灾的高温导致混凝土结构碳化,同时,火灾后的混凝土结构也存在着硫酸盐侵蚀等其他一些比较常见的耐久性问题。火灾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诸多影响的作用机理有别于通常状况,在深入研究火灾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各种因素的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提出利用特殊的氯离子扩散模型来评估火灾后混凝土结构抵抗氯离子侵蚀耐久性能;引入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场分布理论来评估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碳化剩余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 混凝土结构 氯离子 温度场 中性化 硫化物 结构耐久性 火灾后 氯离子侵蚀 硫酸盐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内爆炸作用下衬砌结构损伤机理及抗爆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张小勇 龚顺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93-199,共7页
为研究隧道内爆炸作用下衬砌结构抗爆性能,采用AUTODYN软件建立炸药-空气-衬砌结构-围岩与土体三维耦合体系模型,并考虑应变率对混凝土材料动力本构模型影响及炸药-空气-结构间流固耦合作用,分析隧道内爆炸荷载作用下衬砌结构动力响应... 为研究隧道内爆炸作用下衬砌结构抗爆性能,采用AUTODYN软件建立炸药-空气-衬砌结构-围岩与土体三维耦合体系模型,并考虑应变率对混凝土材料动力本构模型影响及炸药-空气-结构间流固耦合作用,分析隧道内爆炸荷载作用下衬砌结构动力响应及损伤机理,研究不同炸药量、衬砌结构配筋率及地质条件等对隧道衬砌结构抗爆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隧道内爆炸作用下爆炸荷载存在振荡且沿隧道纵向、径向以不同规律衰减;损伤主要发生在衬砌结构底板、底板与侧帮及侧帮与拱肋连接部位;衬砌结构配筋率越高,围岩质量越好,衬砌结构损伤程度越低,隧道整体抗爆性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衬砌结构 爆炸荷载 动力响应 损伤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结构内锈蚀钢筋的疲劳研究综述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军 金伟良 +2 位作者 张凯 毛江鸿 李强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2-30,共9页
腐蚀环境和反复荷载共同作用下混凝土结构的疲劳问题愈发突出,特别是混凝土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裂缝为腐蚀介质提供了快速传输通道,引起开裂区域钢筋局部坑蚀。动态荷载作用下疲劳裂纹在蚀坑底部形成并扩展,导致钢筋脆性断裂,... 腐蚀环境和反复荷载共同作用下混凝土结构的疲劳问题愈发突出,特别是混凝土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裂缝为腐蚀介质提供了快速传输通道,引起开裂区域钢筋局部坑蚀。动态荷载作用下疲劳裂纹在蚀坑底部形成并扩展,导致钢筋脆性断裂,进而导致混凝土构件的疲劳失效。回顾并分析了混凝土裂缝对钢筋疲劳性能的影响、坑蚀钢筋疲劳性能研究进展和基于弱磁效应的钢筋疲劳研究,指出掌握坑蚀钢筋的裂纹扩展行为是进行服役混凝土结构疲劳寿命预测的关键。弱磁效应能够实时地表征锈蚀钢筋的疲劳断裂行为,建立基于弱磁理论的锈蚀钢筋等效裂纹扩展长度和应力强度因子变幅表征方法,是服役钢筋混凝土结构疲劳寿命预测的一个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 锈蚀钢筋 钢筋疲劳 弱磁理论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