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生态系统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陈丽君 李言 傅衍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50,125,共13页
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关键在于改善创新生态。构建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生态系统是“四个面向”背景下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核心要义。从国内外创新高地生态系统的共性要素来看,创新要素的集聚融合、... 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关键在于改善创新生态。构建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生态系统是“四个面向”背景下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核心要义。从国内外创新高地生态系统的共性要素来看,创新要素的集聚融合、促进要素耦合的制度环境、与外部的开放协同是当前形成人才集聚强磁场效应和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必然选择。换言之,集聚人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不再是政府行为抑或是单一政策的问题,而是多主体协同、人才及其关联创新要素的共生演化,本质上是一个多元主体和多元要素耦合、多元制度供给以及区域生态子系统间突破地理空间的深度互动等在内的生态系统构建。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作用机制,人才在知识的生产、扩散、应用各环节中进行配置与链接,受到所在集群(组织)、要素间制度安排、多个生态子系统间的空间交互影响。因此,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生态系统结构主要包括了要素层、制度层和空间层三个层次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创新活力 人才生态系统 创新驱动 创新生态系统 党管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战略性地位”笔谈 被引量:3
2
作者 何宪 李志刚 +15 位作者 吴江 赖荣 蓝志勇 赵永乐 徐军海 孙锐 汪怿 姚凯 黄健 范巍 唐贵瑶 常静 刘长军 陈丽君 孙同立 刘伟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21,共21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极大凸显了人才工作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起跑阶段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全面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讲话和省委...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极大凸显了人才工作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起跑阶段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全面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讲话和省委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西南交通大学党的组织建设与人才发展研究中心邀请了来自全国的18位专家学者,围绕十八大以来四川人才发展的历史经验、新时代人才高地建设的科学规律等问题,对标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先行先试的成功探索,突出问题导向,为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标准和更高水平推进四川人才高地建设建言献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建设人才 粤港澳大湾区 问题导向 西南交通大学 人才高地建设 战略性地位 党的组织建设 十八大以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最优人才生态激发人才活力
3
作者 陈丽君 胡晓慧 《中国人才》 2024年第10期21-23,共3页
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是做好人才工作的社会条件。神州大地,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正被大力弘扬,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在党管人才工作格局下,我国人才工作成效显著,人才资本实... 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是做好人才工作的社会条件。神州大地,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正被大力弘扬,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在党管人才工作格局下,我国人才工作成效显著,人才资本实现了快速积累。与此同时,我们在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上长期面临挑战和困境,人才资源数量优势尚未完全转化为人才效能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拥有数量众多的科技工作者、规模庞大的研发投入,初步具备了在一些领域同国际先进水平同台竞技的条件,关键是要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这一重要论述凸显了营造良好人才生态是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关键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工作者 时代风尚 创造活力 创新活力 数量优势 关键路径 人才生态 人才效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