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8篇文章
< 1 2 10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建设优秀学科为目标指引的研究生“学科思政”模式创新——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科的探索与实践
1
作者 鲁小双 钟翼 +1 位作者 杨欢 李武华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55,共7页
基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优秀学科”的使命任务,分析当前形势下研究生教育“学科思政”的价值意蕴,阐述研究生教育“学科思政”的历史机遇与挑战,提出以党建引领、课程思政、课题思政、社会实践、导学共同体“五位一体”为特征的... 基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优秀学科”的使命任务,分析当前形势下研究生教育“学科思政”的价值意蕴,阐述研究生教育“学科思政”的历史机遇与挑战,提出以党建引领、课程思政、课题思政、社会实践、导学共同体“五位一体”为特征的学科思政工作体系,介绍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科在优化学科布局、提升育人质量,在实践中增强研究生“研”的能力、塑造“究”的精神、葆有“生”的气度等方面的探索及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优秀学科 学科思政 电气工程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电气工程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赵建勇 于彦雪 +2 位作者 吴敏 年珩 孙丹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4期25-33,共9页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为满足电气工程专业课程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优化的需求,该文首先对电气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当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分析实验教学的发展趋势;然后针对实验教学内容、实验平台、教学模式、实验...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为满足电气工程专业课程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优化的需求,该文首先对电气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当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分析实验教学的发展趋势;然后针对实验教学内容、实验平台、教学模式、实验室管理、评价体系探究改革方向和措施;最后以电力电子探究性实验教学为例,介绍各改革方向在浙江大学电气学院专业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案例,从而为电气工程类专业课程探究性实验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电气工程 实验教学改革 创新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_GUI的电气工程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设计 被引量:8
3
作者 赵建勇 汤加钰 +3 位作者 孙丹 年珩 吴敏 卢慧芬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2-97,共6页
分析电气工程虚拟实验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介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设计思路,以Matlab/Appdesigner作为开发工具,借助GUI功能构建图形化电气工程虚拟实验仿真平台。平台预设了电机控制、电力电子技术等多门电气工程专业课程的若干... 分析电气工程虚拟实验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介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设计思路,以Matlab/Appdesigner作为开发工具,借助GUI功能构建图形化电气工程虚拟实验仿真平台。平台预设了电机控制、电力电子技术等多门电气工程专业课程的若干典型实验,并具有可扩展性。在使用时,具有实验选择、讲义嵌入、参数调节、自主建模、波形输出等多种功能。通过“电力电子技术”等课程的仿真实例,验证了该平台的可靠性和适应性。实践表明,该实验平台便捷实用,可扩展性强,对提升电气工程实验教学水平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用户界面 电气工程 实验教学平台 虚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稳定剂接枝改性对500 kV直流XLPE电缆材料电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向荣 黄小凡 +2 位作者 王启隆 朱汉山 洪泽林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3,共11页
为了研究4-乙酰氧基苯乙烯(AOS)电压稳定剂接枝改性对500kV高压直流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材料在不同温度、电场强度和接枝含量下的电气性能的影响,该文通过熔融接枝法制备了不同含量的AOS接枝XLPE(XLPE-g-AOS)试样,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 为了研究4-乙酰氧基苯乙烯(AOS)电压稳定剂接枝改性对500kV高压直流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材料在不同温度、电场强度和接枝含量下的电气性能的影响,该文通过熔融接枝法制备了不同含量的AOS接枝XLPE(XLPE-g-AOS)试样,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实验分别表征试样的微观形貌、理化结构和结晶特性,对试样进行了直流电导电流、空间电荷、直流击穿、热刺激去极化电流测量,得到试样在不同温度和电场强度下的电气性能参数,结合量子化学计算分析了AOS接枝对XLPE复合材料陷阱特性和电荷输运的影响。结果表明:AOS接枝使试样断面形貌更加粗糙,而较高含量接枝会出现纳米球形分散相;XLPE-g-AOS的熔融温度和结晶度比纯XLPE更高;AOS质量分数为3%的XLPE-g-AOS具有最大的浅陷阱能级和密度,且其在高温高电场下具有最低的直流电导率、最少的空间电荷积聚量、最小的电场畸变率和最高的直流击穿强度。接枝AOS引入了更深且更多的浅陷阱,形成了均匀致密的浅陷阱点阵,阻碍了载流子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稳定剂 接枝改性 交联聚乙烯 高压直流 电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网侧电流的PMSM电气故障诊断
5
作者 熊勇虎 姚维 许海波 《微特电机》 2024年第12期59-64,共6页
实际应用中,从永磁同步电机侧引出信号进行故障诊断存在诸多不便,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网侧电流的真有效值和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的永磁同步电机故障诊断方法。通过计算每个周期的电网侧电流的真有效值,实现PMSM正常和故障状态的... 实际应用中,从永磁同步电机侧引出信号进行故障诊断存在诸多不便,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网侧电流的真有效值和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的永磁同步电机故障诊断方法。通过计算每个周期的电网侧电流的真有效值,实现PMSM正常和故障状态的快速区分;在不同故障状态模式下收集电流信号,将其转化为灰度图像并利用滑动窗口采样技术实现对样本的扩充;将这些图像输入至CNN进行故障类型的自动识别。进行仿真和实验验证,此方法在检测PMSM不同的电气故障状态时,分类正确率可达95%以上,证明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电气故障 卷积神经网络 灰度图像 电网侧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含多维度评价指标的实验设备定量优化配置模型设计
6
作者 赵建勇 陈磊磊 +3 位作者 吴敏 年珩 于彦雪 孙丹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5-200,共6页
针对现阶段实验室建设规划主要以经验法为主、在实验设备配置上缺乏量化建模分析方法的缺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教学实验设备定量规划的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法。建立的基于改进雷达图的优化配置模型,得到投资成本、运维成本、学生覆盖面、学... 针对现阶段实验室建设规划主要以经验法为主、在实验设备配置上缺乏量化建模分析方法的缺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教学实验设备定量规划的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法。建立的基于改进雷达图的优化配置模型,得到投资成本、运维成本、学生覆盖面、学生受益率、设备利用率等多个实验室规划建设中重要评价目标综合最优的实验设备配置结果。通过配置与经验法对比结果表明:除运维成本略有增加外,在学生覆盖面、学生受益指数、设备利用率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其多目标优化模型的综合指标取得了最优规划效果。该模型对高校的实验室建设规划提供了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实验室规划 多层级实验装置 优化配置 雷达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I^(3)型卓越人才培养的嵌入式人工智能实验教学探索
7
作者 陆玲霞 于淼 彭勇刚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0,共6页
为满足“人工智能(AI)+X”背景下对交叉型、复合型、创新型(I3型)卓越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针对现有嵌入式人工智能(AI)实验教学中存在实验平台资源有限、教学体系不够完善以及产教融合深度不足等问题,深入探索嵌入式AI实验教学新模式。... 为满足“人工智能(AI)+X”背景下对交叉型、复合型、创新型(I3型)卓越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针对现有嵌入式人工智能(AI)实验教学中存在实验平台资源有限、教学体系不够完善以及产教融合深度不足等问题,深入探索嵌入式AI实验教学新模式。建设灵活性强、接口资源丰富的嵌入式AI创新实验平台,构建交叉性强、多层递阶的实验教学体系,充分融入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实践创新案例。实践表明,所采取的改革举措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升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为培养I^(3)型卓越人才提供有力支撑,也展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人工智能 实验教学改革 I^(3)型卓越人才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交多直混联网架运行特性分析与构建方法
8
作者 黄莹 王国腾 +3 位作者 蔡晖 晏铭新 徐政 韩杏宁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45-1653,共9页
我国负荷中心地区电网交流线路密集,存在潮流控制困难、短路电流超标等问题,交流电网的规模效应趋于饱和,亟需发展交直流混联新形态电网结构。为提高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的可控性、安全性和稳定性,首先分析了3种典型交直流输电方式的技... 我国负荷中心地区电网交流线路密集,存在潮流控制困难、短路电流超标等问题,交流电网的规模效应趋于饱和,亟需发展交直流混联新形态电网结构。为提高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的可控性、安全性和稳定性,首先分析了3种典型交直流输电方式的技术特点,包括全直流异步互联方式、全交流同步互联方式和常规交直流混联方式;然后,针对单交多直混联这一特殊网架结构,从潮流控制能力、N-1过载、短路电流、频率稳定性、电压稳定性、同步稳定性等方面分析该网架的运行特性,并给出单交多直混联网架的构建方法;最后,在一个单交多直典型算例中开展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单交多直混联网架可以兼顾交直流电力系统可控性、安全性和稳定性需求,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网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交多直 交直流混联 网架结构 运行特性 构建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风路多物理场耦合分析及结构优化
9
作者 宋厚彬 王帅 +5 位作者 韩伟 关志军 邱洪波 张钰昆 黄晓龙 谢文琦 《水力发电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7,共14页
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由于紧凑的内部结构以及电磁损耗产生大量热量,亟需提升其通风散热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文对发电机内部风路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首先,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24 MW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的二维电-磁场模型,并利用有... 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由于紧凑的内部结构以及电磁损耗产生大量热量,亟需提升其通风散热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文对发电机内部风路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首先,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24 MW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的二维电-磁场模型,并利用有限体积法建立了三维流-热场模型,通过电磁和温度实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其次,对发电机原风路结构的流场和温度场特性进行了定性分析,并对通风槽道的流量分布及发电机内部的温度变化趋势进行了定量分析。再次,研究了后挡风板长度对气流和热交换的影响。最后,基于速度三角理论揭示了转子立筋的叶片安装角度影响气流的机制,通过耦合数值分析了转子立筋叶片安装角度不同的改型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短型后挡风板可以防止空气从侧面溢出,同时确保空气重新进入冷却循环;转子立筋叶片安装角度为66°时显著改善了流场和热场,所有监测点的温度都显著降低,在两种不同的通风条件下,定子绕组温度分别降低了9%和2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 通风散热能力 电磁-流-热耦合 挡风板 转子立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源激励下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退磁故障建模与分析
10
作者 史涔溦 彭琳 +1 位作者 张振 史婷娜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30-2440,共11页
永磁同步电机退磁故障会降低电机的输出性能和负载能力,严重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建立准确的故障电机解析模型,进行快速电磁性能分析,获得故障情况下的电流、转矩等运行数据,有利于对退磁故障进行早期预测和诊断。该文针对永磁同步电机... 永磁同步电机退磁故障会降低电机的输出性能和负载能力,严重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建立准确的故障电机解析模型,进行快速电磁性能分析,获得故障情况下的电流、转矩等运行数据,有利于对退磁故障进行早期预测和诊断。该文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局部退磁故障,引入一个表示退磁区域空间角度的参数,推导了剩余磁化强度径向分量和切向分量的傅里叶系数,从而建立了永磁体局部退磁情况下的电机解析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实际应用中控制系统的电路接口,提出一种以磁链作为中间变量、由电压源逆变器驱动的解析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到矢量控制系统中实现联合仿真,计算了电机的定子磁链、电流和转矩,经Ansys/Simplorer时步有限元模型和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相较于时步有限元法,该文提出的解析模型-控制电路联合仿真大幅缩短了计算时间,提高了运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退磁故障 解析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极管整流单元的海上风电柔性低频送出系统黑启动策略
11
作者 黄莹 黄小威 +1 位作者 肖晃庆 刘涛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6-355,I0039,共11页
在基于二极管整流单元(diode rectifier unit,DRU)的海上风电柔性低频送出系统中,DRU无法向海上风电场传输有功功率,需要额外的黑启动电源为风电机组提供启动所需的初始能量。为此,提出了一种采用辅助换流器作为黑启动电源的海上风电柔... 在基于二极管整流单元(diode rectifier unit,DRU)的海上风电柔性低频送出系统中,DRU无法向海上风电场传输有功功率,需要额外的黑启动电源为风电机组提供启动所需的初始能量。为此,提出了一种采用辅助换流器作为黑启动电源的海上风电柔性低频送出系统黑启动策略。首先,介绍了基于DRU的海上风电柔性低频送出系统的拓扑结构与风电机组稳态时的构网型控制策略。然后,基于上述控制策略设计了辅助换流器与风电机组的黑启动策略。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辅助换流器容量的选择方法。最后,在时域仿真软件PSCAD/EMTDC上搭建了相应的仿真模型,对系统的黑启动过程进行仿真,仿真中海上风电场所有电气量均能平稳达到正常运行前的状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黑启动策略可以实现基于DRU的海上风电柔性低频送出系统的平滑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低频交流输电 二极管整流单元 辅助换流器 构网型风电机组 黑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缆电气参数不同计算方法及其比较 被引量:68
12
作者 徐政 钱洁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89-697,共9页
为了能够准确、方便地计算出电力电缆的电气参数,包括电缆的电阻矩阵、电感矩阵、电容矩阵、电导矩阵以及序阻抗等,分别采用Carson-Clem公式、《电力系统建模及故障分析》中的方法以及Matlab中power_cableparam功能所用的方法进行比较,... 为了能够准确、方便地计算出电力电缆的电气参数,包括电缆的电阻矩阵、电感矩阵、电容矩阵、电导矩阵以及序阻抗等,分别采用Carson-Clem公式、《电力系统建模及故障分析》中的方法以及Matlab中power_cableparam功能所用的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它们针对不同结构和不同排列方式的电缆的计算原理,并给出正序模型和零序模型中相关参数的计算方法,再以不同结构的电缆为算例验证其准确性。比较结果显示,《电力系统建模及故障分析》中的方法在计算线芯和护套间电容时存在缺陷;power_cableparam功能所用的方法计算导体自身电阻时所用的是直流电阻,未考虑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且只可用于计算相互等间距的电缆,对于非等间距排列电缆和带铠装电缆不适用。结果说明Carson-Clem公式在准确性和通用性方面是最优的,采用此方法可以为电缆的后续研究提供准确、可靠的电缆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缆 电气参数 电阻矩阵 电感矩阵 电容矩阵 序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功率技术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冬黎 曹丰文 +1 位作者 张晋 何湘宁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35-38,共4页
综述了脉冲电源在工业废气污水净化、静电除尘、杀菌消毒和臭氧制取等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 ,重点介绍脉冲电源的研制状况。尽管现有的脉冲电源技术在环境工程领域应用前景良好 。
关键词 脉冲功率 环境工程 环境污染治理 废气处理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与量子技术在未来电网中的融合模式与应用展望
14
作者 臧奕茗 李卓潇 +4 位作者 张少春 闫云凤 许永鹏 刘亚东 江秀臣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08-1726,共19页
人工智能(AI)与量子技术是目前的战略性科技发展方向,两种技术的结合在高精度探测、加速计算、安全通信和新型材料设计等领域有巨大发展优势,在电力系统中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首先介绍了AI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包括电力设... 人工智能(AI)与量子技术是目前的战略性科技发展方向,两种技术的结合在高精度探测、加速计算、安全通信和新型材料设计等领域有巨大发展优势,在电力系统中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首先介绍了AI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包括电力设备监测与运维、电力系统控制与规划、电力交易与市场管理、电力电子系统和电力设备设计与制造等应用场景,分析了AI技术具有的优势。然后,从量子测量、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材料4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量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探讨了量子技术在电力参量高精度测量、电力系统快速规划与控制、电力系统安全通信和电力设备优化改进中的重要作用。接着,从“AI+量子测量”、“AI+量子计算”、“AI+量子通信”、“AI+量子材料”4个角度展望了AI与量子技术紧密融合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前景。最后,总结了AI与量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结合应用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量子技术 电网运行控制 电力设备状态监测 电力系统规划 电力市场 电力电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0kV溪洛渡—浙西直流输电工程换流站直流暂态过电压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东举 邓旭 +3 位作者 周浩 陈锡磊 沈扬 孙可 《南方电网技术》 2012年第2期6-13,共8页
特高压直流换流站的过电压水平对换流站设备的绝缘配合和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等方面都有直接影响。基于溪洛渡—浙西±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对两端换流站的高压端Y/Y换流变压器阀侧绕组接地、低压端Y/Y换流变压器阀侧绕组接地... 特高压直流换流站的过电压水平对换流站设备的绝缘配合和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等方面都有直接影响。基于溪洛渡—浙西±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对两端换流站的高压端Y/Y换流变压器阀侧绕组接地、低压端Y/Y换流变压器阀侧绕组接地、交流侧相间操作冲击、全电压起动和直流极线接地等典型故障工况进行了仿真研究,给出了溪洛渡换流站和浙西站的相应避雷器承受的最大过电压和能量。计算结果可为该特高压工程换流站设备的绝缘配合设计及相关设备的选型、制造和试验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 换流站 直流暂态过电压 避雷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C在数控铣床电气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6
作者 许振伟 骆再飞 蒋静坪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85-186,共2页
本文介绍了PLC在数控铣床电气控制以及故障诊断方面的一些应用 ,PLC应用在数控铣床后 ,使电气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得到了简化 ,便于安装调试和维护 。
关键词 PLC 数控铣床 电气控制 故障诊断 可编程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电力领域的知识图谱与大模型融合关键技术及其典型应用
17
作者 闫玮丹 齐冬莲 +2 位作者 闫云凤 彭继慎 郭炳延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47-1762,共16页
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及其衍生的多模态大模型因其强大的生成能力、泛化能力引发了AI新变革,但存在幻觉问题、可解释性差等不足。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KG)具备推理结果可解释、可增量知识更新等能力,但交互能力较... 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及其衍生的多模态大模型因其强大的生成能力、泛化能力引发了AI新变革,但存在幻觉问题、可解释性差等不足。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KG)具备推理结果可解释、可增量知识更新等能力,但交互能力较差。该文综述了知识图谱与大模型技术的发展历程、关键技术、优势与局限。针对电力数据与业务特点,分析了两者应用于电力领域的主流方法,建立了面向电力领域的知识图谱与大模型相融合的技术架构,重点分析了各应用场景的可行性,并指出了未来面临的挑战和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大语言模型 人工智能 设备运检 电力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迭代学习与扰动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多源扰动抑制
18
作者 冯煜焜 姚文熙 李武华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0-237,250,共9页
由于电机本体、驱动电路及机械连接等多环节因素影响,传统PI(proportional integral)控制下永磁同步电机在低速运行时易出现较大的转速波动。首先,建立多源性力矩扰动模型与分析转速波动机理,将扰动分为与机械角相关的周期性干扰与非周... 由于电机本体、驱动电路及机械连接等多环节因素影响,传统PI(proportional integral)控制下永磁同步电机在低速运行时易出现较大的转速波动。首先,建立多源性力矩扰动模型与分析转速波动机理,将扰动分为与机械角相关的周期性干扰与非周期低频干扰两部分;然后,提出一种结合迭代学习控制与扰动观测器的扰动抑制策略,利用控制误差对周期性扰动进行在线学习,利用反馈状态量结合学习信息对低频非周期扰动进行观测,将两部分结果共同补偿到电磁力矩,实现对多源性扰动的抑制;最后,在给出所提控制器结构基础上,分析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收敛性,给出控制器主要参数设计方式。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相较于传统控制策略整体动态性能相近,在稳态时相较于PI(proportional integral)控制将转速波动抑制到1/4以下,相较于传统抑振策略整体转速波动在1/2以下,在负载力矩突变时相较于PI控制速度变化在1/2以下,证明所提算法在多源性扰动抑制方面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多源性扰动 迭代学习控制 扰动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虚拟阻抗的虚拟同步机阻尼增强控制
19
作者 陈航宇 庄可好 +3 位作者 王子骏 黄林彬 殷波 辛焕海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0-580,I0005,I0006,共13页
虚拟同步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在模拟同步机摇摆特性的同时也引入了低频振荡问题。通常,较小的阻尼系数能为同步机提供有效的阻尼,VSG则需要设定较大的阻尼系数才能维持稳定,而这种较大的阻尼系数将带来不期望的下垂... 虚拟同步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在模拟同步机摇摆特性的同时也引入了低频振荡问题。通常,较小的阻尼系数能为同步机提供有效的阻尼,VSG则需要设定较大的阻尼系数才能维持稳定,而这种较大的阻尼系数将带来不期望的下垂特性。为此,首先对比了同步机和VSG的阻抗模型与阻尼转矩方程,揭示了同步机暂态/次暂态电抗提供正阻尼、VSG电压外环产生负阻尼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模拟同步机的正阻尼机制提出了基于动态虚拟阻抗的虚拟同步机阻尼增强控制(damping ehancement control,DEC),并利用H_(∞)控制理论对参数进行整定。最后,通过基于Matlab/Simulink的数字仿真和基于RT-LAB的硬件在环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所提DEC在不改变VSG下垂特性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抑制低频振荡,且在强/弱电网下都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机 同步机 低频振荡 阻尼增强控制 动态虚拟阻抗 H_(∞)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场耦合的非接触式金属温度测量系统
20
作者 杨鸿滟 翁婉莹 +2 位作者 王云峰 吴建德 何湘宁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3-202,共10页
随着现代科学与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金属温度测量在保证产品质量、优化生产过程和确保安全等方面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传统的金属温度测量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常面临难以在线测量及测量精度较低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磁场耦合的非接... 随着现代科学与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金属温度测量在保证产品质量、优化生产过程和确保安全等方面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传统的金属温度测量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常面临难以在线测量及测量精度较低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磁场耦合的非接触式金属温度测量传感系统设计方法。首先,分析了系统等效阻抗实部与金属温度之间的近似线性关系,进而将无法直接测量的温度变化量转化为可测量的系统阻抗值,为基于磁场耦合的非接触式金属温度测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构建了非接触式金属温度测量系统的等效模型,并使用Ansys Maxwell软件进行三维有限元仿真验证,验证了系统模型的可行性。进一步,提出并比较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电涡流传感器用于温度测量。其中,多线圈耦合的电涡流传感器具有较小的体积、更高的测量精度和较强的稳定性。基于上述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提出了基于多线圈耦合的非接触式金属温度测量系统设计方法,并进行了系统建模分析和实物测试。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的绝对温度偏差<2℃,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该系统能够在没有直接可视路径的情况下稳定工作,克服了对可视路径的依赖,提升了非接触式金属温度测量系统的适用性,能够在复杂环境下实现金属温度的实时精确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耦合 非接触式温度测量 电涡流 系统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