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氧乙烷均聚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治国 尹红 陈志荣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1988-1992,F005,共6页
借助量子化学理论计算方法对环氧乙烷均聚反应历程进行了理论探讨 .采用DFT中的B3LYP方法在 6 3 11G 基组下对环氧乙烷基态和激发态以及亲核试剂和亲电试剂进攻环氧乙烷反应产物进行几何构型全优化 ,确定了各物种的电子结构、电荷分布... 借助量子化学理论计算方法对环氧乙烷均聚反应历程进行了理论探讨 .采用DFT中的B3LYP方法在 6 3 11G 基组下对环氧乙烷基态和激发态以及亲核试剂和亲电试剂进攻环氧乙烷反应产物进行几何构型全优化 ,确定了各物种的电子结构、电荷分布和键长等参数 .运用前线轨道理论从微观电子结构层次上对环氧乙烷的各种均聚反应机理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阳离子均聚和阴离子均聚机理的合理性 .由于受到前线轨道对称性和能级差的限制 ,环氧乙烷的基态分子不能发生均聚 ,同样也不能发生自由基均聚 ;而当环氧乙烷基态分子被亲电试剂或亲核试剂进攻时 ,可以进一步生成新的亲电或亲核试剂从而引发环氧乙烷均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乙烷 均聚反应 反应机理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前线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开环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治国 尹红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75-582,共8页
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由于具有较高的环张力,因而容易发生开环聚合。本文综述了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开环聚合反应的动力学研究进展,考察了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开环聚合反应的机理,分别讨论了各类催化剂体系中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开环聚合的... 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由于具有较高的环张力,因而容易发生开环聚合。本文综述了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开环聚合反应的动力学研究进展,考察了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开环聚合反应的机理,分别讨论了各类催化剂体系中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开环聚合的动力学常数、两者的竞聚率及开环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分布,并指出了开环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对于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开环聚合研究及工业应用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乙烷 环氧丙烷 开环聚合 动力学 竞聚率 分子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催化氧乙酰化反应的研究Ⅲ失活催化剂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谢雪英 赵正洪 王尚弟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2-147,共6页
为预测新型乙酸乙烯催化剂——国产 CTV- 和进口 KRV- 型催化剂的失活性能 ,先将该两种催化剂经过相同的催速老化处理至一定程度。再在常压及 1 36℃~ 1 65℃温度条件下的连续的无梯度反应器上 ,分别对此两种失活催化剂进行动力学特... 为预测新型乙酸乙烯催化剂——国产 CTV- 和进口 KRV- 型催化剂的失活性能 ,先将该两种催化剂经过相同的催速老化处理至一定程度。再在常压及 1 36℃~ 1 65℃温度条件下的连续的无梯度反应器上 ,分别对此两种失活催化剂进行动力学特性研究 ,并籍此建立了失活催化剂的宏观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乙烯 催化剂 动力学 乙烯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4'-二氟苯基)-苯乙酮的拜耳-维利格反应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瞿军 陈志荣 王晓冬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研究了题示化合物的拜耳- 维利格反应特性,考察了温度、催化剂、惰性气体保护、操作方式、过酸用量等影响因素。确定了该反应的最佳条件为:50 ℃,复合催化剂催化,惰性气体保护,两步法操作,n(过酸)∶n(酮)= 3∶1。揭... 研究了题示化合物的拜耳- 维利格反应特性,考察了温度、催化剂、惰性气体保护、操作方式、过酸用量等影响因素。确定了该反应的最佳条件为:50 ℃,复合催化剂催化,惰性气体保护,两步法操作,n(过酸)∶n(酮)= 3∶1。揭示了有无惰性气体保护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和收率有重要的影响这一特性,并给出了解释。在最佳条件下,整个反应时间只需7 h,且收率能达到92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氟苯基 苯乙酮 拜耳-维利格反应 有机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根霉细胞壁结构性多糖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反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诚 孟琴 吕德伟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41-244,共4页
For the aim of getting macromolecular flocculant,we studied the copolymerization of acrylic acid onto Rhi.oryzae cell wall structural polysaccharide by the initiation of ceric ammonium nitrate.The effect of concentrat... For the aim of getting macromolecular flocculant,we studied the copolymerization of acrylic acid onto Rhi.oryzae cell wall structural polysaccharide by the initiation of ceric ammonium nitrate.The effect of concentration of initiator and monomer,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reaction time on grafting percentage was investigated.To Rhi.oryzae cell wall structural polysaccharide the maximal grafting percentage of 135\^5% was achieved at [Ce +4 ]=5mmol/L,[AA]=1mol/L, T =60℃, t =3h.Then choosing organic dyes as the flocculated substances,by comparing with the chitosan,polyacrylamide and Rhi.oryzae cell wall structural polysaccharide before grafting,we studied the flocculent capability of Rhi.oryzae cell wall structural polysaccharide after grafting acrylic acid.The grafting product had excellent flocculent effect on basic and neutral dy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枝共聚合 米根霉 丙烯酸 硝酸铈铵 多糖 接枝改性 生物絮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二氯氢化偶氮苯液相重排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琦 鲁波 +1 位作者 蒋成君 尹红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4-119,共6页
通过实验,研究了2,2′-二氯氢化偶氮苯液相重排生成3,3′-二氯联苯胺硫酸盐及其副反应机理和动力学,讨论了动力学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出了主副反应的宏观反应动力学方程式。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主副反应活化能和频率因子。
关键词 2 2'-二氯氨化偶氮苯 3 3-二氯联苯胺 重排反应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炔法气相合成醋酸乙烯工业固定床反应器优化操作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蒋珖珖 居军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56-362,共7页
在该反应的宏观反应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对新型Zn(AC)2-活性炭催化剂上合成醋酸乙烯的失活学进行了实验研究,对催化剂失活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地实验数据进行计算机模拟的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范围内催化剂的失活符合独立... 在该反应的宏观反应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对新型Zn(AC)2-活性炭催化剂上合成醋酸乙烯的失活学进行了实验研究,对催化剂失活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地实验数据进行计算机模拟的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范围内催化剂的失活符合独立的失活的机理,即催化剂的的失活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无关,只与反应的温度和时间,以及催化剂本身的活性高低有关。由此导出了有关的失活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床反应器 动力学 气相合成 醋酸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催化氧乙酰化反应研究 Ⅱ 催化反应器的数学模拟和优化计算
8
作者 谢雪英 高清山 王尚弟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5-152,共8页
借助于已测得的乙酸乙烯催化剂动力学方程,对工业反应器进行了二维数学模拟分析,在不同条件下对反应器床层内温度及转化率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现工业条件下催化剂运转是安全的,并有较大操作弹性;
关键词 乙酸乙烯 催化剂 数学模型 乙烯 催化 氧乙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催化氧乙酰化反应研究 Ⅰ 催化剂的评价和动力学 被引量:5
9
作者 黄弘 谢雪英 +1 位作者 朱明乔 王尚弟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9-144,共6页
在连续的无梯度反应器上,分别对新型乙酸乙烯催化剂——国产CTV-Ⅲ和进口KRV-Ⅲ型催化剂进行了研究。在常压及135℃~160℃温度条件下,测定其活性和选择性,对催化剂进行评价,并籍此建立了原粒度催化剂的宏观动力学方程。
关键词 乙酸乙烯 催化剂 动力学 催化 氧乙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抗氧剂1010酯交换反应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瑞韬 王靖岱 阳永荣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56-559,共4页
以有机锡为催化剂的合成抗氧剂1010工艺为背景,实验研究了温度、压力和搅拌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工艺操作条件,研究能为工业生产的优化操作和合理选用搅拌桨型提供依据。
关键词 抗氧剂 醋交换反应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炔法气相合成醋酸乙烯工业固定床反应器的优化操作的研究Ⅲ工业固定床的数学模型与操作优化的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1
11
作者 居军 单寅生 +1 位作者 蒋耿民 吕德伟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4-19,80,共7页
在前面乙炔法气相合成醋酸乙烯的宏观动力学与失活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工业固定床反应器的数学模型,同时为优化操作计算机模拟提供了一系列计算机软件。依据工厂试生产数据用该模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得到了工业固定床反应器的... 在前面乙炔法气相合成醋酸乙烯的宏观动力学与失活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工业固定床反应器的数学模型,同时为优化操作计算机模拟提供了一系列计算机软件。依据工厂试生产数据用该模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得到了工业固定床反应器的反应动力学和失活动力学模型参数。基于该模型对工业操作进行优化模拟计算[1~4],生产试验的结果表明,按照计算机所选择的适当的操作条件和升温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器 优化操作 优化模拟 乙酸乙烯 乙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合成硫酰氟宏观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屈立业 鲁波 陈志荣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7-332,共6页
在391~532K,常压条件下于固定床反应器中,研究了硫酰氟合成反应宏观动力学,建立了幂级数型反应动力学模型,并采用常规进化规划算法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回归和参数估值,获得了硫酰氟合成的宏观动力学方程。统计检验和残差分析表明动力学模... 在391~532K,常压条件下于固定床反应器中,研究了硫酰氟合成反应宏观动力学,建立了幂级数型反应动力学模型,并采用常规进化规划算法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回归和参数估值,获得了硫酰氟合成的宏观动力学方程。统计检验和残差分析表明动力学模型是合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酰氟 固定床反应器 宏观动力学 参数估值 进化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层气体分布环式气液反应器混合时间研究
13
作者 李蒙 王浩同 +2 位作者 马炯 黄正梁 王靖岱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4-167,共4页
以空气-水作为模拟介质,采用KCl电解质溶液为示踪剂,考察了内径为480 mm、高径比为1.65的3层气体分布环式气液反应器内,3层气体分布器的气体流量分配以及3层等径式和圆台式气体分布器结构对混合时间的作用规律。并同时考虑了外循环射流... 以空气-水作为模拟介质,采用KCl电解质溶液为示踪剂,考察了内径为480 mm、高径比为1.65的3层气体分布环式气液反应器内,3层气体分布器的气体流量分配以及3层等径式和圆台式气体分布器结构对混合时间的作用规律。并同时考虑了外循环射流对混合时间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3层等径式气体分布器和异径式气体分布器,当底层气体分布器出孔气速分别为13.11 m/s和15.98 m/s时混合时间最小;引入外循环后,3层等径式气体分布器混合时间随射流量的增大呈"M"型变化,异径式气体分布器的混合时间则随射流量的增大先增加,后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酐 羰基化 鼓泡反应器 3层气体分布器 外循环 混合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轮胎热解回收炭黑的表面特性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阳永荣 吕杰 陈伯川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37-640,共4页
用X 射线光电子能谱法分析了色素炭黑、常压无载气热解炭黑、酸洗后回收炭黑的表面化学性质 ,得到了三种不同炭黑的表面元素组成及元素结合状况 .发现色素炭黑表面基团主要有C—H、C—OH、CO和COOH等 ,而热解炭黑、酸洗炭黑表面则含有... 用X 射线光电子能谱法分析了色素炭黑、常压无载气热解炭黑、酸洗后回收炭黑的表面化学性质 ,得到了三种不同炭黑的表面元素组成及元素结合状况 .发现色素炭黑表面基团主要有C—H、C—OH、CO和COOH等 ,而热解炭黑、酸洗炭黑表面则含有较多酯基、链烃接枝 .热解炭黑具有不同于色素炭黑的特殊表面特性 ,回收炭黑的表面极性比色素炭黑表面极性要低 ,该特性增加了回收炭黑的表面亲油性能 .作为一种新型炭黑应用到橡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轮胎 热解 回收 炭黑 表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不同碳源合成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钱欣平 阳永荣 孟琴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17,共3页
铜绿假单孢菌在葡萄糖、甘油、石蜡、菜油培养基中合成鼠李糖酯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最高产量分别为 0 48g/L、 18 90g/L、 2 2 8g/L、 13 5 0g/L。根据各碳源的代谢特点和相应的发酵动力学 ,分析认为葡萄糖和短链烷烃不适合生物表面活性... 铜绿假单孢菌在葡萄糖、甘油、石蜡、菜油培养基中合成鼠李糖酯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最高产量分别为 0 48g/L、 18 90g/L、 2 2 8g/L、 13 5 0g/L。根据各碳源的代谢特点和相应的发酵动力学 ,分析认为葡萄糖和短链烷烃不适合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甘油发酵中细胞生长和产物合成沿着相同的代谢途径 ,细胞的适应性好 ,鼠李糖酯产量高 ;从经济性考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剂 铜绿假单孢菌 鼠李糖酯 碳源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的生产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6
作者 曾炜 陈丰秋 詹晓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44-749,共6页
综述了绿色平台化合物——乳酸的生产方法及其最新技术研究进展,分析了乳酸生产技术发展的现状。认为关键问题是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生产技术,另一方面应开发新的绿色合成技术,实现高效大规模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并对绿色合成技术... 综述了绿色平台化合物——乳酸的生产方法及其最新技术研究进展,分析了乳酸生产技术发展的现状。认为关键问题是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生产技术,另一方面应开发新的绿色合成技术,实现高效大规模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并对绿色合成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平台化合物 发酵法 化学合成法 生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甲氧基甲苯合成辅酶Q_0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黄雁明 尹红 +2 位作者 崔晓君 陈志荣 鲁波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0-263,共4页
 对三甲氧基甲苯氧化制备辅酶Q0的合成反应进行了研究,对反应温度、浓硫酸的用量、乙酸的用量等主要影响因素运用正交试验方法进行了优化,得到的较佳反应条件与运用偏最小二乘法拟合方程所得的较优点一致。
关键词 三甲氧基甲苯 合成 辅酶Q0 工艺优化 正交试验 合成路线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介孔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周洁 阳永荣 王靖岱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3-407,共5页
用液氮吸附法分析了采用水蒸气为活化介质制得的轮胎热解活性炭(TAC)和商用活性炭(CAC)的孔隙特征。TAC的介孔容积约占总孔容积的95.5%,与CAC相比,它是一种新型的介孔材料,使大体积分子的吸附、分离成为可能。将制得的TAC用于含Cr(Ⅵ)... 用液氮吸附法分析了采用水蒸气为活化介质制得的轮胎热解活性炭(TAC)和商用活性炭(CAC)的孔隙特征。TAC的介孔容积约占总孔容积的95.5%,与CAC相比,它是一种新型的介孔材料,使大体积分子的吸附、分离成为可能。将制得的TAC用于含Cr(Ⅵ)废水的处理,并与CAC作比较,结果发现TAC吸附量大,吸附速率快,到达平衡时间短,是一种较优的废水处理吸附剂。分别采用拟一阶和拟二阶反应模型考察了吸附动力学,并计算了这些动力学模型的速率常数。拟二级反应模型和实验数据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轮胎 介孔活性炭 废水处理 Cr(Ⅵ)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A催化加氢制备低反-反异构体PACM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苏文庭 陈丰秋 +1 位作者 方和良 詹晓力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16,共5页
实验研究了由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在RuRhAl2O3催化剂作用下制备含反-反异构体在20%以下的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的工艺条件,系统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催化剂用量、催化剂制备方法对反应产物组成的影响规律,并初步考察了改... 实验研究了由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在RuRhAl2O3催化剂作用下制备含反-反异构体在20%以下的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的工艺条件,系统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催化剂用量、催化剂制备方法对反应产物组成的影响规律,并初步考察了改进后催化剂的套用性能。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对该反应的吸氢速率影响十分显著,催化剂制备中的碱处理十分重要,适当短的反应时间是获得高的主产物收率和低的反-反异构体选择性的关键。得出较佳的工艺条件为:180℃,8.0MPa,使用2.5%经碱处理的催化剂。经改进后的催化剂,连续套用后产物中的反-反异构体含量仍低于20%,且主产物的收率已达97%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研究 异构体 催化加氢 MDA 二氨基二苯基甲烷 工艺条件 反应温度 催化剂用量 催化剂制备 二环己基 影响规律 产物组成 制备方法 产物收率 反应时间 碱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氧化法合成草甘膦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0
作者 王冲 陈志荣 尹红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85-387,共3页
介绍了目前双甘膦(PMIDA)氧化合成除草剂草甘膦(PMG)的主要方法,着重探讨了利用过渡金属(V、Co、Mn)催化氧化PMIDA的研究状况及目前国外企业采用的贵金属(Pd、Pt、Rh等)催化氧化PMIDA的特点和合成用贵金属催化剂的改进。在温度90℃-100... 介绍了目前双甘膦(PMIDA)氧化合成除草剂草甘膦(PMG)的主要方法,着重探讨了利用过渡金属(V、Co、Mn)催化氧化PMIDA的研究状况及目前国外企业采用的贵金属(Pd、Pt、Rh等)催化氧化PMIDA的特点和合成用贵金属催化剂的改进。在温度90℃-100℃,通氧保持压力30psig,贵金属Pd/C做催化剂,反应3h可以得到纯度97%的PMG,产率可达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甘膦 草甘膦 过渡金属 贵金属 催化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