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评估经阴道分娩初产妇产后盆腔组织和器官恢复情况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崔璨 李娜 +1 位作者 赵玉娇 沈文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10期1043-1047,共5页
目的观察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不同时间盆腔组织和器官MRI的变化及盆底恢复情况,探讨MRI对产后盆底缺陷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阴道分娩后6个月初产妇50例,行盆底静态MRI(横断面、冠状面FSE-T2WI)及动态MRI(true-FISP)检查。静、动态MRI... 目的观察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不同时间盆腔组织和器官MRI的变化及盆底恢复情况,探讨MRI对产后盆底缺陷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阴道分娩后6个月初产妇50例,行盆底静态MRI(横断面、冠状面FSE-T2WI)及动态MRI(true-FISP)检查。静、动态MRI影像完成肛提肌损伤情况、肛提肌各影像指标的测量(H线、M线、提肛板角、双侧髂尾角、肛提肌裂隙面积)、盆腔器官脱垂程度的评估。对存在肛提肌损伤和(或)盆腔器官脱垂的产妇进行随访并于3个月后再次行盆底静、动态MRI检查,比较两次检查产妇肛提肌损伤和器官脱垂变化情况,同时比较肛提肌各影像测量指标及盆腔器官脱垂程度的差异。结果32.0%(16/50)产妇存在肛提肌损伤,46.0%(23/50)产妇存在盆腔器官脱垂。两次检查产妇肛提肌损伤情况、肛提肌各影像测量指标(H线、M线、提肛板角、双侧髂尾角、肛提肌裂隙、盆膈裂孔面积)及盆腔器官脱垂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阴道分娩后6个月初产妇肛提肌损伤和盆腔器官脱垂情况于3个月的随访中未见明显恢复。MRI检查可有效检测并量化产后盆腔组织和器官损伤程度及损伤部位,为临床诊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加精准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肛提肌 初产妇 经阴道分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技术下对前列腺周围神经网络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朱再生 施红旗 +4 位作者 周鹏飞 徐礼臻 周一波 朱伊祎 陈加俊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0-185,共6页
Walsh团队对耻骨后解剖性保留神经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dical prostatectomy,RP)做出开创性的贡献[1-2].但在目前机器人RP和腹腔镜RP背景下,过去的大体标本解剖学已不能满足腹腔镜手术的需要.因为手术方法是从逆行转为顺行,手术视角不... Walsh团队对耻骨后解剖性保留神经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dical prostatectomy,RP)做出开创性的贡献[1-2].但在目前机器人RP和腹腔镜RP背景下,过去的大体标本解剖学已不能满足腹腔镜手术的需要.因为手术方法是从逆行转为顺行,手术视角不同,视野放大,高清腹腔镜RP较开放RP能观察到更清晰、精细的解剖结构等.因此,需重新探究腹腔镜下RP相关解剖基础.我们通过对尸体标本和膀胱前列腺全切的手术病理标本进行盆腔神经网络的解剖研究,结合腹腔镜RP手术观察,探讨高清腹腔镜下RP时,前列腺周围神经网的基本解剖分布特征.为腹腔镜RP手术提供较清晰的神经网络解剖图,提出可能造成神经损伤的手术关键步骤及预防建议,使RP手术更符合解剖生理,有利于避免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腹腔镜 神经保留技术 神经结构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的胰腺未分化癌MRI表现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梦辰 潘江峰 +2 位作者 李昂成 应明亮 舒锦尔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8期1526-1528,共3页
目的探索总结伴有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的胰腺未分化癌的MRI表现与病理,提高正确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3例经病理证实的伴有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的胰腺未分化癌的MRI表现、病理特征及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加以分析讨论。3例患者均接受M... 目的探索总结伴有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的胰腺未分化癌的MRI表现与病理,提高正确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3例经病理证实的伴有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的胰腺未分化癌的MRI表现、病理特征及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加以分析讨论。3例患者均接受MR多序列扫描及增强检查。结果3例均呈囊实性,DWI高信号,增强扫描延迟强化,2例体积大的肿瘤在T2WI可见中断的包膜,ADC可见点条状低信号。病理切片可见多形性肿瘤细胞、破骨细胞样巨细胞及含铁血黄素沉积。结论伴有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的胰腺未分化癌较罕见,MR平扫、DWI及增强具有一定特征性,将有助于肿瘤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未分化癌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全切除前后施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朱再生 叶敏 +6 位作者 施红旗 周一波 陈良佑 刘全启 张春霆 罗荣利 徐礼臻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2期2574-2577,共4页
目的探讨根治性膀胱切除前后实施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e—PLND)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浙江大学金华医院泌尿外科行e—PLND+全膀胱切除术且具备完整病理资料的107例膀胱癌患者。男94例,女13例,平均年龄(... 目的探讨根治性膀胱切除前后实施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e—PLND)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浙江大学金华医院泌尿外科行e—PLND+全膀胱切除术且具备完整病理资料的107例膀胱癌患者。男94例,女13例,平均年龄(62±10)岁。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按解剖部位将盆腔淋巴结分为10区6组进行。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e—PLND后再行膀胱全切术(A组)47例;膀胱全切后再行e-PLND(B组)6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清除的淋巴结数目、淋巴结转移率、阳性淋巴结检出率和并发症等。结果比较采用X2检验和t检验。结果临床及病理特征两组分布均衡(P〉0.05)。A、B两组e—PLND时间分别为(83±27)与(78±24)min(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切除膀胱的手术时间分别为(79±41)与(113±44)min(P〈0.01);清除淋巴结数目分别为(25.5±9.7)与(29.0±8.4)枚(P〈0.05),其中髂内区域分别为(5.7±2.9)与(7.2±3.5)枚(P〈0.05),骶前区域分别为(1.3±1.1)与(2.5±1.6)枚(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淋巴结转移率两组分别为34.0%(16/47)与31.7%(19/60)(P〉0.05);阳性淋巴结检出率分别为9.0%(108/1197)与7.5%(130/1743)(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23.4%(11/47)与20.0%(12/60)(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膀胱癌行根治性手术时,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再行膀胱全切术较优。但膀胱全切后,须对髂内及骶前区域的淋巴结进行认真核查,必要时这2个区域要补充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膀胱切除术 淋巴结切除术
原文传递
前列腺癌盆腔各解剖区域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5
作者 朱再生 叶敏 +7 位作者 施红旗 周一波 季敬伟 吴汉 孙鹏 陈良佑 刘全启 胡洋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3年第9期666-669,共4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盆腔各解剖区域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因前列腺癌而行前列腺根治切除+分区盆腔淋巴结清扫术93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将盆腔淋巴结分为9区5组,明确盆腔各解剖区域淋巴结转移的频率和分布,比较各组淋巴...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盆腔各解剖区域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因前列腺癌而行前列腺根治切除+分区盆腔淋巴结清扫术93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将盆腔淋巴结分为9区5组,明确盆腔各解剖区域淋巴结转移的频率和分布,比较各组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结果:全组有25例发生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26.9%(25/93)。低、中、高危组前列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6%(1/39)、30.0%(9/30)、62.5%(15/24)。各组转移率由高到低排列为髂内、闭孔、髂外、骶前和髂总,分别为16.4%(11/67),15.1%(14/93),11.8%(11/93),2.3%(1/44)和0(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移淋巴结(阳性)53枚,转移度为3.2%(53/1643)。各组转移度由高到低排列为闭孔、髂内、髂外、骶前和髂总分别为4.9%(23/468),4.0%(16/401),3.2%(12/378),0.9%(2/222)和0(0/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对低危组的患者可不实施盆腔淋巴结清扫;对中-高危组患者,必须实施淋巴结清扫。②清扫范围:髂外、髂内和闭孔组为必须清扫的最小区域范围;髂总和骶前组不必进行常规清扫;③可根据术中闭孔、骶前组淋巴结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明确有无转移,来决定盆腔淋巴结清扫最适个体化清扫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 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切除术
原文传递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选择神经保留的术前临床标准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再生 施红旗 +4 位作者 周鹏飞 徐礼臻 周一波 朱伊祎 陈加俊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8年第8期553-556,561,共5页
目的探讨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选择神经保留的术前临床标准。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浙江大学金华医院收治的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79例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测量前列腺肿瘤边缘与神经血管束(NVB)之间的... 目的探讨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选择神经保留的术前临床标准。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浙江大学金华医院收治的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79例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测量前列腺肿瘤边缘与神经血管束(NVB)之间的距离,当肿瘤边缘与同侧NVB之间的距离〉2 mm时,可以施行NVB保留手术;当≤2 mm时,则不能进行。采用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肿瘤边缘与NVB间距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一侧活组织检查阳性针数≥1/3、一侧活组织检查肿瘤组织的最大直径≥5 mm、一侧活组织检查组织肿瘤体积占比≥1/2、术前磁共振成像(MRI)提示肿瘤浸润包膜和肿瘤边缘与NVB间的距离有关(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MRI提示肿瘤浸润包膜(OR=3.66,P=0.006)和一侧活组织检查阳性针数≥1/3(OR=3.39,P=0.008)为独立的影响因素。结论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选择神经保留的临床标准为一侧活组织检查阳性针数〈1/3和术前MRI检查无包膜外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神经保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