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后进路大鼠耳蜗中阶侧壁显微注射携带EGFP慢病毒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潘松 付勇 +1 位作者 刘杰 刘立思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2593-2595,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经大鼠耳后进路耳蜗中阶侧壁导入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慢病毒的实验可行性,为后续携带目的基因慢病毒治疗大鼠感音神经性聋的实验打下基础。方法大鼠经耳后进路,耳蜗中阶侧壁开孔,显微注射携带EGFP慢病毒液或人工内淋... 目的探讨经大鼠耳后进路耳蜗中阶侧壁导入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慢病毒的实验可行性,为后续携带目的基因慢病毒治疗大鼠感音神经性聋的实验打下基础。方法大鼠经耳后进路,耳蜗中阶侧壁开孔,显微注射携带EGFP慢病毒液或人工内淋巴液。术后3周,处死动物取耳蜗,行耳蜗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携带EGFP慢病毒的表达情况。术前和术后3周动物处死前,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其听功能改变。结果术中、术后动物一般情况好。EGFP可见在耳蜗中阶血管纹边缘细胞、Corti器、螺旋神经和螺旋神经节细胞内表达。术后实验组大鼠手术耳ABR阈值提高(55.8±4.9)dBSPL。结论大鼠经耳后进路,耳蜗中阶侧壁开窗,可将慢病毒携带的EGFP基因导入,并在耳蜗中阶Corti器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耳后进路 慢病毒 显微注射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耳蜗损毁后听皮层中抑制性神经递质含量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华清泉 王勤瑛 +2 位作者 吴展元 肖伯奎 廖华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4年第6期353-355,共3页
目的观察单侧耳蜗损毁后听皮层中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和甘氨酸(glycine,Gly)含量的变化,初步探讨去传入损伤后 GABA 和 Gly 在听觉中枢可塑性改变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健康 SD 大鼠20只随机分为4组... 目的观察单侧耳蜗损毁后听皮层中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和甘氨酸(glycine,Gly)含量的变化,初步探讨去传入损伤后 GABA 和 Gly 在听觉中枢可塑性改变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健康 SD 大鼠2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假手术组和单侧耳蜗损毁后1 wk、3 wk 组。于规定时间内检测耳蜗损毁前后 GABA 和 Gly 含量的水平。比较听皮层不同时间点的 GABA 和 Gly 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损毁后1 wk,听皮层中 GABA 的含量明显下降(从40.26±4.58降至27.41±3.53,约31.9%),差异有显著性(P<0.05),Gly 的含量也明显下降(从10.40±1.74降至4.92±0.40,约52.7%),差异极为显著(P<0.01);至术后3 wk,听皮层中 GABA 的含量水平明显上升但仍低于假手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ly 的含量水平也呈上升趋势,但仍明显低于假手术组,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在听皮层中 GABA 和 Gly 具有协调释放效应,提示二者在单侧耳蜗损毁后听觉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改变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耳蜗损毁 听皮层 抑制性神经递质 实验 Γ-氨基丁酸 甘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内镜下鼓膜大穿孔修补26例 被引量:19
3
作者 王铁锋 徐亚萍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7年第3期200-201,共2页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鼓膜大穿孔修补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6年5月26例行耳内镜下耳道鼓膜瓣翻瓣技术鼓膜修补术鼓膜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鼓膜愈合及听力改善情况。结果 26例患者鼓膜移植物均成活,鼓膜穿孔...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鼓膜大穿孔修补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6年5月26例行耳内镜下耳道鼓膜瓣翻瓣技术鼓膜修补术鼓膜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鼓膜愈合及听力改善情况。结果 26例患者鼓膜移植物均成活,鼓膜穿孔完全愈合25例,1例患者移植物(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体)存活,鼓膜穿孔缩小,移植物前缘内移出现1 mm左右裂隙。术后6个月复查,25例愈合患者鼓膜无再次穿孔,无明显内陷。所有患者林内试验阳性,纯音听阈检查:术后较术前平均气骨导差值减小10~25 d B,术前平均气导听阈为(56.5±8.5)d B,术后为(32.5±6.5)d B(P<0.05)。声导抗:23例为A型,2例为C型。结论耳内镜下修补鼓膜大穿孔操作简单,视野广,损伤小,疗效好,可避免为暴露术野所需的磨骨操作。基层医院配备耳内镜系统较容易,因此这项技术在基层医院较易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内镜技术 鼓膜穿孔 鼓膜修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大鼠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及分化为类毛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请国 龚树生 +5 位作者 付勇 王显红 吴小慧 谢静 李欣 李泽文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04-407,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和鉴定胚胎大鼠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及诱导其分化为类毛细胞。方法从SD系胚鼠大脑分离NSCs,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诱导其分化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将NSCs球放到含鼠...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和鉴定胚胎大鼠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及诱导其分化为类毛细胞。方法从SD系胚鼠大脑分离NSCs,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诱导其分化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将NSCs球放到含鼠尾胶原包被的盖玻片6孔培养板中培养,然后将乳鼠基底膜体外培养后汲取其上清液与NSCs一起培养,14~21天后通过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法检测毛细胞标志物肌球蛋白(myosin)Ⅶa和钙视网膜蛋白(calretinin)。结果培养的NSCs胞体透亮,折光性好,分化后的细胞免疫组化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胶原纤维酸性蛋白、myosinⅦa和calretinin阳性。结论在无血清条件下能培养出活性很好的NSCs,并且能诱导其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类毛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胚胎 干细胞 毛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用糠酸莫米松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31
5
作者 张罗 许庚 +10 位作者 王向东 刘世喜 李源 汪审清 杨蓓蓓 郑春泉 王成硕 董频 林子萍 张华 韩德民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55-459,共5页
目的评估鼻用糠酸莫米松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全国10个研究中心完成持续性中-重度AR治疗患者463例,经鼻用糠酸莫米松治疗28d(200μg/d),分别于治疗前和... 目的评估鼻用糠酸莫米松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全国10个研究中心完成持续性中-重度AR治疗患者463例,经鼻用糠酸莫米松治疗28d(200μg/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周,对流涕、鼻塞、鼻痒、喷嚏四项临床症状进行评估。同时采用简要鼻结膜炎症生活质量问卷(mini 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Mini-RQLQ)和鼻结膜炎症夜间生活质量问卷(nocturnal 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NRQLQ),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和夜间睡眠的变化情况。采用方差分析和符号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第1、2、4周,鼻部各单项症状评分(x±s,下同)呈下降趋势,且后一次访视的评分比前一次访视显著下降(P值均〈0.01)。治疗前鼻部症状总分为(9.24±1.27)分,治疗后第1周下降到(5.78±2.29)分,第2周和第4周分别下降到(3.99±2.25)分和(2.98±2.14)分,后一次访视的评分比前一次访视评分显著下降(P值均〈0.01)。同时,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第1、2、4周的Mini—RQLQ和NRQLQ各单项评分(x±s,下同)呈下降趋势,且后一次访视的评分比前一次访视的评分显著下降(P值均〈0.01)。治疗前Mini-RQLQ总均分为(2.88±0.87)分,治疗后第1周下降到(1.89±0.83)分,第2周和第4周分别下降到(1.34±0.82)分和(1.02±0.77)分,后一次访视的评分比前一次访视评分显著下降(P值均〈0.01)。治疗前NRQLQ总均分为(2.70±0.96)分,治疗后第1周下降到(1.67±0.86)分,第2周和第4周分别下降到(1.17±0.79)分和(0.90±0.75)分,后一次访视的评分比前一次访视评分显著下降(P值均〈0.01)。结论鼻用糠酸莫米松喷雾剂治疗4周能够控制持续性中-重度AR患者的临床症状,并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孕二烯二醇类 生活质量 多中心研究
原文传递
大鼠神经干细胞生长及增殖规律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陈请国 付勇 +4 位作者 王显红 吴小慧 朱锐 李泽文 龚树生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747-750,共4页
目的:体外无血清条件下培养胚鼠神经干细胞,观察其生长及分化情况。方法:取孕16~18d SD系大鼠的胚胎海马组织,在含EGF、bFGF和B27的DMEM/F12培养基中培养,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增殖分化过程,并通过免疫荧光方法鉴定分化后的细胞... 目的:体外无血清条件下培养胚鼠神经干细胞,观察其生长及分化情况。方法:取孕16~18d SD系大鼠的胚胎海马组织,在含EGF、bFGF和B27的DMEM/F12培养基中培养,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增殖分化过程,并通过免疫荧光方法鉴定分化后的细胞类型。结果:神经干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生长旺盛,8d左右就可以形成胞体透亮、折光性好的干细胞球,分化后的细胞显示NSE、GFAP免疫阳性。结论:无血清培养条件下神经干细胞生长良好,而在含血清的培养基中可以分化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鼠 无血清培养基 神经干细胞 分化
原文传递
学龄前儿童鼓室导抗筛查的正常值 被引量:4
7
作者 徐静 郑芸 +1 位作者 汪审清 梁传余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73-474,共2页
关键词 鼓室导抗筛查 参考值 学龄前儿童
原文传递
自噬与细胞稳态调控及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文栋 周水洪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9年第1期5-9,共5页
自噬是一种细胞反应,用来自身获得营养物质及消化细胞器,细胞能够调控自噬以应对需求,对维持蛋白质代谢平衡及细胞内环境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它促进细胞生长、发育、分化和维持生物体自我平衡。细胞在营养缺乏的情况下将诱导自噬,通过自... 自噬是一种细胞反应,用来自身获得营养物质及消化细胞器,细胞能够调控自噬以应对需求,对维持蛋白质代谢平衡及细胞内环境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它促进细胞生长、发育、分化和维持生物体自我平衡。细胞在营养缺乏的情况下将诱导自噬,通过自噬降解胞质和细胞器以提供细胞生存所需要的能量,但过度的刺激,自噬持续存在将导致自噬样细胞死亡。自噬调控的异常与肿瘤的发生有着直接关系。细胞自噬是当前肿瘤研究的新热点,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自噬的诱发对肿瘤的发生具有双刃剑作用,一方面是阻碍肿瘤发生的屏障,抑制肿瘤生长,另一方面是肿瘤相对恶劣环境的适应性应答,促进肿瘤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肿瘤
原文传递
喉癌EGFR和PCNA表达及DNA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凌玲 周敏妤 王辉萼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99-101,共3页
目的 :研究喉鳞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和 DNA含量 ,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及与喉癌临床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 SP法和图像分析仪检测正常喉粘膜、喉鳞癌的 EGFR、PCNA和 DNA指数 ... 目的 :研究喉鳞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和 DNA含量 ,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及与喉癌临床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 SP法和图像分析仪检测正常喉粘膜、喉鳞癌的 EGFR、PCNA和 DNA指数 (DI) ,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喉鳞癌的 EGFR的阳性表达率为5 4.8% ,与正常喉组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但 EGFR的阳性表达与喉癌的病理分级和 5年生存率无显著相关。而 PCNA阳性表达和 DI则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而相应增高 (P<0 .0 5 )。两指标高者生存时间短 ,预后差 (P <0 .0 5 )。结论 :EGFR的表达与喉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其过度表达可能为具有高度癌变危险的癌前病变提供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肿瘤恶性程度的判断和预后评价则以检测 PCNA的同时配以 DNA含量测定更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鳞状细胞癌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PCNA DN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