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疫情防控期间专业课在线教学现状、问题与反思——以浙江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建友 孟凡娟 +2 位作者 吕飞 赵培城 徐静波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第4期26-29,共4页
文章以浙江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本科专业课在线教学的现状,梳理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思现有问题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和教学策略,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参考,以提升... 文章以浙江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本科专业课在线教学的现状,梳理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思现有问题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和教学策略,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参考,以提升本科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专业课 在线教学 问题与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E理念下从课程思政到专业思政路径探索——以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为例 被引量:39
2
作者 刘琦 刘书来 郑增建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318-323,共6页
专业思政概念是在2018年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的,是对课程思政理念的深化与拓展,也是完成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抓手。以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为例,依托OBE理念,探索建立具有食品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学科... 专业思政概念是在2018年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的,是对课程思政理念的深化与拓展,也是完成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抓手。以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为例,依托OBE理念,探索建立具有食品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学科较高辨识度与系统性的专业思政教育体系,并以“三全育人”格局推进实施,实现将两者统一于育人的价值性,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专业思政 OBE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源蛋白酶和脂肪酶分类、特性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展
3
作者 张尧 王佳欣 +3 位作者 温婵婵 胡嘉运 刘晓凤 吴元锋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5-424,共10页
蛋白酶和脂肪酶作为两大工业水解酶,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各个领域(如奶酪制作、酱油发酵、酒类酿造、肉质嫩化等)。蛋白酶和脂肪酶主要来源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微生物源蛋白酶和脂肪酶因获取便利、成本低廉、分子改造简便等优势而成为... 蛋白酶和脂肪酶作为两大工业水解酶,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各个领域(如奶酪制作、酱油发酵、酒类酿造、肉质嫩化等)。蛋白酶和脂肪酶主要来源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微生物源蛋白酶和脂肪酶因获取便利、成本低廉、分子改造简便等优势而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国内外针对微生物源蛋白酶和脂肪酶的研究较多,包括不同来源产酶菌株筛选、产酶能力优化、理化特性研究、酶分子改造以期更好应用于食品加工等。本文总结了微生物源蛋白酶和脂肪酶相关研究,阐明了微生物源蛋白酶(丝氨酸蛋白酶、半胱氨酸蛋白酶、天冬氨酸蛋白酶和金属蛋白酶)和脂肪酶的分类、特性及在肉类、烘焙食品、乳制品、豆制品、酒类、茶类等的应用,为充分了解各种微生物源蛋白酶和脂肪酶的适用性、提高其使用效率、推动其更好应用于食品工业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源蛋白酶 微生物源脂肪酶 分类 酶学特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姚仁朋 孙玉敬 +1 位作者 赵圆 孟瑞锋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9-363,共15页
食品的质量安全是人类健康、社会稳定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是一个复杂且涉及多方面的问题,必须考虑食品加工的所有阶段,从种植和收获到储藏、运输、消费。将机器学习应用于食品加工领域可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保... 食品的质量安全是人类健康、社会稳定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是一个复杂且涉及多方面的问题,必须考虑食品加工的所有阶段,从种植和收获到储藏、运输、消费。将机器学习应用于食品加工领域可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保障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本文系统总结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模型,并详细阐述机器学习在食品领域,诸如图像识别、分级、质量检测和食品产业链中的应用。为机器学习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以拓展食品科研人员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神经网络 食品工业 食品分级 食品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食品中冰晶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徐霞 郭照敬 +2 位作者 柯志刚 周绪霞 丁玉庭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80-388,共9页
冷冻加工过程中冰晶的形成与生长会对食品的品质造成极大影响。快速而准确地检测冷冻食品中的冰晶,以有效控制和调节其成核和生长,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该文在总结冰结晶过程及其对冷冻食品品质影响的基础上,概述了近年来冷冻食品中冰... 冷冻加工过程中冰晶的形成与生长会对食品的品质造成极大影响。快速而准确地检测冷冻食品中的冰晶,以有效控制和调节其成核和生长,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该文在总结冰结晶过程及其对冷冻食品品质影响的基础上,概述了近年来冷冻食品中冰晶检测技术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其中,基于光学、电学、磁学、声学等物理方法的新型冰晶检测技术具有无损在线检测的潜力,且可以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极大地提高冰晶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是未来该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冷冻加工 冰晶 检测技术 物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食品化学实验课教学质量措施探究
6
作者 陈慧 徐霞 +3 位作者 蔡燕萍 朱士臣 刘书来 张建友 《中国食品工业》 2024年第1期147-148,151,共3页
本文旨在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保障实验教学效果。通过采取相应措施,使食品化学实验教学更加贴近实际工作需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想品质,增强学生对食品安全和伦理道德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和思... 本文旨在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保障实验教学效果。通过采取相应措施,使食品化学实验教学更加贴近实际工作需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想品质,增强学生对食品安全和伦理道德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和思政强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化学实验 思政强化 教学改革 考核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官组学鉴定特征芳香化合物及其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丽娜 毛沁园 +2 位作者 陈川 何荣军 孙培龙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347-358,共12页
感官组学是以食品风味化合物为研究对象,通过仪器分析和感官分析相结合,在分子水平上研究食品风味品质的交叉学科。近年来,感官组学广泛应用于食品特征性香气成分鉴定。该文系统地综述了感官组学如何定性定量食品中的特征性芳香化合物,... 感官组学是以食品风味化合物为研究对象,通过仪器分析和感官分析相结合,在分子水平上研究食品风味品质的交叉学科。近年来,感官组学广泛应用于食品特征性香气成分鉴定。该文系统地综述了感官组学如何定性定量食品中的特征性芳香化合物,重点介绍了通过香气提取物稀释分析(aroma extract dilution analysis, AEDA)、气相色谱-嗅闻(gas chromatography olfactometry, GC-O)、香气重组及消除实验等技术所鉴定出的关键香气化合物的研究。深入探讨了感官组学在特性香气化合物的分析、食品产地溯源、同类型产品的差异性分析及食品加工等方面的作用,为食品从原料到产品的加工过程中香气物质变化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为开发更多风味产品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官组学 芳香化合物 香气重组 气相色谱-嗅闻(GC-O) 仪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态冰预冷技术及其在冷鲜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贾世亮 张越 +4 位作者 刘关成 尹宇浩 杜心远 丁玉庭 周绪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88-395,共8页
高效的预冷处理和冷链配送是保证冷鲜食品加工和贮运过程品质的关键。但传统冷却方式存在能耗高、冷却效率低、保鲜货架期短等难题。流态冰作为一种新型绿色冷介质,具有融化潜热大、预冷温度低、冷却速率快等优势,在食品保鲜中具有较大... 高效的预冷处理和冷链配送是保证冷鲜食品加工和贮运过程品质的关键。但传统冷却方式存在能耗高、冷却效率低、保鲜货架期短等难题。流态冰作为一种新型绿色冷介质,具有融化潜热大、预冷温度低、冷却速率快等优势,在食品保鲜中具有较大应用潜力。该文在概述流态冰流动特性、传热特性及传质特性的基础上,阐述了流态冰预冷技术在冷鲜水产品和冷鲜肉冷却及贮藏保鲜中的应用,综述了流态冰耦合预处理技术,包括耦合臭氧、酸性电解水、抗氧化剂和可食用涂膜等技术在肉类保鲜中的应用前景,并对流态冰预处理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冷鲜食品的高品质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态冰 预冷 冷鲜食品 协同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芽糙米γ-氨基丁酸富集、调控及其功能食品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金国明 陈笑笑 +2 位作者 严国伟 余佳浩 童川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3-367,共15页
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 GABA)作为一种4碳、非蛋白质氨基酸,是发芽糙米中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之一。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关于发芽糙米GABA的研究进展,发现发芽糙米中GABA主要位于胚芽,GABA含量存在显著的遗传多样性,并且籼稻GABA... 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 GABA)作为一种4碳、非蛋白质氨基酸,是发芽糙米中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之一。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关于发芽糙米GABA的研究进展,发现发芽糙米中GABA主要位于胚芽,GABA含量存在显著的遗传多样性,并且籼稻GABA含量一般高于粳稻。浸泡温度、浸泡时间、浸泡方式等浸泡条件能显著影响发芽糙米GABA生成;同时,GABA积累速率和积累量还与发芽温度、发芽时间、发芽方式等发芽条件密切相关。此外,逆境胁迫、超声波处理、脉冲强光照射等非生物胁迫处理均能有效促进发芽糙米GABA的积累。发芽糙米中GABA的生物合成与代谢途径主要包括GABA支路与多胺降解途径,其会受到谷氨酸脱羧酶、γ-氨基丁酸转氨酶和琥珀酸半醛脱氢酶等关键酶的调控。本文探讨了发芽糙米GABA潜在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富含GABA的发芽糙米主食、饮料等功能性食品的研发与应用情况,并对发芽糙米中GABA的未来研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富含GABA的水稻育种和发芽糙米相关营养食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芽糙米 Γ-氨基丁酸 发芽工艺 富集 生物合成 功能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培养解决CEP能力的“食品工厂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被引量:1
10
作者 步婷婷 刘琦 杨开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6期62-65,共4页
复杂工程问题(complex engineering problems,CEP)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的核心指标。“食品工厂课程设计”是食品专业中重点突出CEP特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课程。项目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围绕CEP的技术因素进行了重点拆分,以OBE教育理念... 复杂工程问题(complex engineering problems,CEP)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的核心指标。“食品工厂课程设计”是食品专业中重点突出CEP特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课程。项目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围绕CEP的技术因素进行了重点拆分,以OBE教育理念“反向设计—正向实施—持续改进”为核心,从扩展内外工程实践资源、优化教学内容、完善考核评估等方面探索了课程教学改革,以期提升学生解决CEP的能力和培养工程伦理教育水平,以提高对毕业要求达成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工程问题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食品工厂课程设计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毒理学”项目化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途径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邱月 吕飞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24年第1期52-57,共6页
“食品毒理学”作为食品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食品安全相关课程学习和从业的必备基础,同时蕴含诸多思政元素,承担着育人功能。笔者以食品行业问题为纽带,通过项目化教学模式重构课程知识体系,为毒理学背景知识相对薄弱的食品专... “食品毒理学”作为食品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食品安全相关课程学习和从业的必备基础,同时蕴含诸多思政元素,承担着育人功能。笔者以食品行业问题为纽带,通过项目化教学模式重构课程知识体系,为毒理学背景知识相对薄弱的食品专业学生创造了熟悉的情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对毒理学知识的习得与应用,培养“专家思维”;在此基础上,深挖核心知识体系中的思政元素、丰富思政教育手段和完善思政考核评价机制,切实保障课程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毒理学 项目化教学 思政教育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炳银 陈红平 +2 位作者 田宝明 张洁茹 张相春 《中国茶叶》 2024年第11期33-44,共12页
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在防止食品变质、改善食品感官品质和提高食品营养功能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其不合理使用导致安全和舆情问题多发。茶多酚具有多种生理活性,且作为天然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在粮油、水产、果蔬食品中已经广泛应用,但... 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在防止食品变质、改善食品感官品质和提高食品营养功能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其不合理使用导致安全和舆情问题多发。茶多酚具有多种生理活性,且作为天然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在粮油、水产、果蔬食品中已经广泛应用,但茶多酚易氧化、滋味苦涩的特性也限制了其使用。文章对茶多酚在食品中的最新应用研究进行梳理,进一步对其抗氧化、抑菌等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旨在推动茶多酚食品添加剂的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食品添加剂 抗氧化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学研用结合的食品专业“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3
作者 田宝明 孟凡娟 +3 位作者 关荣发 蔡铭 邵平 刘晓凤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24期115-119,共5页
产学研用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仪器分析”课程是食品专业本科生教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仪器分析涉及的专业知识广、难度大且多学科交叉、知识点繁多,在教学上很难让学生掌握课程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问题亟需... 产学研用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仪器分析”课程是食品专业本科生教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仪器分析涉及的专业知识广、难度大且多学科交叉、知识点繁多,在教学上很难让学生掌握课程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问题亟需解决。通过整合产业、高校、科研、应用4块教学内容,建立“产学研用”结合的“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体系,优化培养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增加课程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架起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桥梁和衔接,培养高素质专业型食品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用 仪器分析 教学改革 食品专业 培养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融合教学模式的“食品物流学”课程改革
14
作者 邹仙果 曹宇钦 +1 位作者 舒明贵 杨开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44期93-96,共4页
通过对浙江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物流学”课程现有教学现状的分析,针对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多元融合的教学模式对“食品物流学”课程进行了改革和实践,包括调整授课方式、优化考核评价方法、强化跨学科交叉、融合... 通过对浙江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物流学”课程现有教学现状的分析,针对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多元融合的教学模式对“食品物流学”课程进行了改革和实践,包括调整授课方式、优化考核评价方法、强化跨学科交叉、融合思政教育等,在学生科研能力、学术水平、教师满意度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新时代的具备知识、能力、素养的复合型食品科技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物流学 多元融合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思政教育 综合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化学法制备硬脂酸淀粉酯的研究
15
作者 何荣军 田淑杰 +2 位作者 朱洲谊 刘世柱 孙培龙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3-772,共10页
为探究一种无溶剂制备硬脂酸淀粉酯工艺,以增强糯米淀粉的物理化学性质,本研究采用机械化学法,以糯米淀粉为原料,以取代度(DS)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球磨温度、时间及硬脂酸与淀粉质量比(酸粉比)等参数;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 为探究一种无溶剂制备硬脂酸淀粉酯工艺,以增强糯米淀粉的物理化学性质,本研究采用机械化学法,以糯米淀粉为原料,以取代度(DS)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球磨温度、时间及硬脂酸与淀粉质量比(酸粉比)等参数;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流变仪和接触角测量分析硬脂酸淀粉酯的性质。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温度60℃、球磨时间60 min、球磨转速400 r·min^(-1)、酸粉比0.8∶1,所制备的硬脂酸淀粉酯取代度为0.0445。改性淀粉形成了酯羰基,晶体结构被破坏,结晶度降低,糊化温度降低,黏度和疏水性提高。本研究可为机械化学法制备硬脂酸淀粉酯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淀粉基材料的改性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米淀粉 机械化学法 硬脂酸 结构特征 疏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质谱脂质组学在水产品营养组成与品质评价中的应用进展
16
作者 刘书来 谢方 +1 位作者 陈玉峰 徐小宝 《发酵科技通讯》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脂质作为水产品的重要营养来源,对水产品的风味质地和营养价值均有重要影响,通过解析水产品的脂质构成以探究其功能作用和代谢机制。高分辨质谱联合脂质组学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手段,突破了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和薄层色谱等传统脂质分析手... 脂质作为水产品的重要营养来源,对水产品的风味质地和营养价值均有重要影响,通过解析水产品的脂质构成以探究其功能作用和代谢机制。高分辨质谱联合脂质组学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手段,突破了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和薄层色谱等传统脂质分析手段在准确度和检测限方面的局限,实现了脂质分子的精确鉴定和脂质结构与功能的精细分析。笔者对八大类脂质的结构特点与功能特性,以及脂质组学的检测分析方法进行了系统阐述,并综述了高分辨质谱脂质组学技术在水产品营养与品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旨在为脂质组学在水产品中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高分辨质谱 脂质组学 营养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工工艺对胡柚汁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奕婷 林杨 +3 位作者 汪丽霞 徐小忠 林倩倩 陈诺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7-304,共8页
以常山胡柚为原料,研究胡柚果经过不同取汁方式、不同杀菌工艺等关键果汁加工单元操作前后的胡柚汁品质变化。通过对胡柚汁微生物、酶活、色度、黄酮等多个指标进行测定,分析不同加工工艺对胡柚汁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带皮取汁能较好... 以常山胡柚为原料,研究胡柚果经过不同取汁方式、不同杀菌工艺等关键果汁加工单元操作前后的胡柚汁品质变化。通过对胡柚汁微生物、酶活、色度、黄酮等多个指标进行测定,分析不同加工工艺对胡柚汁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带皮取汁能较好保留胡柚皮中总酚、黄酮及抗坏血酸成分,而对胡柚汁pH、可滴定酸和总糖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可溶性固形物略有增加,果汁亮度下降、黏度上升;去皮去囊衣的胡柚汁营养损失较大,但具有更好的感官品质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热杀菌会降低胡柚汁中微生物数量、总SOD活力、酸度、可溶性固形物、黄酮及抗坏血酸含量,增加总糖和总酚含量,对果汁整体色度影响显著,且不同杀菌温度对各处理果汁品质的影响差异显著。二次杀菌几乎可以杀灭胡柚汁中所有微生物,但同时会降低总SOD活力、黄酮及抗坏血酸含量,与热杀菌相比,二次杀菌对胡柚汁品质的总体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山胡柚 加工工艺 品质 取汁方式 热杀菌 二次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活化水耦合生物保鲜剂对牛肉的保鲜作用
18
作者 柯志刚 田玉玲 +2 位作者 刘书来 周绪霞 丁玉庭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9,共10页
为延长生鲜牛肉货架期,本研究设计了一种等离子体活化水(plasma-activated water,PAW)耦合ε-聚赖氨酸盐酸盐(ε-polylysine hydrochloride,ε-PLH)、乳酸链球菌素(Nisin)的保鲜方法,并辅以六偏磷酸钠作为保水剂,探究此保鲜技术对生鲜... 为延长生鲜牛肉货架期,本研究设计了一种等离子体活化水(plasma-activated water,PAW)耦合ε-聚赖氨酸盐酸盐(ε-polylysine hydrochloride,ε-PLH)、乳酸链球菌素(Nisin)的保鲜方法,并辅以六偏磷酸钠作为保水剂,探究此保鲜技术对生鲜牛肉的保鲜效果以及对贮藏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经PAW-ε-PLH-Nisin处理的牛肉经真空包装并于4℃条件下贮藏28 d后,其菌落总数为5.1(lg(CFU/g)),仍在可接受范围内;其总挥发性盐基氮值在贮藏21 d后为18.3 mg/100 g,保持在二级鲜度标准。对样品在贮藏期间的红度、质构、感官评分、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含量、脂肪酸组成、总巯基含量、羰基含量等的检测分析发现,PAW-ε-PLH-Nisin处理能显著提高牛肉红色,保持牛肉质构和感官评分的贮藏稳定性,延缓牛肉脂质和蛋白质氧化,并维持脂肪酸贮藏稳定性。以上研究表明,PAW-ε-PLH-Nisin在生鲜牛肉保鲜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与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鲜牛肉 等离子体活化水 ε-聚赖氨酸盐酸盐 乳酸链球菌素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食品及调味品中嘌呤类组分含量分析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11
19
作者 丁玉庭 张静 +1 位作者 周绪霞 赵培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276-281,共6页
在基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eversed-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的食品中嘌呤类物质检测方法优化的基础上,对典型水产品、畜禽肉类、豆制品、食用菌、蔬果以及常见调味品中腺嘌呤、鸟嘌呤、黄嘌呤和次黄嘌呤... 在基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eversed-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的食品中嘌呤类物质检测方法优化的基础上,对典型水产品、畜禽肉类、豆制品、食用菌、蔬果以及常见调味品中腺嘌呤、鸟嘌呤、黄嘌呤和次黄嘌呤的含量及其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旨在为消费者健康饮食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常见食品中总嘌呤含量以水产品最高,其次为畜禽肉类,植物性食品中最低。其中,水产品和畜禽肉类中总嘌呤含量分别为147.46~433.15 mg/100 g和106.09~138.16 mg/100 g,且以次黄嘌呤为主;内脏猪肝中嘌呤则以鸟嘌呤和腺嘌呤为主,总嘌呤含量在280 mg/100 g以上;检测的6种植物性食品中,4种总嘌呤含量小于50 mg/100 g。在检测的多种调味品中,鸡精、鸡鲜调味料中总嘌呤含量较高,达到500 mg/100 g以上,海鲜类酱料总嘌呤含量高于150 mg/100 g,豆类调味品中总嘌呤含量约在120 mg/100 g,而蔬果类调味料中总嘌呤含量小于50 mg/100 g,不同食品类的嘌呤分布除了含量外,尚与呈味核苷酸二钠(IMP+GMP,I+G)的增鲜添加有关。因此,在日常饮食中,应尽量控制此类高嘌呤食品的摄入量,以减缓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等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嘌呤类组分 高效液相色谱 呈味核苷酸二钠(I+G)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思政”视阈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路径探索——以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例 被引量:44
20
作者 刘琦 毛燚杰 蔡铭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43-348,共6页
“专业思政”的提出是对“课程思政”理念的进一步深化与拓展,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又一有效抓手,它将专业内相关课程进行一体化思政设计,系统挖掘思政元素,联动实现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的思政目标。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担负着国家... “专业思政”的提出是对“课程思政”理念的进一步深化与拓展,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又一有效抓手,它将专业内相关课程进行一体化思政设计,系统挖掘思政元素,联动实现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的思政目标。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担负着国家食品质量检测与安全管理等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任务,“专业思政”建设密切关系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以浙江工业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思政探索为例,提出了思政元素库的挖掘方向与内容大纲,并积极探索融入路径,实现育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思政 思政元素 挖掘 融入 食品质量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