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构转换运动技术在建筑结构抗震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张宇本 《门窗》 2016年第10期195-196,共2页
以转换运动设计思想为基础,采用万向滚动摩擦变建筑物被动运动为地基主动运动,研制出集隔震、吸震、复位和转换运动为一体的抗震装置,并建立了该装置的力学模型和微分方程。理论计算和实验测量结果表明:对于安装该抗震装置的建筑物,可... 以转换运动设计思想为基础,采用万向滚动摩擦变建筑物被动运动为地基主动运动,研制出集隔震、吸震、复位和转换运动为一体的抗震装置,并建立了该装置的力学模型和微分方程。理论计算和实验测量结果表明:对于安装该抗震装置的建筑物,可削减各种类型的地震动加速度最低达50%以上,而且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具有很好的同向一致性。由于影响抗震效果的因素比较多,需要对该装置一些关键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设计才能发挥出比较好的抗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运动 抗震 理论计算 实验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置非等截面TLCD高层建筑在风荷载作用下减振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钟振宇 楼文娟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81-1087,共7页
为了分析非等截面液柱式调谐阻尼器(TLCD)在高层建筑上对脉动风荷载减振的有效性,采用随机振动理论计算结构响应来获得分析数据.建立设有非等截面TLCD高层结构的运动方程,给出变截面TLCD阻尼等效线性化后的主结构传递函数封闭解,分析系... 为了分析非等截面液柱式调谐阻尼器(TLCD)在高层建筑上对脉动风荷载减振的有效性,采用随机振动理论计算结构响应来获得分析数据.建立设有非等截面TLCD高层结构的运动方程,给出变截面TLCD阻尼等效线性化后的主结构传递函数封闭解,分析系统各参数变化对减振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水箱液体质量和结构一阶广义质量的比值越大,减振效果越好,横竖管的长度比也有同样规律;但随着水头损失系数和竖横管面积比的增长使减振效果先增后减.一般而言TLCD频率和主结构基频接近时能达到最优减振率.在实际应用中建议将TLCD安装在轻柔和小阻尼的结构上以获得理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非等截面TLCD 减振 风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层建筑在风重耦合作用下响应分析
3
作者 钟振宇 楼文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1-135,共5页
风重耦合效应是指高耸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水平变形会受到重力的影响.为了有效分析超高层结构的风重耦合效应,文中建立了结构计算模型,推导了结构在风荷载和重力荷载共同作用下的动力方程,对结构自振周期、风振系数以及结构响应值的风重... 风重耦合效应是指高耸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水平变形会受到重力的影响.为了有效分析超高层结构的风重耦合效应,文中建立了结构计算模型,推导了结构在风荷载和重力荷载共同作用下的动力方程,对结构自振周期、风振系数以及结构响应值的风重耦合效应影响系数进行计算与分析.参数分析表明:考虑风重耦合作用后结构自振周期变长,风振系数减小,同时超高层结构的重刚比、弯剪刚度比和竖向外形锥度的增长会加大风重耦合效应.建议对重刚比较大、体型复杂的超高层建筑进行风重耦合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等效静力风荷载 风重耦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条件对建筑用高强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茅舒青 袁琳 韩越祥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750-1752,共3页
以建筑用30Mn Si高强钢为对象,研究其在余热淬火和微合金化处理条件下组织与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余热淬火处理后的6#钢具有最高的抗拉和屈服强度;1#、2#、5#和6#钢的疲劳断裂面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经V微合金化后,试验钢的疲劳... 以建筑用30Mn Si高强钢为对象,研究其在余热淬火和微合金化处理条件下组织与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余热淬火处理后的6#钢具有最高的抗拉和屈服强度;1#、2#、5#和6#钢的疲劳断裂面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经V微合金化后,试验钢的疲劳寿命提升,均大于5.00×106次,且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建筑 30MnSi高强钢 余热淬火 微合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热处理条件下建筑用30MnSi钢的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
5
作者 陈铱夲 李红英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733-1735,共3页
以30MnSi钢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对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优化了热处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试验钢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在淬火温度为900℃时取得最大值;伸长率在淬火温度为860... 以30MnSi钢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对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优化了热处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试验钢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在淬火温度为900℃时取得最大值;伸长率在淬火温度为860和900℃时基本保持不变,继续升高温度至940℃以上,伸长率降低;最优的热处理工艺为:900℃淬火+400℃回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MnSi钢 淬火 回火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质量问题与改进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高昂 《新疆有色金属》 2022年第3期60-61,共2页
伴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本文主要探讨装配式浇筑生产施工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以及改进措施,以有效促进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质量控制管理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生产施工 质量问题 改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BeePC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构造课程中的应用
7
作者 孔婷婷 那丽岩 +1 位作者 陈铱夲 马冲 《山西建筑》 2021年第16期197-198,共2页
装配式建筑是未来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高职教育作为与社会接口的教育,对装配式建筑课程的重视程度、普及程度也日益加深。在探讨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构造》课程现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教学中引入BeePC智能深化软件,同时按各... 装配式建筑是未来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高职教育作为与社会接口的教育,对装配式建筑课程的重视程度、普及程度也日益加深。在探讨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构造》课程现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教学中引入BeePC智能深化软件,同时按各个构件的深化设计流程为主导思路对教学重点内容进行项目化重构,并对其教学优势进行了提炼归纳,以期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提升教学质量与学习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构造 深化设计 项目化重构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工程路基的施工处理探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高昂 《建筑技术开发》 2020年第15期152-153,共2页
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对公路工程质量要求不断提升。我国陆路交通运输网络不断完善,大幅满足了人们对交通运输事业的需求。我国地形地貌较为复杂,公路工程作为我国陆路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重要内容,要不断强化公路工程质量,... 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对公路工程质量要求不断提升。我国陆路交通运输网络不断完善,大幅满足了人们对交通运输事业的需求。我国地形地貌较为复杂,公路工程作为我国陆路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重要内容,要不断强化公路工程质量,为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针对工程项目施工处理相关内容进行详细分析,以便于提升公路工程建设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工程 路基施工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窗OPTICS算法和DATA-SSI算法的桥梁模态参数智能化识别
9
作者 陈永高 钟振宇 罗晓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29,共12页
针对现有基于数据驱动的随机子空间(data-driven stochastic subspace identification,DATA-SSI)算法存在的不足,无法实现稳定图中真假模态的智能化筛选,提出了一种新的模态参数智能化识别算法。首先通过引入滑窗技术来实现对输入信号... 针对现有基于数据驱动的随机子空间(data-driven stochastic subspace identification,DATA-SSI)算法存在的不足,无法实现稳定图中真假模态的智能化筛选,提出了一种新的模态参数智能化识别算法。首先通过引入滑窗技术来实现对输入信号的合理划分,以避免虚假模态和模态遗漏现象的出现;其次通过引入OPTICS(ordering points to identify the clustering structure)密度聚类算法实现稳定图中真实模态的智能化筛选,最后将所提算法运用于某实际大型斜拉桥主梁结构的频率和模态振型识别过程中。结果表明,所提改进算法识别的频率值结果与理论值(MIDAS有限元结果)以及实际值(现场动力特性实测结果)间的误差均在5%以内,且识别的模态振型图与理论模态振型图具有很高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结构 随机子空间(SSI) 滑窗原理 密度聚类算法 稳定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轴压缩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损伤破坏的细观力学分析
10
作者 何康 屈伸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24年第5期1-6,共6页
基于伸缩因子函数的变形方法和蒙特卡罗方法,建立了由骨料、砂浆和二者之间的界面过渡区构成的混凝土随机骨料模型。采用有限单元法对混凝土随机骨料模型的抗压强度、应力峰值、应力分布、损伤状态等力学性能进行了数值计算,从细观尺度... 基于伸缩因子函数的变形方法和蒙特卡罗方法,建立了由骨料、砂浆和二者之间的界面过渡区构成的混凝土随机骨料模型。采用有限单元法对混凝土随机骨料模型的抗压强度、应力峰值、应力分布、损伤状态等力学性能进行了数值计算,从细观尺度上分析了混凝土的损伤破坏过程及裂缝形貌特征。结果表明:在单轴压缩荷载作用下,混凝土首先在薄弱区域的界面过渡区处发生拉应力和剪应力集中,产生初始损伤;然后损伤扩展至水泥砂浆,形成贯穿裂缝;最终,导致混凝土承载力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损伤 细观力学 随机骨料模型 单轴压缩 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俊美国画·作品
11
作者 江俊美 《传媒》 CSSCI 2024年第19期I0010-I0011,共2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验小波变换-噪声辅助分析的桥梁信号降噪方法 被引量:11
12
作者 罗烨钶 陈永高 李升才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46-256,共11页
环境激励下的桥梁结构响应易受噪声干扰,导致信号中的各特征分量无法有效辨别。针对现有降噪方法的局限性,将噪声辅助分析理论引入经验小波变换(EWT)进行改进。首先,基于能量准则与残量频域概率密度曲线特征对改进EWT的关键参数进行自... 环境激励下的桥梁结构响应易受噪声干扰,导致信号中的各特征分量无法有效辨别。针对现有降噪方法的局限性,将噪声辅助分析理论引入经验小波变换(EWT)进行改进。首先,基于能量准则与残量频域概率密度曲线特征对改进EWT的关键参数进行自适应确定;其次,根据能量密度与平均周期乘积、JS(Jensen-Shannon)散度构造筛分系数,实现对信号分量的特征筛选;最后,设定频域误差指标进行信号分量集成,对迭代所得信号分量重构进而实现降噪效果。为验证改进EWT的降噪能力,先后以仿真信号和某斜拉桥监测信号为研究对象,通过各降噪指标及时域、频域、时频域图形对各方法的降噪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改进EWT的降噪能力更强,在抑制噪声的同时可有效提取特征分量,避免了过度分割及整体集成造成的数据冗余,能够用于实际桥梁动力响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结构 降噪方法 经验小波变换(EWT) 噪声辅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确定-随机子空间算法的桥梁结构模态参数识别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永高 钟振宇 何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0-227,共8页
为了实现桥梁结构模态参数的智能化在线跟踪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滑窗技术、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与确定-随机子空间算法的时域识别(SC-CDSI)算法。对桥梁结构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进行加窗划分处理,分析了窗函数、窗口大小及窗口步长的确... 为了实现桥梁结构模态参数的智能化在线跟踪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滑窗技术、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与确定-随机子空间算法的时域识别(SC-CDSI)算法。对桥梁结构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进行加窗划分处理,分析了窗函数、窗口大小及窗口步长的确定标准;将频率、阻尼比及模态振型作为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聚类元素完成对稳定图中有效模态的智能化辨识;以某振动台试验桥为参数识别对象,并将所得结果与MIDAS有限元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SC-CDSI识别算法可以精确实现桥梁结构频率的在线跟踪智能化识别,且识别的结果具有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结构 滑窗技术 确定-随机子空间(CDSI)算法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有效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激励下桥梁结构模态参数识别的改进随机子空间算法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陈永高 钟振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96-204,共9页
为了剔除稳定图中的虚假模态和避免模态遗漏现象,提高模态参数识别的精确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滑动窗口和相似度的桥梁结构模态参数智能化识别算法。基于余弦相似原理提出了频率相似度和振型相似度,并依此构建置信度,以实现对系统真实阶次... 为了剔除稳定图中的虚假模态和避免模态遗漏现象,提高模态参数识别的精确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滑动窗口和相似度的桥梁结构模态参数智能化识别算法。基于余弦相似原理提出了频率相似度和振型相似度,并依此构建置信度,以实现对系统真实阶次的自动化确定;引入改进集成经验模式分解算法,以消除响应信号内部的噪声信号,达到消除部分虚假模态的目的;接着引入滑动窗口以实现对响应信号的划分,并通过构建频率相似度、振型相似度以及阻尼比相似度实现多个窗口对应参数结果中同类模态的聚类处理,达到剔除虚假模态和避免模态遗漏的目的。最后将所提算法运用于实际斜拉桥结构的模态参数识别,并将识别结果与现场试验值以及有限元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不仅能有效识别出频率结果还能识别出准确的模态振型图,能够实现桥梁结构模态参数的在线智能化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结构 智能化识别 随机子空间算法 模态参数 系统阶次 相似度 滑动窗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结构模态参数识别中系统阶次的自动辨识算法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陈永高 钟振宇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80-689,共10页
随机子空间算法作为时域模态分析的常用算法之一,存在系统定阶需人为参与这一缺陷。基于此,针对奇异值跳跃法难以确定高阶系统阶次这一问题,提出了将其与“对数化处理”进行融合以便快速确定奇异值的明显跳跃点;通过构建频率置信因子和... 随机子空间算法作为时域模态分析的常用算法之一,存在系统定阶需人为参与这一缺陷。基于此,针对奇异值跳跃法难以确定高阶系统阶次这一问题,提出了将其与“对数化处理”进行融合以便快速确定奇异值的明显跳跃点;通过构建频率置信因子和振型置信因子用于确定真实阶次的取值范围;采用线性加权平均法构建置信系数以确定结构系统的真实阶次;将所提算法运用于某大型斜拉桥的模态参数识别,并将识别结果与现场试验值和有限元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实现系统阶次的自动化确定和模态参数的自动化识别,且识别结果具有较好的精度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结构 参数识别 模态振型 随机子空间算法 系统定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激励下桥梁结构信号分解与模态参数识别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永高 钟振宇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67-1274,1300,共9页
为实现环境激励下桥梁结构信号分解与模态参数识别的一体化,首先,针对现有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存在的端点效应和有效本征模态函数筛选难的问题,通过引入镜像延拓算法和支持向量回归机算法来抑制端点效应,并根据互相关系数和能量系数建... 为实现环境激励下桥梁结构信号分解与模态参数识别的一体化,首先,针对现有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存在的端点效应和有效本征模态函数筛选难的问题,通过引入镜像延拓算法和支持向量回归机算法来抑制端点效应,并根据互相关系数和能量系数建立筛选有效本征模态函数的新指标——有效系数;其次,根据桥梁结构真实模态存在的一般规律提出了用于智能化辨识稳定图中真实模态的算法;最后,通过某大型斜拉桥振动台试验来验证所提算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不仅能实现桥梁结构响应信号的自适应分解和重构,还能实现稳定图中真实模态的智能化筛选,即实现桥梁结构模态参数的智能化识别,且识别结果具有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结构 信号分解 信号重构 端点效应 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EMD分解和Data-SSI算法的斜拉桥模态参数识别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永高 钟振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6-172,200,共8页
针对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分析的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算法(CEEMD),以实现对响应信号的降噪与重构。首先对输入信号进行特征分析以确定加入白噪声的幅值标准差以及EEMD集成次数;其次进行EEMD分解;并对所... 针对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分析的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算法(CEEMD),以实现对响应信号的降噪与重构。首先对输入信号进行特征分析以确定加入白噪声的幅值标准差以及EEMD集成次数;其次进行EEMD分解;并对所得本征模态函数(IMF)利用欧式距离进行聚类分析,以检验所得本征模态函数之间是否存在模态混叠现象;然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每个IMF与实测信号之间的模糊相似系数,以便选出有效的IMF分量;再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帕累托图法对保留下来的有效IMFs进行信号的重构,进而达到对实测信号的有效分解和降噪效果。为了验证该算法能运用于实际桥梁中,对某大型斜拉桥进行实例分析,首先对传感器所测响应信号进行重构,然后将其作为数据驱动随机子空间算法的输入,进行模态参数识别,同时为了进一步验证该算法所得结果比现有算法更为精确,对各算法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论是该算法能对响应信号进行更好的降噪与重构,且所得结果更接近真实值,能运用于实际桥梁的模态参数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CEEMD 模糊综合评价法 主成分分析 帕累托图 Data-SS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站仪悬高测量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被引量:15
18
作者 潘益民 黄曼 杜素云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0年第1期46-47,51,共3页
通过对全站仪悬高测量基本原理的介绍,结合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安置两次仪器对同一目标进行观测,并对所测结果进行改正,提高测量成果的精确性。
关键词 全站仪 悬高测量 存在问题 改进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结构真实模态的智能化识别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永高 钟振宇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1-479,共9页
随着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不断普及,模态参数识别已被广泛运用于桥梁健康监测中以获取结构自身的动力特性值.虽然随机子空间算法作为模态参数识别算法中最为广泛使用的算法之一,但其依然存在稳定图中真实模态筛选难这一难题.基于此,... 随着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不断普及,模态参数识别已被广泛运用于桥梁健康监测中以获取结构自身的动力特性值.虽然随机子空间算法作为模态参数识别算法中最为广泛使用的算法之一,但其依然存在稳定图中真实模态筛选难这一难题.基于此,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之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提出桥梁结构真实模态存在的一般规律,并利用试验对其进行验证;其次,基于稳定图的基本原理提出以频率值、阻尼比以及振型系数为筛选因子的真实模态智能客观筛选算法.最后,以某大型斜拉桥为研究对象进行模态参数识别,并依次将算法所得频率值、阻尼比以及振型系数与动载试验结果和MIDAS理论结果分别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运用于实际桥梁结构的真实模态识别,且识别结果具有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结构 健康监测 模态参数 稳定图 真实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入风重耦合效应高耸结构顺风向响应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钟振宇 楼文娟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65-768,共4页
风重耦合效应是指高耸结构侧向变形受到风和重力共同影响而引起结构静力和动力响应发生变化的现象。为了研究风重耦合效应的作用机理,利用结构几何非线性动力方程和等效线性随机振动理论求解。计算结果表明,重刚比是影响风重耦合效应最... 风重耦合效应是指高耸结构侧向变形受到风和重力共同影响而引起结构静力和动力响应发生变化的现象。为了研究风重耦合效应的作用机理,利用结构几何非线性动力方程和等效线性随机振动理论求解。计算结果表明,重刚比是影响风重耦合效应最重要的参数,其值越大,结构振动固有频率越小,结构响应越大。当结构重刚比较小时,地面粗糙度、结构固有阻尼和平均风速对风重耦合效应影响不大。当重刚比较大时,风重耦合效应随结构固有阻尼和平均风速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风重耦合效应 风振 非线性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