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性的体验 理性的表达——新中国音乐美学研究60年 被引量:33
1
作者 杨和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9-364,共16页
本文取新中国音乐美学学科构建的研究视域,总结和肯定60年来音乐美学学科所取得的理论成就,反思和检讨60年来音乐美学学科所存在的问题,探求和开拓60年来音乐美学学科发展的新空间,描绘和科学构建中国音乐美学学科体系的宏伟蓝图,具有... 本文取新中国音乐美学学科构建的研究视域,总结和肯定60年来音乐美学学科所取得的理论成就,反思和检讨60年来音乐美学学科所存在的问题,探求和开拓60年来音乐美学学科发展的新空间,描绘和科学构建中国音乐美学学科体系的宏伟蓝图,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音乐美学学科 发展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光南音乐创作研究叙事与历史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和平 葛兆远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5-118,共4页
施光南浙江省金华人,是建国后我国民族音乐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的代表人物,他对我国新型音乐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音乐领域的创作中依靠独特的音乐风格、浓郁的民族特色、优美的音乐旋律等,其歌曲被人们深深的熟悉和喜欢以及传唱。... 施光南浙江省金华人,是建国后我国民族音乐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的代表人物,他对我国新型音乐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音乐领域的创作中依靠独特的音乐风格、浓郁的民族特色、优美的音乐旋律等,其歌曲被人们深深的熟悉和喜欢以及传唱。本文基于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图对人民音乐家施光南的音乐贡献,给予符合事实的、公允的、客观历史评价。同时也为后来研究者们提供一个可以借鉴、参照的文本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光南 音乐特征 音乐贡献 历史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育与音乐美学的双重建构
3
作者 池瑾璟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2期31-37,共7页
20世纪中国音乐美学学科的理论建构,是伴随着西方音乐文化的传入与中国新音乐实践——学堂乐歌的兴起而得以实现的。前者为中国传统乐教在近代的转型注入了活力,后者为中国传统乐教在近代的重现提供着实践范型。
关键词 音乐艺术 传统乐教 审美教育 美育 音乐文化 音乐美学 音乐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30年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杨和平 《人民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4-80,共7页
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突飞猛进的特殊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思想解放给文化艺术领域带来了根本性变化。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 改革开放 音乐史研究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文化艺术 社会政治 特殊时期 总体小康
原文传递
“上音”三位音乐家吴梦非、邱望湘、陈啸空研究(上)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和平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3-164,共12页
上海音乐学院是我国近代以来第一所专业音乐学府,90年前由蔡元培、萧友梅两位先生在上海为她创生,后经萧友梅、黄自、陈洪、贺绿汀等先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建设,在这里汇聚了一批优秀的中外音乐师资;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声誉的音乐家;产... 上海音乐学院是我国近代以来第一所专业音乐学府,90年前由蔡元培、萧友梅两位先生在上海为她创生,后经萧友梅、黄自、陈洪、贺绿汀等先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建设,在这里汇聚了一批优秀的中外音乐师资;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声誉的音乐家;产生了一批影响世界的音乐作品……通过90年的建设和发展,无论从成就上说,还是从贡献上论,上海音乐学院业已成为中国当下最具影响的音乐学府之一,也是与世界顶尖音乐学府相媲美的中国代表。作者认为,上海音乐学院之所以取得如此的成就和贡献,除了萧友梅、黄自、陈洪、贺绿汀等代表性的领导人和著名音乐家的贡献外,还不应该忘记那些在上海音乐学院发展历史上默默耕耘、创作育人的一批音乐家。通过对几个版本的上海音乐学院院志、院史以及相关研究的学习,发现对三位浙江籍的、曾经在上海音乐学院工作的音乐家吴梦非、邱望湘、陈啸空一笔带过、篇幅甚少、重视不够、论述略简等问题。基于此,文章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三位音乐家的历史贡献和成就作些补充介绍,一是弥补上海音乐学院院史的一点不足,二是为上海音乐学院90华诞贡献一点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音乐学院 吴梦非 邱望湘 陈啸空
原文传递
“上音”三位音乐家吴梦非、邱望湘、陈啸空研究(下)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和平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4-124,共21页
上海音乐学院是我国近代以来第一所专业音乐学府,90年前由蔡元培、萧友梅两位先生在上海为她创生,后经萧友梅、黄自、陈洪、贺绿汀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建设,在这里汇聚了一批优秀的中外音乐师资;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声誉的音乐家;产生了一... 上海音乐学院是我国近代以来第一所专业音乐学府,90年前由蔡元培、萧友梅两位先生在上海为她创生,后经萧友梅、黄自、陈洪、贺绿汀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建设,在这里汇聚了一批优秀的中外音乐师资;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声誉的音乐家;产生了一批影响世界的音乐作品……通过90年的建设和发展,无论从成就上说,还是从贡献上论,上海音乐学院业已成为中国当下最具影响的音乐学府之一,也是与世界顶尖音乐学府相媲美的中国代表。我认为,上海音乐学院之所以取得如此的成就和贡献,除了萧友梅、黄自、陈洪、贺绿汀等代表性的领导人和著名音乐家的贡献外,还不应该忘记那些在上海音乐学院发展历史上默默耕耘、创作育人的一批音乐家。通过对几个版本上海音乐学院院志、院史以及相关研究的学习,发现对三位浙江籍的、曾经在上海音乐学院工作的音乐家吴梦非、邱望湘、陈啸空一笔带过、篇幅甚少、重视不够、论述略简等问题。基于此,文章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三位音乐家的历史贡献和成就做些补充介绍,一是弥补上海音乐学院院史的一点不足,二是为上海音乐学院90华诞贡献一点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音乐学院 吴梦非 邱望湘 陈啸空
原文传递
论中国音乐美学学科研究的学术影响力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和平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4-116,共13页
本文以中国音乐美学学科研究为对象,取学术影响力的视角,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基于中国引文数据库(CNKI)与外文数据库(JSTOR)的检索,通过对中国音乐美学刊发数量、被引用、被译介,引证文献的学科分布以及发文作者、发文机构等维度的定量与... 本文以中国音乐美学学科研究为对象,取学术影响力的视角,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基于中国引文数据库(CNKI)与外文数据库(JSTOR)的检索,通过对中国音乐美学刊发数量、被引用、被译介,引证文献的学科分布以及发文作者、发文机构等维度的定量与定性分析,试图客观考量并评判中国音乐美学学科研究的学术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音乐美学 学科研究 学术影响力
原文传递
现代文化语境中的传统音乐遗存--东阳道情生态现状调查与保护对策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和平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4-81,共8页
东阳道情历史悠久,极具鲜明的艺术特色;在当代大众文化语境里,它是传统与现代的相结合;传承者融合了现代的表现手法,使东阳道情作为绵延至今的某种精神世界的承载物,给人民大众提供通往那一精神世界的桥梁。但是,囿于大众传媒的广泛应... 东阳道情历史悠久,极具鲜明的艺术特色;在当代大众文化语境里,它是传统与现代的相结合;传承者融合了现代的表现手法,使东阳道情作为绵延至今的某种精神世界的承载物,给人民大众提供通往那一精神世界的桥梁。但是,囿于大众传媒的广泛应用和社会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年轻学者对东阳道情的喜爱和依赖已逐渐冷漠。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做好传承与保护工作。本文以东阳道情的艺术特色、生态现状、传承与保护的价值、对策为调查对象,旨在深入探究多样化的传承方式,力求找到切实可行的保护对策,为传承与保护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阳道情 现状 保护对策
原文传递
中国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法规建设研究
9
作者 杨和平 房舒 《人民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9-53,共5页
教育法规是保证教育顺利发展的基础,音乐教育法规能够反映政府部门将音乐教育置于何种地位,它是由国家政府部门颁布的关于音乐教育的文件,决定着学校音乐教育的走向、音乐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和音乐教学内容的选择。20世纪以来,中国政治... 教育法规是保证教育顺利发展的基础,音乐教育法规能够反映政府部门将音乐教育置于何种地位,它是由国家政府部门颁布的关于音乐教育的文件,决定着学校音乐教育的走向、音乐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和音乐教学内容的选择。20世纪以来,中国政治风云变幻无常,音乐教育也经历多次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音乐教育 教育法规建设 中国政治 现代学校 政府部门 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 20世纪
原文传递
明代文人琴社稽考
10
作者 孟大山 《音乐探索》 2022年第4期28-33,共6页
“文人结社”是文人群体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活动方式。以古琴这一与文人群体密不可分的特殊礼器乐器为切入口,将“文人结社”现象与古琴艺术并置,通过对明代文人琴社的史料稽考,从明代专业琴社的发展与综合结社中的古琴两个脉络进行探究,... “文人结社”是文人群体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活动方式。以古琴这一与文人群体密不可分的特殊礼器乐器为切入口,将“文人结社”现象与古琴艺术并置,通过对明代文人琴社的史料稽考,从明代专业琴社的发展与综合结社中的古琴两个脉络进行探究,力图解析“文人结社”对中国古代古琴艺术发展的推动,以及古琴艺术在文人自娱、他娱、自况中不可替代的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文人琴社 古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的现实 凝固的历史--“2011年全国中国音乐史学高层论坛”叙事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和平 王红 《人民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31,共2页
由中国音乐史学会、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共同主办的“2011年全国中国音乐史学高层论坛”于2011年12月6—8日在金华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举行。参加是次会议的代表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浙江省艺术研究院、... 由中国音乐史学会、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共同主办的“2011年全国中国音乐史学高层论坛”于2011年12月6—8日在金华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举行。参加是次会议的代表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浙江省艺术研究院、沈阳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大学以及浙江部分兄弟院校的领导、专家和博士、硕士研究生四十余人提交论文与教学材料三十余篇。中国音乐史学会会长戴嘉枋、音乐史学家汪毓和、陈聆群等专家的莅临,使会议的学术交流更加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音乐史学会 高层论坛 浙江师范大学 中央音乐学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 叙事 历史 凝固
原文传递
音乐艺术功能论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和平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01X期63-65,共3页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出发,试图动态地把握音乐功能,将音乐艺术功能的二重层次及承续性和变异性结合起来,进行了辩证的分析。
关键词 音乐艺术功能 历史性 本体功能 实用功能 承续性 变异性
原文传递
立美问题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和平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4-157,178,共5页
立美作为与审美对应的一个范畴,在西方美学理论中一直未能得到构建,成为西方美学研究领域的一件憾事。上个世纪70年代末,由我国著名音乐理论家、美学家赵宋光首创立美概念,并给予理论阐释,弥补了西方美学理论的缺憾,但也引起了音乐美学... 立美作为与审美对应的一个范畴,在西方美学理论中一直未能得到构建,成为西方美学研究领域的一件憾事。上个世纪70年代末,由我国著名音乐理论家、美学家赵宋光首创立美概念,并给予理论阐释,弥补了西方美学理论的缺憾,但也引起了音乐美学界和美学界的争鸣。本文取立美概念的视角,对立美概念的创设和理论内涵、立美与审美、立美与创作的关系,以及立美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美 审美 创作
原文传递
回溯与检讨--新中国音乐评论60年素描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和平 《人民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5-29,共5页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音乐评论发轫于上个世纪初的学堂乐歌至30年代;在新中国成立前音乐评论学科一直处于不断的建构中。虽然,在音乐评论学科的不断建构中,产生了许多具有理论价值的成果,涌现出许多具有真知灼见的音乐评论家。但是,由...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音乐评论发轫于上个世纪初的学堂乐歌至30年代;在新中国成立前音乐评论学科一直处于不断的建构中。虽然,在音乐评论学科的不断建构中,产生了许多具有理论价值的成果,涌现出许多具有真知灼见的音乐评论家。但是,由于社会的动荡和变革,一方面,致使中国音乐评论学科带有浮光掠影、多元杂烩特征,对诸多与音乐评论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犹如蜻蜓点水、隔靴搔痒一般,未能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评论家 新中国成立 素描 检讨 回溯 30年代 学堂乐歌 学科
原文传递
近代化历程中的中国近现代音乐教材建设问题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和平 宋莉 《人民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4-66,共3页
"所谓‘近代化’,就其本义,指的是16世纪以来主要是在西方世界出现的所谓社会变革浪潮,这种社会变革浪潮,其核心内容只有一个,那就是资本主义化,也就是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代替传统的(也可以说是封建的)生产方式,用资本主义的新文... "所谓‘近代化’,就其本义,指的是16世纪以来主要是在西方世界出现的所谓社会变革浪潮,这种社会变革浪潮,其核心内容只有一个,那就是资本主义化,也就是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代替传统的(也可以说是封建的)生产方式,用资本主义的新文化代替传统的旧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化 中国近现代 音乐教材 资本主义化 设问 社会变革 生产方式 西方世界
原文传递
励学励行 维实维新——论王宁一的音乐美学思想与理论贡献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和平 《人民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9-73,共5页
王宁一老师是我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硕士学位班学习时的老师,又是我学习研究音乐美学的导师。在我成长的道路上,受宁一师的影响很大,得到的恩惠也很多。这种影响与恩惠不仅体现在读书学习的课程里,学术研究的成果中,生活关心的细节... 王宁一老师是我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硕士学位班学习时的老师,又是我学习研究音乐美学的导师。在我成长的道路上,受宁一师的影响很大,得到的恩惠也很多。这种影响与恩惠不仅体现在读书学习的课程里,学术研究的成果中,生活关心的细节里,而且也体现在思想道德的认知里,学术探索的求真中,为人处事的行为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美学 维实 读书学习 思想道德 学术研究 中国音乐学 音乐评论 何乾三 学术探索 中国艺术研究院
原文传递
“立美”理论与实践的合理内核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和平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X期76-77,共2页
对于美育的思索,赵宋光基于经验而超于经验,创造性地赋予美育以新意,创造性的提出与'审美'相对应的'立美'概念,是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的。赵宋光认为:'建立美的形式(立美)是实践过程,认识美之所在(审美)则是认识过程... 对于美育的思索,赵宋光基于经验而超于经验,创造性地赋予美育以新意,创造性的提出与'审美'相对应的'立美'概念,是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的。赵宋光认为:'建立美的形式(立美)是实践过程,认识美之所在(审美)则是认识过程,后者不等于前者。'(1)强调实践是区别立美和审美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美 合理内核 赵宋光 理论与实践 音乐材料 认识过程 不等于 内容与形式 欣赏过程 交响乐作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