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子DNA碎片对辅助生殖技术治疗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费前进 金建远 +1 位作者 倪吴花 黄学锋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563-568,共6页
目的探讨精子DNA碎片(SDF)对常规体外受精(IVF)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35对夫妇的154个IVF和88个ICSI治疗周期,男方在女性配偶获卵日获取精液标本行精液常规分析和SDF检测,统计IVF和ICSI的胚胎结局:受精... 目的探讨精子DNA碎片(SDF)对常规体外受精(IVF)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35对夫妇的154个IVF和88个ICSI治疗周期,男方在女性配偶获卵日获取精液标本行精液常规分析和SDF检测,统计IVF和ICSI的胚胎结局: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 IVF和ICSI周期的精子DNA碎片指数(DFI)分别为(17.4±10.4)%和(25.3±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精子DFI≥24%时,ICSI周期的受精率、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IVF周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因素分析时,精子DFI≥24%时的ICSI周期和IVF周期获得临床妊娠的优势比(OR)为3.85,95%可信区间(95%CD为1.40~10.59。纳入精液量、精子浓度、精子活动力(a+b)和女性配偶的年龄作为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时,DFI≥24%时的ICSI周期和IVF周期获得临床妊娠的OR为4.61(95%CI 1.09~19.57)。结论高SDF水平可影响辅助生殖技术(ART)的治疗方式,SDF水平较高时行IVF治疗的结局较差,此时应选择ICSI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 DNA碎片 常规体外受精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联合复方醋酸环丙孕酮预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育患者促排卵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海燕 叶碧绿 +3 位作者 赵军招 林金菊 林文琴 池海虹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325-328,共4页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经二甲双胍联合复方醋酸环丙孕酮预治疗后的内分泌、糖及脂代谢变化及随后促排卵效果.方法测定65例PCOS患者的基础内分泌、糖及脂代谢指标并与30例非PCOS不育患者比较.对50例PCOS患者给予二甲双胍联合...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经二甲双胍联合复方醋酸环丙孕酮预治疗后的内分泌、糖及脂代谢变化及随后促排卵效果.方法测定65例PCOS患者的基础内分泌、糖及脂代谢指标并与30例非PCOS不育患者比较.对50例PCOS患者给予二甲双胍联合复方醋酸环丙酮治疗,3个月后复查内分泌、糖及脂代谢指标,停药后给予克罗米芬(CC)及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观察组);未经上述药物治疗的15例PCOS患者直接行促排卵治疗(对照组).比较各组卵泡发育、排卵及妊娠情况.结果65例PCOS患者基础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二醇(E2)、空腹胰岛素(FI)、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比值(FG/FI)及甘油三脂(T-Ch)、总胆固醇(TG)水平高于非PCOS不育患者(P<0.001~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非PCOS不育患者(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LH、T及E2分别下降58.9%、38%及30.1%,载脂蛋白B(apoB)及HDL-C上升17.2%及20%(P<0.001~P<0.05),FI及FG/FI虽有不同程度下降及上升,但差异无显著性.促排卵结果:排卵率71.7%、妊娠率3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复方醋酸环丙孕酮治疗可有效改善PCOS患者内分泌及糖、脂代谢紊乱,改善卵巢对促排卵药物的敏感性,提高排卵率及临床妊娠率,对PCOS不育妇女不失为良好的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二甲双胍 复方醋酸环丙孕酮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醋酸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育初探 被引量:11
3
作者 赵军招 林金菊 +1 位作者 叶碧绿 林文琴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64-166,共3页
关键词 多表卵巢综合征 不育症 复方醋酸环丙孕酮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技术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不育妇女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陈雅 赵军招 +2 位作者 葛红山 林金菊 叶碧绿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53-156,共4页
目的评价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技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育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5年8月PCOS不育患者在本中心行IVM或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周期作回顾性分析。分为无... 目的评价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技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育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5年8月PCOS不育患者在本中心行IVM或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周期作回顾性分析。分为无药物刺激的IVM观察组共48例、68个周期,与IVF/ICSI组39例、42个周期,比较两组的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及多胎发生率。结果IVM组与IVF/ICSI组比较,IVM组未采用卵泡刺激素(FSH),IVF/ICSI组FSH用量为(25±6.2)支;受精率分别为70.7%及63.9%(P<0.01);卵裂率分别为87.9%及99.4%(P<0.01);OHSS分别为0及7.1%(P<0.05),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两组的获卵数、种植率、妊娠率、流产率、多胎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M技术对难治性PCOS不育患者是一种较为节约,且不发生OHSS的有效辅助生育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 体外成熟 多囊卵巢综合征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22例无精子症患者的病因诊断及其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费前进 黄学锋 +2 位作者 李澄棣 张李雅 杨旭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无精子症患者的病因。方法对922例无精子症患者按WHO标准进行病因诊断分析。结果922例无精子症患者中先天性异常445例(48.3%)、特发性无精子症206例(22.3%)、梗阻性无精子症198例(21.5%)、医源性疾病26例(2.8%)、获得性睾丸损... 目的探讨无精子症患者的病因。方法对922例无精子症患者按WHO标准进行病因诊断分析。结果922例无精子症患者中先天性异常445例(48.3%)、特发性无精子症206例(22.3%)、梗阻性无精子症198例(21.5%)、医源性疾病26例(2.8%)、获得性睾丸损伤23例(2.5%)、全身性疾病10例(1.1%)、精索静脉曲张8例(0.9%)、内分泌病因6例(0.7%);206例特发性无精子症患者睾丸活检结果,睾丸生精功能低下38例(18.4%)、生精阻滞69例(33.5%)、唯支持细胞综合征(SCOS)90例(43.7%)、生精小管透明变性9例(4.4%)。结论先天性异常、特发性无精子症和梗阻性无精子症是无精子症患者的主要病因,SCOS是特发性无精子症患者睾丸生精障碍的主要病理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无精子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在体外受精中经精子传播的可能性 被引量:5
6
作者 费前进 黄学锋 +1 位作者 倪吴花 郑九嘉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341-345,共5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在体外受精(IVF)中经精子进行传播的可能性。方法选择35例IVF中配偶无任何HBV感染标志的男性HBV携带者,收集IVF剩余的精子及废弃的早期胚胎,用PCR技术制备地高辛(Dig)标记的HBV-DNA探针,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在体外受精(IVF)中经精子进行传播的可能性。方法选择35例IVF中配偶无任何HBV感染标志的男性HBV携带者,收集IVF剩余的精子及废弃的早期胚胎,用PCR技术制备地高辛(Dig)标记的HBV-DNA探针,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精子和胚胎中的HBV-DNA进行检测。结果收集到精子标本35例,其中有10例检测到HBV-DNA阳性,收集到废弃的胚胎标本30例,其中有5例胚胎卵裂球检测到HBV-DNA阳性,精子和胚胎HBV DNA的阳性率分别为28.6%和16.7%。结论 PCR法制备的地高辛标记的HBV-DNA探针可有效检测精子和胚胎中的HBV;HBV可在IVF中经精子细胞进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体外受精 肝炎病毒 乙型 传播 荧光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超声下穿刺微创治疗
7
作者 王佩玉 赵军招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388-390,408,共4页
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小卵泡穿刺术是继卵巢楔形切除术、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之后的一种新的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微创手术方式。该手术方法具有改善内分泌环境,促进自然排卵,恢复月经,提高对促排卵药物的敏感性等作用。与传统手术相比,手术... 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小卵泡穿刺术是继卵巢楔形切除术、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之后的一种新的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微创手术方式。该手术方法具有改善内分泌环境,促进自然排卵,恢复月经,提高对促排卵药物的敏感性等作用。与传统手术相比,手术效果相似,但操作简便,手术创伤与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该手术的具体治疗机制和规范的操作方法目前尚无定论,仍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超声检查 穿刺抽液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与复方醋酸环丙孕酮联合应用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及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7
8
作者 叶碧绿 杨海燕 +2 位作者 赵军招 林金菊 林文琴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45-748,共4页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与复方醋酸环丙孕酮 (复方环丙孕酮 )联合应用 ,对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患者内分泌及代谢的影响。方法 对 4 5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 ,为观察组 ;2 0例非PCOS不孕妇女为对照组。测定体重指数 (BMI)、腰臀围比值 (WHR...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与复方醋酸环丙孕酮 (复方环丙孕酮 )联合应用 ,对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患者内分泌及代谢的影响。方法 对 4 5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 ,为观察组 ;2 0例非PCOS不孕妇女为对照组。测定体重指数 (BMI)、腰臀围比值 (WHR)、多毛评分 (F G评分 )及生殖内分泌激素、糖、脂代谢指标等。观察组根据随机应用不同药物又分为复方环丙孕酮组、二甲双胍组及二甲双胍与复方环丙孕酮联合用药组 (联合用药组 ) ,每组各 15例。经 12周治疗后 ,比较上述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BMI、WHR、F G评分、黄体生成激素 (LH)、睾酮 (T)、空腹胰岛素 (FI)、胰岛素抵抗 (IR)及甘油三酯等均较对照组增高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较对照组降低 (P <0 0 1)。观察组 3组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治疗 12周后 ,联合用药组及二甲双胍组LH分别从 (13 9± 5 9)IU/L降低为 (5 8± 2 2 )IU/L ,从 (13 8± 7 6 )IU/L降低为 (11 8±6 5 )IU/L ;T分别从 (2 1± 0 8)nmol/L降低为 (1 2± 0 4 )nmol/L ,从 (2 2± 1 1)nmol/L降低为(1 8± 0 8)nmol/L ;游离睾酮 (FT)分别从 (2 8± 2 3)nmol/L降低为 (0 8± 0 5 )nmol/L ,从 (2 5±1 9)nmol/L降低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复方醋酸环丙孕酮 联合用药 多囊卵巢综合征 内分泌 代谢
原文传递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与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妊娠结局的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林文琴 林金菊 +4 位作者 叶碧绿 陈云琴 赵军招 周颖 池海虹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IVF ET)和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 (ICSI)的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6月 ,行IVF ET获得妊娠的 14 3例 (IVF ET组 )及行ICSI获得妊娠的 173例 (ICSI组 )的临床资料 ,...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IVF ET)和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 (ICSI)的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6月 ,行IVF ET获得妊娠的 14 3例 (IVF ET组 )及行ICSI获得妊娠的 173例 (ICSI组 )的临床资料 ,比较两组的生化妊娠、流产、异位妊娠、多胎分娩发生率及新生儿出生体重、胎儿孕龄、先天性畸形、围产儿死亡率的情况 ;并对两组单胎、双胎妊娠的结局分别进行比较。结果 IVF ET组与ICSI组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产次、移植胚胎数、流产率 (16 1%、13 3% )、分娩率 (6 5 7%、74 6 % )、多胎分娩发生率 (2 7 3%、31 8% )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单胎妊娠中 ,IVF ET组与ICSI组低体重儿的发生率分别为 1 8%、6 8% ,小于胎龄儿的发生率分别为 7 3%、8 1% ,早产的发生率分别为 5 5 %、14 9% ;双胎妊娠中 ,IVF ET组与ICSI组低体重儿的发生率分别为 34 2 %、4 2 6 % ,小于胎龄儿的发生率分别为 30 3%、38 0 % ,早产的发生率分别为 4 2 1%、4 6 3%。两组间上述各发生率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但双胎妊娠中 ,上述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单胎妊娠。两者比较 ,差异均有极显著性 (P <0 0 1)。先天性畸形的发生率 ,IVF ET组与ICSI组分别为 2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 妊娠结局 比较 分析
原文传递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对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林文琴 林金菊 +3 位作者 叶碧绿 赵军招 周颖 黄学锋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64-265,共2页
关键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子宫内膜异位症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原文传递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宫内外同时妊娠1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詹丽飞 林文琴 +3 位作者 叶碧绿 吴雪清 郑彩微 洪卫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44-344,共1页
关键词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宫内外同时妊娠 不孕症 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细胞间黏附分子1基因K469E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章顺荣 徐力辛 +4 位作者 高秋琦 张怀勤 徐炳森 林捷 黄伟剑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5-207,共3页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l,ICAM1)基因K469E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关联。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了173例冠心病患者和141...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l,ICAM1)基因K469E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关联。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了173例冠心病患者和141名对照的ICAM1基因K469E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结果基因型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冠心病组的KK基因型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4.2%比48.9%,P〈0.01),同样,冠心病组K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9.2%比69.9%,P〈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排除年龄,性别,和冠心病其它危险因素的影响后,KK纯合子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是KE和EE基因型的2.35倍(95%CI:1.03-5.36,P〈0.05)。结论ICAM1基因K469E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冠心病的危险性相关,其中K等位基因可能是冠心病的遗传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细胞间黏附分子1基因 遗传多态性
原文传递
未刺激的未成熟卵体外培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研究
13
作者 赵军招 黄学锋 +4 位作者 葛红山 周红卫 叶碧绿 林金菊 林文琴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59-761,共3页
目的 探讨未刺激的未成熟卵体外培养成熟(IVN)治疗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的疗效。方法 2004-08—2005-08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生殖中心对56例难治性PCOS不孕患者进行78个周期的IVN治疗。结果 9个周期取消,取消率为11.... 目的 探讨未刺激的未成熟卵体外培养成熟(IVN)治疗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的疗效。方法 2004-08—2005-08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生殖中心对56例难治性PCOS不孕患者进行78个周期的IVN治疗。结果 9个周期取消,取消率为11.5%;69个移植周期共获卵1338个,平均每周期19.4个,培养48h后总成熟率为68.5%。正常受精率为70.2%,卵裂率为91.1%。移植日的子宫内膜厚度平均8.7ram,平均移植3.7个胚胎。1例异位妊娠,2例生化妊娠,28例获临床妊娠。每穿刺周期和移植周期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37.3%(28/75)和40.6%(28/69)。28例临床妊娠中,3例孕8~12周流产,1例孕22周因胎膜早破流产,15例已分娩,2例双胎和7例单胎在妊娠中。多胎妊娠率为39.3%(11/28)。结论 未经刺激的IVN技术用于治疗难治性PCOS不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具有简单、经济、最低损伤且可获得与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相近的临床妊娠率,但多胎妊娠的发生率仍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未成熟卵体外培养成熟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