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人羊膜上皮细胞水通道蛋白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译文 马小燕 +2 位作者 丁盛娣 谢爱兰 朱雪琼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注射液对人羊膜上皮细胞(human amniotic epithelial cells,hAECs)水通道蛋白3(aquaporin 3,AQP3)表达的影响,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羊水量过少的机制。方法选取无并发症的8例羊水过少和8名羊水量正常的足月产妇的hAEC...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注射液对人羊膜上皮细胞(human amniotic epithelial cells,hAECs)水通道蛋白3(aquaporin 3,AQP3)表达的影响,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羊水量过少的机制。方法选取无并发症的8例羊水过少和8名羊水量正常的足月产妇的hAECs进行原代培养,采用RT-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复方丹参注射液不同浓度(0.000、0.001、0.010、0.020、0.060、0.100mg/mL)、不同作用时间(0、6、12、24、48h)作用前后,两组hAECs中AQP3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1)羊水过少组hAECs中AQP3的表达较羊水正常组下调(P<0.05)。(2)复方丹参注射液浓度为0.010mg/mL时,两组hAECs中AQP3的表达均达到峰值,与其他浓度作用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010mg/mL浓度的复方丹参注射液作用12h,两组hAECs中AQP3的表达均达到峰值,与其他作用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010mg/mL浓度的复方丹参注射液作用12h后,两组hAECs中AQP3的表达均上调,但羊水过少组中AQP3的表达上调较羊水正常组明显(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可调节hAECs中AQP3的表达,羊水过少时复方丹参注射液对hAECs中AQP3表达的调节作用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3 羊水过少 人羊膜上皮细胞 复方丹参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PK信号通路在复方丹参注射液调节人羊膜上皮细胞AQP3表达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马小燕 沈奇 +2 位作者 华莹 谢爱兰 朱雪琼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78-782,共5页
目的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和2(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1/2,ERK1/2)信号转导通路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人足月妊娠羊膜上皮细胞水通道蛋白3(aquaporin3,AQ... 目的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和2(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1/2,ERK1/2)信号转导通路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人足月妊娠羊膜上皮细胞水通道蛋白3(aquaporin3,AQP3)表达调节中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足月妊娠羊水量正常与羊水过少人羊膜上皮细胞,将人羊膜上皮细胞均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U0126组、复方丹参注射液组和U0126加复方丹参注射液组。采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人羊膜上皮细胞中磷酸化ERK1/2(p-ERK1/2)和AQP3的表达。结果 (1)在羊水量正常和羊水过少人羊膜上皮细胞中,均发现p-ERK1/2表达水平在U0126组较空白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而复方丹参注射液组可以明显上调p-ERK1/2表达水平(P<0.05),U0126加复方丹参注射液组人羊膜上皮细胞中p-ERK1/2表达水平高于U0126组,但低于复方丹参注射液组(P<0.05)。(2)在羊水量正常的人羊膜上皮细胞中,U0126组AQP3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复方丹参注射液组和U0126加复方丹参注射液组AQP3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羊水过少羊膜上皮细胞中,U0126组AQP3的表达较空白对照组下降(P<0.05);复方丹参注射液组可以明显上调AQP3的表达水平(P<0.05),而U0126加复方丹参注射液组AQP3的表达水平低于复方丹参注射液组(P<0.05),但高于U0126组(P<0.05)。结论羊水过少时,复方丹参注射液通过激活MAPK-ERK1/2信号转导通路来调节人羊膜上皮细胞中AQP3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3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 2 复方丹参注射液 人羊膜上皮细胞 羊水过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脲脲原体小鼠宫内感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周丽萍 陈韶 +2 位作者 杨介钻 周洁 徐肖文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9-51,共3页
目的 建立解脲脲原体(Uu)小鼠宫内感染的动物模型。方法 分别将4、1 和9 型Uu(2×104 cfu/m l)接种于妊娠第12.5、13.5、14.5 天孕鼠阴道内(34 只),以最后一次攻击后的48h 内分娩为早... 目的 建立解脲脲原体(Uu)小鼠宫内感染的动物模型。方法 分别将4、1 和9 型Uu(2×104 cfu/m l)接种于妊娠第12.5、13.5、14.5 天孕鼠阴道内(34 只),以最后一次攻击后的48h 内分娩为早产。以腹腔内接种4型Uu(6 只)和阴道内注入灭菌盐水(9 只)为对照组。结果 经阴道内接种Uu4型的43.7% (7/16)孕鼠在48h 内早产,显著高于1 型Uu(8.3% ,1/12,P< 0.05)和9型Uu(0% ,0/6,P< 0.05)以及对照组(0% ,0/15,P< 0.01);接种4、1 和9型Uu 后,早产和不早产孕鼠子宫角Uu 的检出率分别为97% 、46% 和25% ;接种4 型Uu 后,早产幼鼠的心、肺Uu 检出率为46% (25/54),而注射灭菌盐水、1和9 型Uu 的非早产幼鼠中Uu 的检出率均为0% (0/45,0/55,0/45,P< 0.01)。三种血清型Uu 感染后早产或不早产幼鼠脑组织中Uu 的检测均为0% (0/59)。结论 小鼠Uu4 型和1型阴道内接种可导致部分孕鼠宫内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将有助于对人类Uu 早产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脲原体 宫内感染 动物模型 早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脂氧素A4及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2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汤彪 黄引平 +4 位作者 姚锋祥 张艺霁 许张晔 陈金霞 汪敏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12年第10期785-788,共4页
目的:检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外周血中脂氧素A4(LXA4)水平以及胎盘组织中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2(11β-HSD2)表达,探讨LXA4和11β-HSD2参与重度子痫前期发生的机制。方法:选择在本院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妊娠妇女共45例,其中正常妊娠组20例,重... 目的:检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外周血中脂氧素A4(LXA4)水平以及胎盘组织中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2(11β-HSD2)表达,探讨LXA4和11β-HSD2参与重度子痫前期发生的机制。方法:选择在本院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妊娠妇女共45例,其中正常妊娠组20例,重度子痫前期组25例。ELISA法测定孕妇外周血血浆中LXA4水平;酶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孕妇血清中游离皮质醇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胎盘组织11β-HSD2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胎盘组织11β-HSD2 mRNA的表达;分析LXA4与11β-HSD2蛋白或mRNA、皮质醇与平均动脉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重度子痫前期组与正常妊娠组相比,LXA4水平明显降低(P<0.05),皮质醇浓度虽有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胎盘组织中11β-HSD2蛋白及mRNA表达均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P<0.05);两组孕妇的LXA4水平与11β-HSD2蛋白表达量、LXA4水平与11β-HSD2 mRNA表达量、皮质醇与平均动脉压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LXA4和11β-HSD2参与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氧素A4 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2 子痫前期 胎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绝经期妇女应用小剂量利维爱治疗对血脂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管玉涛 邱海凡 蔡莲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3216-3218,共3页
目的:比较围绝经期妇女应用小剂量利维爱治疗对血脂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以期寻找预防围绝经期妇女心脑血管疾病的优化方案。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开放、对照的临床试验,期限为1年。征集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就诊于温州医... 目的:比较围绝经期妇女应用小剂量利维爱治疗对血脂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以期寻找预防围绝经期妇女心脑血管疾病的优化方案。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开放、对照的临床试验,期限为1年。征集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就诊于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门诊的45~60岁围绝经期患者6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实验组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隔1d或隔2d服用一次利维爱片1.25mg。监测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FSH、E2及MMP-9水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期间,无一例研究对象发生明显不良反应。1年前后自身比较,实验组TG降低,apoA1及E2水平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CHO和MMP-9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TG、CHO、LDL、apoA1、FSH、E2及MMP-9有显著差异(P<0.05),而HDL及apoB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小剂量利维爱替代治疗,能有效改善血脂成分及MMP-9水平,有利于降低围绝经期妇女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 利维爱 血脂 MMP-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屈王蕾 陈聪 +1 位作者 段萍 金菲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7年第2期111-112,143,共3页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防治措施。方法收集21例妇科手术后发生LE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和阴式手术是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2例手术取栓,19例经抗凝、溶栓治疗,患者治疗...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防治措施。方法收集21例妇科手术后发生LE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和阴式手术是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2例手术取栓,19例经抗凝、溶栓治疗,患者治疗后均好转出院。结论LEDVT是妇科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应引起充分重视,对于高危患者并加强预防性治疗;抗凝、溶栓综合治疗是LEDVT的有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手术 深静脉血栓 抗凝 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及小儿妇科急腹症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林明 刘弈 段萍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6年第3期211-212,191,共3页
关键词 妇科急腹症 小儿急腹症 诊治分析 青少年 治疗水平 临床医师 回顾性分析 病情发展 病史采集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手术的安全性探讨(附6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赵宇 吕杰强 +1 位作者 耿筱虹 朱雪琼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7年第1期13-15,4,共4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手术(CISH)的安全性及可能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手术60例。结果 手术时间100~330min,平均(179.5±53.4)min,出血100~600ml,平均(157.9±75.9)ml。在瘤体位... 目的 探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手术(CISH)的安全性及可能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手术60例。结果 手术时间100~330min,平均(179.5±53.4)min,出血100~600ml,平均(157.9±75.9)ml。在瘤体位置异常是造成出血量增多的显著因素(P〈0.01)。CISH手术中转开腹8例,主要原因为严重盆腔粘连和瘤体位置异常。结论 瘤体位置异常,严重盆腔粘连对CISH手术有明显的影响。必须注意关键环节的处理,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用药对预防产后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小芬 虞慧君 黄秋穗 《海峡药学》 2010年第10期177-178,共2页
目的探讨肛塞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静脉注射对防治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足月阴道分娩1300例,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米索联合催产素组)660例和对照组(催产素组)640例,观察并记录两组第3产程时间产后2h及24h... 目的探讨肛塞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静脉注射对防治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足月阴道分娩1300例,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米索联合催产素组)660例和对照组(催产素组)640例,观察并记录两组第3产程时间产后2h及24h内的出血量,对产后出血发生率并进行比较,并记录新生儿体重、血压、脉搏变化及药物副作用。结果第三产程时间及产后2h产后24h总出血量,研究组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8例(1.21%),对照组产后出血20例(3.1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文临床对照资料表明,联合用药能明显减少产后出血量,与单纯使用催产素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胎头娩出时肛塞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用药能起到协同互补的作用,对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产后出血率并进一步降低产妇死亡率是非常有效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产后出血 联合用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秋穗 侯晓红 胡越 《海峡药学》 2010年第7期115-117,共3页
目的观察外用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实验组30例患者LEEP术后予碘伏消毒后用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进行创面换药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行碘伏消毒创面,比较两组愈合时间、创面愈合... 目的观察外用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实验组30例患者LEEP术后予碘伏消毒后用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进行创面换药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行碘伏消毒创面,比较两组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第1周、第2周和第3周的创面愈合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不规则阴道流血、宫颈疤痕软硬度、阴道排液量和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阴道流血量和术后感染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用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术后创面愈合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缩短愈合时间,增加创面愈合率,并减少不规则阴道出血率、阴道排液量及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愈合 宫颈环形切除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实施舒适护理12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秦双梅 吴千苗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158-159,共2页
关键词 剖宫产术后 舒适护理 例临床观察 病人 常规护理 护理人员 护理效果 爱心 专业知识 动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盘早剥27例临床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一美 李秀林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166-167,共2页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的产科急症,其可并发子宫胎盘卒中、DIC、产后出血及急性肾功能衰竭,严重威胁孕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我国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为0.46%~2.1%[1].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收治胎盘早剥27例,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 胎盘早剥 护理体会 临床 急性肾功能衰竭 子宫胎盘卒中 2003年 2000年 产科急症 妊娠晚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预防产后尿潴留65例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文兵 吴千苗 唐云炳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29-130,共2页
为探讨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预防产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 ,对顺产后 4~ 5h以后有尿意感而不能自行排尿者共140例随机分两组 ,一组 6 5例用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 (观察组 ) ,另一组 75例用新斯的明臀部肌注 (对照组 ) ,观察对比两组... 为探讨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预防产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 ,对顺产后 4~ 5h以后有尿意感而不能自行排尿者共140例随机分两组 ,一组 6 5例用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 (观察组 ) ,另一组 75例用新斯的明臀部肌注 (对照组 ) ,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仅 2例发展为尿潴留 ,而对照组 2 5例发展为尿潴留 ,有效率比较 (P <0 0 1)差异极显著。认为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预防产后尿潴留 ,方法简单易掌握 ,效果佳 ,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三里 穴位注射 新斯的明 预防 产后尿潴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激光联合派特灵治疗女性复发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荣跃 高宇 吕杰强 《海峡药学》 2012年第7期183-184,共2页
目的观察二氧化碳激光联合派特灵治疗女性生殖器复发尖锐湿疣(CA)的疗效。方法将110例女性复发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CO2激光和局部外用派特灵治疗;对照组单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 目的观察二氧化碳激光联合派特灵治疗女性生殖器复发尖锐湿疣(CA)的疗效。方法将110例女性复发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CO2激光和局部外用派特灵治疗;对照组单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89.09%,复发率为10.91%,对照组治愈率为65.45%,复发率为34.55%,两组之间比较统计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二氧化碳激光联合派特灵综合治疗能提高复发尖锐湿疣的治愈率,降低其再次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派特灵 二氧化碳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105例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显芬 《海峡药学》 2011年第8期142-143,共2页
目的分析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21~35岁单胎、初产、足月、无其他合并症的产妇105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条件相似,未进行任何镇痛处理的产妇10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产... 目的分析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21~35岁单胎、初产、足月、无其他合并症的产妇105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条件相似,未进行任何镇痛处理的产妇10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两组产程活跃期比较:镇痛组活跃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而第二产程较对照组长,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分娩方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分娩镇痛效果可靠,不增加剖宫产和阴道助产几率,对母婴均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 分娩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素E_2栓剂用于足月促宫颈成熟引产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16
作者 李秀林 李一美 蒋芳 《海峡药学》 2009年第4期125-126,共2页
目的观察普贝生用于足月促宫颈成熟引产的效果。方法把普贝生栓剂置于阴道后弯窿深处。可使用少量润滑剂以助放置。栓剂放置后,可留1~3cm终止带或将终止带卷起放入阴道口内以便取出。放置平卧30min,监护胎心及宫缩情况。结果最早出现... 目的观察普贝生用于足月促宫颈成熟引产的效果。方法把普贝生栓剂置于阴道后弯窿深处。可使用少量润滑剂以助放置。栓剂放置后,可留1~3cm终止带或将终止带卷起放入阴道口内以便取出。放置平卧30min,监护胎心及宫缩情况。结果最早出现宫缩在用药后45min,最迟14h,无1例出现强直性宫缩。结论普贝生用于促宫颈成熟及足月妊娠引产,方法简便,易于操作,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贝生 足月妊娠 促宫颈成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内子痫25例临床分析
17
作者 屈王蕾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04年第6期47-48,共2页
目的 :探讨院内子痫的临床特征 ,总结发生此类病例的经验教训 ,并提出防治对策。方法 :对 2 5例院内子痫病例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 :院内子痫病例中 ,产后子痫比例明显增多 ,非典型病例增多 ,发作前多有自觉症状。结论
关键词 子痫 临床特征 类型 硫酸镁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内灌注IFN联合PF治疗卵巢癌合并腹水的疗效观察
18
作者 段萍 朱春丹 陈秀珍 《肿瘤防治杂志》 2000年第5期495-497,共3页
目的 :探讨干扰素 (IFN)联合顺铂 (DDP)加 5-氟脲嘧啶 ( 5 FU)腹腔化疗治疗卵巢癌合并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36例卵巢癌合并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先将腹水尽量放尽。PF组 :腹腔灌注DDP 80mg +5 FU 10 0 0mg +生理盐水 150 0ml ,合... 目的 :探讨干扰素 (IFN)联合顺铂 (DDP)加 5-氟脲嘧啶 ( 5 FU)腹腔化疗治疗卵巢癌合并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36例卵巢癌合并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先将腹水尽量放尽。PF组 :腹腔灌注DDP 80mg +5 FU 10 0 0mg +生理盐水 150 0ml ,合并IFN组在PF组基础上加用α 2b IFN 60 0万IU ,两组均每周用药 1次 ,共 3次。治疗 3个疗程后 7~ 14d评定疗效 ,并对两组腹腔化疗后行手术治疗的标本进行病理形态观察。结果 :合并IFN组腹水消退率为 70 % ,肿瘤消退率为 30 % ,均高于PF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 (分别为P =0 .0 4 2 ;P =0 .0 2 0 ) ;镜检其癌细胞Ⅲ +Ⅳ级反应率明显高于PF组 (P =0 .0 2 8)。结论 :IFN联合PF腹腔化疗治疗卵巢癌合并腹水安全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卵巢肿瘤 腹水 5-FU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锁骨骨折21例护理体会
19
作者 曹淑华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165-166,共2页
新生儿锁骨骨折是产伤性骨折中最常见的一种,多发生在分娩过程中.我院2001年1月至2004年11月分娩8649例新生儿,其中发现21例新生儿锁骨骨折,现报告护理体会.
关键词 新生儿锁骨骨折 护理体会 分娩过程 产伤性骨折 2004年 2001年 多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豆状核变性合并妊娠四例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谢爱兰 曹淑华 王玉环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27-228,共2页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s病(Wilson’s disease,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引起的全身性疾病。WD女性患者常伴有不孕,一旦妊娠,流产率和死产率较高^[1]。现将1993年9月至2008年11月我院收治的4例妊娠合并WD患者的...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s病(Wilson’s disease,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引起的全身性疾病。WD女性患者常伴有不孕,一旦妊娠,流产率和死产率较高^[1]。现将1993年9月至2008年11月我院收治的4例妊娠合并W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合并妊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WILSON 女性患者 全身性疾病 铜代谢障碍 临床资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