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铈基复合金属氧化物强化糠醛影响下乙酸酮基化反应的研究
1
作者 胡志超 蔡勤杰 +1 位作者 朱玲君 王树荣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34-1847,共14页
酮基化反应可以将生物油中的有机羧酸转化为易增链的酮类,是生物油高值化利用的重要环节之一。然而,生物油中的呋喃类物质对酮基化反应具有不利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以乙酸和糠醛作为模化物,考察了CeO_(2)-MO_(x)(M=Mg、Zr、Mn、Fe... 酮基化反应可以将生物油中的有机羧酸转化为易增链的酮类,是生物油高值化利用的重要环节之一。然而,生物油中的呋喃类物质对酮基化反应具有不利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以乙酸和糠醛作为模化物,考察了CeO_(2)-MO_(x)(M=Mg、Zr、Mn、Fe)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在酸-呋喃混合反应物酮基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在CeO_(2)催化剂上,糠醛的加入使乙酸的转化率从94.68%降至79.33%,主要原因是呋喃类物质与乙酸在活性位上的竞争吸附效应,此外部分乙酸与糠醛还发生了协同转化。在铈基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中,CeO_(2)-MnO_(2)对乙酸的转化和羰基化合物的生成均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活性,在反应温度为350℃,12 h连续反应中乙酸转化率为90.79%,羰基化合物碳收率可达61.95%。其原因是CeO_(2)-MnO_(2)具有最高的比表面积和表面氧空位活性位浓度,能有效削弱糠醛由于竞争吸附对乙酸酮基化反应的不利影响,提高了催化剂抵抗失活的能力,同时较平衡的表面酸碱性位点分布有利于酮基化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基化 乙酸 糠醛 铈基复合金属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屑与低密度聚乙烯两段式共热解制备液体芳烃研究
2
作者 龚桐荻 蔡勤杰 张素平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04-1616,共13页
本研究设计了两段式的热解过程,以松木木屑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协同转化制备液体芳烃。催化热解过程所得液体产物自然分层为有机相和水相,当使用两段式热解体系时,其有机相产率比传统单段热解提高11.4%。通过木屑与LDPE单独热解与共热... 本研究设计了两段式的热解过程,以松木木屑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协同转化制备液体芳烃。催化热解过程所得液体产物自然分层为有机相和水相,当使用两段式热解体系时,其有机相产率比传统单段热解提高11.4%。通过木屑与LDPE单独热解与共热解对比发现,木屑与LDPE共热解过程中存在基于氢转移的协同作用,能够促进液体芳烃的形成,且该协同作用在两段式过程中更显著。原料中LDPE所占比例会影响协同效应强度;在木屑和LDPE质量比为1∶1时协同效应最显著,所得有机相产率达到47.2%,其中,芳烃含量为93.8%。提高两段温度可以促进木屑和LDPE挥发分的析出并强化芳构化反应,但过高的温度会促进气体生成;当初步热解段温度在600℃,协同转化段温度在500℃时,共热解芳烃产率最高。碱性氧化物MgO可以促进木屑与LDPE的初步热解,使用MgO作为初步热解段催化剂对比ZrO_(2)有机相产率提高5.2%,对协同转化段HZSM-5催化剂通过Ga_(2)O_(3)进行负载能够进一步提升协同转化效果,最终有机相产率达到51.5%,其中,芳烃含量达到9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屑 低密度聚乙烯 两段式热解转化 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华市典型挥发性有机物固定污染源特征及分级研究
3
作者 任翔宇 吴凯露 +3 位作者 陈丹鈜 吕星安 赵延云 章旭明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67-1471,1478,共6页
为识别金华市典型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特征及治理方向,以金华市12个典型行业的固定污染源为研究对象,基于实测的VOCs源成分谱,建立了综合考虑排放量、臭氧反应活性(SR_(O3))及二次有机气溶胶反应活性(SR_(SOA))的污染源分级方法... 为识别金华市典型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特征及治理方向,以金华市12个典型行业的固定污染源为研究对象,基于实测的VOCs源成分谱,建立了综合考虑排放量、臭氧反应活性(SR_(O3))及二次有机气溶胶反应活性(SR_(SOA))的污染源分级方法。结果表明:涂料制造、包装印刷和其他工业涂装行业的SR_(O3)较高,分别为2.2181、2.1222、2.0051 g/g。包装印刷、医药制造、涂料制造和其他工业涂装行业的SR_(SOA)较高,分别为0.0199、0.0132、0.0126、0.0096 g/g。其他工业涂装、包装印刷、涂料制造和医药制造的污染源归一化管控指数(NCI)较高,分别为1.00、0.82、0.64、0.56,控制这些行业关键组分的排放对VOCs总量的削减及臭氧、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抑制都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源成分谱 臭氧反应活性 二次有机气溶胶反应活性 污染源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