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45
篇文章
<
1
2
…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纺织类地方高校细分专业研究所的建设策略——以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先进功能涂层研究所为例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冬芝
戚栋明
+2 位作者
郑今欢
易玲敏
蔡英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344-350,共7页
为探究适合纺织类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与中国纺织产业发展新要求的体制机制,基于研究所这一高校的基层组织和学科建设的重要载体,以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先进功能涂层研究所为例,通过对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学科的优势特色与...
为探究适合纺织类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与中国纺织产业发展新要求的体制机制,基于研究所这一高校的基层组织和学科建设的重要载体,以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先进功能涂层研究所为例,通过对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学科的优势特色与存在的问题分析,结合一流学科的建设要求,提出并建设了细分专业研究所———先进功能涂层研究所。在近两年的建设实践过程中,研究所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建设、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建设成果,同时形成了细分专业研究所的建设策略,这些策略可为纺织类地方高校的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体制机制方面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
地方高校
细分专业
研究所
建设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彩色辐射冷却涤纶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
作者
陈珏昆
时一
+2 位作者
张佳文
蔡英
易玲敏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44,共9页
被动式日间辐射冷却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的冷却方式,通常要求材料保持白色或银色的外观,不符合实际应用场景下对色彩的要求。本文通过浸涂法和相分离技术制备了分级多孔聚合物涂层涤纶织物,并引入颜料彩色层赋予其彩色外观。通过...
被动式日间辐射冷却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的冷却方式,通常要求材料保持白色或银色的外观,不符合实际应用场景下对色彩的要求。本文通过浸涂法和相分离技术制备了分级多孔聚合物涂层涤纶织物,并引入颜料彩色层赋予其彩色外观。通过优化颜料含量,平衡色彩与冷却性能之间的矛盾,最终制备得到了具有较优冷却性能的彩色辐射冷却织物。结果表明,黄色和红色辐射冷却织物的光谱特性相较于仅有颜料附着的彩色对比样有着明显的提升,并分别能实现低于箱体环境温度9.3℃和6.2℃的冷却效果。在开放的户外应用场景下,其仍分别具备相对彩色对比样4.7℃和3.3℃的冷却能力,同时表现出优异的色牢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式日间辐射冷却
光谱特性
涤纶织物
分层多孔涂层
有机颜料
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耐紫外老化日间辐射降温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
作者
陈华虎
任文君
+2 位作者
蔡英
张佳文
易玲敏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5年第1期13-20,30,共9页
具有辐射降温功能的户外纺织品,可以很好地保护夏日高温下的户外人员。以涤纶织物为基材,自制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环氧乳液及BaSO4粒子的混合分散液为整理剂,制备得到具有良好耐紫外老化和辐射降温功能的涂层整理织物。结果表明,当织物...
具有辐射降温功能的户外纺织品,可以很好地保护夏日高温下的户外人员。以涤纶织物为基材,自制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环氧乳液及BaSO4粒子的混合分散液为整理剂,制备得到具有良好耐紫外老化和辐射降温功能的涂层整理织物。结果表明,当织物涂覆量为11.55 mg/cm^(2)时,辐射降温涂层织物的平均太阳光反射率可达92.56%,大气窗口的中红外平均发射率达91.36%,在太阳光直照下相对于原始涤纶织物可降温5.2℃,且整理后的辐射降温涂层织物具有良好的耐磨及力学性能。此外,经24 h的紫外加速老化后,辐射降温涂层织物的K/S值几乎不变,且UVA波段的平均透过率仅1.8%、UPF值可达387.03,显示出良好的耐紫外老化性能。该涂层织物在户外降温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降温
涤纶
耐紫外老化
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柔性交流电致发光可穿戴纺织品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珣
林玉婷
+1 位作者
郑新蕊
胡毅
《纺织工程学报》
2025年第1期82-96,共15页
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EL)技术因其在照明、显示及传感等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已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高度关注。随着可穿戴电子设备市场的迅速扩张,探索新型材料并开发低成本、高生产效率的方法,实现高性能电致发光器件已成为当...
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EL)技术因其在照明、显示及传感等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已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高度关注。随着可穿戴电子设备市场的迅速扩张,探索新型材料并开发低成本、高生产效率的方法,实现高性能电致发光器件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热点。结合近年来柔性可穿戴交流电致发光器件在光照显示、发光预警、时装等领域的前沿研究,对发光器件的结构设计、制作工艺及性能提升进行了系统性的分类综述与深入分析。同时,也对柔性交流电致发光器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交流电致发光
纺织基
智能纺织品
研究进展
平面
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棉针织物练染同浴技术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光明
《针织工业》
2011年第2期32-36,73-74,共5页
为了达到棉针织物练染同浴的目的,采用固色碱HS-310J及精练剂HS-113E助剂,同时配备相应的工艺。练染同浴工艺采用先染色后精练一浴两步法工艺,探讨了固色碱用量、精练剂用量、练染工艺条件、精练温度及时间等因素对棉针织物染色、精练...
为了达到棉针织物练染同浴的目的,采用固色碱HS-310J及精练剂HS-113E助剂,同时配备相应的工艺。练染同浴工艺采用先染色后精练一浴两步法工艺,探讨了固色碱用量、精练剂用量、练染工艺条件、精练温度及时间等因素对棉针织物染色、精练效果的影响,比较并分析了练染同浴与常规两浴工艺的K/S值、色泽鲜艳度、匀染性、色牢度和顶破强力。结果表明,该练染同浴工艺是可行的,除固色率略低于常规练染两浴工艺外,染色织物润湿性、匀染性、耐洗牢度、耐摩擦牢度和顶破强力均较好,且可缩短工艺时间,节省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水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针织物
练染同浴
一浴两步法
染色
精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ANI/PET复合导电织物的染色技术研究
6
作者
李俊
汪澜
林俊雄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1期34-38,49,共6页
以聚苯胺/涤纶(PANI/PET)复合导电织物为研究对象,选择分散红SF-B、分散黄UN-SE及分散蓝SF-G对其进行染色,研究染料用量、染色温度、保温时间、pH值及浴比各因素对PANI/PET复合导电织物的抗静电性能及上染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和...
以聚苯胺/涤纶(PANI/PET)复合导电织物为研究对象,选择分散红SF-B、分散黄UN-SE及分散蓝SF-G对其进行染色,研究染料用量、染色温度、保温时间、pH值及浴比各因素对PANI/PET复合导电织物的抗静电性能及上染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确定其分散染料染色最佳工艺为:pH值4.5、染色温度110℃、保温时间20 min和浴比1∶50。实验结果表明:PANI/PET复合导电织物经该最佳工艺染色后,其半衰期、耐久性及色牢度均满足实际生产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I/PET复合导电织物
染色
半衰期
抗静电性能
上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间位芳纶着色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10
7
作者
宋吉贤
江华
+1 位作者
崔志华
陈维国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17,共9页
间位芳纶是一种新型高科技合成纤维,因具有极好的耐热性、阻燃性和稳定性而被广泛应用于阻燃服、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然而芳纶高分子链间作用力大、纤维结晶度高、纤维表面化学惰性强,使染料分子难以进入纤维内部或与纤维结合,导致...
间位芳纶是一种新型高科技合成纤维,因具有极好的耐热性、阻燃性和稳定性而被广泛应用于阻燃服、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然而芳纶高分子链间作用力大、纤维结晶度高、纤维表面化学惰性强,使染料分子难以进入纤维内部或与纤维结合,导致芳纶染色性较差。目前,主要从两方面改善芳纶染色难题:通过提高温度、加入载体或改用非水染色介质等手段开发新型染色工艺提升染料上染率;对芳纶进行改性以提升芳纶可染性。文章对间位芳纶的着色技术现状进行综述,简要介绍了各类染色方法的基本原理及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芳纶结构与染色性能的关系,并总结了各染色方法所面对的挑战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位芳纶
纤维改性
着色方法
机理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真丝绸环保阻燃整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
4
8
作者
应建维
刘蕊平
余志成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共4页
采用阻燃整理剂DM3070对真丝织物进行阻燃整理,对阻燃工艺参数包括阻燃剂质量浓度、交联剂及其质量浓度、催化剂、柔软剂、焙烘温度与时间对阻燃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整理后织物的强力、白度及游离甲醛浓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
采用阻燃整理剂DM3070对真丝织物进行阻燃整理,对阻燃工艺参数包括阻燃剂质量浓度、交联剂及其质量浓度、催化剂、柔软剂、焙烘温度与时间对阻燃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整理后织物的强力、白度及游离甲醛浓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DM3070整理后真丝织物阻燃效果良好,游离甲醛浓度为35 mg/kg(ppm)。真丝织物阻燃整理适宜的工艺为:DM3070阻燃整理剂300 g/L,交联剂MF90 g/L,催化剂C18 g/L,柔软剂M20 g/L,焙烘温度为170℃、时间1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丝绸
阻燃整理
磷氮协同
低甲醛
极限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磁控溅射技术在纺织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9
作者
乔阳阳
刘明雪
+2 位作者
刘琼溪
周岚
邵建中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4-217,共14页
磁控溅射技术作为一种生态环保的薄膜沉积技术,在纺织领域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综述了磁控溅射技术在纺织品功能化、纺织品仿生结构生色以及膜-基结合稳定性方面的研究进展,概述了磁控溅射技术在纺织基材上的沉积原理和特点,靶材分类及...
磁控溅射技术作为一种生态环保的薄膜沉积技术,在纺织领域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综述了磁控溅射技术在纺织品功能化、纺织品仿生结构生色以及膜-基结合稳定性方面的研究进展,概述了磁控溅射技术在纺织基材上的沉积原理和特点,靶材分类及常见靶材的应用特点,并指出磁控溅射技术目前存在的不足及相应的改善策略。该技术的应用有利于纺织染整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
纺织品
功能整理
结构生色
薄膜干涉
结合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粗纺羊毛织物差异化染整工艺研究
被引量:
2
10
作者
沈建军
陈维国
+2 位作者
张金莲
王春荣
吴玉锌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9-33,共5页
通过研究树脂防缩剂对羊毛织物处理后的染色缩率、水洗缩率、染色性能和机械缩呢缩率的影响,证实了所选防缩剂的防缩处理对羊毛织物有很好的防缩效果,羊毛染色及水洗加工对其影响较小。羊毛织物经防缩剂处理前后,织物的染色缩率、水洗...
通过研究树脂防缩剂对羊毛织物处理后的染色缩率、水洗缩率、染色性能和机械缩呢缩率的影响,证实了所选防缩剂的防缩处理对羊毛织物有很好的防缩效果,羊毛染色及水洗加工对其影响较小。羊毛织物经防缩剂处理前后,织物的染色缩率、水洗缩率、染色性能和机械缩呢缩率等方面产生明显差异。实验结果还表明:当选用150 g/L树脂防缩剂M-1处理时,防缩处理和未处理的羊毛织物独自染色后K/S值相差不大,但二者同浴染色时发生了竞染,且K/S值有很大差别;缩呢后二者的经纬向缩率也相差很大。为此,采用印花的方法将防缩剂印制到粗纺羊毛织物上,经染色、缩呢等后续加工,开发出了面料表面具有颜色深度差异化,或呢面收缩差异化而呈现凹凸立体感的浮雕效果等独特风格的新颖粗纺羊毛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
粗纺织物
树脂
防缩剂
差异化
染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光交联丝素蛋白生物3D打印墨水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潘小鹏
吕玲玲
+4 位作者
张旭
孙广东
邵敏
黄益
邵建中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0-59,共10页
丝素蛋白具有生物相容性高、生物降解性可控及力学性能可调等优异特性,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生物3D打印墨水材料。基于光交联反应的生物材料加工技术具有条件温和、高效可控等优点,是当前生物3D打印领域的热点方向。文章以墨水性能要求...
丝素蛋白具有生物相容性高、生物降解性可控及力学性能可调等优异特性,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生物3D打印墨水材料。基于光交联反应的生物材料加工技术具有条件温和、高效可控等优点,是当前生物3D打印领域的热点方向。文章以墨水性能要求为主线,先从流变性能出发介绍了适合光交联丝素蛋白生物3D打印的打印方式,再从光交联反应性出发讨论了丝素蛋白的光敏改性方法及光诱导交联机制,然后从生物相容性出发介绍了辐照光源与光引发剂的发展,总结了丝素蛋白及其与合成、天然高分子材料复配墨水在光交联生物3D打印领域的应用,并论述了光交联丝素蛋白生物墨水在制备、发展方向和应用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3D打印
丝素蛋白
光交联
生物墨水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ET微塑料水解再造缺陷铁基金属有机框架及其应用研究
12
作者
蒋文斌
姜晨晨
+5 位作者
韦选香
徐李聪
王姗丽
Hasan MD Shahib
吴明华
余德游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222-5233,共12页
为了有效去除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微塑料,采用碱性水解方法将PET微塑料升级再造,制备缺陷铁基金属有机框架(Fe-MOFs)催化剂,用于催化臭氧深度处理模拟印染废水.结果表明,在Na OH浓度为2mol/L、水解温度120℃、水解时间120min的条件...
为了有效去除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微塑料,采用碱性水解方法将PET微塑料升级再造,制备缺陷铁基金属有机框架(Fe-MOFs)催化剂,用于催化臭氧深度处理模拟印染废水.结果表明,在Na OH浓度为2mol/L、水解温度120℃、水解时间120min的条件下,PET微塑料去除率达100%,对苯二甲酸钠盐(Na_(2)TPA)产率达97.4%;以PET微塑料水解产物为前驱体,发展了2种简易方法制备缺陷型Fe-MOFs催化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仪(P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对缺陷Fe-MOFs催化剂的形貌特征、晶体结构、分子结构以及元素种类进行表征,证明催化剂具有缺陷结构.研究评估了2种催化剂催化臭氧降解AO-7性能,其中D-Fe-MOF催化剂可在3min内完全降解AO-7,反应速率常数达0.926min^(-1),是W-Fe-MOF催化剂和单独臭氧的3.6倍和7.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微塑料
碱性水解
升级再造
缺陷金属有机框架
催化臭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性黄220酸性浴锦纶染色匀染性研究
13
作者
周大洲
余志成
宋凯利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2-37,共6页
为了提升中性黄220染料的利用率,减小染色残液对环境的污染,采用酸性浴染色锦纶织物。首先选取不同pH值对锦纶织物进行染色,测试染色织物K/S值及匀染性,并分析染色不匀的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研究螯合分散剂对中性黄220染色K/S值及匀染...
为了提升中性黄220染料的利用率,减小染色残液对环境的污染,采用酸性浴染色锦纶织物。首先选取不同pH值对锦纶织物进行染色,测试染色织物K/S值及匀染性,并分析染色不匀的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研究螯合分散剂对中性黄220染色K/S值及匀染性的影响,优化染色工艺,研究螯合分散剂提升匀染性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pH值为4的条件下,中性黄220能够具有更高的染色K/S值,但染色织物产生严重色花、色点,加入螯合分散剂后,滤纸表面沉淀及染料粒径明显减小,匀染性明显提升,最佳染色工艺:染色pH值为4,螯合分散剂X1用量4 g/L,升温速率为1℃/min,100℃保温6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螯合分散剂
中性黄220
染色
匀染性
锦纶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植物染料对涤纶织物的可染性分析
被引量:
1
14
作者
康啸虎
李厚明
+1 位作者
宋凯利
余志成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0,共7页
为开展植物染料对涤纶织物的可染性理论研究,并开发对应的染色工艺和助剂,基于无机性有机性平衡值理论,计算得到大黄、虎杖、紫草和靛蓝IOB值分别为1.43、1.26、1.24和1.17(与涤纶IOB值0.68相差不大),具有良好的染色性能和染色牢度;而...
为开展植物染料对涤纶织物的可染性理论研究,并开发对应的染色工艺和助剂,基于无机性有机性平衡值理论,计算得到大黄、虎杖、紫草和靛蓝IOB值分别为1.43、1.26、1.24和1.17(与涤纶IOB值0.68相差不大),具有良好的染色性能和染色牢度;而葡萄籽、胭脂虫红IOB值分别为1.87和2.80,染色效果较差。将涤纶织物用硫酸亚铁进一步处理,大黄染色涤纶织物K/S值提高至1.31,日晒牢度提高至3~4级;虎杖染色涤纶织物K/S值提升至6.76,日晒牢度提升至4级;紫草染色涤纶织物K/S值提升至3.97,日晒牢度提升至2~3级。研究结果可为植物染料的研发及在涤纶织物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染料
涤纶织物
无机性有机性平衡值
染色
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真丝绸活性染料喷墨印花预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
32
15
作者
沈一峰
江崃
陈国洪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13,26,共4页
将混合糊料HC应用到真丝绸数码印花的浆料中,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常规上浆助剂碳酸氢钠、硫酸钠、尿素等对真丝绸数码印花效果的影响;为了提高织物的防渗化性能,研究了吸附剂在上浆前处理中的应用,测试了印花织物的K/S值、渗化度及色牢...
将混合糊料HC应用到真丝绸数码印花的浆料中,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常规上浆助剂碳酸氢钠、硫酸钠、尿素等对真丝绸数码印花效果的影响;为了提高织物的防渗化性能,研究了吸附剂在上浆前处理中的应用,测试了印花织物的K/S值、渗化度及色牢度。结果表明,合适的预处理工艺提高了真丝绸数码印花的印花效果,得到了轮廓清晰、得色量高、色牢度好的花纹图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丝绸
活性染料
预处理
喷墨印花
糊料
吸附剂
防渗化
K/S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棉织物的活性染料/D5悬浮体系染色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
11
16
作者
缪华丽
李永强
+3 位作者
付承臣
郭溢鑫
张玉高
刘今强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6-81,共6页
活性染料/十甲基环五硅氧烷(D5)悬浮体系可实现活性染料无盐节水染色。为探讨该体系中活性染料在棉织物上的染色机制,采用C.I.活性红195进行染色动力学研究。用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C.I.活性红195在D5悬浮体系染色和传...
活性染料/十甲基环五硅氧烷(D5)悬浮体系可实现活性染料无盐节水染色。为探讨该体系中活性染料在棉织物上的染色机制,采用C.I.活性红195进行染色动力学研究。用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C.I.活性红195在D5悬浮体系染色和传统水浴染色中所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了染料在2种体系中的染色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C.I.活性红195在D5悬浮体系和传统水浴中对棉织物的吸附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活性染料/D5悬浮体系染色时,染料的平衡吸附量显著高于传统水浴染色,半染时间显著缩短,染料在短时间内几乎完全上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
吸附
染料
D5悬浮体系
棉织物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活性染料/D5悬浮体系应用于蚕丝织物染色的研究
被引量:
9
17
作者
缪华丽
付承臣
+2 位作者
李永强
陶然
刘今强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51-1057,共7页
活性染料/十甲基环五硅氧烷(D5)悬浮体系染色工艺技术能有效解决传统活性染料水浴染色中染料利用率低、电解质用量多、污水排放量大的问题。研究蚕丝织物应用该体系染色的工艺条件及染色织物的性能。以染色K/S值为主要考核指标,对轧液...
活性染料/十甲基环五硅氧烷(D5)悬浮体系染色工艺技术能有效解决传统活性染料水浴染色中染料利用率低、电解质用量多、污水排放量大的问题。研究蚕丝织物应用该体系染色的工艺条件及染色织物的性能。以染色K/S值为主要考核指标,对轧液率、浸轧液pH、碱剂用量、D5浴比、固色温度、固色时间等染色工艺条件进行优选,得到M型活性染料C.I.活性红195在D5悬浮体系中对蚕丝织物染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轧液率200%,浸轧液pH 9,碳酸氢钠用量40 g/L,D5浴比1∶30,固色温度90℃,固色时间30 min。与传统活性染料水浴染色比较,蚕丝织物采用活性染料/D5悬浮体系染色工艺技术染色,在无盐促染条件下其上染率接近100%,染色K/S值和总固着率也显著提高。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该项染色工艺技术可实现蚕丝织物无盐节水染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
蚕丝织物
十甲基环五硅氧烷
悬浮体系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活性染料在D5悬浮染色体系中的水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
9
18
作者
缪华丽
刘今强
+2 位作者
李永强
付承臣
张玉高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7-82,共6页
采用HPLC研究活性染料/D5悬浮体系染色过程中染料的水解性能,以明确该体系所实现的超低浴比染色环境是否有效抑制染料水解从而获得更高固着率的机制。通过模拟D5染色和传统水浴染色的染料水解环境,研究了不同环境下C.I活性红195在pH值...
采用HPLC研究活性染料/D5悬浮体系染色过程中染料的水解性能,以明确该体系所实现的超低浴比染色环境是否有效抑制染料水解从而获得更高固着率的机制。通过模拟D5染色和传统水浴染色的染料水解环境,研究了不同环境下C.I活性红195在pH值为11、60~80℃条件下的水解情况。结果表明:活性染料/D5悬浮体系染色过程中极少水量的染色环境显著抑制了染料水解,pH值为11条件下水解90 min,D5介质中双水解染料量相对传统水浴60℃减小27.8%,70℃减小57.8%,80℃减少51.1%。相同温度下,传统水浴中染料的水解速率是D5介质中的1.8倍左右。同时,一定量织物的存在可进一步降低D5介质染色的模拟水解条件下双水解染料的量,水解速率常数也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
D5(十甲基环五硅氧烷)
悬浮体系染色
水解动力学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介孔生物玻璃/丝素蛋白复合多孔海绵的结构及止血性能研究
被引量:
8
19
作者
李静静
朱海霖
+1 位作者
雷彩虹
陈建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96-2101,共6页
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了介孔生物玻璃(M58S)/丝素蛋白(SF)复合多孔海绵,采用透射电镜(TEM)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等观察M58S和复合多孔海绵的形貌和结构特征,通过体外凝血实验、大鼠肝脏止血模型和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评价复合多孔海绵的...
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了介孔生物玻璃(M58S)/丝素蛋白(SF)复合多孔海绵,采用透射电镜(TEM)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等观察M58S和复合多孔海绵的形貌和结构特征,通过体外凝血实验、大鼠肝脏止血模型和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评价复合多孔海绵的止血性能和细胞毒性。TEM显示M58S内部具有规则的纳米级介孔孔道,排列高度有序,比表面积达400m^2/g,平均孔径为7.3nm;FESEM显示复合海绵呈现多孔沟壑状结构,孔隙率>80%;APTT和PT测试结果表明该复合多孔海绵主要通过作用于血液的内源性凝血系统途径促进凝血;小鼠肝脏止血模型显示当M58S含量>15%时,复合多孔海绵的止血效果较好且优于明胶海绵,有望用作体外快速止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干燥
介孔生物玻璃
丝素蛋白
复合多孔海绵
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D5反胶束体系的制备及其增溶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
9
20
作者
万伟
刘今强
+3 位作者
李莎
鲁凤鸣
王际平
张玉高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10期1417-1420,1436,共5页
以对生态环境友好的D5(十甲基环五硅氧烷)替代传统反胶束体系中的烷烃作为连续相介质,制备新型的D5反胶束体系,并对该体系的增溶行为进行研究,分别比较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D5反胶束体系的增溶水...
以对生态环境友好的D5(十甲基环五硅氧烷)替代传统反胶束体系中的烷烃作为连续相介质,制备新型的D5反胶束体系,并对该体系的增溶行为进行研究,分别比较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D5反胶束体系的增溶水量。结果表明,用非极性的D5替代传统反胶束体系中的烷烃来制备对生态环境友好的反胶束体系的方法可行;在某些需要助表面活性剂才能形成的D5反胶束体系里,助表面活性剂醇的用量和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及其浓度都影响着体系的增溶水量;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的TX-10/正辛醇/D5反胶束体系增溶水量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胶束
增溶水量
表面活性剂
D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纺织类地方高校细分专业研究所的建设策略——以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先进功能涂层研究所为例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冬芝
戚栋明
郑今欢
易玲敏
蔡英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
纺织科学与
工程
学院先进功能涂层
研究
所
浙江理工大学
先进纺织材料与制备
技术
教育部
重点实验室
浙江理工大学
纺化
技术
创新与应用
研究
院
浙江理工大学生态染整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344-350,共7页
基金
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20年度高等教育研究项目(No364)。
文摘
为探究适合纺织类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与中国纺织产业发展新要求的体制机制,基于研究所这一高校的基层组织和学科建设的重要载体,以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先进功能涂层研究所为例,通过对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学科的优势特色与存在的问题分析,结合一流学科的建设要求,提出并建设了细分专业研究所———先进功能涂层研究所。在近两年的建设实践过程中,研究所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建设、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建设成果,同时形成了细分专业研究所的建设策略,这些策略可为纺织类地方高校的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体制机制方面的参考。
关键词
纺织
地方高校
细分专业
研究所
建设策略
Keywords
textile
local university
discipline-specific
institute
construction strategy
分类号
G311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彩色辐射冷却涤纶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
作者
陈珏昆
时一
张佳文
蔡英
易玲敏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
纺织科学与
工程
学院
浙江理工大学生态染整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浙江理工大学
先进纺织材料与制备
技术
教育部
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44,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078305,2230833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23M743128)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Q22B060014)。
文摘
被动式日间辐射冷却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的冷却方式,通常要求材料保持白色或银色的外观,不符合实际应用场景下对色彩的要求。本文通过浸涂法和相分离技术制备了分级多孔聚合物涂层涤纶织物,并引入颜料彩色层赋予其彩色外观。通过优化颜料含量,平衡色彩与冷却性能之间的矛盾,最终制备得到了具有较优冷却性能的彩色辐射冷却织物。结果表明,黄色和红色辐射冷却织物的光谱特性相较于仅有颜料附着的彩色对比样有着明显的提升,并分别能实现低于箱体环境温度9.3℃和6.2℃的冷却效果。在开放的户外应用场景下,其仍分别具备相对彩色对比样4.7℃和3.3℃的冷却能力,同时表现出优异的色牢度。
关键词
被动式日间辐射冷却
光谱特性
涤纶织物
分层多孔涂层
有机颜料
相分离
Keywords
passive daytime radiative cooling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polyester fabric
hierarchical porous coating
organic pigments
phase separation
分类号
TS101.923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耐紫外老化日间辐射降温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
作者
陈华虎
任文君
蔡英
张佳文
易玲敏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
纺织科学与
工程
学院(国际丝绸学院)
浙江理工大学生态染整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浙江理工大学
先进纺织材料与制备
技术
教育部
重点实验室
出处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5年第1期13-20,30,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078305,2230833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23M743128)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Q22B060014)。
文摘
具有辐射降温功能的户外纺织品,可以很好地保护夏日高温下的户外人员。以涤纶织物为基材,自制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环氧乳液及BaSO4粒子的混合分散液为整理剂,制备得到具有良好耐紫外老化和辐射降温功能的涂层整理织物。结果表明,当织物涂覆量为11.55 mg/cm^(2)时,辐射降温涂层织物的平均太阳光反射率可达92.56%,大气窗口的中红外平均发射率达91.36%,在太阳光直照下相对于原始涤纶织物可降温5.2℃,且整理后的辐射降温涂层织物具有良好的耐磨及力学性能。此外,经24 h的紫外加速老化后,辐射降温涂层织物的K/S值几乎不变,且UVA波段的平均透过率仅1.8%、UPF值可达387.03,显示出良好的耐紫外老化性能。该涂层织物在户外降温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辐射降温
涤纶
耐紫外老化
涂层
Keywords
radiative cooling
polyester
UV aging resistance
coating
分类号
TS106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柔性交流电致发光可穿戴纺织品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珣
林玉婷
郑新蕊
胡毅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
纺织科学与
工程
学院(国际丝绸学院)
浙江理工大学生态染整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染整
节能减排重点实验室
浙江理工大学
嵊州创新
研究
院
出处
《纺织工程学报》
2025年第1期82-96,共15页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LY21E030023),浙江理工大学嵊州创新研究院项目资助(SYY2024C000008)。
文摘
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EL)技术因其在照明、显示及传感等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已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高度关注。随着可穿戴电子设备市场的迅速扩张,探索新型材料并开发低成本、高生产效率的方法,实现高性能电致发光器件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热点。结合近年来柔性可穿戴交流电致发光器件在光照显示、发光预警、时装等领域的前沿研究,对发光器件的结构设计、制作工艺及性能提升进行了系统性的分类综述与深入分析。同时,也对柔性交流电致发光器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无机交流电致发光
纺织基
智能纺织品
研究进展
平面
纤维
Keywords
inorganic alternating current electroluminescence
textile base
smart textile
research progress
plane
fibers
分类号
TS194.4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棉针织物练染同浴技术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光明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生态染整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针织工业》
2011年第2期32-36,73-74,共5页
文摘
为了达到棉针织物练染同浴的目的,采用固色碱HS-310J及精练剂HS-113E助剂,同时配备相应的工艺。练染同浴工艺采用先染色后精练一浴两步法工艺,探讨了固色碱用量、精练剂用量、练染工艺条件、精练温度及时间等因素对棉针织物染色、精练效果的影响,比较并分析了练染同浴与常规两浴工艺的K/S值、色泽鲜艳度、匀染性、色牢度和顶破强力。结果表明,该练染同浴工艺是可行的,除固色率略低于常规练染两浴工艺外,染色织物润湿性、匀染性、耐洗牢度、耐摩擦牢度和顶破强力均较好,且可缩短工艺时间,节省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水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
关键词
棉针织物
练染同浴
一浴两步法
染色
精练
分类号
TS190.651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ANI/PET复合导电织物的染色技术研究
6
作者
李俊
汪澜
林俊雄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
先进纺织材料与制备
技术
教育部
重点实验室
浙江理工大学生态染整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1期34-38,49,共6页
文摘
以聚苯胺/涤纶(PANI/PET)复合导电织物为研究对象,选择分散红SF-B、分散黄UN-SE及分散蓝SF-G对其进行染色,研究染料用量、染色温度、保温时间、pH值及浴比各因素对PANI/PET复合导电织物的抗静电性能及上染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确定其分散染料染色最佳工艺为:pH值4.5、染色温度110℃、保温时间20 min和浴比1∶50。实验结果表明:PANI/PET复合导电织物经该最佳工艺染色后,其半衰期、耐久性及色牢度均满足实际生产需要。
关键词
PANI/PET复合导电织物
染色
半衰期
抗静电性能
上染性能
Keywords
PANI/PET composite conductive fabric
dyeing
half time
antistatic property
dyeing properties
分类号
TS193.6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间位芳纶着色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10
7
作者
宋吉贤
江华
崔志华
陈维国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生态染整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浙江理工大学
上虞工业
技术
研究
院有限公司
出处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1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808210)
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C01058)
+1 种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21M692865)
浙江理工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21Q006)。
文摘
间位芳纶是一种新型高科技合成纤维,因具有极好的耐热性、阻燃性和稳定性而被广泛应用于阻燃服、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然而芳纶高分子链间作用力大、纤维结晶度高、纤维表面化学惰性强,使染料分子难以进入纤维内部或与纤维结合,导致芳纶染色性较差。目前,主要从两方面改善芳纶染色难题:通过提高温度、加入载体或改用非水染色介质等手段开发新型染色工艺提升染料上染率;对芳纶进行改性以提升芳纶可染性。文章对间位芳纶的着色技术现状进行综述,简要介绍了各类染色方法的基本原理及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芳纶结构与染色性能的关系,并总结了各染色方法所面对的挑战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间位芳纶
纤维改性
着色方法
机理
展望
Keywords
meta-aramid
fiber modification
coloring method
mechanism
prospect
分类号
TS193.5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真丝绸环保阻燃整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
4
8
作者
应建维
刘蕊平
余志成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
材料与纺织学院
浙江理工大学生态染整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共4页
基金
杭州市技术创新项目(2010-182)
文摘
采用阻燃整理剂DM3070对真丝织物进行阻燃整理,对阻燃工艺参数包括阻燃剂质量浓度、交联剂及其质量浓度、催化剂、柔软剂、焙烘温度与时间对阻燃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整理后织物的强力、白度及游离甲醛浓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DM3070整理后真丝织物阻燃效果良好,游离甲醛浓度为35 mg/kg(ppm)。真丝织物阻燃整理适宜的工艺为:DM3070阻燃整理剂300 g/L,交联剂MF90 g/L,催化剂C18 g/L,柔软剂M20 g/L,焙烘温度为170℃、时间1 min。
关键词
真丝绸
阻燃整理
磷氮协同
低甲醛
极限氧指数
Keywords
Silk fabric
Flame retardant finishing
Phosphorus-nitrogen synergism
Low-formaldehyde
LOI
分类号
TS195.5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磁控溅射技术在纺织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9
作者
乔阳阳
刘明雪
刘琼溪
周岚
邵建中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生态染整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广东欣丰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4-217,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73181,52003242)。
文摘
磁控溅射技术作为一种生态环保的薄膜沉积技术,在纺织领域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综述了磁控溅射技术在纺织品功能化、纺织品仿生结构生色以及膜-基结合稳定性方面的研究进展,概述了磁控溅射技术在纺织基材上的沉积原理和特点,靶材分类及常见靶材的应用特点,并指出磁控溅射技术目前存在的不足及相应的改善策略。该技术的应用有利于纺织染整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磁控溅射
纺织品
功能整理
结构生色
薄膜干涉
结合牢度
Keywords
magnetron sputtering
textiles
functional finishing
structural color
thin-film interference
bonding fastness
分类号
TS195.5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粗纺羊毛织物差异化染整工艺研究
被引量:
2
10
作者
沈建军
陈维国
张金莲
王春荣
吴玉锌
机构
浙江
神州毛纺织有限公司
浙江理工大学生态染整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9-33,共5页
文摘
通过研究树脂防缩剂对羊毛织物处理后的染色缩率、水洗缩率、染色性能和机械缩呢缩率的影响,证实了所选防缩剂的防缩处理对羊毛织物有很好的防缩效果,羊毛染色及水洗加工对其影响较小。羊毛织物经防缩剂处理前后,织物的染色缩率、水洗缩率、染色性能和机械缩呢缩率等方面产生明显差异。实验结果还表明:当选用150 g/L树脂防缩剂M-1处理时,防缩处理和未处理的羊毛织物独自染色后K/S值相差不大,但二者同浴染色时发生了竞染,且K/S值有很大差别;缩呢后二者的经纬向缩率也相差很大。为此,采用印花的方法将防缩剂印制到粗纺羊毛织物上,经染色、缩呢等后续加工,开发出了面料表面具有颜色深度差异化,或呢面收缩差异化而呈现凹凸立体感的浮雕效果等独特风格的新颖粗纺羊毛织物。
关键词
羊毛
粗纺织物
树脂
防缩剂
差异化
染整
Keywords
wool
woollen fabric
resin
shrinkage resistant agent
differentiation
dyeingand finishing
分类号
TS136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光交联丝素蛋白生物3D打印墨水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潘小鹏
吕玲玲
张旭
孙广东
邵敏
黄益
邵建中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
纺织科学与
工程
学院
浙江理工大学生态染整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浙江
省农科院蚕桑与茶叶
研究
所
苏州
大学
纺织行业丝绸功能材料与
技术
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0-59,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103068)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Y21E030019)
苏州大学纺织行业丝绸功能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DHY2234)。
文摘
丝素蛋白具有生物相容性高、生物降解性可控及力学性能可调等优异特性,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生物3D打印墨水材料。基于光交联反应的生物材料加工技术具有条件温和、高效可控等优点,是当前生物3D打印领域的热点方向。文章以墨水性能要求为主线,先从流变性能出发介绍了适合光交联丝素蛋白生物3D打印的打印方式,再从光交联反应性出发讨论了丝素蛋白的光敏改性方法及光诱导交联机制,然后从生物相容性出发介绍了辐照光源与光引发剂的发展,总结了丝素蛋白及其与合成、天然高分子材料复配墨水在光交联生物3D打印领域的应用,并论述了光交联丝素蛋白生物墨水在制备、发展方向和应用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
生物3D打印
丝素蛋白
光交联
生物墨水
流变性能
Keywords
3D bioprinting
silk fibroin
photo-crosslinking
bioink
rheological properties
分类号
TS141.8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TQ340.643 [化学工程—化纤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ET微塑料水解再造缺陷铁基金属有机框架及其应用研究
12
作者
蒋文斌
姜晨晨
韦选香
徐李聪
王姗丽
Hasan MD Shahib
吴明华
余德游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
纺织科学与
工程
学院(国际丝绸学院)
浙江理工大学
桐乡
研究
院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222-5233,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210614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2M712827)
浙江理工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3202131-Y)。
文摘
为了有效去除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微塑料,采用碱性水解方法将PET微塑料升级再造,制备缺陷铁基金属有机框架(Fe-MOFs)催化剂,用于催化臭氧深度处理模拟印染废水.结果表明,在Na OH浓度为2mol/L、水解温度120℃、水解时间120min的条件下,PET微塑料去除率达100%,对苯二甲酸钠盐(Na_(2)TPA)产率达97.4%;以PET微塑料水解产物为前驱体,发展了2种简易方法制备缺陷型Fe-MOFs催化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仪(P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对缺陷Fe-MOFs催化剂的形貌特征、晶体结构、分子结构以及元素种类进行表征,证明催化剂具有缺陷结构.研究评估了2种催化剂催化臭氧降解AO-7性能,其中D-Fe-MOF催化剂可在3min内完全降解AO-7,反应速率常数达0.926min^(-1),是W-Fe-MOF催化剂和单独臭氧的3.6倍和7.3倍.
关键词
PET微塑料
碱性水解
升级再造
缺陷金属有机框架
催化臭氧
Keywords
PET microplastics
alkaline hydrolysis
upcycling
defective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catalytic ozonation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性黄220酸性浴锦纶染色匀染性研究
13
作者
周大洲
余志成
宋凯利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
纺织科学与
工程
学院
浙江理工大学生态染整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2-37,共6页
文摘
为了提升中性黄220染料的利用率,减小染色残液对环境的污染,采用酸性浴染色锦纶织物。首先选取不同pH值对锦纶织物进行染色,测试染色织物K/S值及匀染性,并分析染色不匀的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研究螯合分散剂对中性黄220染色K/S值及匀染性的影响,优化染色工艺,研究螯合分散剂提升匀染性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pH值为4的条件下,中性黄220能够具有更高的染色K/S值,但染色织物产生严重色花、色点,加入螯合分散剂后,滤纸表面沉淀及染料粒径明显减小,匀染性明显提升,最佳染色工艺:染色pH值为4,螯合分散剂X1用量4 g/L,升温速率为1℃/min,100℃保温60 min。
关键词
螯合分散剂
中性黄220
染色
匀染性
锦纶织物
Keywords
chelating dispersant
neutral yellow 220
dyeing
levelness
nylon fabric
分类号
TS193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植物染料对涤纶织物的可染性分析
被引量:
1
14
作者
康啸虎
李厚明
宋凯利
余志成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
纺织科学与
工程
学院
浙江理工大学生态染整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浙江理工大学
桐乡
研究
院
出处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0,共7页
基金
浙江理工大学桐乡研究院项目(TYY202213)。
文摘
为开展植物染料对涤纶织物的可染性理论研究,并开发对应的染色工艺和助剂,基于无机性有机性平衡值理论,计算得到大黄、虎杖、紫草和靛蓝IOB值分别为1.43、1.26、1.24和1.17(与涤纶IOB值0.68相差不大),具有良好的染色性能和染色牢度;而葡萄籽、胭脂虫红IOB值分别为1.87和2.80,染色效果较差。将涤纶织物用硫酸亚铁进一步处理,大黄染色涤纶织物K/S值提高至1.31,日晒牢度提高至3~4级;虎杖染色涤纶织物K/S值提升至6.76,日晒牢度提升至4级;紫草染色涤纶织物K/S值提升至3.97,日晒牢度提升至2~3级。研究结果可为植物染料的研发及在涤纶织物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植物染料
涤纶织物
无机性有机性平衡值
染色
色牢度
Keywords
plant dyes
polyester fabrics
inorganic-organic property balance
dyeing performance
color fastness
分类号
TS193.6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真丝绸活性染料喷墨印花预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
32
15
作者
沈一峰
江崃
陈国洪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
先进纺织材料与制备
技术
教育部
重点实验室
浙江理工大学生态染整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13,26,共4页
文摘
将混合糊料HC应用到真丝绸数码印花的浆料中,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常规上浆助剂碳酸氢钠、硫酸钠、尿素等对真丝绸数码印花效果的影响;为了提高织物的防渗化性能,研究了吸附剂在上浆前处理中的应用,测试了印花织物的K/S值、渗化度及色牢度。结果表明,合适的预处理工艺提高了真丝绸数码印花的印花效果,得到了轮廓清晰、得色量高、色牢度好的花纹图案。
关键词
真丝绸
活性染料
预处理
喷墨印花
糊料
吸附剂
防渗化
K/S值
Keywords
Silk
Reactive dye
Pretreatment
Digital printing
Thickener
Absorbent
Anti-bleeding
K/S
分类号
TS192.4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棉织物的活性染料/D5悬浮体系染色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
11
16
作者
缪华丽
李永强
付承臣
郭溢鑫
张玉高
刘今强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生态染整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浙江理工大学
先进纺织材料与制备
技术
教育部
重点实验室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出处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6-81,共6页
基金
浙江省应用化学与生态染整工程重中之重学科(ZYG2010017)
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2010R50038)
+2 种基金
浙江省科技厅公益技术研究工业项目(2011C21042)
香港溢达集团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项目(111129A4J08210
111129A4J11269)
文摘
活性染料/十甲基环五硅氧烷(D5)悬浮体系可实现活性染料无盐节水染色。为探讨该体系中活性染料在棉织物上的染色机制,采用C.I.活性红195进行染色动力学研究。用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C.I.活性红195在D5悬浮体系染色和传统水浴染色中所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了染料在2种体系中的染色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C.I.活性红195在D5悬浮体系和传统水浴中对棉织物的吸附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活性染料/D5悬浮体系染色时,染料的平衡吸附量显著高于传统水浴染色,半染时间显著缩短,染料在短时间内几乎完全上染。
关键词
活性染料
吸附
染料
D5悬浮体系
棉织物
动力学
Keywords
reactive dye
adsorption
dye/D5 suspending system
cotton
kinetics
分类号
TS193.1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活性染料/D5悬浮体系应用于蚕丝织物染色的研究
被引量:
9
17
作者
缪华丽
付承臣
李永强
陶然
刘今强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
、
生态
染整
技术
教育部
工程
研究
中心
、先进纺织材料与制备
技术
教育部
重点实验室
出处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51-1057,共7页
基金
浙江省应用化学与生态染整工程重中之重学科项目(No.ZYG2010017)
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项目(No.2010R500-38)
浙江省科技厅公益技术研究工业项目(No.2011C21-042)
文摘
活性染料/十甲基环五硅氧烷(D5)悬浮体系染色工艺技术能有效解决传统活性染料水浴染色中染料利用率低、电解质用量多、污水排放量大的问题。研究蚕丝织物应用该体系染色的工艺条件及染色织物的性能。以染色K/S值为主要考核指标,对轧液率、浸轧液pH、碱剂用量、D5浴比、固色温度、固色时间等染色工艺条件进行优选,得到M型活性染料C.I.活性红195在D5悬浮体系中对蚕丝织物染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轧液率200%,浸轧液pH 9,碳酸氢钠用量40 g/L,D5浴比1∶30,固色温度90℃,固色时间30 min。与传统活性染料水浴染色比较,蚕丝织物采用活性染料/D5悬浮体系染色工艺技术染色,在无盐促染条件下其上染率接近100%,染色K/S值和总固着率也显著提高。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该项染色工艺技术可实现蚕丝织物无盐节水染色。
关键词
活性染料
蚕丝织物
十甲基环五硅氧烷
悬浮体系
工艺条件
Keywords
Reactive dye
Silk fabric
Decamethyl cyclopentasiloxane
Suspension system
Technological condition
分类号
TS193.5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活性染料在D5悬浮染色体系中的水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
9
18
作者
缪华丽
刘今强
李永强
付承臣
张玉高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生态染整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先进纺织材料与制备
技术
教育部
重点实验室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出处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7-82,共6页
基金
浙江省科技厅公益技术研究工业项目(2011C21042)
浙江省应用化学与生态染整工程重中之重学科资助项目(ZYG2010017)
+2 种基金
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资助项目(2010R50038)
香港溢达集团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项目(111129A4J08210
111129A4J11269)
文摘
采用HPLC研究活性染料/D5悬浮体系染色过程中染料的水解性能,以明确该体系所实现的超低浴比染色环境是否有效抑制染料水解从而获得更高固着率的机制。通过模拟D5染色和传统水浴染色的染料水解环境,研究了不同环境下C.I活性红195在pH值为11、60~80℃条件下的水解情况。结果表明:活性染料/D5悬浮体系染色过程中极少水量的染色环境显著抑制了染料水解,pH值为11条件下水解90 min,D5介质中双水解染料量相对传统水浴60℃减小27.8%,70℃减小57.8%,80℃减少51.1%。相同温度下,传统水浴中染料的水解速率是D5介质中的1.8倍左右。同时,一定量织物的存在可进一步降低D5介质染色的模拟水解条件下双水解染料的量,水解速率常数也有所降低。
关键词
活性染料
D5(十甲基环五硅氧烷)
悬浮体系染色
水解动力学
HPLC
Keywords
reactive dye
D5(decamethyl cyclopentasiloxane)
suspending system
hydrolysis kinetics
HPLC
分类号
TS193.1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介孔生物玻璃/丝素蛋白复合多孔海绵的结构及止血性能研究
被引量:
8
19
作者
李静静
朱海霖
雷彩虹
陈建勇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
省纤维材料和加工
技术
研究
重点实验室
浙江理工大学生态染整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96-2101,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406207)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LY14E030012)
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创新研究资助项目(YCX13008)
文摘
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了介孔生物玻璃(M58S)/丝素蛋白(SF)复合多孔海绵,采用透射电镜(TEM)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等观察M58S和复合多孔海绵的形貌和结构特征,通过体外凝血实验、大鼠肝脏止血模型和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评价复合多孔海绵的止血性能和细胞毒性。TEM显示M58S内部具有规则的纳米级介孔孔道,排列高度有序,比表面积达400m^2/g,平均孔径为7.3nm;FESEM显示复合海绵呈现多孔沟壑状结构,孔隙率>80%;APTT和PT测试结果表明该复合多孔海绵主要通过作用于血液的内源性凝血系统途径促进凝血;小鼠肝脏止血模型显示当M58S含量>15%时,复合多孔海绵的止血效果较好且优于明胶海绵,有望用作体外快速止血材料。
关键词
冷冻干燥
介孔生物玻璃
丝素蛋白
复合多孔海绵
止血
Keywords
freeze-drying method
mesoporous bioglass
silk fibroin
composite sponge
hemostatic
分类号
Q502 [生物学—生物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D5反胶束体系的制备及其增溶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
9
20
作者
万伟
刘今强
李莎
鲁凤鸣
王际平
张玉高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
先进纺织材料与制备
技术
教育部
重点实验室
浙江理工大学生态染整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美国宝洁公司创新
中心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出处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10期1417-1420,1436,共5页
基金
ZSTU-Esquel生态纺织研究中心项目(111129A4J08210)
文摘
以对生态环境友好的D5(十甲基环五硅氧烷)替代传统反胶束体系中的烷烃作为连续相介质,制备新型的D5反胶束体系,并对该体系的增溶行为进行研究,分别比较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D5反胶束体系的增溶水量。结果表明,用非极性的D5替代传统反胶束体系中的烷烃来制备对生态环境友好的反胶束体系的方法可行;在某些需要助表面活性剂才能形成的D5反胶束体系里,助表面活性剂醇的用量和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及其浓度都影响着体系的增溶水量;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的TX-10/正辛醇/D5反胶束体系增溶水量最大。
关键词
反胶束
增溶水量
表面活性剂
D5
Keywords
reverse micelle
water solubilization amount
surfactant
D5
分类号
TQ028.8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纺织类地方高校细分专业研究所的建设策略——以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先进功能涂层研究所为例
陈冬芝
戚栋明
郑今欢
易玲敏
蔡英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彩色辐射冷却涤纶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陈珏昆
时一
张佳文
蔡英
易玲敏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耐紫外老化日间辐射降温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陈华虎
任文君
蔡英
张佳文
易玲敏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柔性交流电致发光可穿戴纺织品的研究进展
王珣
林玉婷
郑新蕊
胡毅
《纺织工程学报》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棉针织物练染同浴技术研究
王光明
《针织工业》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PANI/PET复合导电织物的染色技术研究
李俊
汪澜
林俊雄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间位芳纶着色技术研究进展
宋吉贤
江华
崔志华
陈维国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真丝绸环保阻燃整理技术研究
应建维
刘蕊平
余志成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磁控溅射技术在纺织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乔阳阳
刘明雪
刘琼溪
周岚
邵建中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粗纺羊毛织物差异化染整工艺研究
沈建军
陈维国
张金莲
王春荣
吴玉锌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光交联丝素蛋白生物3D打印墨水的研究进展
潘小鹏
吕玲玲
张旭
孙广东
邵敏
黄益
邵建中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PET微塑料水解再造缺陷铁基金属有机框架及其应用研究
蒋文斌
姜晨晨
韦选香
徐李聪
王姗丽
Hasan MD Shahib
吴明华
余德游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中性黄220酸性浴锦纶染色匀染性研究
周大洲
余志成
宋凯利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植物染料对涤纶织物的可染性分析
康啸虎
李厚明
宋凯利
余志成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真丝绸活性染料喷墨印花预处理工艺研究
沈一峰
江崃
陈国洪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2
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棉织物的活性染料/D5悬浮体系染色动力学研究
缪华丽
李永强
付承臣
郭溢鑫
张玉高
刘今强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活性染料/D5悬浮体系应用于蚕丝织物染色的研究
缪华丽
付承臣
李永强
陶然
刘今强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活性染料在D5悬浮染色体系中的水解动力学研究
缪华丽
刘今强
李永强
付承臣
张玉高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介孔生物玻璃/丝素蛋白复合多孔海绵的结构及止血性能研究
李静静
朱海霖
雷彩虹
陈建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D5反胶束体系的制备及其增溶特性的研究
万伟
刘今强
李莎
鲁凤鸣
王际平
张玉高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9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2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