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粗集料接触配位参数影响下沥青混合料的抗断裂特性研究
1
作者 牛冬瑜 黄山 +3 位作者 师伟博 谢希望 汪严 高仰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58-67,共10页
为探究细观骨架优化对沥青混合料抗断裂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细观尺度下主骨架粗集料的接触特性与沥青混合料抗断裂性能的关系。基于颗粒堆积理论与细观接触力学,修正了表征主骨架结构细观接触特征的粗集料接触配位参数(C_(npcf)),并设计... 为探究细观骨架优化对沥青混合料抗断裂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细观尺度下主骨架粗集料的接触特性与沥青混合料抗断裂性能的关系。基于颗粒堆积理论与细观接触力学,修正了表征主骨架结构细观接触特征的粗集料接触配位参数(C_(npcf)),并设计了九种具有不同细观结构的级配。基于半圆弯试验(SCB)确定了合理的抗断裂性能评价指标,采用Python编程实现SCB试验后试件表面的数字图像协同处理,在细观尺度探究了不同C_(npcf)下断裂扩展的规律。最后,根据灰熵理论,综合分析了不同结构特征参数与断裂性能的灰关联性。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的强度、能量指标,随着C_(npcf)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当C_(npcf)=7.35时,沥青混合料的抗断裂性能(σm=1.18 MPa,G f=3003.4 J/m 2,CRI=509.1)更优。随着加载位移的增加,裂缝面积和长度呈线性扩展,但在不同C_(npcf)下显著开裂时的加载位移并不一致。控制C_(npcf)于7.2~7.6之间,将能有效增强混合料抵抗断裂扩张的能力。不同温度条件下C_(npcf)在能量和强度层面与抗断裂性能均具有强灰关联,这为在细观结构尺度优化沥青混合料性能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混合料 抗断裂性能 细观结构优化 颗粒堆积理论 数字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类间方差的图像分割算法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丽 李潇 +2 位作者 吴皓天 陈海珠 胡迪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1年第8期39-41,46,共4页
图像分割算法是当前计算机图像处理的难点之一,由于图像区域内部像素的灰度变化相似度高,而在图像边界上的像素变化不连续。为了将图像分割成不同的区域,实验分析了最大熵阈值分割法和迭代式阈值分割法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比研究了最大... 图像分割算法是当前计算机图像处理的难点之一,由于图像区域内部像素的灰度变化相似度高,而在图像边界上的像素变化不连续。为了将图像分割成不同的区域,实验分析了最大熵阈值分割法和迭代式阈值分割法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比研究了最大类间方差法。实验结果表明:最大类间方差法的峰值信噪比最大,均方根误差,图像分割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算法 最大类间方差 峰值信噪比 均方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预留灌浆深度的半柔性路面性能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严守靖 王洋洋 +1 位作者 谢林林 王晓阳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55,共5页
预留不同灌浆深度的半柔性路面.其路用性能有较大的差异。为了解不同灌浆深度下路用性能的衰减规律,室内拟采用马歇尔稳定度、高温车辙、低温弯曲、水稳定性和抗滑性能来评价路用性能。试验发现:随着预留灌浆深度的增加,半柔性路面材料... 预留不同灌浆深度的半柔性路面.其路用性能有较大的差异。为了解不同灌浆深度下路用性能的衰减规律,室内拟采用马歇尔稳定度、高温车辙、低温弯曲、水稳定性和抗滑性能来评价路用性能。试验发现:随着预留灌浆深度的增加,半柔性路面材料的马歇尔稳定度、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衰变,分别衰减了 14.44%、20.19%和12.12%,并且三者均在0 2.64 mm预留灌浆深度范围的衰减速率最大,在超过7.92-10.56 mm预留灌浆深度范围后趋向于稳定。此外,动稳定度和车辙深度的转折点出现在7.93 mm的预留灌浆深度,在此预留深度下的动稳定度最高,车辙深度最小。结果表明:SFAC-13半柔性路面材料的路用性能在预留灌浆深度为7.92-10.56 mm时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柔性路面 预留灌浆深度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尔曼滤波在车辆振动信号处理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严守靖 詹伟 +2 位作者 迟凤霞 王洋洋 奚晨晨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1年第3期35-38,44,共5页
通过测量车辆在沥青路面上行驶的振动数据,从而实现沥青路面平整度的预测。而在实际测量过程中,振动信号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掺杂了大量的散粒噪声、热噪声、高斯噪声,严重影响了路面平整度的计算与评价。实验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趋势项... 通过测量车辆在沥青路面上行驶的振动数据,从而实现沥青路面平整度的预测。而在实际测量过程中,振动信号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掺杂了大量的散粒噪声、热噪声、高斯噪声,严重影响了路面平整度的计算与评价。实验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趋势项消除,通过功率谱分析不同滤波方法的处理结果,确定出卡尔曼滤波技术对沥青路面振动信号的降噪效果。结果表明:卡尔曼滤波降噪技术在振动信号处理中不仅能消除外部干扰噪声,还能较大程度地保持原有信号的特征和强度。验证了卡尔曼滤波降噪技术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卡尔曼滤波 振动测量 功率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手机放置方式对沥青路面振动数据采集质量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詹伟 严守靖 +1 位作者 王洋洋 奚晨晨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1年第9期23-28,共6页
通过智能手机自身携带的传感器采集振动数据具有高效和简便的优势,为探究智能手机在车辆上的放置方式对振动数据采集质量的影响,实验以安卓智能手机为采集终端,通过智能手机采集车辆不同固定位置和放置姿态下的振动数据,分析了振动数据... 通过智能手机自身携带的传感器采集振动数据具有高效和简便的优势,为探究智能手机在车辆上的放置方式对振动数据采集质量的影响,实验以安卓智能手机为采集终端,通过智能手机采集车辆不同固定位置和放置姿态下的振动数据,分析了振动数据的采集质量。实验结果表明:车头部位的振动数据变异系数最小,数据的偏离程度最低,采集系统的稳定性和数据质量最好。智能手机在竖直姿态下采集的数据质量均高于水平姿态。在车头部位竖直采集振动数据是最佳的放置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手机 车辆位置 沥青路面 放置姿态 数据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指标的沥青混合料均匀性评价方法研究
6
作者 周戈 严守靖 盛光祖 《绿色科技》 2019年第20期162-166,共5页
针对目前沥青混合料均匀性定义不清、评价指标不健全和均匀等级划分存在的问题,利用规范对物质均匀性的定义和材料力学对物质均匀性的假设,将沥青混合料定义为组分均匀、质量分布均匀和刚度均匀,建立了沥青混合料均匀性多指标评价模型,... 针对目前沥青混合料均匀性定义不清、评价指标不健全和均匀等级划分存在的问题,利用规范对物质均匀性的定义和材料力学对物质均匀性的假设,将沥青混合料定义为组分均匀、质量分布均匀和刚度均匀,建立了沥青混合料均匀性多指标评价模型,给出了沥青混合料均匀性计算方法和均匀性等级划分依据。开展了AC-13级配的沥青混合料均匀性实验,测试了沥青混合料的各体单元的毛体积相对密度、弹性模量特征值和沥青含量,研究了沥青混合料均匀性,并与传统均匀性评价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多指标的沥青混合料均匀性评价方法增加了沥青混合料的组成成分和力学性能指标,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和准确,AC-13级配的沥青混合料的综合均匀指数为0.896,属于中度均匀;采用传统均匀性方法评价,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度和密度变异系数很小,均匀性很好,但合格率仅为6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均匀性评价 组分均匀 质量分布均匀 刚度均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融合的三维探地雷达道路病害检测 被引量:6
7
作者 韩海航 莫佳笛 +3 位作者 周春鹏 王洋洋 于智 顾静军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669-2677,共9页
为充分利用三维探地雷达采集到的多视图雷达数据以提高其病害分类准确性,提出一种可同时利用多视图雷达图谱数据的端到端双塔模型。将多视图数据作为输入分别训练单视图的特征提取器,其中采用通道间自注意力机制自适应地提取单视图内重... 为充分利用三维探地雷达采集到的多视图雷达数据以提高其病害分类准确性,提出一种可同时利用多视图雷达图谱数据的端到端双塔模型。将多视图数据作为输入分别训练单视图的特征提取器,其中采用通道间自注意力机制自适应地提取单视图内重要特征;采用视图间注意力机制将双视图特征带权融合,以学习不同病害对于各视图的偏好;将融合特征经过多层感知机和Softmax归一化进行道路病害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算法在真实道路数据中精度较高,达到94.62%,采用数据增强后精度进一步提升至95.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探地雷达 特征融合 深度学习 道路病害检测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监督预训练的小样本道路病害检测 被引量:1
8
作者 韩海航 王月 +1 位作者 周春鹏 王洋洋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23年第12期2911-2917,共7页
在交通道路病害检测领域经常遇到小样本问题,导致深度学习模型训练困难。为了解决在道路小样本数据上监督信息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监督预训练的小样本分类框架。首先能充分利用所有数据,包括无标注的样本,根据其数据变换的方式... 在交通道路病害检测领域经常遇到小样本问题,导致深度学习模型训练困难。为了解决在道路小样本数据上监督信息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监督预训练的小样本分类框架。首先能充分利用所有数据,包括无标注的样本,根据其数据变换的方式形成伪标签,利用伪标签对特征提取器进行预训练;再将特征提取器参数迁移到有监督模型中,利用带真实标注的小样本数据进行模型的微调,最终将用于道路病害分类。另外,该框架可以使用不同的特征提取器和小样本度量方法。实验使用真实的小样本道路数据对该自监督预训练框架进行测试和分析,证明能够有效地提升病害检测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病害 卷积神经网络 小样本学习 自监督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玻璃微珠/纳米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9
作者 严守靖 王洋洋 +1 位作者 迟凤霞 罗雪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13-719,共7页
为了获得催化活性高、抗磨耗性能强的光催化复合材料,研究通过冷-碱腐蚀处理手段和高温黏附技术,制备空心玻璃微珠-纳米TiO_(2)光催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UV-Vis等设备,对样品进行表征.以汽车尾气为降解对... 为了获得催化活性高、抗磨耗性能强的光催化复合材料,研究通过冷-碱腐蚀处理手段和高温黏附技术,制备空心玻璃微珠-纳米TiO_(2)光催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UV-Vis等设备,对样品进行表征.以汽车尾气为降解对象,采用搓揉试验机和自制的环境测试系统,分别测试复合材料的抗磨耗性能与光催化效能.结果表明,纳米TiO_(2)能够较好地附着到空心玻璃微珠表面,空心玻璃微珠-纳米TiO_(2)光催化复合材料相对于纯纳米TiO_(2)具有更强的透光能力和光催化降解能力.该复合材料对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均有显著的降解效果,氮氧化物的净化效果高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具有较好的抗磨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玻璃微珠 纳米TiO_(2) 复合材料 光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率步进法的沥青路面厚度和介电常数测量 被引量:2
10
作者 蔡泉华 杨锋 +4 位作者 严守靖 王洋洋 奚晨晨 魏金涛 孙团伟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14期38-44,共7页
针对三维探地雷达传统计算方法中直接取芯法和振幅全反射法存在代表性差、计算效率低等问题,文中对直接取芯和振幅全反射两种计算方法的优点与缺陷进行分析,结合三维探地雷达的电磁波在路面内部传播的几何关系,提出一种基于频率步进法(S... 针对三维探地雷达传统计算方法中直接取芯法和振幅全反射法存在代表性差、计算效率低等问题,文中对直接取芯和振幅全反射两种计算方法的优点与缺陷进行分析,结合三维探地雷达的电磁波在路面内部传播的几何关系,提出一种基于频率步进法(SFL)的计算模型。选取杭绍台高速公路K91+600~K101+700段开展沥青路面厚度和介电常数测试,比较不同方法的计算精度,以验证频率步进法计算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频率步进法对于路面面层厚度和介电常数的测量误差分别为3.85%和4.69%,相对于振幅全反射法,路面厚度和介电常数测量误差分别降低6.37%和10.59%。频率步进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能为沥青路面厚度和介电常数测量提供新的计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频率步进法 计算模型 沥青路面厚度 介电常数 探地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