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基因组3′端非编码区的分子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光清 张玉颖 +7 位作者 云涛 倪征 张淼涛 梁华丽 华炯刚 李双茂 杜青云 盛祖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20,25,共6页
采用3′RACE方法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DV)JX/CHA/97株基因组3′端全序列进行了扩增、克隆和测序,并利用ONAstar和DNAman软件分析了RHDV JX/CHA/97株与各参比毒株3′NCR的序列同源性,用RNA structure软件对3′NCR的二级结构进行... 采用3′RACE方法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DV)JX/CHA/97株基因组3′端全序列进行了扩增、克隆和测序,并利用ONAstar和DNAman软件分析了RHDV JX/CHA/97株与各参比毒株3′NCR的序列同源性,用RNA structure软件对3′NCR的二级结构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所扩增的目的基因片段长1500 bp,包括部分VP60基因序列、ORF2基因、3′端非编码区(3′Non Coding Region,3′NCR)和poly(A)尾巴,其中 3′NCR位于ORF2终止密码子TAG之后,长59 bp,poly(A)至少含有27个A;3′NCR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93.5%-100%);3′NCR二级结构可以形成2个潜在的茎-环结构(SL1和SL2),其中SL2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其形状和形成位置与poly(A)尾巴的长度关系不大,但是SL1的结构和形成位置与poly(A)尾巴的存在与否密切相关,提示poly(A)尾巴与3′NCR高级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基因组复制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 3’端非编码区 POLY(A) 二级结构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出血症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玉颖 刘光清 吴润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3期9-13,共5页
兔出血症是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病死率可高达100%,给养兔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随着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在病毒分子生物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文章主要从基因组结构及功能、编码的结构蛋白与... 兔出血症是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病死率可高达100%,给养兔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随着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在病毒分子生物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文章主要从基因组结构及功能、编码的结构蛋白与非结构蛋白、基因疫苗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兔出血症病毒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展望。为进一步研制兔出血症病毒基因工程疫苗及诊断试剂提供理论基础,以期能更有效地防治此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出血症病毒衣壳蛋白VP60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及细胞内定位 被引量:6
3
作者 陈柳 云涛 +3 位作者 刘光清 倪征 余斌 宋毅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5-139,共5页
为了探讨兔出血症病毒(RHDV)衣壳蛋白的细胞内定位,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了表达RHDV结构蛋白(VP60)的重组杆状病毒。间接免疫荧光(IFA)和Western blot检测以及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VP60不仅能在昆虫细胞中正确表达,而且能自组装... 为了探讨兔出血症病毒(RHDV)衣壳蛋白的细胞内定位,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了表达RHDV结构蛋白(VP60)的重组杆状病毒。间接免疫荧光(IFA)和Western blot检测以及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VP60不仅能在昆虫细胞中正确表达,而且能自组装形成病毒样颗粒(VLPs)。进一步对表达蛋白进行细胞内定位观察发现,表达蛋白定位于Sf9细胞的细胞膜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 结构蛋白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细胞内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次要结构蛋白(VP2)的表达和细胞内定位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柳 刘光清 +4 位作者 倪征 余斌 云涛 华炯钢 李双茂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7,共7页
病毒蛋白VP2是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的一种次要结构蛋白。本文旨在构建VP2与绿色荧光蛋白融合的真核表达载体,进而利用它研究VP2在细胞内的定位情况。首先在大肠杆菌中表达GST-VP2融合蛋白,然后用纯化... 病毒蛋白VP2是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的一种次要结构蛋白。本文旨在构建VP2与绿色荧光蛋白融合的真核表达载体,进而利用它研究VP2在细胞内的定位情况。首先在大肠杆菌中表达GST-VP2融合蛋白,然后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制备抗VP2的抗血清。对制备的抗VP2抗血清进行特异性分析,再利用该抗体对转染pEGFP-VP2的BHK-21细胞进行检测,以研究VP2蛋白在细胞内的定位情况。结果表明,pEGFP-VP2转染BHK-21细胞后,不仅VP2蛋白得到了成功表达,而且通过检测偶联的绿色荧光蛋白可判断出VP2蛋白主要分布于BHK-21细胞的细胞质。本研究成功构建了VP2与绿色荧光蛋白融合的表达载体,并在真核细胞内实现了表达,通过检测荧光蛋白,发现VP2主要在细胞质内表达并分布,为深入探讨VP2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 VP2 次要结构蛋白 细胞内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杯状病毒受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柳 刘光清 +5 位作者 宋毅 倪征 余斌 华炯钢 李双茂 云涛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4-77,共4页
杯状病毒科(Caliciviridae)的病毒是一类多样性的病毒,具有广泛的宿主和组织趋向性。对于其受体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鉴定的受体分子主要集中于两类,一类是碳水化合物,包括组织血型抗原(HBGAs)、唾液酸和硫酸乙酰肝素;另一... 杯状病毒科(Caliciviridae)的病毒是一类多样性的病毒,具有广泛的宿主和组织趋向性。对于其受体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鉴定的受体分子主要集中于两类,一类是碳水化合物,包括组织血型抗原(HBGAs)、唾液酸和硫酸乙酰肝素;另一类是细胞蛋白,如连接黏附分子-A(JAM-A),一种分子质量为105 ku的膜蛋白等。此外,病毒与宿主受体相互识别的分子机制也取得了进展,这些研究对于深入了解病毒与宿主间的相互关系及有针对性地进行抗病毒药物、疫苗的研制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杯状病毒 受体 碳水化合物 细胞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光清 云涛 +1 位作者 倪征 张玉颖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6年第2期194-199,共6页
关键词 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 基因组 结构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出血症病毒VP60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2
7
作者 魏威 余斌 +5 位作者 倪征 陈柳 云涛 华炯钢 吴润 刘光清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2-35,共4页
以纯化的重组兔出血症病毒核衣壳蛋白(VP60)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细胞技术制备抗衣壳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获得了2株能稳定分泌抗VP60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AE11和AH4).分别利用Western blot、间接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 以纯化的重组兔出血症病毒核衣壳蛋白(VP60)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细胞技术制备抗衣壳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获得了2株能稳定分泌抗VP60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AE11和AH4).分别利用Western blot、间接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IFA)等方法对单抗的免疫活性和特异性进行检测,结果证明,此两株单抗均能识别重组的VP60和天然病毒的衣壳蛋白,而IFA结果显示只有AE11能和RHDV反应,可观察到强烈的特异性绿色荧光,表明成功制备了抗RHDV的VP60特异性单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 衣壳蛋白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