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圆环病毒II型结构蛋白的二级结构及其B细胞抗原表位预测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光清 倪征 +4 位作者 云涛 梁华丽 华炯刚 李双茂 杜清云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62-464,共3页
本研究以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II型的基因组序列为材料,采用Garnier-Robson方法、Chou-Farplus方法和Karplus-Schulz方法预测了其结构蛋白的二级结构,用Kyte-Doolittle方法对结构蛋白的亲水性进行了分析,用Emini方法预测... 本研究以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II型的基因组序列为材料,采用Garnier-Robson方法、Chou-Farplus方法和Karplus-Schulz方法预测了其结构蛋白的二级结构,用Kyte-Doolittle方法对结构蛋白的亲水性进行了分析,用Emini方法预测了结构蛋白的表面可能性,以Jameson-Wolf方法预测了蛋白的抗原指数。然后综合评价了PCV-2型结构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结果表明,PCV-2结构蛋白形成α螺旋结构的能力较差,但是该蛋白含有较多的β折叠和转角结构,因而该蛋白具有丰富的二级结构。分析结果还表明结构蛋白具有多处抗原指数较高的区段,其中羧基端含有潜在的B细胞优势抗原表位,因此其在免疫学中的地位也应当引起重视。本研究将为猪圆环病毒的反向疫苗学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结构蛋白 B细胞表位 二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致病性的分子基础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光清 云涛 +4 位作者 倪征 梁华丽 华炯刚 李双茂 杜青云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7-459,464,共4页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 致病性 分子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译过程中小RNA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
3
作者 倪征 刘光清 +4 位作者 云涛 梁华丽 华炯刚 李双茂 杜青云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6期398-403,共6页
小RNA病毒的转译机制不同于真核细胞mRNA的转译机制,该类病毒是借助于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来启动内部翻译过程的,同时还伴随着宿主细胞蛋白质合成的抑制过程。在此过程中,小RNA病毒与宿主细胞间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和信息交流,本... 小RNA病毒的转译机制不同于真核细胞mRNA的转译机制,该类病毒是借助于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来启动内部翻译过程的,同时还伴随着宿主细胞蛋白质合成的抑制过程。在此过程中,小RNA病毒与宿主细胞间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和信息交流,本文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RNA病毒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宿主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水稻黑条矮缩病和玉米粗缩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98
4
作者 陈声祥 张巧艳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7-103,共7页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华东和华北地区分别发现了水稻黑条矮缩病和玉米粗缩病,后来都分别发生了2次大流行,同时都以病害防治为目标分别开展了研究,探明了当地病害发生规律,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获得了不同程度的防病效果。80年代以来,水...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华东和华北地区分别发现了水稻黑条矮缩病和玉米粗缩病,后来都分别发生了2次大流行,同时都以病害防治为目标分别开展了研究,探明了当地病害发生规律,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获得了不同程度的防病效果。80年代以来,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报道仅限于华东地区局部地市,玉米粗缩病的发生涉及华北、东北、西北、西南和华中地区13个省市。根据各地对两病病原形态、寄主及症状、介体昆虫及传病特性等方面相似性的报道,提出了我国玉米粗缩病与水稻黑条矮缩病病原异同性问题。经近10年来对两病用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比较鉴定,证明我国玉米粗缩病和水稻黑条矮缩病病原同属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同时基本探明了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浙江杂交稻区和华北玉米区的再次流行成灾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并有效地控制了病害的流行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粗缩病 研究进展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分子生物学方法 病害发生规律 60年代 病害防治 防治方法 防病效果 80年代 华东地区 华中地区 病原形态 介体昆虫 比较鉴定 防治措施 华北 流行 相似性 寄主 成灾 稻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