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0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宜机化茶园建设思路初探
1
作者 潘春辉 任苧 冯海强 《中国茶叶加工》 2025年第1期57-62,共6页
茶产业是浙江省最具特色、最负盛名的历史经典产业之一。在当前浙江省茶园生产中,存在作业强度高、工作效率低下、劳动力季节性缺乏、工作环境相对艰苦等问题,浙江省茶产业机械化发展势在必行,茶园宜机化建设(改造)相关研究迫在眉睫。... 茶产业是浙江省最具特色、最负盛名的历史经典产业之一。在当前浙江省茶园生产中,存在作业强度高、工作效率低下、劳动力季节性缺乏、工作环境相对艰苦等问题,浙江省茶产业机械化发展势在必行,茶园宜机化建设(改造)相关研究迫在眉睫。文章就茶园宜机化建设过程中茶园地块选取及改造、茶树品种选择,以及基于茶园重要生产环节现有机械装备的了解进行茶园立地条件调整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旨在为浙江省宜机化茶园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机化 无人机 耕作机 品种 肥培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桑树青枯病菌生理小种及生化型的测定 被引量:14
2
作者 吕志强 王汉荣 +4 位作者 周勤 王连平 方丽 茹水江 叶伟清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4期306-309,共4页
从浙江临安、桐庐发生青枯病的桑树的根、茎部分经分离纯化得217个桑树青枯病菌分离物,从217个分离物菌株中选择16个典型菌株进行研究,经离体水培接种试验,表明这些分离物均引起桑枝"凋萎"症状,其形态、大小、染色反应、培养... 从浙江临安、桐庐发生青枯病的桑树的根、茎部分经分离纯化得217个桑树青枯病菌分离物,从217个分离物菌株中选择16个典型菌株进行研究,经离体水培接种试验,表明这些分离物均引起桑枝"凋萎"症状,其形态、大小、染色反应、培养性状与对照番茄青枯菌相近,但生长速度较慢。参照Haywind的标准,这些菌株均为雷尔氏菌的生理小种1,75%为青枯菌的生化型Ⅴ,25%为青枯菌的生化型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青枯病 生理小种 生化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蚕区桑树“凋萎”症状病因诊断 被引量:7
3
作者 吕志强 王汉荣 +6 位作者 周勤 王连平 方丽 茹水江 林天宝 叶伟清 朱燕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28-533,共6页
从浙江省临安、桐庐等地桑园中的"凋萎"桑树根、茎部获得151个细菌分离物样品。经离体水培接种试验表明,这些分离物均可引起桑树"凋萎"症状,其形态、大小、染色反应、培养性状与对照番茄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 从浙江省临安、桐庐等地桑园中的"凋萎"桑树根、茎部获得151个细菌分离物样品。经离体水培接种试验表明,这些分离物均可引起桑树"凋萎"症状,其形态、大小、染色反应、培养性状与对照番茄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相近;PCR鉴定其中125个分离物为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结合田间发生症状,将桑树"凋萎"症状诊断为细菌性青枯病。从125个雷尔氏菌株中选择16个典型菌株进行研究,根据生理小种划分标准,这些菌株均为雷尔氏菌的生理小种1,其中75%为青枯菌的生化型Ⅴ、25%为青枯菌的生化型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凋萎症状 细菌性青枯病 雷尔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桑树种质资源经济性状的考察 被引量:1
4
作者 林寿康 吕志强 +1 位作者 计东风 吴云翔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292-294,共3页
桑树种质资源是优良桑品种育成的物质基础,实践证明在桑树种质资源广泛搜集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开展品种的生物学、细胞学、化学、饲料效率及抗性等主要性状鉴定。发现有特异性的种质材料,如抗病强、产量高、叶质优或饲料效率高等性状,... 桑树种质资源是优良桑品种育成的物质基础,实践证明在桑树种质资源广泛搜集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开展品种的生物学、细胞学、化学、饲料效率及抗性等主要性状鉴定。发现有特异性的种质材料,如抗病强、产量高、叶质优或饲料效率高等性状,才能应用于生产和供育种优良亲本材料,选育出有突破性的桑品种。为此对浙江182份(其中早熟品种22份,中熟品种44份,中晚熟36份,晚熟80份)桑树种质资源从1990年起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现就考察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种质资源 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桑树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 被引量:2
5
作者 沈国新 楼程富 +5 位作者 吕志强 柴晓玲 杨今后 楼黎静 钱文春 洪缨利 《中国蚕业》 2002年第2期67-70,共4页
关键词 浙江 桑树 新品种 选育 推广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建德市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 被引量:4
6
作者 宋建 林天宝 +4 位作者 苗立祥 李付振 赵彦婷 蒋宁飞 王建军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3期611-616,共6页
2017年8月和2018年3月对建德市7个镇16个自然村分布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收集与整理,共收集到农作物种质资源111份。重点对调查、收集到的资源种类及其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并对当地农作物种质资源现状、消长原因及保护开发进行... 2017年8月和2018年3月对建德市7个镇16个自然村分布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收集与整理,共收集到农作物种质资源111份。重点对调查、收集到的资源种类及其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并对当地农作物种质资源现状、消长原因及保护开发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种质资源 调查 建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个蓖麻品种在浙江省引进栽培试验初报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小龙 裘晓云 +3 位作者 陈晖 魏佳 张红 沈国新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12期1573-1577,共5页
通过对8个蓖麻品种在浙江省内的引进栽培试验,考察其物候期、农艺性状、抗性、产量及蓖麻籽品质等方面的综合性状,选择适宜在浙江省推广的蓖麻品种。结果表明,中北-3号、中北-4号与CS-R24.181这3个品种的综合性状较好,可作为浙江地区大... 通过对8个蓖麻品种在浙江省内的引进栽培试验,考察其物候期、农艺性状、抗性、产量及蓖麻籽品质等方面的综合性状,选择适宜在浙江省推广的蓖麻品种。结果表明,中北-3号、中北-4号与CS-R24.181这3个品种的综合性状较好,可作为浙江地区大面积种植的推广品种。推荐中北-3号与中北-4号作为密植高产品种,CS-R24.181作为中杆蓖麻品种。建议将中北-4号与CS-R24.181分别作为浙江省矮杆蓖麻与中杆蓖麻选育时的对照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 浙江 引进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桑树种质资源对我国蚕业的贡献 被引量:1
8
作者 吕志强 朱燕 吴云翔 《蚕桑通报》 2005年第3期5-9,共5页
浙江省的桑树种质资源十分丰富,笔者从浙江的桑种,桑树种质资源及对资源的利用和新品种选育等方面阐述了浙江省的桑树种质资源对我国蚕业发展的贡献,并相信仍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桑树 种质资源 贡献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五”浙江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结果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杜鑫 周金钱 +1 位作者 谷利群 王永强 《蚕桑通报》 2016年第1期20-22,共3页
"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共有15对家蚕新品种参加省级实验室鉴定,包括常规的多丝量与中丝量品种、雄蚕品种、彩色茧品种与蚕丝被专用蚕品种,其中已完成2年试验的12对,试验成绩合格的10对。本文报告了"十二五"期间浙江... "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共有15对家蚕新品种参加省级实验室鉴定,包括常规的多丝量与中丝量品种、雄蚕品种、彩色茧品种与蚕丝被专用蚕品种,其中已完成2年试验的12对,试验成绩合格的10对。本文报告了"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结果,并对新品种的成绩进行了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新品种 实验室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桑树新品种的选育及其配套技术研究综述
10
作者 沈国新 柴晓玲 +1 位作者 吕志强 杨今后 《北方蚕业》 2001年第4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浙江 桑树 新品种选育 繁育配套技术 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桑品种现状及选育方向
11
作者 吕志强 沈国新 +1 位作者 杨今后 柴晓玲 《中国蚕业》 2002年第1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浙江 桑品种 现状 选育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特色家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结果分析
12
作者 何秀玲 杜鑫 +1 位作者 谷利群 王永强 《蚕桑通报》 2019年第3期44-46,共3页
家蚕新品种审定是品种育成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新品种科学、合理的比较试验,客观、公正、准确的评价其主要经济性状,确定适合不同区域不同蚕期推广的蚕品种,可加速优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促进品种的更新换代。
关键词 新品种审定 鉴定结果 家蚕 实验室 浙江 比较试验 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一五”时期浙江省蚕业科技的主要研究进展
13
作者 朱俭勋 《蚕桑通报》 2011年第2期1-5,共5页
"十一五"时期浙江蚕业科技取得长足进步,研究运行机制得到创新,研发人才队伍水平和科技贡献率提高,成果转化体系更加完善,新技术、新品种推广步伐加快,初步建立了一个集桑蚕茧产业科技研究、人才培养、技术指导、合作交流的... "十一五"时期浙江蚕业科技取得长足进步,研究运行机制得到创新,研发人才队伍水平和科技贡献率提高,成果转化体系更加完善,新技术、新品种推广步伐加快,初步建立了一个集桑蚕茧产业科技研究、人才培养、技术指导、合作交流的综合性科技创新平台和成果转化体系,推动了浙江蚕业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 蚕业科技 研究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道地延胡索优质品种性状及其生物碱含量研究
14
作者 董枥爻 李群 +7 位作者 李嘉诚 赵欣芸 邹鸿伶 马焕艳 陈琳 李明乾 祝永强 汪淑芳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6期779-785,共7页
延胡索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中的常用大宗药材之一,产地多且适应性强,其中浙江省为其主要的道地产区之一.延胡索生产中多采用自繁自种的无性繁殖,易产生种质退化等问题,导致其产量和品质良莠不齐.采用基因条形码ITS2序列检测技术、田间延胡... 延胡索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中的常用大宗药材之一,产地多且适应性强,其中浙江省为其主要的道地产区之一.延胡索生产中多采用自繁自种的无性繁殖,易产生种质退化等问题,导致其产量和品质良莠不齐.采用基因条形码ITS2序列检测技术、田间延胡索性状记录及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等技术,对浙江省3个主要品种来源的延胡索浙胡1号(YHS-1)、浙胡2号(YHS-2)和延胡索3号(农户自保种,YHS-3)进行延胡索的基源鉴定、田间性状分析和主要苄基异喹啉型生物碱的含量分析,以筛选浙江地区延胡索的优良品种.基源鉴定数据结果显示,YHS-2与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 T. Wang(NCBI编号MH260617.1和MH260618.1)的亲缘关系较近,YHS-3次之,而YHS-1亲缘关系较远.田间数据结果显示,与另外2个品种相比,YHS-2具有花多且密,花期短以及块茎产量高的优良生产性状.建立6种苄基异喹啉型生物碱的快速检测方法分析3个品种中生物碱的含量.结果显示,YHS-2中各生物碱的含量显著优于YHS-1和YHS-3(p<0.05).表明3个品种中YHS-2更为适合浙江地区的生存环境,可作为目前延胡索浙江栽培的优质品种推广种植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 基因条形码 田间性状 生物碱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三茶”统筹高质量发展的现状与思路 被引量:7
15
作者 俞燎远 任苧 冯海强 《茶叶》 2024年第1期35-40,共6页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浙江贯彻落实“三茶”统筹理念,推动全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就和主要举措,分析了浙江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快浙江“三茶”统筹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 茶文化 茶产业 茶科技 产业现状 发展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马尾松毛虫不同地理种群间基因差异的ISSR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翁宏飚 牛宝龙 +2 位作者 何丽华 蒋平 孟智启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4-168,共5页
Genetic diversity of Dendrolimus punctatus over five regions in Zhejiang Province were studied by ISSR-PCR.Thirteen primers were screened on the template of total DNA of the insects and total 74 bands of DNA fragments... Genetic diversity of Dendrolimus punctatus over five regions in Zhejiang Province were studied by ISSR-PCR.Thirteen primers were screened on the template of total DNA of the insects and total 74 bands of DNA fragments were amplified,of which the half(37 bands)was polymorphic.The genetic distance among the sampled populations ranged 0.114 4-0.475 4.The dendrogram wa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ir genetic distance using UPGMA metho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low genetic diversity among the four populations from the main land,while the Dongtou population sampled from Dongtou island showed higher genetic divers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ISSR 遗传差异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萎凋过程中氨基酸和多酚在叶茎内的时空变化特征
17
作者 程海燕 屠琳玥 +3 位作者 陈琳 徐安安 谢亨通 徐平 《茶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3-317,共15页
叶茎内的氨基酸和多酚在萎凋过程中的变化对于形成茶叶风味物质至关重要。系统解析了叶片和嫩茎中氨基酸和多酚的差异积累模式以及在萎凋过程中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在萎凋过程中叶片的酚氨比为4.66~6.36,高于嫩茎(1.97~2.59);嫩茎中... 叶茎内的氨基酸和多酚在萎凋过程中的变化对于形成茶叶风味物质至关重要。系统解析了叶片和嫩茎中氨基酸和多酚的差异积累模式以及在萎凋过程中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在萎凋过程中叶片的酚氨比为4.66~6.36,高于嫩茎(1.97~2.59);嫩茎中游离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鲜叶,嫩茎中游离氨基酸占干质量的7.44%,叶片中游离氨基酸占干质量的2.22%。鲜叶和嫩茎间存在44个差异积累的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其中3个非蛋白质氨基酸(茶氨酸、氨基丁酸和豆叶氨酸)在嫩茎中高积累;叶片和嫩茎中茶多酚含量无显著差异,但存在97个差异积累的多酚类物质,酯型儿茶素和大部分黄酮及黄酮苷在叶片中相对高积累,而非酯型儿茶素在嫩茎中相对高积累。萎凋过程中叶片内游离氨基酸总量上升,而嫩茎中游离氨基酸总量持续下降,叶片和嫩茎中分别有21个和15个氨基酸类物质的含量在萎凋过程中显著变化;叶片和嫩茎中多酚总量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分别存在49个和35个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在萎凋过程中显著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茶叶原料的叶茎比例对于后续加工中茶叶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该研究为基于原料叶茎考量的萎凋调控技术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萎凋 叶茎 游离氨基酸 茶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海涂围垦区适用桑树品种筛选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培刚 林天宝 +5 位作者 朱燕 杨升 许自龙 王金旺 吕志强 魏佳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85-292,共8页
通过适于浙江海涂围垦区种植的桑树品种选择,实现海涂资源的科学开发。选择12个桑树品种于浙江海涂围垦区种植,进行盐害相关指标的调查统计,并进行叶片中生理相关指标及耐盐基因表达检测,然后以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各桑树品种在海涂围垦... 通过适于浙江海涂围垦区种植的桑树品种选择,实现海涂资源的科学开发。选择12个桑树品种于浙江海涂围垦区种植,进行盐害相关指标的调查统计,并进行叶片中生理相关指标及耐盐基因表达检测,然后以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各桑树品种在海涂围垦区的耐盐性能。12个桑树品种的海涂围垦区耐盐性强弱依次为果选2号、强桑3号、河北红、大10、果选3号、72c002、红果2号、A18、琼46、红果3号、金蔷63、桂花蜜。综合各桑树品种海涂围垦区耐盐性能表现,适宜海涂围垦区栽植的品种为果选2号、强桑3号、大10、果选3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涂资源 桑树品种 盐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桑蟥消亡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燕 白锡川 +2 位作者 钟佳丽 林天宝 吕志强 《蚕桑通报》 2011年第2期39-41,共3页
桑蟥(rondotia menciana moore),属鳞翅目,家蚕蛾科,为害桑科植物,是国内苗木检疫对象,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山东、河北、陕西、甘肃、安徽、湖北、江西、四川等省,尤以江、浙两省的太湖流域蚕区最为严重。桑蟥自古以来一直是桑园... 桑蟥(rondotia menciana moore),属鳞翅目,家蚕蛾科,为害桑科植物,是国内苗木检疫对象,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山东、河北、陕西、甘肃、安徽、湖北、江西、四川等省,尤以江、浙两省的太湖流域蚕区最为严重。桑蟥自古以来一直是桑园主要害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蟥 浙江 原因 消亡 桑科植物 检疫对象 太湖流域 鳞翅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结构调整与传统蚕丝业的振兴 被引量:8
20
作者 朱俭勋 杨今后 《蚕桑通报》 2003年第4期1-4,共4页
“东桑西移”是我国蚕丝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城市工业化已经使东部蚕区急剧萎缩和衰老,而人为措施使西部蚕区出现徒长和缺钙症。只有通过结构调整,实现东部地区的蚕业产业化,依托精品基地,挖掘潜力,才能保持东部蚕区的可持续发展。西部... “东桑西移”是我国蚕丝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城市工业化已经使东部蚕区急剧萎缩和衰老,而人为措施使西部蚕区出现徒长和缺钙症。只有通过结构调整,实现东部地区的蚕业产业化,依托精品基地,挖掘潜力,才能保持东部蚕区的可持续发展。西部蚕区要借鉴东部经验,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方法,高起点建设蚕桑基地,切忌盲目发展,积极开发蚕丝业高新技术,实现东西部蚕区的合理布局和强强联合,共同振兴我国传统的蚕丝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结构调整 蚕丝业 产业结构 基地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