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便捷终端的智慧医疗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婷 《信息与电脑》 2016年第18期110-111,共2页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各个领域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人们生活离不开医疗健康服务,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智慧医疗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医疗服务,智慧医疗基于物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成功实现了实时医疗诊断的服务目标,有...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各个领域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人们生活离不开医疗健康服务,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智慧医疗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医疗服务,智慧医疗基于物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成功实现了实时医疗诊断的服务目标,有效缓解了看病难、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困境。笔者对基于便捷终端的智慧医疗系统进行设计探讨,希望能使智慧医疗系统更加简便、智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捷终端 智慧医疗系统 MYSQ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浓度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急诊创伤手术中的应用
2
作者 徐春红 季尚燕 +1 位作者 杜敬贤 陈纪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8期715-718,共4页
目的探讨0.20%罗哌卡因复合0.50%利多卡因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急诊创伤手术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上肢急诊创伤手术患者202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低浓度组和常规浓度组,各101例。常规浓度组采用0.25%... 目的探讨0.20%罗哌卡因复合0.50%利多卡因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急诊创伤手术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上肢急诊创伤手术患者202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低浓度组和常规浓度组,各101例。常规浓度组采用0.25%罗哌卡因复合0.66%利多卡因混合液进行臂丛神经阻滞;超低浓度组采用0.20%罗哌卡因复合0.50%利多卡因混合液进行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术中的活动医嘱配合率、肌力状态、麻醉并发症,以及止血带不适感。结果超低浓度组患者的麻木感出现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均长于常规浓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83、-2.15,P均<0.05);而肌力完全恢复时间、疼痛恢复时间、出现止血带不适感时间、麻醉作用时间均短于常规浓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6.90、10.08、9.33、18.69,P均<0.05),超低浓度组术中活动医嘱配合率高于常规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31,P<0.05),超低浓度组手术结束、送返病房时间点的疼痛评分以及术中肌力等级均高于常规浓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2.47、-33.16、-27.71,P均<0.05)。超低浓度组麻醉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4,P<0.05)。结论超低浓度0.20%罗哌卡因复合0.50%利多卡因可用于上肢急诊创伤手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足以满意临床操作需求,术中活动医嘱配合度高,且安全有效,麻醉并发症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利多卡因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急诊创伤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财务风险与控制策略研究
3
作者 俞润杰 《今商圈》 2022年第21期45-48,共4页
当今,我国经济正在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迅猛提升,带动了国有企业的改革。 国有企业的重组和并购是企业升级的一种主流形式和手段,成为国有企业在发展和转型的过程中一个关键的途径。 改革目标是否可以得到实现,直接取决于国有... 当今,我国经济正在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迅猛提升,带动了国有企业的改革。 国有企业的重组和并购是企业升级的一种主流形式和手段,成为国有企业在发展和转型的过程中一个关键的途径。 改革目标是否可以得到实现,直接取决于国有企业是否能够真正地对技术进行创新、对产品和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对组织及人力资源合理分配利用。 那么其中就必然会涉及国有企业的并购或者重组,这其中势必会产生各种组织机构、经济、人力资源等等的变化以及因此产生的各种法律风险。 在国有企业的并购及重组过程中,各种风险的最终结果都会转变为财务风险,所以全面对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财务风险进行预见、分析、处理并及时找到防范的措施,能够为企业后续升级和转型带来良好帮助。 文章就国有企业转型以及升级的过程中,重组和并购所存在法律的风险进行分析和阐述,以探讨其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转型升级 并购 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药事管理对基层医院中成药注射液合理使用的效果调查
4
作者 宋彦叶 王斌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3年第15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强化药事管理对基层医院中成药注射液合理使用的效果,为基层医院合理使用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医院于2021年开始强化药事管理,将2020年的200份门诊处方和50例患者设为实施前,将2021年的200份门诊处方和50例患者设为实施后,比较... 目的:探讨强化药事管理对基层医院中成药注射液合理使用的效果,为基层医院合理使用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医院于2021年开始强化药事管理,将2020年的200份门诊处方和50例患者设为实施前,将2021年的200份门诊处方和50例患者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中药注射液处方不合格率、使用情况、中药注射液的费用、不良反应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中药注射液的处方不合格率为8.0%,显著低于实施前的26.0%(χ^(2)=8.798,P=0.003);实施后aDDDs和DUI都有所下降,达到合理范围内;实施后的费用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或P<0.01);实施后患者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强化药事管理,能够促进合理用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并可避免因不合理用药引起的不良事件和医疗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药事管理 基层医院 中成药注射液 合理使用
原文传递
基于健康信念思维的中医药健康科普信念模型构建
5
作者 方桂芳 钟丽琴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4年第19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和研究基于健康信念思维的中医药健康科普信念模型的构建过程,促进肿瘤科患者健康知识认知水平。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2月—2024年2月的156例肿瘤科患者作为研究的调查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 目的:探讨和研究基于健康信念思维的中医药健康科普信念模型的构建过程,促进肿瘤科患者健康知识认知水平。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2月—2024年2月的156例肿瘤科患者作为研究的调查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采用中医药健康科普信念模型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坚韧程度、中医药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坚韧程度分数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总掌握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80.77%(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分数值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构建中医药健康科普信念模型效果较为良好,实施该模型干预后肿瘤科患者在心理坚韧程度、中医药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以及自我护理能力方面均有较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信念模型 中医药健康 科普信念模型 构建过程
原文传递
中医药文化素养干预对外科专科管理水平的影响
6
作者 季尚燕 徐春红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5年第3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文化素养干预对外科专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于2023年1—2月对医院外科14名医务人员进行中医药文化素养干预,随机抽取56例患者作为实施后,并选择2022年科室未实施中医药文化素养干预的14名医务人员和56例患者作为实施... 目的:探讨中医药文化素养干预对外科专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于2023年1—2月对医院外科14名医务人员进行中医药文化素养干预,随机抽取56例患者作为实施后,并选择2022年科室未实施中医药文化素养干预的14名医务人员和56例患者作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医务人员各项中医药文化认同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专科管理效果各项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中医药文化素养干预可明显提升医务人员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度,对提升专科管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文化素养 外科 专科管理水平 管理效果 满意度
原文传递
普外科互联网+护理医疗服务推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2
7
作者 方金菊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3年第10期157-159,共3页
在互联网发展快速的背景下,“互联网+护理医疗服务”能为广大老年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更为方便与优质的护理服务。在普外科应用“互联网+护理服务”,不仅能对健康老龄化给予快速推动,且能够对健康中国的战略实施起到重要的意义。文章根... 在互联网发展快速的背景下,“互联网+护理医疗服务”能为广大老年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更为方便与优质的护理服务。在普外科应用“互联网+护理服务”,不仅能对健康老龄化给予快速推动,且能够对健康中国的战略实施起到重要的意义。文章根据普外科推行“互联网+护理医疗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结果发现,在推行过程中缺少相关法律法规加以约束、相关配套措施需建立完善、护士的时间精力有限等,根据上述问题和普外科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促进普外科推行“互联网+护理医疗服务”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外科 互联网 护理医疗服务 问题 发展对策
原文传递
新形势下中医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与消化内科建设探讨
8
作者 陈旭琳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2年第20期183-185,共3页
互联网医疗提升了医疗体验,改变了诊疗方式,医疗模式的改变延伸了医疗服务的优势。网络支付的普及力度不够,共享健康信息的安全性需要加强,监管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从医疗服务人员的培养到医学研究层次的深度,可以进一步加强消化内科... 互联网医疗提升了医疗体验,改变了诊疗方式,医疗模式的改变延伸了医疗服务的优势。网络支付的普及力度不够,共享健康信息的安全性需要加强,监管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从医疗服务人员的培养到医学研究层次的深度,可以进一步加强消化内科的建设,实行中西医结合诊疗的规范化与更多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形势 中医互联网医疗 消化内科 建设
原文传递
品管圈活动在门诊药房近效期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徐赟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4年第3期245-247,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门诊药房近效期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门诊药房自2020年1月起对近效期药品实施品管圈活动管理,2019年为实施前,2020年为实施后,研究期间药房工作人员共17名,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近效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门诊药房近效期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门诊药房自2020年1月起对近效期药品实施品管圈活动管理,2019年为实施前,2020年为实施后,研究期间药房工作人员共17名,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近效期药品在贮存、标识管理、制度执行等工作质量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近效期药品的存放事故、标志事故、制度事故等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施后门诊药房工作人员对近效期药品管理工作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近效期药物的管理中,采用品管环的方式,既能提高工作品质,又能提高工作人员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药房 近效期药品 管理 应用
原文传递
处方实时审核与回顾性点评对门诊处方合理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童慧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4年第9期223-225,共3页
目的:探讨处方实时审核与回顾性点评对门诊处方合理性的影响。方法:医院自2023年1月起采用处方实时审核及回顾性点评模式,2022年7—12月为实施前,2023年1—6月为实施后,实施前采用传统处方审核模式,实施前后随机抽取500份处方进行研究,... 目的:探讨处方实时审核与回顾性点评对门诊处方合理性的影响。方法:医院自2023年1月起采用处方实时审核及回顾性点评模式,2022年7—12月为实施前,2023年1—6月为实施后,实施前采用传统处方审核模式,实施前后随机抽取500份处方进行研究,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处方用药不合理率为2.80%,显著低于实施前的11.40%(P<0.05)。实施后处方不规范率为1.60%,显著低于实施前的16.20%(P<0.05)。实施后门诊医师对处方审核方案在审核效率、反馈处理、用药指导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处方实时审核及回顾性点评能够有效减少门诊处方不规范的情况及用药不合理的情况,同时也改善了门诊医师对处方审核工作的满意度评价,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 处方审核 实时审核 回顾性点评 用药合理性
原文传递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胎盘生长因子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11
作者 范秀青 谭正良 郭世山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4年第18期3495-3498,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Beta-2-microglobulin,β2-MG)、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在浙江省医...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Beta-2-microglobulin,β2-MG)、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在浙江省医疗健康集团杭州医院(杭州杭钢医院)产科诊断为HDCP的单胎孕妇150例,根据病情程度将其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及重度子痫前期组,各50例。收集各组一般资料,行β2-MG、Hcy、PLGF检测,并统计妊娠结局。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DCP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β2-MG、Hcy及PLGF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组β2-MG、Hcy水平最低[(1.96±0.32)μg/L、(2.35±0.49)μmol/L],其次是轻度子痫前期组[(2.27±0.53)μg/L、(3.77±0.56)μmol/L],重度子痫前期组最高[(3.14±0.59)μg/L、(5.07±0.73)μmol/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PLGF水平最高[(265.96±34.08)pg/ml],其次是轻度子痫前期组[(153.15±20.94)pg/ml],重度子痫前期组最低[(110.51±20.13)pg/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0例HDCP患者中,妊娠结局良好者89例,妊娠结局不良者61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β2-MG、Hcy、PLGF的比值比分别为1.390、1.499、1.711,是HDCP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β2-MG、Hcy、PLGF及三者联合预测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4、0.891、0.907、0.987,以三者联合预测价值最高(灵敏度=95.08%,特异度=96.63%)。结论血清β2-MG、Hcy、PLGF水平可反映HDCP患者的病情程度,三者可作为预测妊娠结局的临床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β2-微球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胎盘生长因子 病情程度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医康融合背景下中医康复诊治服务模式与实践探索
12
作者 李晓娅 王翠娟 +1 位作者 吕布 陈尹剑子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4年第21期60-62,共3页
目的:分析医康融合背景下中医康复诊治服务模式与实践价值。方法:以医院2022年8月—2024年1月收治的110例康复科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表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诊治服务模式进行管理干预。观... 目的:分析医康融合背景下中医康复诊治服务模式与实践价值。方法:以医院2022年8月—2024年1月收治的110例康复科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表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诊治服务模式进行管理干预。观察组采取中医康复诊治服务模式进行管理干预。观察两组康复诊治服务模式临床实践应用管理质量、功能独立性、心理健康水平、中医康复诊治能力变化。结果:两组管理前康复诊治服务模式临床实践应用管理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管理后观察组康复诊治服务模式临床实践应用管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体现在其关节活动恢复、肌肉力量恢复、自理能力恢复、机体免疫恢复方面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管理前功能独立性及心理健康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管理后观察组功能独立性及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体现在其FI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GAD-7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管理前康复诊治服务模式临床实践应用管理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管理后观察组中医康复诊治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体现在其中医辨证施治能力、中医康复治疗能力、中医康复评估能力、中医养生保健能力方面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康融合背景下中医康复诊治服务模式具有良好的临床实践价值,通过对患者采取中医康复诊治服务模式进行管理干预不仅更有助于康复诊治服务模式临床实践应用管理质量的提高,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增强患者功能独立性水平,对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及中医康复诊治能力的提高也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康融合 中医康复诊治服务模式 管理质量 功能独立性 心理健康 中医康复诊治能力
原文传递
诊疗中心模式下中医药进社区的理论与实践
13
作者 季尚燕 徐春红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4年第21期154-156,共3页
目的:探讨诊疗中心模式下中医药进社区的理论构建,并且分析该模式的实践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浙江省医疗健康集团杭州医院2023年9月—2024年3月的147例外科护理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4例与观察组7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诊疗及... 目的:探讨诊疗中心模式下中医药进社区的理论构建,并且分析该模式的实践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浙江省医疗健康集团杭州医院2023年9月—2024年3月的147例外科护理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4例与观察组7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诊疗及护理方案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构建中医药进社区理论基础并且给予中医药诊疗中心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外科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外科患者术后效果相关指标数据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外科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外科患者实践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诊疗中心模式下中医药进社区的理论构建效果良好,管理人员根据当前医院外科护理的现状实施该模式,可以较好提高患者的术后管理效果及自我管理能力,并且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疗中心模式 中医药进社区 理论基础 实践效果
原文传递
基于JCI标准的规范化管理对提升病区药房管理质量的作用
14
作者 童慧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4年第13期248-250,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JCI标准的规范化管理在提升病区药房管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医院从2022年8月开始在临床各病区药房试行基于JCI标准的规范化管理,2022年8月—2023年5月为实施后,2021年10月—2022年7月为实施前,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医院门... 目的:探讨基于JCI标准的规范化管理在提升病区药房管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医院从2022年8月开始在临床各病区药房试行基于JCI标准的规范化管理,2022年8月—2023年5月为实施后,2021年10月—2022年7月为实施前,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医院门诊药房药品管理记录300份进行研究,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接受病区药房服务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病区药房药品管理工作质量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病区药房药品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总满意度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JCI标准应用于临床病区的规范化管理,能够改善病区内的药物管理和药房的质量,减少不良药房的药物管理状况,更好地保障患者的诊疗和用药的安全性,患者对药房用药服务满意度高,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CI标准 规范化管理 药房管理质量 作用
原文传递
中医药特色优势在提升门诊服务能力中的应用
15
作者 郑倩倩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4年第19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和研究中医药特色优势在提升门诊服务能力的应用效果,提高门诊科患者护理质量。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7月—2023年12月的145例门诊科患者作为研究的调查对象,根据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2例门诊科患者给予常规门诊... 目的:探讨和研究中医药特色优势在提升门诊服务能力的应用效果,提高门诊科患者护理质量。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7月—2023年12月的145例门诊科患者作为研究的调查对象,根据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2例门诊科患者给予常规门诊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73例门诊科患者给予中医药特色优势门诊护理服务进行干预。研究人员根据不同的分组分别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后由医护人员结合相应的量表对门诊部患者的护患沟通能力评分情况、门诊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护理干预服务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后比较各项量表的数据值差异。结果:观察组门诊部护患沟通能力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门诊部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门诊部患者的护理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药优势在提升医院门诊服务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经过相应的管理措施及护理干预后,门诊部患者在护患沟通能力、护理服务满意度及护理依从性情况方面均有较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特色优势 门诊服务能力 应用效果 护理措施
原文传递
家庭医生工作室模式对骨科患者中医药服务效能的影响
16
作者 吕布 刘其顺 +1 位作者 李晓娅 王翠娟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4年第23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家庭医生工作室模式对骨科患者中医药服务效能的影响,提高顾客患者中医药医疗服务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3月—2024年3月的164例骨科患者归为调查对象,依据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2例。对照组骨科患者... 目的:探讨和分析家庭医生工作室模式对骨科患者中医药服务效能的影响,提高顾客患者中医药医疗服务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3月—2024年3月的164例骨科患者归为调查对象,依据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2例。对照组骨科患者给予常规管理方案进行干预。观察组骨科患者给予家庭医生工作室模式进行管理及干预。根据不同的分组方法进行分组后对骨科患者的中医药服务效能情况、护理质量评分情况、临床疗效情况及疾病管理效果情况进行评价,比较各项量表的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骨科患者中医药服务效能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科患者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科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科患者疾病管理效果分数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医生工作室模式可以较好的改善骨科患者中医药服务效能,骨科预约及履约情况得到较好提高,并且有助于促进骨科患者临床疗效及疾病管理效果的提高,该模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工作室模式 骨科患者 中医药服务效能 影响
原文传递
基于多中心的中医药对外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17
作者 钟丽琴 方桂芳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4年第20期225-227,共3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基于多中心的中医药对外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为肿瘤科护理提出改进意见。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21年12月—2023年12月的58名肿瘤科实习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9名,对照组实习医护人员给予常规培... 目的:探讨和分析基于多中心的中医药对外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为肿瘤科护理提出改进意见。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21年12月—2023年12月的58名肿瘤科实习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9名,对照组实习医护人员给予常规培养方案进行干预,观察组实习医护人员给予多中心中医药对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管理。比较两组实习医护人员的培养效果。结果:观察组实习医护人员的各项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肿瘤科实习医护人员的各项护理实施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各项管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习医护人员对教学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多中心的中医药对外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良好的实践效果,根据调查结果中培养模式的规律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肿瘤科实习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管理质量及考核成绩,对于促进医院肿瘤科形成专业的中医药人才团队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心 中医药 对外人才培养 应用
原文传递
加强教学查房对神经内科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的影响
18
作者 陈秋露 毛思涵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4年第12期62-64,共3页
目的:探究加强教学查房对神经内科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22年1月—2023年8月之间参与神经内科规范化培训的中医医师162名,按照数字表随机法将以上医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1名。对照组按照传统... 目的:探究加强教学查房对神经内科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22年1月—2023年8月之间参与神经内科规范化培训的中医医师162名,按照数字表随机法将以上医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1名。对照组按照传统培训管理方案开展培训。观察组医师则针对教学查房工作进行管理内容强化,包括优化查房流程、丰富查房内容、补充查房总结等,通过加强教学查房来提高培训效果。在培训结束后,比较两组医师的考核成绩,比较两组医师的教学查房效果,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解两组医师对教学查房方案的满意度评价。结果:观察组医师在医患沟通、病历书写、临床诊断、治疗方案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师在临床问题处理、中医医疗操作、临床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评分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师对教学查房内容、教学查房方式、教学查房效果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教学查房能够提高神经内科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在提高医师考核成绩的同时体现了教学查房的效果,改善了医师对教学查房的满意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中医医师 规范化培训 教学查房
原文传递
利用中医肿瘤理论体系完善专科疾病的管理方案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琼霞 傅潺潺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3年第9期168-170,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中医肿瘤理论体系完善专科疾病管理方案的效果与意义。方法: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将2020年9月—2022年3月期间医院肿瘤科收治的70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医学管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基础管理... 目的:探讨利用中医肿瘤理论体系完善专科疾病管理方案的效果与意义。方法: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将2020年9月—2022年3月期间医院肿瘤科收治的70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医学管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基础管理内容。由本科室专科管理人员掌握疾病常见症状的病因与机制,设置管理目标,评估生理、病理、心理健康状况,结合辅助检查结果,为每位患者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基础管理内容的同时,接受中医肿瘤疾病管理方案:从中医视角分析疾病病因(主要为三因、生活习惯、年龄、医药、医源性因素),利用中医辨证理念进行疾病的病理机制分析,并根据辨证结果进行中医药干预。总体上从调肝理气、健脾和胃、益气和血、益肾填精、散结开癖等方面进行中药内治。同时在结合中药外敷、针刺疗法等中医外治方案。内外结合,提升临床疗效。从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患者生存质量、预后效果方面评价两种管理方案下的专科疾病干预效果。从内在信念、行动力、决策力、依从性方面,评价两种管理方案实施过程中患者的自我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患者生存质量、预后效果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内在信念、行动力、决策力、依从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学在整体观念和辨证思想指导下,对乳腺癌的病因病机有其独特的认识,总体上从调肝理气、健脾和胃、益气和血、益肾填精、散结开癖等方面进行中药内治,辅以中医适宜技术,能够提升专科管理效果,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肿瘤理论体系 专科疾病 自我管理能力 整体观 辨证观
原文传递
抗肿瘤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应用关键要点与思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照娇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3年第6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和研究抗肿瘤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应用关键要点及思考,分析合理应用抗肿瘤中药注射剂后的效果。方法:将某医院2021年10月—2022年10月的146例肿瘤科护理患者作为研究的调查对象,根据肿瘤科护理患者入院接受治疗的时间分为对... 目的:探讨和研究抗肿瘤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应用关键要点及思考,分析合理应用抗肿瘤中药注射剂后的效果。方法:将某医院2021年10月—2022年10月的146例肿瘤科护理患者作为研究的调查对象,根据肿瘤科护理患者入院接受治疗的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组使用抗肿瘤中药注射剂治疗及临床合理护理干预。使用药物不良反应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确诊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后临床医师进行干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胀、胃纳呆滞等,计算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值。使用中药新药评价及衡量标准进行临床疗效的评价,临床疗效分为临床控制、有效果、无效果,计算总和并且归为临床疗效整体有效率值。使用肿瘤科患者专门的生存质量及水平评价表格进行评价,生存质量评价从患者的躯体健康维度、心理健康状态、社交功能维度。结果:观察组肿瘤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肿瘤科患者的临床疗效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肿瘤科患者的生存质量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肿瘤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要注意有效性再评价和安全性再评价,抗肿瘤中药注射剂及相应的护理干预应用后有助于患者不良反应、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的改善,抗肿瘤中药注射剂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中药注射剂 临床合理应用 关键要点 思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